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石头过河”趣味教学方法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hiji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摸石头过河”是在一定距离内,不让脚掉在地上并将三块木块快速移动过去的一种趣味体育活动。根据本人带队训练和教学经历以及与其他教练间的交流,本文得出以下几种动作方法,现与各位同行探讨。以下以左脚在前向左移动为例。
  一、跳步法也称平步法。预备姿势:双脚分别踩在两块木块上,双膝内扣,全蹲,重心落在左脚上,上体略向前倾,大腿用力,左手拿第三块木块置于线后。开始:当第三块木块横放落地时,两脚跳或平移到第三块木块和第二块木块上,跳起的高度略高于木块,身体保持预备姿势,在右脚离开木块瞬间,右手迅速去拿第一块木塊并从胸前交至左手。如此反复跳移或平移,直至最后一块木块都越过终点线。此种方法简单、易学、实用,但在跳动和平移过程中,容易产生从木块上掉下来的现象,当正确掌握动作要领后,反复练习,动作才能熟练,移动才能更快、更稳。
  二、转身法分前转身和后转身。现以前转身为例。预备姿势同跳步法;开始:左手竖放第三块木块时,身体以左脚为轴向左转体180度,右脚落在第三块木块上,左手迅速拿第一块木块,向右转体180度放木块,左手再放,如此反复转身前移,直至最后一块木块过线。转身移动的难点在于转身的速度、频率较其他种要慢,但此种方法步幅较大、较稳定。通过练习也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高个学生练习效果会更明显。
  三、交叉步法也分前交叉和后交叉。现以前交叉为例。预备:双脚分别踩在两块木块上,置于线后。膝盖微曲,弯腰,身体前倾,重心落在左脚上。开始:右手放第三块木块的同时,右脚从左脚前方交叉过去,右手拿第一块木块胸前交至左手,左手放,左脚跟进踏上木块。如此反复交叉前进,直至都过线。交叉步这种移动方法难点在于交叉的瞬间,应快速完成木块转交,左右脚跟进的配合动作。此种方法具备前两种方法的优点:速度快,重心不起伏,但需要好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比较适合高年级的学生。
  摸石头过河这项教材是在新课标理念下创设的一项单人、多人完成的体育游戏活动。这项教材使学生融入到“过河”的情景中来,让学生在过河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创造性,在河中巧妙的移动着“石头”。通过过河,使学生的下肢力量、身体的协调性、平衡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得到发展。同时本教材也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发展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个体差异的情况,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使他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其他文献
本课以团结协作、竞争欢乐为主题,选用“体操棒为器材、一材多用”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唤醒学生原有运动技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能在参与中培养能力,合作中体验乐趣,竞赛中提高技能。    【王文生教授点评】本期《实案选登》虽然只选了5份教案,但是却涉及到田径类课程的跑、跳、投等主要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从小学三年级直到高中学段。由此可见,田径类教学是我国学校体育教
在城市建筑工程中,由于城市土地集成利用率高,深基坑内支撑卸载施工可能对周围建筑物造成影响。因此,在建筑基坑工程中,应优化设计内支撑拆除方案,并加强坑变形监测,降低基坑
有患者因头晕、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到医院就诊,颈部和头部的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和血管超声检查都没有明显的血管狭窄,但头颅核磁共振(MRI)检查提示有腔隙性脑梗塞、脑白质变性、血管间隙扩大或点状缺血灶。这是为什么呢?  有一种病叫脑小血管病!  脑小血管病,顾名思义指的是脑部小血管病变所导致的疾患,为一类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及小静脉受累的疾病,其所造成的脑组织
从2001年国家正式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到现在,已经九年了。这九年是我们教育思想转变的洗脑过程,是一个学习、摸索、实践、转变的过程。九年来,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获得了不少的收获
在正手攻球的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做正手攻球的动作时较注重上肢动作,上肢动作做得较好,可对腰髋和下肢动作不够重视,整个动作不够协调,打出的球质量不高。其原因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