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十多个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中部地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作为担负经济发展重任的工业园区,必须把扩张经济总量、壮大主导产业、加快项目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实现赶超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由之路。
一、突出重点,外引内拓,快速扩张工业经济总量
牢牢把握工业园区招商这个主体。工业园区管委会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招商引资机制,主动担当招商引资主力军,充分发挥招商引资主体作用。要建立一支强大的专业招商队伍,按对外招商地域和产业分成若干个小分队,分派招商引资任务,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实行绩效挂钩、联效计酬,以招商引资成果作为干部考核、提拔、重用的主要指标。
紧紧抓住承接产业转移这条主线。认真研究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用足用好国家推进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积极跟进跨国大公司、沿海大企业、大型央企“三大目标”,把握他们扩大投资、调整布局、开拓市场的新动向,紧紧盯住、扭住、抓住不放,千方百计引进一批投资数额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创税能力好、发展前景广阔的大项目、好项目,为工业园区增添发展后劲。
二、注重培育,加快集聚,不断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注重以产业发展规划为先导。瞄准国家产业政策、国内产能现状和未来市场需求,以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科学编制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发展要求、发展重点,统筹规划发展本地有潜力和爆发力的主导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有计划、有选择、有重点地承接相关企业入园,形成园区产业化、特色化发展格局。
注重以产业体系建设为支撑。在优惠政策上,对每个主导产业制定出台专项发展政策,使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集中,项目用地、资金信贷和财税政策等政府资源向主导产业倾斜。在项目开发上,分产业开发储备一批符合产业政策、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类项目,充实健全产业项目库。对开发的项目进行充分的市场论证和技术分析,编制详细的可行性报告,向社会公开推介。在组织机构上,建立健全主导产业、骨干企业、重大产品、重点项目领导挂点机制,引进专业人才,整合人力资源,组建产业班子,形成专业队伍抓专项产业的发展机制,建立完善集政策扶持、项目开发、产品研发、市场开拓为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
三、完善机制,科学运作,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
强化领导高位推动。大力坚持领导挂点机制、项目推进机制和“一线工作法”,挂点主要领导亲自督促项目落地、亲自协调项目调度,亲自破解建设难题,亲自指导跟踪问效,盯紧盯牢在谈项目、签约项目和开工项目,着力解决企业在建设、生产、运营中遇到的立项、报批、用地、用电、融资、招工、产业配套、市场拓展等难题,确保意向项目早签约、早落户,签约项目早进资、早开工,在建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投产企业早达标、早见效,大力提升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和投产率。
强化合同依法履行。增强招商引资合同的严肃性,政府承诺的事项要坚决兑现,企业约定的条款要不打折扣。督促客商企业认真履行合同约定,加快投资进度,抓紧开工、抓紧建设、抓紧投产;对于多次告知仍不履行合同的,追究企业违约责任,直至收回土地。
强化项目跟踪督查。把跟踪督查作为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建立健全并落实好项目进展分析和调度机制,定期不定期地听取项目工作汇报,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调对接,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确保项目建设高效运转、快速推进。针对每个重点项目的完成时限,随时督查,全面深入地了解掌握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并将督查考核情况建档,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度一分析、半年一评比、年终抓考核”。
四、统筹兼顾。“软硬兼施”,切实优化工业园区发展环境
硬环境“多管齐下”。实行工业化、城镇化两轮驱动、两翼齐飞。在项目安排上,尽可能多安排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到工业园区,完善园区道路、水电、网络和商服配套功能,努力把园区建成工业新区、城市靓区。在融资方式上,积极开发园区商业、服务业用地,以商服用地的收入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借鉴城市建设BT、BOT、土地捆绑项目等市场运作模式,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等多元化主体投资参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工业融资平台和财政担保机构作用,加强工业园区与金融部门协作筹集资金。
软环境“特区管理”。一个地方的发展与软环境息息相关,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软环境比硬环境更重要。不断创新理念,强化服务,大力优化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切实提升工业园区软实力。牢固树立“工业园区就是经济特区,抓好工业园区就是抓好经济发展”、“关注投资者就是关注发展,帮助投资者就是帮助自己,服务投资者就是服务经济”的发展理念,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工业园区做大做强的“生命线”,坚持实行工业园区封闭性运行机制,坚决治理“三乱”行为,着力打造政策高地、投资洼地,以亲商、富商、安商的大环境推进工业园区加快发展、进位赶超。
(江西省抚州市委政研室)
一、突出重点,外引内拓,快速扩张工业经济总量
牢牢把握工业园区招商这个主体。工业园区管委会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招商引资机制,主动担当招商引资主力军,充分发挥招商引资主体作用。要建立一支强大的专业招商队伍,按对外招商地域和产业分成若干个小分队,分派招商引资任务,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实行绩效挂钩、联效计酬,以招商引资成果作为干部考核、提拔、重用的主要指标。
紧紧抓住承接产业转移这条主线。认真研究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用足用好国家推进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积极跟进跨国大公司、沿海大企业、大型央企“三大目标”,把握他们扩大投资、调整布局、开拓市场的新动向,紧紧盯住、扭住、抓住不放,千方百计引进一批投资数额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创税能力好、发展前景广阔的大项目、好项目,为工业园区增添发展后劲。
二、注重培育,加快集聚,不断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注重以产业发展规划为先导。瞄准国家产业政策、国内产能现状和未来市场需求,以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科学编制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发展要求、发展重点,统筹规划发展本地有潜力和爆发力的主导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有计划、有选择、有重点地承接相关企业入园,形成园区产业化、特色化发展格局。
注重以产业体系建设为支撑。在优惠政策上,对每个主导产业制定出台专项发展政策,使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集中,项目用地、资金信贷和财税政策等政府资源向主导产业倾斜。在项目开发上,分产业开发储备一批符合产业政策、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类项目,充实健全产业项目库。对开发的项目进行充分的市场论证和技术分析,编制详细的可行性报告,向社会公开推介。在组织机构上,建立健全主导产业、骨干企业、重大产品、重点项目领导挂点机制,引进专业人才,整合人力资源,组建产业班子,形成专业队伍抓专项产业的发展机制,建立完善集政策扶持、项目开发、产品研发、市场开拓为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
三、完善机制,科学运作,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
强化领导高位推动。大力坚持领导挂点机制、项目推进机制和“一线工作法”,挂点主要领导亲自督促项目落地、亲自协调项目调度,亲自破解建设难题,亲自指导跟踪问效,盯紧盯牢在谈项目、签约项目和开工项目,着力解决企业在建设、生产、运营中遇到的立项、报批、用地、用电、融资、招工、产业配套、市场拓展等难题,确保意向项目早签约、早落户,签约项目早进资、早开工,在建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投产企业早达标、早见效,大力提升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和投产率。
强化合同依法履行。增强招商引资合同的严肃性,政府承诺的事项要坚决兑现,企业约定的条款要不打折扣。督促客商企业认真履行合同约定,加快投资进度,抓紧开工、抓紧建设、抓紧投产;对于多次告知仍不履行合同的,追究企业违约责任,直至收回土地。
强化项目跟踪督查。把跟踪督查作为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建立健全并落实好项目进展分析和调度机制,定期不定期地听取项目工作汇报,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调对接,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确保项目建设高效运转、快速推进。针对每个重点项目的完成时限,随时督查,全面深入地了解掌握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并将督查考核情况建档,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度一分析、半年一评比、年终抓考核”。
四、统筹兼顾。“软硬兼施”,切实优化工业园区发展环境
硬环境“多管齐下”。实行工业化、城镇化两轮驱动、两翼齐飞。在项目安排上,尽可能多安排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到工业园区,完善园区道路、水电、网络和商服配套功能,努力把园区建成工业新区、城市靓区。在融资方式上,积极开发园区商业、服务业用地,以商服用地的收入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借鉴城市建设BT、BOT、土地捆绑项目等市场运作模式,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等多元化主体投资参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工业融资平台和财政担保机构作用,加强工业园区与金融部门协作筹集资金。
软环境“特区管理”。一个地方的发展与软环境息息相关,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软环境比硬环境更重要。不断创新理念,强化服务,大力优化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切实提升工业园区软实力。牢固树立“工业园区就是经济特区,抓好工业园区就是抓好经济发展”、“关注投资者就是关注发展,帮助投资者就是帮助自己,服务投资者就是服务经济”的发展理念,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工业园区做大做强的“生命线”,坚持实行工业园区封闭性运行机制,坚决治理“三乱”行为,着力打造政策高地、投资洼地,以亲商、富商、安商的大环境推进工业园区加快发展、进位赶超。
(江西省抚州市委政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