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社会转型期,信任缺失问题日益严重,表现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其会产生不良后果。作者以分析信任缺失的原因为基础,尝试探讨信任重建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转型期;信任:缺失;重建
近一段时间以来,姑且从陕西的“周老虎”事件开始,尔后由瓮安地“俯卧撑”,到云南晋宁的“躲猫猫”,以至杭州飙车的“七十码”,再到上海塌楼的“压力差”,其间又有石首令人怀疑的自杀案、昆明少女扑朔迷离的卖淫案,以及山东东明因坏境污染而导致的甲状腺肿瘤案......
以上诸多事件的背后都折射出了一个共同的话题:信任的缺失。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进入了社会不协调因素的活跃期和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在这一时期,信任缺失使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一个重要诱因,由此对于信任缺失与社会矛盾之间的关系亟待梳理与深入研究。
一、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期信任缺失的现状与后果
(一)现状
社会学家卢曼与吉登斯根据信任产生的来源划分信任的类型,他们各自把基于个体人际间的互动或个体自身的道德律所建立的信任称为人际信任或人格信任,而把基于外在制度、规范约求而建立的信任称为制度信任或系统信任。具体地说,我国当前信任缺失的现状表现在:
1.在经济领域,系统信任缺位与人格信任丢失造成了大量的失信行为
主要表现为:一是诚信与契约理念缺失。如一些房地产商利用买房者的心理需求,采取欺骗手段大肆提升房价,擅自撕毁合同,造成不正常的“购房热”;二是对不正当竞争缺少制度约束,出现众多的暗箱操作行为,如一些企业打着“家电下乡”的名义,向老百姓出售不合格产品,造成一些不幸伤害和损失;三是系统信任制度体系残缺不全。如陕西“周正虎”事件,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周正龙不惜造假,而更可悲的是,陕西林业厅及部分官员,处于本位主义,根本不辨真伪,反而与之为伍,造成政府公信力受损。
2.在政治领域,系统信任与人格信任的双重缺失导致众多不良社会现象出现
主要表现在:一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弱化公众对政府制度系统的信任,比如,有些政府部门乱收费、乱罚款、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等,直接导致公众对政府行为的质疑,对其信任感大打折扣;二是腐败现象,权钱交易,以权谋私,严重损害了公众对政府官员的人格信任;三是在部门利益的驱动下,部分政府部门将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造成公众的不信任感。
3.在社会领域,人格信任系统松弛化
这主要体现在公民、企业、国家相互信任的缺失和对诚信的淡漠。例如,当前流行的“背奶族”,自从三聚氰胺事件让奶粉遭遇信任危机,母乳喂养迅速流行,不少职场妈妈上班时除了公包里的文件,还有最重要的“背奶”工具,奶胀时挤出来,下班后再把母乳背回家喂宝宝。生活领域中的欺骗或“杀熟”现象日益增多,并有扩大蔓延的趋势,随之人们的失信行为乃至整个社会的信任缺失在生活领域内日益增多。
(二)后果
1.人际关系的疏松化
由于社会领域内的信任缺失,人际互动时缺乏必要的人格信任的保证,社会活动更缺乏系统信任的支撑,从而使整个社会关系出现了“弱结合”的趋势,即人际关系由于信任的缺失,“强关系”网络被瓦解,“弱关系”网络中的信任度也没有增加,导致人际关系普遍短期化、功利化,人情淡漠,也引发了一系列遗弃老人、孩子,邻里关系淡化等问题。
2.干群关系紧张,引发群体性事件
由于一些政府部门信任缺失,滥用职权,造成这些地方党群矛盾、干群矛盾日益尖锐,群体恶性事件不断,造成资源浪费。
3.阶层意识和仇富意识增强
日益严重的阶层化,导致了利益群体间的利益争夺战不断升级,阶层间的对立意识日益突出,社会底层的仇富心理逐渐增强,造成恶劣的对立分化后果,其中最突出的劳资矛盾成为转型期我国社会的一大问题。
二、我国当前转型社会信任缺失的原因初探
1.市场机制作用的有限性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处在建构之中,浅层次上来看,信任水平似乎表现为乡土文化与市场经济契约文化的断层而导致的冲突,深层次上来看,其原因是交往与社会参与的缺乏及市场交易的不发达,限制了市场重复博弈机制的有效进化功能,而从现实来看,市场机制缺位或不完整的社会表现出低信任度的社会文化或有限的关系型信任。
2.我国传统信任模式的历史惯性
传统社会以血缘、地缘、业缘所形成的“三缘”信任结构以及泛家族主义的观念介入到社会诸多领域,导致信任关系分割成不同的交往圈,信任分散特征明显,这种历史惯性虽然随着社会发展有所改变,但其思想仍对现代信任危机产生较大影响。
3.新旧体制转型过程中的空档,造成了道德失控与道德疲软,使人们主客观约束出现“真空”状态
一方面,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观念、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转型速率过快,新的观念和制度体系又没能及时建立,致使社会调节发生故障,信任模式很不健全,导致人们无所适从。
4.法律制度的盲区
在我国的法律意识中,关于信任机制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但仅属于个人美德的伦理范围,与法律制度并无多大关系,使基于法律的信用精神相当淡薄,中国现代化过程缺少西方现代化过程酝酿成熟的现代化程序概念、法权意识和理性精神。
三、完善社会信任体系的主要对策
(一)通过社会系统工程,逐步修补新型人格信任的断链
这里所指的新型人格信任就是现代性的人格信任,它是指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格信任。与传统的人格信任相比,其信任范围更大、信任程度均等化、信任关系长期化,这就需要我们从各个相关领域着手,通过外力引导和内力引发,尽快修复部分断链,使之形成完整的体系。
具体可通过以下做法:
1.个体行动
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一方面,个人应约束自身减少失信行为,讲求信用;另一方面,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对他人多持一份信任态度。
2.政府促进
在培育新型人格信任环境的过程中,政府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促进和推动之。一方面,在公民中广泛地进行人际互信的教育,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另一方面政府应严于律己,杜绝自身有意或无意破坏人格信任系统的行为,为社会公众树立一个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典范。
3.社会辅助
这里所指的社会即第三部门,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慈善组织等非政府组织。一方面,它们可以承担“社会信任的基础化”的使命,即在宣传、鼓舞、激励和动员公众转变人格信任类型方面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基金会可以通过资金拨付直接资助与信任相关的学术研究等。
(二)通过制度建设,完善系统信任的制度体系
1.通过社会舆论导向提倡公民遵守各种制度体系,减少失信行为,培养健康向上的社会精神气质,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金钱”与“良心”的关系
2.明确产权制度,规范经济领域的信任体系
因此,必须在经济领域深化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理清国有与民有的关系和界限,通过宪法、民法以及专门的物权法明晰私人和公有财富的界限等。
3.约束政府行为,减少政府失信现象
一方面,严格约束和惩戒部分官员破坏政府荣誉的行为;另一方面,作为制度的主要执行者,政府应将有效的制度体系不折不扣的执行下去,保证实现制度制定的本意,使个人、组织、团体、社区与国际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信任环境。
4.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信任记录体系和传输体系
一方面,政府应建立和完善信誉保障制度,如借贷信誉偿还信用记录、欺诈他人的记录等;另一方面,健全社会信任的传输体系,高效率地也能用社会信用记录体系,可以利用互联网尽快地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快捷的个人信誉资料传播和共享规则系统,扩大信息沟通,减少失信行为。
总而言之,信任基于共同的责任、伦理道德和心理需求,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我们应该看到解决好转型期的信任缺失将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润滑剂。
参考文献
[1]梁幸枝,刑婷.人情的选择还是制度的依赖-中外社会信任机制的概况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3,(5).
[2]李伟民,梁玉成.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J].社会学研究,2002,(3).
[3]丛玉飞.当前中国乡村干群信任缺失的社会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作者简介:任慧(1989—),女,安徽六安人,安庆师范学院青少年成长与发展援助服务中心助理研究员。
【关键词】转型期;信任:缺失;重建
近一段时间以来,姑且从陕西的“周老虎”事件开始,尔后由瓮安地“俯卧撑”,到云南晋宁的“躲猫猫”,以至杭州飙车的“七十码”,再到上海塌楼的“压力差”,其间又有石首令人怀疑的自杀案、昆明少女扑朔迷离的卖淫案,以及山东东明因坏境污染而导致的甲状腺肿瘤案......
以上诸多事件的背后都折射出了一个共同的话题:信任的缺失。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进入了社会不协调因素的活跃期和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在这一时期,信任缺失使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一个重要诱因,由此对于信任缺失与社会矛盾之间的关系亟待梳理与深入研究。
一、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期信任缺失的现状与后果
(一)现状
社会学家卢曼与吉登斯根据信任产生的来源划分信任的类型,他们各自把基于个体人际间的互动或个体自身的道德律所建立的信任称为人际信任或人格信任,而把基于外在制度、规范约求而建立的信任称为制度信任或系统信任。具体地说,我国当前信任缺失的现状表现在:
1.在经济领域,系统信任缺位与人格信任丢失造成了大量的失信行为
主要表现为:一是诚信与契约理念缺失。如一些房地产商利用买房者的心理需求,采取欺骗手段大肆提升房价,擅自撕毁合同,造成不正常的“购房热”;二是对不正当竞争缺少制度约束,出现众多的暗箱操作行为,如一些企业打着“家电下乡”的名义,向老百姓出售不合格产品,造成一些不幸伤害和损失;三是系统信任制度体系残缺不全。如陕西“周正虎”事件,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周正龙不惜造假,而更可悲的是,陕西林业厅及部分官员,处于本位主义,根本不辨真伪,反而与之为伍,造成政府公信力受损。
2.在政治领域,系统信任与人格信任的双重缺失导致众多不良社会现象出现
主要表现在:一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弱化公众对政府制度系统的信任,比如,有些政府部门乱收费、乱罚款、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等,直接导致公众对政府行为的质疑,对其信任感大打折扣;二是腐败现象,权钱交易,以权谋私,严重损害了公众对政府官员的人格信任;三是在部门利益的驱动下,部分政府部门将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造成公众的不信任感。
3.在社会领域,人格信任系统松弛化
这主要体现在公民、企业、国家相互信任的缺失和对诚信的淡漠。例如,当前流行的“背奶族”,自从三聚氰胺事件让奶粉遭遇信任危机,母乳喂养迅速流行,不少职场妈妈上班时除了公包里的文件,还有最重要的“背奶”工具,奶胀时挤出来,下班后再把母乳背回家喂宝宝。生活领域中的欺骗或“杀熟”现象日益增多,并有扩大蔓延的趋势,随之人们的失信行为乃至整个社会的信任缺失在生活领域内日益增多。
(二)后果
1.人际关系的疏松化
由于社会领域内的信任缺失,人际互动时缺乏必要的人格信任的保证,社会活动更缺乏系统信任的支撑,从而使整个社会关系出现了“弱结合”的趋势,即人际关系由于信任的缺失,“强关系”网络被瓦解,“弱关系”网络中的信任度也没有增加,导致人际关系普遍短期化、功利化,人情淡漠,也引发了一系列遗弃老人、孩子,邻里关系淡化等问题。
2.干群关系紧张,引发群体性事件
由于一些政府部门信任缺失,滥用职权,造成这些地方党群矛盾、干群矛盾日益尖锐,群体恶性事件不断,造成资源浪费。
3.阶层意识和仇富意识增强
日益严重的阶层化,导致了利益群体间的利益争夺战不断升级,阶层间的对立意识日益突出,社会底层的仇富心理逐渐增强,造成恶劣的对立分化后果,其中最突出的劳资矛盾成为转型期我国社会的一大问题。
二、我国当前转型社会信任缺失的原因初探
1.市场机制作用的有限性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处在建构之中,浅层次上来看,信任水平似乎表现为乡土文化与市场经济契约文化的断层而导致的冲突,深层次上来看,其原因是交往与社会参与的缺乏及市场交易的不发达,限制了市场重复博弈机制的有效进化功能,而从现实来看,市场机制缺位或不完整的社会表现出低信任度的社会文化或有限的关系型信任。
2.我国传统信任模式的历史惯性
传统社会以血缘、地缘、业缘所形成的“三缘”信任结构以及泛家族主义的观念介入到社会诸多领域,导致信任关系分割成不同的交往圈,信任分散特征明显,这种历史惯性虽然随着社会发展有所改变,但其思想仍对现代信任危机产生较大影响。
3.新旧体制转型过程中的空档,造成了道德失控与道德疲软,使人们主客观约束出现“真空”状态
一方面,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观念、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转型速率过快,新的观念和制度体系又没能及时建立,致使社会调节发生故障,信任模式很不健全,导致人们无所适从。
4.法律制度的盲区
在我国的法律意识中,关于信任机制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但仅属于个人美德的伦理范围,与法律制度并无多大关系,使基于法律的信用精神相当淡薄,中国现代化过程缺少西方现代化过程酝酿成熟的现代化程序概念、法权意识和理性精神。
三、完善社会信任体系的主要对策
(一)通过社会系统工程,逐步修补新型人格信任的断链
这里所指的新型人格信任就是现代性的人格信任,它是指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格信任。与传统的人格信任相比,其信任范围更大、信任程度均等化、信任关系长期化,这就需要我们从各个相关领域着手,通过外力引导和内力引发,尽快修复部分断链,使之形成完整的体系。
具体可通过以下做法:
1.个体行动
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一方面,个人应约束自身减少失信行为,讲求信用;另一方面,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对他人多持一份信任态度。
2.政府促进
在培育新型人格信任环境的过程中,政府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促进和推动之。一方面,在公民中广泛地进行人际互信的教育,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另一方面政府应严于律己,杜绝自身有意或无意破坏人格信任系统的行为,为社会公众树立一个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典范。
3.社会辅助
这里所指的社会即第三部门,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慈善组织等非政府组织。一方面,它们可以承担“社会信任的基础化”的使命,即在宣传、鼓舞、激励和动员公众转变人格信任类型方面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基金会可以通过资金拨付直接资助与信任相关的学术研究等。
(二)通过制度建设,完善系统信任的制度体系
1.通过社会舆论导向提倡公民遵守各种制度体系,减少失信行为,培养健康向上的社会精神气质,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金钱”与“良心”的关系
2.明确产权制度,规范经济领域的信任体系
因此,必须在经济领域深化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理清国有与民有的关系和界限,通过宪法、民法以及专门的物权法明晰私人和公有财富的界限等。
3.约束政府行为,减少政府失信现象
一方面,严格约束和惩戒部分官员破坏政府荣誉的行为;另一方面,作为制度的主要执行者,政府应将有效的制度体系不折不扣的执行下去,保证实现制度制定的本意,使个人、组织、团体、社区与国际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信任环境。
4.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信任记录体系和传输体系
一方面,政府应建立和完善信誉保障制度,如借贷信誉偿还信用记录、欺诈他人的记录等;另一方面,健全社会信任的传输体系,高效率地也能用社会信用记录体系,可以利用互联网尽快地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快捷的个人信誉资料传播和共享规则系统,扩大信息沟通,减少失信行为。
总而言之,信任基于共同的责任、伦理道德和心理需求,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我们应该看到解决好转型期的信任缺失将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润滑剂。
参考文献
[1]梁幸枝,刑婷.人情的选择还是制度的依赖-中外社会信任机制的概况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3,(5).
[2]李伟民,梁玉成.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J].社会学研究,2002,(3).
[3]丛玉飞.当前中国乡村干群信任缺失的社会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作者简介:任慧(1989—),女,安徽六安人,安庆师范学院青少年成长与发展援助服务中心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