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关爱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我们要以人为本,着重培养四种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
关键词:数学培养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9(c)-0000-00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现代教育呼唤的是“全人”的教育,要求我们关爱学生,关注到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亦应以人为本,着重培养四种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
1引导学生去观察、测量、动手操作,树立探究意识
树立探究意识,必须改变教师的行为。教师要善于当学生发现问题的引路人。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美国教师上自然课,讲的是蚯蚓。他没有先介绍蚯蚓的形态和生活习性。而是把活生生的蚯蚓带到课堂,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有的学生用眼睛看,有的用手摸,还有的用嘴尝。他们以不同的体验得到了蚯蚓的结论。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关注的不是唯一的结果。学生的创造力就是在探究中得以提升的。
在教学“乘方”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乘方”的意义和用途,新教材设计了细胞分裂这个实例。一个细胞30分钟便由一个分裂成两个,那么5小时候这个细胞由一个可以分裂成多少个?在对此问题的讨论中,学生感受到当底数大于1时,乘方运算和结果增长很快。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更多地发现乘方的规律,笔者让学生动手做如下实验:如果用一张厚度为0.1毫米的纸,将它对折一次后,厚度为2×0.1毫米,那么对折两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呢?对折20次后,厚度又是多少毫米呢?假如每层楼平均高度为3米,这张纸对折20次后由多少层楼高?笔者让学生猜测这一结果。学生兴趣浓厚,有的动手做,觉得纸不够用;有的经过推算,发现一张张对折20次后,其高度比30层楼还要高。这些有趣的活动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培养。
2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树立合作意识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创设合作交流的条件,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及优越性,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直至感到豁然开朗。
教学实例:在学习频数分表和频数分表直方图一课内容时,设置了这样的一个引入问题,笔者报最近一次数学测验的成绩,请学生帮助统计59.5-69.5、69.5-79.5、79.5-89.5、89.5-99.5各个分数段的人数。笔者故意为学生制造麻烦,报分的速度很快。果不出所料,所有学生很快就没法统计了。这是,笔者适时提出问题,在同样的报分速度下,有什么解决问题的办法呢?学生开始讨论,随即有同学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前后四人进行合作,每人分别统计一个分数段的人数。“这样的方法行吗?”笔者问学生。学生提出来要进行尝试,在四人分工后,笔者按照同样的速度报分,学生很快统计并汇总出结果来,也认识了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3 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树立主体意识
叶圣陶先生说:“教者,盖在于引导、启发。”这就是说,教师是指导者就不能“代庖”,教师是启发者就不能“填鸭”。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自己视为教学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基于此,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教师要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倾听、激励,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磨合后的智慧,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及时了解、反馈学生学习的最新进展情况。学生出现了问题,正是教学的切入点,也是教师“点”和“导”的最佳时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不必作直接的、详尽的解答,只需对学生作适当的启发和提示,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动脑,找出答案,以便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课堂上,教师应做到三个“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这样尽可能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一直努力营造“超前思维,再现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课堂模式,让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问题出来了,让学生思考、分析,到讲台前讲解。对于课堂上的讲解,笔者都要求学生抢在讲解之前猜想它的下一句是什么……这样做,可使学生的思维在各种活动中得到训练。同时,这一切都是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熟知其中的“沟沟坎坎”,必将印象深刻、记忆久远。
4 倡导研究型学习,树立创新意识
研究性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现行教材中的课题学习材料,带领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研究中学会研究,在创造中学会创造。
在研究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提倡“三鼓励,三允许,一使用”,即鼓励学生勇于、善于质疑,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超过老师;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向老师提意见,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看法;经常使用鼓励性语言和鼓励性评价。教师应要求学生树立“不唯书,不唯上,不为分只唯实”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亲自操作。如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的实习作业时,可让学生测量旗杆高度,测量楼层高;在学习初步统计时,可调查本校学生的近视率,并加以分析等。这样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的能力。又如七年级(上)有一个课题学习材料:身份证号码与学籍号,笔者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这样的研究型学习课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同学之间进行身份证号码的传递、比较、研究,通过学籍号设计过程中的互相比较、补充,使他们深刻体会了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字在社会管理中的应用为人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方便,充分感受到了数学的价值和学习数学进行发明创造的乐趣。
我们要以人为本,着重培养四种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
关键词:数学培养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9(c)-0000-00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现代教育呼唤的是“全人”的教育,要求我们关爱学生,关注到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亦应以人为本,着重培养四种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
1引导学生去观察、测量、动手操作,树立探究意识
树立探究意识,必须改变教师的行为。教师要善于当学生发现问题的引路人。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美国教师上自然课,讲的是蚯蚓。他没有先介绍蚯蚓的形态和生活习性。而是把活生生的蚯蚓带到课堂,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有的学生用眼睛看,有的用手摸,还有的用嘴尝。他们以不同的体验得到了蚯蚓的结论。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关注的不是唯一的结果。学生的创造力就是在探究中得以提升的。
在教学“乘方”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乘方”的意义和用途,新教材设计了细胞分裂这个实例。一个细胞30分钟便由一个分裂成两个,那么5小时候这个细胞由一个可以分裂成多少个?在对此问题的讨论中,学生感受到当底数大于1时,乘方运算和结果增长很快。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更多地发现乘方的规律,笔者让学生动手做如下实验:如果用一张厚度为0.1毫米的纸,将它对折一次后,厚度为2×0.1毫米,那么对折两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呢?对折20次后,厚度又是多少毫米呢?假如每层楼平均高度为3米,这张纸对折20次后由多少层楼高?笔者让学生猜测这一结果。学生兴趣浓厚,有的动手做,觉得纸不够用;有的经过推算,发现一张张对折20次后,其高度比30层楼还要高。这些有趣的活动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培养。
2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树立合作意识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创设合作交流的条件,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及优越性,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直至感到豁然开朗。
教学实例:在学习频数分表和频数分表直方图一课内容时,设置了这样的一个引入问题,笔者报最近一次数学测验的成绩,请学生帮助统计59.5-69.5、69.5-79.5、79.5-89.5、89.5-99.5各个分数段的人数。笔者故意为学生制造麻烦,报分的速度很快。果不出所料,所有学生很快就没法统计了。这是,笔者适时提出问题,在同样的报分速度下,有什么解决问题的办法呢?学生开始讨论,随即有同学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前后四人进行合作,每人分别统计一个分数段的人数。“这样的方法行吗?”笔者问学生。学生提出来要进行尝试,在四人分工后,笔者按照同样的速度报分,学生很快统计并汇总出结果来,也认识了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3 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树立主体意识
叶圣陶先生说:“教者,盖在于引导、启发。”这就是说,教师是指导者就不能“代庖”,教师是启发者就不能“填鸭”。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自己视为教学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基于此,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教师要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倾听、激励,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磨合后的智慧,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及时了解、反馈学生学习的最新进展情况。学生出现了问题,正是教学的切入点,也是教师“点”和“导”的最佳时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不必作直接的、详尽的解答,只需对学生作适当的启发和提示,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动脑,找出答案,以便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课堂上,教师应做到三个“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这样尽可能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一直努力营造“超前思维,再现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课堂模式,让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问题出来了,让学生思考、分析,到讲台前讲解。对于课堂上的讲解,笔者都要求学生抢在讲解之前猜想它的下一句是什么……这样做,可使学生的思维在各种活动中得到训练。同时,这一切都是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熟知其中的“沟沟坎坎”,必将印象深刻、记忆久远。
4 倡导研究型学习,树立创新意识
研究性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现行教材中的课题学习材料,带领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研究中学会研究,在创造中学会创造。
在研究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提倡“三鼓励,三允许,一使用”,即鼓励学生勇于、善于质疑,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超过老师;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向老师提意见,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看法;经常使用鼓励性语言和鼓励性评价。教师应要求学生树立“不唯书,不唯上,不为分只唯实”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亲自操作。如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的实习作业时,可让学生测量旗杆高度,测量楼层高;在学习初步统计时,可调查本校学生的近视率,并加以分析等。这样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的能力。又如七年级(上)有一个课题学习材料:身份证号码与学籍号,笔者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这样的研究型学习课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同学之间进行身份证号码的传递、比较、研究,通过学籍号设计过程中的互相比较、补充,使他们深刻体会了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字在社会管理中的应用为人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方便,充分感受到了数学的价值和学习数学进行发明创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