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传承,习作教学的智慧转身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j0821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发建设拓展性课程,是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课题组以“畲乡传统美食”为圆心,开发《中国好畲味》拓展性课程。以全面个性的目标、丰富系统的编排、整合活动的实施,构建课程体系,实现学生习作素养和综合素养的共同提升。
  【关键词】拓展课程 传统美食 制作技术 习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108-02
  一、课程目标:注重全面彰显畲味
  《中国好畲味》主要目标为传承、体验分享中国畲乡传统的美食。通过对畲乡美食的了解其背景民间文化内涵,了解畲乡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畲乡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学习美食的制作技法并进行制作体验、分享美食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课程准备:多方走访水到渠成
  景宁县第二实验小学“快乐周三”课程开设总的要求:教师开设具有特色的拓展性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快乐学习总的思想的引导下,结合《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建设指导意见》,我们前期对畲族的民间美食和特色美食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到景宁畲族自治县旅游局了解特色的美食,走访民间的艺人,通过整理归纳畲乡传统美食有畲乡豆腐娘、乌米饭、山哈荠菜饺等小吃。
  三、课程内容:丰富内涵系统编排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畲族的传统美食,为了便于学习了解制作的工艺技术,我们对畲族传统美食分两个单元编排:
  第一单元日常美食:畲乡豆腐娘、英川粉皮、英川田螺、畲山苦槠干、畲娘手工面
  第二单元佳节美食:畲家乌米饭、翡翠清明果、石臼麻糍、步步高箬糕、山哈荠菜饺。
  四、课程实施:强化整合活动展现
  (一)实施对象:本次课程设置中,本册教材是适用于小学4—6年级学生。
  (二)实施时间:在课时安排上打破了原来单一的40分钟课时长度,每周三设置上安排60分钟为单位时间的课时长度。
  (三)实施方式:
  1.整合实施,构架学科校本课程,奠定扎实基础。
  《拾味畲乡》课程就整合了语文、品德与社会、美术、音乐、劳动与技术等学科。将每周的美食制作过程为语文学科提供了写作素材,制作本身就是一种劳动,一门技术,唱唱与之相应的歌曲,画画自己制作的畲乡美食,就与音乐、美术的的相结合,而在整个过程中,走进社会,分享体验,何尝又不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呢?
  2.按需选课,合理走班,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中国好畲味》的选课程序:
  自主申报课程→确定课程菜单→制作展板宣传→学生自主选课
  3.整合活动,任务引领,多方面展示习作才能
  为便于阐述,以下以畲乡美食——“畲乡豆腐娘”为例。
  第一课时对主题活动的文化背景、美食制作的食材、美食的制作工艺过程有个全面的了解、主要学习方式为集中学习、小组讨论式。例如“畲乡豆腐娘”为例这一主题,要求学生了解畲乡豆腐娘的来历。据资料记载,雷大嫂为就救奄奄一息的老人把毛豆用石头捣碎,连汤带汁煮好给老人吃。原来老人是位仙人,他故意试探畲民是否聪明善良,现在他得到满意的答案,就赐予畲民幸福安康!从此畲民学习做这道菜,后来由此做出了可口的豆腐,所以才叫豆腐娘。
  第二课时美食制作实践操作课。本课时请学生到美食的制作场地,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美食制作的技术,并亲手制作品尝美食。在实践课之前,老师联系好具体校外场地、请场地制作美食的店主准备好食材,在快乐周三课活动的当天, “中国好畲味”的社员穿上艳丽的畲族服饰,在老师的带领下到老师指定的场地学习美食的技法,并进行具体的操作,然后一起分享美食。在豆腐娘实践操作课时,学员们先学会用石磨把毛豆磨成豆糊,然后亲生火把豆腐娘烧熟,并配上作料,再亲自品尝。
  第三课时根据自己对美食文化的了解,结合自己实践制作过程和美食的分享,写一篇作文。 “中国好畲味”社团的刘润尔在活动后写的《美味豆腐娘》中对磨豆腐娘是这样描述的:用来磨豆腐娘的石磨是两层的,将黄豆掺和适量的清水从石磨顶层的圆孔处倒入,然后用右手握住石磨边上的把手进行逆时针方向的转动,一圈、一圈,这时候你就会看见奶黄色的豆腐娘沿着石磨的边缘缓缓地流入到底下放置的桶里。然后你又可以开始第二次的添豆环节了,就这样一次一次添加,一次一次转动,豆腐娘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流出来。虽然添水加豆,转动把手看似简单,但其实这些都是细致活,掺和的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转动把手的次数同样也要控制,不然都会影响到豆腐娘的稠或稀,粗或细。
  总之,“美食传承文化,味蕾品味畲乡”,《中國好畲味》课程是既是独具畲族特色的习作教程,又是畲族民间饮食文化与制作技术传承的拓展性课程。它的开发与实施为习作课堂催开了精彩之花,实现了作文教学的智慧转身。
其他文献
【摘要】出于主客观的局限,农村小学之语文写话潜质生转化中存在诸多困境。笔者以余姚市湖北小学第一学段的小学生为例,通过观察、问卷调查与文献分析等教育研究方法收集第一手资料,初步探究了农村小学之语文写话潜质生转化的内外困境,并由此引发思考,从而促进潜质生良性转化。  【关键词】农村小學 语文写话 潜质生转化 困惑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
期刊
【摘要】家庭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高校贫困生的就业情况,高校应针对贫困生的就业心理特点,积极调整和完善就业指导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贫困生做好心理调适。  【关键词】贫困生 就业 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32-02  近年来,高校教育在不断扩招的前提下,已由精英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教育。从实际就业数
期刊
【摘要】教育作为国之大计,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在教育领域中,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是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当今教育领域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探究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高位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积极作用。本文主要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探究该地区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的有关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学校教育技术装备 广州市番禺区 高位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诗歌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诗歌因其独特的背景、曼妙的韵律以及细腻的语言而有别于其它文学体裁文本的教学。有鉴于此,探究高中诗歌文本的教学方法早已经成为了每位教师不懈地追求。现阶段,有关高中诗歌文本教学方法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日新月异。本文将在借鉴这些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挖掘背景、把握韵律和揣摩细节三个方面浅显论述一些高中诗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歌 教学方
期刊
【摘要】有效补白,能使学生感受到作家心灵的律动、情感的脉搏,同时能获得求知的满足、审美的体悟。如何有效地使用补白策略,更好地为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服务呢?本文阐述了课外阅读教学中补白环节应该关注文本,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力求做到适文、适时、适标、有序、有度、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课外阅读 补白 有效 关注文本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109-02  现在的大部分学生一提起作文就头疼,往往觉得无物可写,有的老师在作文指导上会出现两个偏差,一是放任自流,读作文选,背熟相关的作文;二是强加束缚,编好样板,让学生入套,牵着学生的鼻子走。鉴于此,我认为教作文要循序渐进,循循善诱,让学生爱上写作文。下面具体谈一下我的做法:  一、指导观察,言之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93-02  时事,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时事”即“最近期间的国内外大事”,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它是最鲜活的品德课本,也是最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载体。近年来,我尝试在品德教学中融入时事教育,从而发挥时事教育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提高了小学时事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播报时事,激
期刊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现有的教材体系为教学带来了两个难题:内容多、课时少,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理论性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如果能够对教材作适当精简,构建开放的教材体系,则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也符合教改的要求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纲要 精简 开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67-0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下同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107-01  《沉香救母》这是我国古代民间神话故事,这个故事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收录的这两篇课文经过编辑重新整理,改编而成。内容通俗易懂,语言简洁,更贴近儿童,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阅读水平。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要切实把语言文
期刊
【摘要】一年级部编教材《姓氏歌》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一些常用姓氏寓于琅琅上口的儿歌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我能根据“部编教材”和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的特点,把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贯穿于整个识字教学当中,并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巧设识字游戏、朗读问答游戏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落实语文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识字教学 语文素养 教学谈  【中图分类号】G623.2【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