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有人都担心Alexander McQueen这个品牌会在创立者自杀之后凋败下去,但是现任设计师莎拉·伯顿却在走马上任之后交上了满分的答卷:三场大秀,既有麦昆的调调,又确立了自己的风格;一张王牌,胜过一众大牌设计师,为凯特王妃设计婚纱,让皇室新人的各个细节都无懈可击。
最近,莎拉·伯顿还把Alexander McQueen的店铺开到了中国,这是麦昆在世也没完成的事,她展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她是个女超人,而不是因循着的继承者。
10月底,Alexander McQueen全球第十四家专卖店在北京开幕,仪式郑重其事,空运21件当季新款过来,在798复制出巴黎秀场。创意总监莎拉·伯顿到场,但表现得低调内敛,连选择的衣服都是朴素的黑丝绒连衣裙。在后台,她接受了极为简短的采访,尽管这是个衣香鬓影的欢乐场合,她却执意要提到死亡,因为去年二月自杀的品牌创始人、鬼才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是她最乐意讲的,关于自己的话题,她都谦逊地绕开了。在潜意识里,她或许依然把麦昆当做挡箭牌,尽管她早已强大到足够独当一面。
工作室里的灰姑娘
时光倒回一年半之前,即使在时尚圈也很少有人知道莎拉·伯顿是谁,那时,她还只是麦昆工作室的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女装系列,同时还得忍受这个天才设计师出名的坏脾气和情绪化,而麦昆在世的时候就被誉为是同时代设计师中最有才华的一个。
故事从2010春夏秀开始,这一季,麦昆的灵感来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笔下消失在大海深处的亚特兰蒂斯。高科技面料和数码印花实现了海洋生物与外星来客一般的梦幻效果,水绿、海蓝和岩石呼应海洋主题,在阐释设计时,麦昆说:“我们从水中来,最终也会回到水中去。”这句话不幸一语成谶,蓝绿色调的告别式之后,麦昆由于抑郁症自杀,Alexander McQueen品牌的帅位空缺。
或许因为人们对于仙逝的鬼才怀有无限崇敬,继任者的名单迟迟未做决定,毕竟,Alexander McQueen这个牌子在过去的十几年,始终是英国时装的风向标。2010年3月,麦昆本人的备用设计稿用完,谁来接任创意总监,成了全世界时尚爱好者最关心的话题。当时大热的候选人有两位,一男一女,强弱悬殊,大家都看好加勒斯·普(Gareth Pugh),英伦时尚圈的金童,出生于1981年,履历完美,处女秀就被美国版《Vogue》主编安娜·温图开金口表扬,说他“无所畏惧”,最关键的是,他的设计大胆又疯狂,大有麦昆遗风,而莎拉·伯顿呢,名不见经传,性格不突出,样子就像个英国乡村姑娘,微微发胖,纯朴老实,没有人了解她的设计风格,因为从圣马丁毕业之前,她就在麦昆的工作室当助手,十五年来从没换过工作,也无从在公开场合展示自己的才华。5月,Alexander McQueen品牌管理方和占51%股份的Gucci集团多方讨论之后,最终宣布,莎拉·伯顿得到了创意总监的职位。这是个超级大冷门,全球时尚媒体到处搜索莎拉的照片,却只有一张公关图可用。
所有人都担心这个品牌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无法将充满想象力的风格延伸下去,但是莎拉·伯顿却在一年之内交上了让人激赞的答卷:三场大秀,既有麦昆的调调,又确立了自己的风格;一张王牌,胜过27位大牌设计师,为凯特王妃设计婚纱,皇室婚礼的各个细节都无懈可击。现在,人人都知道莎拉·伯顿,最近,她还把Alexander McQueen的店铺开到了中国,这是麦昆在世也没完成的愿望,她展现了自己的实力,她并不是一个因循守旧的继承者。
莎拉出生在曼彻斯特,父亲是会计,母亲是音乐教师,她没有显赫的背景,也没有突出的天赋,有的只是对服装的强烈兴趣。在圣马丁念书的时候,莎拉就是出名的乖乖女,温和低调,从不做乖张招摇的打扮,但手绘功力一流。大学毕业前一年,莎拉得到了在麦昆工作室的实习工作机会,那是1996年,让麦昆成名的大秀还未举行。莎拉回忆说,当时,他的工作室在伦敦东部一栋非常普通的大楼,只租了一间地下室,创作团队很小。麦昆本人几乎包揽一切,她仍然记得面试时,麦昆的第一个问题是:你相信UFO吗?之后麦昆慢慢开始信任这个与他性格截然不同的女孩,天才是容易有些怪脾气,麦昆也不例外,他对人总抱有一份戒备心,对莎拉,他却毫无保留,合作一段时间之后,他乐意把意大利制造商的资源放心地交给她,2001年起,女装成衣部分,都交由她负责。而在麦昆饱受抑郁症折磨的最后时光,超过半数的设计也是由莎拉来最后完成。
1996年的伦敦时装周上,凭借超低腰牛仔裤的设计,麦昆一举成名。第一笔订单来自造型师Isabella Blow,这位总戴着帽子出现在秀场的女士花大手笔全部买下麦昆第一季的全部设计,还在自己工作的时装杂志不断赞赏他。而后,事情顺利多了,Givenchy的合同来了。对于当时麦昆那间资金紧张的小工作室来说,改变几乎就在一瞬间。回味当时的场景依然让莎拉兴奋:“接下来发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我们终于真正拥有了中央暖气系统,还有,我的椅子高度总算能够跟桌子的高度吻合了。”工作也从那时开始繁忙起来。1997年,莎拉从学校毕业,立即被麦昆录用,和麦昆的合作延续了多年,情谊也非同一般:“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工作就是那么有激情,这里真的没有什么等级制度,我最喜欢的一点就是,他允许你拥有创意的自由,对我来说,这就是团队工作所需要的。”
在麦昆刚自杀的时候,腼腆的莎拉还不太愿意接任这个职位,她说自己宁愿躲在别人的背影里,不需要锋芒毕露的状态,但考虑到麦昆的梦想和品牌的未来,最终还是接下了重任。
一件白纱的魔法
威廉王子那场亿万人观礼的世纪大婚,是仙女的魔法棒,点亮了莎拉·伯顿这个一度躲在天才阴影之中的灰姑娘。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那件大出风头的婚纱,2.7米长,象牙白蕾丝,缀饰着玫瑰、蓟、水仙花和三叶草,全手工制作,内藏有巴斯尔裙撑和马尾衬,确保凯特沿着威斯敏斯特教堂行走的时候,沉重的婚纱不会变形。复古、经典、优雅、实穿,完全符合王室的审美,让凯特王妃感到满意,也让世界上所有的女人羡慕。
回顾设计这件婚纱的经历,莎拉说:“这是一个足以贯穿我一生的经历,我享受了其中的每一个瞬间。”缝制婚纱的过程中,莎拉与王室签订了严格的保密协议,确保婚纱的尺寸、设计和细节不被泄密,制作团队被缩减至15人,整件婚纱分几部分缝制,刺绣由专人负责,所有的裁缝都不知道成品的样子和主人。据说那些缝制刺绣的姑娘被要求每30分钟必须洗一次手,每3小时必须换一次针,以确保婚纱不被弄脏,针尖足够锋利。商讨、试穿、修改,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在莎拉看来,“这些正是整个嫁衣制作过程中最有趣的部分”。
在缅怀天才麦昆的大环境中,时尚圈对莎拉前两季度的设计反映平淡。但皇室婚纱的成功,让莎拉成了当红炸子鸡,没人再质疑她的才华,相反,她的女性气质和敏锐触觉浮出水面,很多人建议她尽快开设自己品牌,时机已经成熟。
这件婚纱改变了两个女人的命运:穿着它的平民米德尔顿一步步走入皇室,而设计它的莎拉·伯顿则用她的才华改写了Alexander McQueen的风格。诡异、阴暗、惊世骇俗变成了温柔、亲民、人人都可接受。对莎拉来说,今年是不可思议的一年,从五月开始,她总是被镁光灯包围,走到哪里都有记者追问,突如其来的成功更是打乱了她的生子计划。但好处是,凯特的选择,不只影响时尚界。这个从前只有“绯闻女孩”或者红毯明星才能驾驭的品牌现在有了新的顾客,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很快也看中了莎拉的作品,接待胡锦涛访美的国宴上,就穿了莎拉设计的裙子。莎拉·伯顿,正把Alexander McQueen带向更大众的市场。
McQueen绝不哗众取宠
在2011年春夏系列展出之后,莎拉在Alexander McQueen的工作室内接受了英国记者的采访,推开鲜蓝色的大门,可以看到这个创造了奇幻视觉的空间,它通体雪白,素无装饰,阳光从一排硕大的落地窗内照射进来,一切都井井有条,更像是个纯白色的工厂车间。简朴的白色大桌子大概有二十个之多,每张桌子上依次整齐地堆着色板、布样、配饰,还有大堆卷宗的资料。
面对镜头的莎拉穿着白衬衫,走过所有当季走秀款的华服。她带着记者仔细触摸复古的蕾丝、金色的线缕以及精细的印花布样,每一件都精致得让人叹为观止,其中以晚装裙上细腻的饰边为最:一层层雪纺被切分出细碎的孔洞,再叠扎成波浪一样的形状,真正上身的时候,它又像蝴蝶的翅膀般轻盈,可以随着模特的步伐上下翻飞,制作这样考究的衣裳,是极度考验技术的细致活儿,像所有钟情细腻工艺的设计师一样,莎拉对此颇有感触,“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社会的分工更细致了,有人乐意当设计师,有人乐意当摄影师,但遗憾的是,乐意从事手工艺制作的人却越来越少,尤其是年轻人。”
对自己独挑大梁的局面,她毫不紧张,“我想这没什么好焦虑的,这场秀更温柔一些,仅此而已。”莎拉的设计中依然可以看到麦昆的影子:鱼鳍和鳞片状的装饰、蕾丝制作的柔软面罩、藤蔓丛生的裙子结构,但也有莎拉·伯顿的个性,她比麦昆更细致,更偏爱生动的色彩,更有女人风情,莎拉手中的,是一个清淡柔美的世界,这是一个专属于女性的世界。
谈到自己的设计,她有英国式的幽默。“我在设计阴暗风格上受过训练,但我更阳光。”她也承诺,“这里永远保留麦昆的精神与气质。当然,我可能会更多从女性视角来设计。我不能努力去模仿他的风格。”
身为接班人,麦昆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合作十五年,他让莎拉受益匪浅。他是个凡事亲历亲为的人,他教她的东西,从立体制作、出迷你纸样、乃至如何正确安装拉链,“Lee(麦昆的中间名)能够进行立体制作,他教会了我如何设计。”
“他会先挑出一块布料,在上面绘制出裤子的形状,剪裁,拼接,然后一条裤子就展现在你眼前了。”对莎拉来说,麦昆留下的最大遗产,是极富天赋的团队,包括工艺技师、纹样师和花边制作师,他们都曾竭尽全力帮麦昆实现他对于时装的幻想。
麦昆那些魔幻般的秀场,始终让人津津乐道,当被问起曾展示过的设计魔法时,莎拉谈到了一件全身镶有装饰的,由70块布料拼接而成的裙子是如何完美地穿在模特身上的;状如“机器人”的裙子通电时,工程师警告模特不能出汗,否则将有短路的危险;还有从水中过滤出来的分子所制成的布料如何做成了一条裙子。正是这些细节,铸就了Alexander McQueen 的传奇,“很早之前我从Lee身上学到的一点,就是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做到的。”她说道,“我们一直在竭力超越。”
对于品牌未来的走向,莎拉有自己的定位,加强品牌主线的定位是她的首要目标,因为它“如同皇冠上的珠宝一般,必须华美而珍贵”。许多人都认为麦昆热衷于设计盛大而魔幻的秀,却忽略了衣服的实穿性,今后几年,这也将是莎拉面临的最大问题,她希望尽力扭转人们的印象:Alexander McQueen绝不是个哗众取宠的品牌,如果市场许可,“或许还会接受个人定制服饰”。
对话
莎拉·伯顿
F:临危接任Alexander McQueen创意总监的位置,是否会感到工作压力倍增?
S:Lee是个不停推进创意的人,在McQueen工作压力始终很大。区别只是,如今我不能够站在幕后了。但我也倍感幸运,Lee在我心目中是个卓越的人物,他从来不理会任何条条框框,永不言倦,永远有新鲜的想法。这一季革新材料,下一季便改良技术,或者创造新的剪裁方法。
F:与麦昆共事十五年,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S:我与 Lee共事多年,他亲手教我怎样缝纫、设计、立体制衣、创造一个有概念的时装秀,他不只是个时装设计师,还是一个艺术家。莎士比亚经典可以是他的灵感来源,身边的任何事也可以,哪怕是看电视,他都能有灵感。他有天马行空的思路,可以用提花织布这种不可思议的面料来设计裤子,也可以随手用旧物料来创作,能与他共事棒极了。如果要诉说与他相处的轶事,足可以写一本书。他是个很有幽默感的人,与他共事充满乐趣,他有时会在工作间忽然说些有料的笑话。在2008年春夏的服装秀上,没人想到他会穿着巴尼兔的套头装出来谢幕。
F:在麦昆生前,他的作品一向有浓烈的黑色浪漫,甚至接近死亡的歌特式色彩,而你的设计明显更柔美一些,比如本季的灵感就是冰雪女皇。
S:Lee从不视死亡是件沉重的事,他溺爱维多利亚时代的设计,在那个时代常流露生与死的讯息。我们不是个纯以漂亮挂帅的品牌,设计中有柔美浪漫的部分,也会有感性、愉悦和悲情的部分。
F:现在还会介意别人对自己设计的看法吗?
S:我可能会在潜意识中与Lee获得共识,McQueen的时装秀常常都会传达“诉说时装梦想”的讯息,当然我会传承品牌的精神,比如注重轮廓、触感和工艺,没人会期待Alexander McQueen设计基本款。作为一个女性设计师,我会更接近女性,让设计更摩登、持久,有真正的女人味是十分重要的。
F:你心目中的McQueen女性是怎样的?
S:非常有自信的那种,应该是很强烈的,就外在条件来说,轮廓要好,毕竟品牌向来注重线条轮廓。
F:谁是你最欣赏的设计师?
S:当然是Lee的创作,他很神奇,总是让人充满惊喜。我没有所谓至爱的设计师,比较欣赏的有川久保玲、 Azzedine Alaia、 Nicolas Ghesquiere和 Miuccia Prada的设计,都能表达出不同女士的个性。
最近,莎拉·伯顿还把Alexander McQueen的店铺开到了中国,这是麦昆在世也没完成的事,她展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她是个女超人,而不是因循着的继承者。
10月底,Alexander McQueen全球第十四家专卖店在北京开幕,仪式郑重其事,空运21件当季新款过来,在798复制出巴黎秀场。创意总监莎拉·伯顿到场,但表现得低调内敛,连选择的衣服都是朴素的黑丝绒连衣裙。在后台,她接受了极为简短的采访,尽管这是个衣香鬓影的欢乐场合,她却执意要提到死亡,因为去年二月自杀的品牌创始人、鬼才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是她最乐意讲的,关于自己的话题,她都谦逊地绕开了。在潜意识里,她或许依然把麦昆当做挡箭牌,尽管她早已强大到足够独当一面。
工作室里的灰姑娘
时光倒回一年半之前,即使在时尚圈也很少有人知道莎拉·伯顿是谁,那时,她还只是麦昆工作室的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女装系列,同时还得忍受这个天才设计师出名的坏脾气和情绪化,而麦昆在世的时候就被誉为是同时代设计师中最有才华的一个。
故事从2010春夏秀开始,这一季,麦昆的灵感来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笔下消失在大海深处的亚特兰蒂斯。高科技面料和数码印花实现了海洋生物与外星来客一般的梦幻效果,水绿、海蓝和岩石呼应海洋主题,在阐释设计时,麦昆说:“我们从水中来,最终也会回到水中去。”这句话不幸一语成谶,蓝绿色调的告别式之后,麦昆由于抑郁症自杀,Alexander McQueen品牌的帅位空缺。
或许因为人们对于仙逝的鬼才怀有无限崇敬,继任者的名单迟迟未做决定,毕竟,Alexander McQueen这个牌子在过去的十几年,始终是英国时装的风向标。2010年3月,麦昆本人的备用设计稿用完,谁来接任创意总监,成了全世界时尚爱好者最关心的话题。当时大热的候选人有两位,一男一女,强弱悬殊,大家都看好加勒斯·普(Gareth Pugh),英伦时尚圈的金童,出生于1981年,履历完美,处女秀就被美国版《Vogue》主编安娜·温图开金口表扬,说他“无所畏惧”,最关键的是,他的设计大胆又疯狂,大有麦昆遗风,而莎拉·伯顿呢,名不见经传,性格不突出,样子就像个英国乡村姑娘,微微发胖,纯朴老实,没有人了解她的设计风格,因为从圣马丁毕业之前,她就在麦昆的工作室当助手,十五年来从没换过工作,也无从在公开场合展示自己的才华。5月,Alexander McQueen品牌管理方和占51%股份的Gucci集团多方讨论之后,最终宣布,莎拉·伯顿得到了创意总监的职位。这是个超级大冷门,全球时尚媒体到处搜索莎拉的照片,却只有一张公关图可用。
所有人都担心这个品牌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无法将充满想象力的风格延伸下去,但是莎拉·伯顿却在一年之内交上了让人激赞的答卷:三场大秀,既有麦昆的调调,又确立了自己的风格;一张王牌,胜过27位大牌设计师,为凯特王妃设计婚纱,皇室婚礼的各个细节都无懈可击。现在,人人都知道莎拉·伯顿,最近,她还把Alexander McQueen的店铺开到了中国,这是麦昆在世也没完成的愿望,她展现了自己的实力,她并不是一个因循守旧的继承者。
莎拉出生在曼彻斯特,父亲是会计,母亲是音乐教师,她没有显赫的背景,也没有突出的天赋,有的只是对服装的强烈兴趣。在圣马丁念书的时候,莎拉就是出名的乖乖女,温和低调,从不做乖张招摇的打扮,但手绘功力一流。大学毕业前一年,莎拉得到了在麦昆工作室的实习工作机会,那是1996年,让麦昆成名的大秀还未举行。莎拉回忆说,当时,他的工作室在伦敦东部一栋非常普通的大楼,只租了一间地下室,创作团队很小。麦昆本人几乎包揽一切,她仍然记得面试时,麦昆的第一个问题是:你相信UFO吗?之后麦昆慢慢开始信任这个与他性格截然不同的女孩,天才是容易有些怪脾气,麦昆也不例外,他对人总抱有一份戒备心,对莎拉,他却毫无保留,合作一段时间之后,他乐意把意大利制造商的资源放心地交给她,2001年起,女装成衣部分,都交由她负责。而在麦昆饱受抑郁症折磨的最后时光,超过半数的设计也是由莎拉来最后完成。
1996年的伦敦时装周上,凭借超低腰牛仔裤的设计,麦昆一举成名。第一笔订单来自造型师Isabella Blow,这位总戴着帽子出现在秀场的女士花大手笔全部买下麦昆第一季的全部设计,还在自己工作的时装杂志不断赞赏他。而后,事情顺利多了,Givenchy的合同来了。对于当时麦昆那间资金紧张的小工作室来说,改变几乎就在一瞬间。回味当时的场景依然让莎拉兴奋:“接下来发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我们终于真正拥有了中央暖气系统,还有,我的椅子高度总算能够跟桌子的高度吻合了。”工作也从那时开始繁忙起来。1997年,莎拉从学校毕业,立即被麦昆录用,和麦昆的合作延续了多年,情谊也非同一般:“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工作就是那么有激情,这里真的没有什么等级制度,我最喜欢的一点就是,他允许你拥有创意的自由,对我来说,这就是团队工作所需要的。”
在麦昆刚自杀的时候,腼腆的莎拉还不太愿意接任这个职位,她说自己宁愿躲在别人的背影里,不需要锋芒毕露的状态,但考虑到麦昆的梦想和品牌的未来,最终还是接下了重任。
一件白纱的魔法
威廉王子那场亿万人观礼的世纪大婚,是仙女的魔法棒,点亮了莎拉·伯顿这个一度躲在天才阴影之中的灰姑娘。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那件大出风头的婚纱,2.7米长,象牙白蕾丝,缀饰着玫瑰、蓟、水仙花和三叶草,全手工制作,内藏有巴斯尔裙撑和马尾衬,确保凯特沿着威斯敏斯特教堂行走的时候,沉重的婚纱不会变形。复古、经典、优雅、实穿,完全符合王室的审美,让凯特王妃感到满意,也让世界上所有的女人羡慕。
回顾设计这件婚纱的经历,莎拉说:“这是一个足以贯穿我一生的经历,我享受了其中的每一个瞬间。”缝制婚纱的过程中,莎拉与王室签订了严格的保密协议,确保婚纱的尺寸、设计和细节不被泄密,制作团队被缩减至15人,整件婚纱分几部分缝制,刺绣由专人负责,所有的裁缝都不知道成品的样子和主人。据说那些缝制刺绣的姑娘被要求每30分钟必须洗一次手,每3小时必须换一次针,以确保婚纱不被弄脏,针尖足够锋利。商讨、试穿、修改,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在莎拉看来,“这些正是整个嫁衣制作过程中最有趣的部分”。
在缅怀天才麦昆的大环境中,时尚圈对莎拉前两季度的设计反映平淡。但皇室婚纱的成功,让莎拉成了当红炸子鸡,没人再质疑她的才华,相反,她的女性气质和敏锐触觉浮出水面,很多人建议她尽快开设自己品牌,时机已经成熟。
这件婚纱改变了两个女人的命运:穿着它的平民米德尔顿一步步走入皇室,而设计它的莎拉·伯顿则用她的才华改写了Alexander McQueen的风格。诡异、阴暗、惊世骇俗变成了温柔、亲民、人人都可接受。对莎拉来说,今年是不可思议的一年,从五月开始,她总是被镁光灯包围,走到哪里都有记者追问,突如其来的成功更是打乱了她的生子计划。但好处是,凯特的选择,不只影响时尚界。这个从前只有“绯闻女孩”或者红毯明星才能驾驭的品牌现在有了新的顾客,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很快也看中了莎拉的作品,接待胡锦涛访美的国宴上,就穿了莎拉设计的裙子。莎拉·伯顿,正把Alexander McQueen带向更大众的市场。
McQueen绝不哗众取宠
在2011年春夏系列展出之后,莎拉在Alexander McQueen的工作室内接受了英国记者的采访,推开鲜蓝色的大门,可以看到这个创造了奇幻视觉的空间,它通体雪白,素无装饰,阳光从一排硕大的落地窗内照射进来,一切都井井有条,更像是个纯白色的工厂车间。简朴的白色大桌子大概有二十个之多,每张桌子上依次整齐地堆着色板、布样、配饰,还有大堆卷宗的资料。
面对镜头的莎拉穿着白衬衫,走过所有当季走秀款的华服。她带着记者仔细触摸复古的蕾丝、金色的线缕以及精细的印花布样,每一件都精致得让人叹为观止,其中以晚装裙上细腻的饰边为最:一层层雪纺被切分出细碎的孔洞,再叠扎成波浪一样的形状,真正上身的时候,它又像蝴蝶的翅膀般轻盈,可以随着模特的步伐上下翻飞,制作这样考究的衣裳,是极度考验技术的细致活儿,像所有钟情细腻工艺的设计师一样,莎拉对此颇有感触,“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社会的分工更细致了,有人乐意当设计师,有人乐意当摄影师,但遗憾的是,乐意从事手工艺制作的人却越来越少,尤其是年轻人。”
对自己独挑大梁的局面,她毫不紧张,“我想这没什么好焦虑的,这场秀更温柔一些,仅此而已。”莎拉的设计中依然可以看到麦昆的影子:鱼鳍和鳞片状的装饰、蕾丝制作的柔软面罩、藤蔓丛生的裙子结构,但也有莎拉·伯顿的个性,她比麦昆更细致,更偏爱生动的色彩,更有女人风情,莎拉手中的,是一个清淡柔美的世界,这是一个专属于女性的世界。
谈到自己的设计,她有英国式的幽默。“我在设计阴暗风格上受过训练,但我更阳光。”她也承诺,“这里永远保留麦昆的精神与气质。当然,我可能会更多从女性视角来设计。我不能努力去模仿他的风格。”
身为接班人,麦昆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合作十五年,他让莎拉受益匪浅。他是个凡事亲历亲为的人,他教她的东西,从立体制作、出迷你纸样、乃至如何正确安装拉链,“Lee(麦昆的中间名)能够进行立体制作,他教会了我如何设计。”
“他会先挑出一块布料,在上面绘制出裤子的形状,剪裁,拼接,然后一条裤子就展现在你眼前了。”对莎拉来说,麦昆留下的最大遗产,是极富天赋的团队,包括工艺技师、纹样师和花边制作师,他们都曾竭尽全力帮麦昆实现他对于时装的幻想。
麦昆那些魔幻般的秀场,始终让人津津乐道,当被问起曾展示过的设计魔法时,莎拉谈到了一件全身镶有装饰的,由70块布料拼接而成的裙子是如何完美地穿在模特身上的;状如“机器人”的裙子通电时,工程师警告模特不能出汗,否则将有短路的危险;还有从水中过滤出来的分子所制成的布料如何做成了一条裙子。正是这些细节,铸就了Alexander McQueen 的传奇,“很早之前我从Lee身上学到的一点,就是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做到的。”她说道,“我们一直在竭力超越。”
对于品牌未来的走向,莎拉有自己的定位,加强品牌主线的定位是她的首要目标,因为它“如同皇冠上的珠宝一般,必须华美而珍贵”。许多人都认为麦昆热衷于设计盛大而魔幻的秀,却忽略了衣服的实穿性,今后几年,这也将是莎拉面临的最大问题,她希望尽力扭转人们的印象:Alexander McQueen绝不是个哗众取宠的品牌,如果市场许可,“或许还会接受个人定制服饰”。
对话
莎拉·伯顿
F:临危接任Alexander McQueen创意总监的位置,是否会感到工作压力倍增?
S:Lee是个不停推进创意的人,在McQueen工作压力始终很大。区别只是,如今我不能够站在幕后了。但我也倍感幸运,Lee在我心目中是个卓越的人物,他从来不理会任何条条框框,永不言倦,永远有新鲜的想法。这一季革新材料,下一季便改良技术,或者创造新的剪裁方法。
F:与麦昆共事十五年,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S:我与 Lee共事多年,他亲手教我怎样缝纫、设计、立体制衣、创造一个有概念的时装秀,他不只是个时装设计师,还是一个艺术家。莎士比亚经典可以是他的灵感来源,身边的任何事也可以,哪怕是看电视,他都能有灵感。他有天马行空的思路,可以用提花织布这种不可思议的面料来设计裤子,也可以随手用旧物料来创作,能与他共事棒极了。如果要诉说与他相处的轶事,足可以写一本书。他是个很有幽默感的人,与他共事充满乐趣,他有时会在工作间忽然说些有料的笑话。在2008年春夏的服装秀上,没人想到他会穿着巴尼兔的套头装出来谢幕。
F:在麦昆生前,他的作品一向有浓烈的黑色浪漫,甚至接近死亡的歌特式色彩,而你的设计明显更柔美一些,比如本季的灵感就是冰雪女皇。
S:Lee从不视死亡是件沉重的事,他溺爱维多利亚时代的设计,在那个时代常流露生与死的讯息。我们不是个纯以漂亮挂帅的品牌,设计中有柔美浪漫的部分,也会有感性、愉悦和悲情的部分。
F:现在还会介意别人对自己设计的看法吗?
S:我可能会在潜意识中与Lee获得共识,McQueen的时装秀常常都会传达“诉说时装梦想”的讯息,当然我会传承品牌的精神,比如注重轮廓、触感和工艺,没人会期待Alexander McQueen设计基本款。作为一个女性设计师,我会更接近女性,让设计更摩登、持久,有真正的女人味是十分重要的。
F:你心目中的McQueen女性是怎样的?
S:非常有自信的那种,应该是很强烈的,就外在条件来说,轮廓要好,毕竟品牌向来注重线条轮廓。
F:谁是你最欣赏的设计师?
S:当然是Lee的创作,他很神奇,总是让人充满惊喜。我没有所谓至爱的设计师,比较欣赏的有川久保玲、 Azzedine Alaia、 Nicolas Ghesquiere和 Miuccia Prada的设计,都能表达出不同女士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