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本文阐述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策略:从学生的心理入手,让学生敢问;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愿问;教会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会问。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途径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教学或实验中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由此可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从学生的心理入手,让学生敢问
1.教育学生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教材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家敢于提出问题,攀登科学高峰的事例,从历史的角度说明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如:学重力时,给学生讲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的故事,启发学生,苹果从树上落下大家习以为常,牛顿却提出问题: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落下?拉住苹果的力和拉住月球的力是不是同一个力?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
教师可从成材角度向学生说明提出问题的必要性,教育学生国家要实现现代化,要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只有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一个学生假如学习不主动,没有求知欲望,懒于思考,也就无创新可言,将影响个人的成长。培养问题意识,就会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成为自觉的学习者。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需要勇气,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质疑氛围,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及基础薄弱、胆小的学生,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然后帮助其分析,这样有利于他们树立自信心,调动积极性;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学生,不嘲笑、讽刺,而应耐心引导;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学生,应鼓励其进一步探索,大胆创新,让学生品尝质疑的乐趣,激发提问的热情。
碰到冷场时,教师可对学生说一些鼓励的话。如:“谁来试一下,说错了不要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居里夫人说过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肯定会有学生响应,经常这样练习后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假如教师由于不耐烦而直接提出问题,学生就失去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愿问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向上的原动力。教师应想方设法创设各种情境,激励学生提出问题。科学探究的问题有三种:一是学生根据教师、教材或其他途径给出的问题进行探究;二是学生从所提供的问题中得到启发而提出新的问题;三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毫无疑问,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最有动力去深入探究。教师的指导工作,重点应该放在设计、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情境上,而不是在设计问题本身上,应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勇于质疑、大胆创新。
1.从课本插图中提出问题。教材有很多有趣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细微处并比较与日常不同,再提出问题。如:在学习折射规律后,让学生看图,“鱼在哪里?”学生会提出:“为什么鱼叉要对准鱼的下方?”“是不是看见的鱼并不是实际的鱼?”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又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前,先让学生看摄影师倒立照相的图,学生会提出:“是不是照相机成倒立的像?”
2.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与物理息息相关,这些现象天天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已习以为常。教师引导提醒学生关注大自然,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好和无穷求知欲。如: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我先播放自然界一些物体发声,然后问:“声音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啦,对于声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问题总结如下:“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什么是超音速?什么是立体声?月球上能不能听到声音?”……又如:在讲温度计时,先让学生看昨天的天气预报。通过讨论,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气温为什么有高低?怎样判定气温的高低?什么是云、霜?它们是怎样形成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四级风有多大?”……
3.通过自身体验提出问题。学生亲手做实验或参加活动、比赛,由于亲身体验,感受很深,学生也乐意提出问题。如:讲内能时,学生通过搓手,提出:“手心为什么会发热?”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学生通过手弹课桌,提出:“手为什么会疼?”讲压强时,让一男一女两个学生比赛顶棍子,由于女学生顶的一端粗,女生赢,从而提出:女生为什么能赢男生?“
三、教会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会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有人说:“好的方法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平庸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而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的方法。”因此,只有掌握了发现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才能从平常中看出异常,从普遍中发现非凡,从而不断地发现问题。
1.掌握提出问题的一般方法。碰到某个物理现象,一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由何(为什么)、如何(怎样)、若何(假如条件变了,将怎样)、是何(是什么)。如:做完真空中的闹钟实验,根据现象可提出:“为什么听不到钟声?怎样才能听到声音?通入空气后能否重新听到声音?声音靠什么来传播?”
2.及时点评学生提出的问题。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学生提出的问题参差不齐,有的层次比较低,有的比较有价值。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承认学生有差异性,但是并不是不加评论,应有价值导向,让学生明确哪个问题更有价值。最后进行小结,让学生体会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鼓励学生相互提问题。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肯在全班同学面前提问题,但跟他们的同桌就不同了。在下课前五分钟,让学生根据本课内容同桌间相互提问。如还有不懂,再在全班同学面前提出来,往往会有意外惊喜。
4.适当出一些探究题,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检验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多考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尝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模式,在课后多反思,不断归纳和总结培养问题意识的途径,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定会提高。另外,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物理修养,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学习物理学的最新科技知识,以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施国芳,周吾仁.谈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学月刊,2001,7.
[2]杨艳萍.创造中的问题意识.发明与革新,2001,9.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途径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教学或实验中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由此可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从学生的心理入手,让学生敢问
1.教育学生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教材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家敢于提出问题,攀登科学高峰的事例,从历史的角度说明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如:学重力时,给学生讲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的故事,启发学生,苹果从树上落下大家习以为常,牛顿却提出问题: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落下?拉住苹果的力和拉住月球的力是不是同一个力?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
教师可从成材角度向学生说明提出问题的必要性,教育学生国家要实现现代化,要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只有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一个学生假如学习不主动,没有求知欲望,懒于思考,也就无创新可言,将影响个人的成长。培养问题意识,就会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成为自觉的学习者。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需要勇气,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质疑氛围,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及基础薄弱、胆小的学生,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然后帮助其分析,这样有利于他们树立自信心,调动积极性;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学生,不嘲笑、讽刺,而应耐心引导;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学生,应鼓励其进一步探索,大胆创新,让学生品尝质疑的乐趣,激发提问的热情。
碰到冷场时,教师可对学生说一些鼓励的话。如:“谁来试一下,说错了不要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居里夫人说过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肯定会有学生响应,经常这样练习后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假如教师由于不耐烦而直接提出问题,学生就失去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愿问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向上的原动力。教师应想方设法创设各种情境,激励学生提出问题。科学探究的问题有三种:一是学生根据教师、教材或其他途径给出的问题进行探究;二是学生从所提供的问题中得到启发而提出新的问题;三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毫无疑问,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最有动力去深入探究。教师的指导工作,重点应该放在设计、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情境上,而不是在设计问题本身上,应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勇于质疑、大胆创新。
1.从课本插图中提出问题。教材有很多有趣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细微处并比较与日常不同,再提出问题。如:在学习折射规律后,让学生看图,“鱼在哪里?”学生会提出:“为什么鱼叉要对准鱼的下方?”“是不是看见的鱼并不是实际的鱼?”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又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前,先让学生看摄影师倒立照相的图,学生会提出:“是不是照相机成倒立的像?”
2.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与物理息息相关,这些现象天天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已习以为常。教师引导提醒学生关注大自然,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好和无穷求知欲。如: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我先播放自然界一些物体发声,然后问:“声音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啦,对于声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问题总结如下:“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什么是超音速?什么是立体声?月球上能不能听到声音?”……又如:在讲温度计时,先让学生看昨天的天气预报。通过讨论,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气温为什么有高低?怎样判定气温的高低?什么是云、霜?它们是怎样形成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四级风有多大?”……
3.通过自身体验提出问题。学生亲手做实验或参加活动、比赛,由于亲身体验,感受很深,学生也乐意提出问题。如:讲内能时,学生通过搓手,提出:“手心为什么会发热?”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学生通过手弹课桌,提出:“手为什么会疼?”讲压强时,让一男一女两个学生比赛顶棍子,由于女学生顶的一端粗,女生赢,从而提出:女生为什么能赢男生?“
三、教会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会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有人说:“好的方法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平庸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而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的方法。”因此,只有掌握了发现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才能从平常中看出异常,从普遍中发现非凡,从而不断地发现问题。
1.掌握提出问题的一般方法。碰到某个物理现象,一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由何(为什么)、如何(怎样)、若何(假如条件变了,将怎样)、是何(是什么)。如:做完真空中的闹钟实验,根据现象可提出:“为什么听不到钟声?怎样才能听到声音?通入空气后能否重新听到声音?声音靠什么来传播?”
2.及时点评学生提出的问题。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学生提出的问题参差不齐,有的层次比较低,有的比较有价值。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承认学生有差异性,但是并不是不加评论,应有价值导向,让学生明确哪个问题更有价值。最后进行小结,让学生体会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鼓励学生相互提问题。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肯在全班同学面前提问题,但跟他们的同桌就不同了。在下课前五分钟,让学生根据本课内容同桌间相互提问。如还有不懂,再在全班同学面前提出来,往往会有意外惊喜。
4.适当出一些探究题,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检验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多考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尝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模式,在课后多反思,不断归纳和总结培养问题意识的途径,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定会提高。另外,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物理修养,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学习物理学的最新科技知识,以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施国芳,周吾仁.谈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学月刊,2001,7.
[2]杨艳萍.创造中的问题意识.发明与革新,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