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民歌的央视之旅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中央电视台西部民歌电视大赛两年后,中央电视台第12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在原有“三种唱法”基础上首次增设“原生态”组。“原生态”迅即成为那两年大众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单词。
  新中国成立后,曾举办几次全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以民歌居多)调演、汇演。上世纪90年代中期,12集原生态民歌专题片《民歌魂》出现在电视荧屏上。但“原生态民歌”的概念始终未能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原生态民歌也始终被置于电视屏幕的边缘。直到央视西部频道(CCTV-12,现已改为法制频道)栏目《魅力12》的出现。
  2003年西部频道春节晚会《魅力西部》展示了一部分原生态民歌和歌王,如陕西的民歌手柴根、王向荣,山西的辛礼生等。2003年夏天栏目组策划搞一个电视民歌大赛,中国传媒大学何晓兵教授提出,可以主打“原生态民歌”的概念,他作出如下解释和界定:“原生态”原本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指未经人类行为介入的自然环境中,自然物和各生物物种之间共栖共存的平衡关系。该概念借用到民歌领域,即所谓的“原生态民歌”,这个概念可以狭义理解为:在特定地域文化环境中产生的,由非职业的当地(本民族)歌手在其原有的生活场合中,按照传统固有的民歌功能与风格特征表演的、未经外文化成员及职业创作者改动的传统民间歌曲。
  这个概念的提出,为西部民歌电视大赛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为中国电视媒体第一次集中性、大规模的民歌展演做了第一步铺垫。有关专家曾就此展开激烈争论,主要焦点:各个民族之间风俗、语言、歌种各不相同,能否进行比赛?原生态民歌是否适合电视表现?能否引起观众的收视兴趣?最终确定西部民歌电视大赛赛制,包括原生民歌组和改编民歌组两大类别,并为一些广为流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歌种,如信天游、花儿、漫瀚调、藏族山歌、长调等设立单项奖。西部十余省区44个民族千余歌手报名参赛;全国96组300多位民间歌王进入决赛。大赛有许多亮点带给人们诸多惊喜:如,呼麦在一个人发声器官上形成奇妙的“二声部”,演唱+马头琴伴奏形成短暂的“三声部”,按照其民族文化观念,这表示对天、地、神的尊敬,曾一度在国内失传,这次大赛不仅有男子呼麦,还出现了女子呼麦组合;帕瓦罗蒂被誉为“高音c之王”,漫瀚调歌王奇附林轻轻一唱就到“高音e”;正是从这次大赛开始,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歌手阿宝一夜成名,他高亢的嗓音被媒体戏称为“魔喉”。
  这次民歌大赛,至少有三四个歌种是首次发现的,有十几个歌种是在媒体上第一次露面的,有60%以上的演唱形态是央视媒体从未出现过的。“苗族大歌”、“苗族对歌”、黑水藏族民歌等音乐风格和演唱方法,是在任何一所大学都学不到的。
  应该说,本届西部民歌电视大赛成为中国电视音乐传播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也成为此后几年“原生态”概念在社会流行的滥觞之源。更是直接影响央视“青歌赛”的结构模式。2006年,第12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首次增设“原生态”组别。但和西部民歌大赛相比,因设置较为简单,常常会出现一个人和一群人竞赛的状况。本届大奖赛金、银、铜奖得主李怀秀、蝉之歌组合、卞英花、羌族多声部组合等,大都已在西部民歌大赛上崭露头角;2008年第13届青歌奖赛,原生态组获奖者刀郎木卡姆、纳西姐妹组合、朵蝶朵阿组合等也是西歌赛脱颖而出的歌手。“原生态”民歌的电视传播,正在中国电视媒体呈现出方兴未艾的茁壮成长之势。
其他文献
3月21日,世界儿歌日。这个于1976年在比利时创立的节日,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立为国际性的儿歌日。我国从1999年也开始举行过各种形式的相关活动。但是,整体来说“世界儿歌日”在国内的影响甚微:知晓者少之又少,即便是专业人士也只是“有些印象”而已。  曾几何时,“世界儿歌日”这个招牌给我们带来过一片亢奋。媒体兴奋了,儿歌问题确实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于是各类市场调查铺天盖地;音乐家兴奋
期刊
近年来,福音和灵歌合唱在我国合唱领域逐渐活跃起来。由于福音(Gospel)和灵歌(Spiritual)都来自黑人音乐,这使得它们像亲密兄弟一样,总是被人们相提并论。  灵歌是从黑奴工作时唱的“劳动歌曲”演变而来的,它与黑人的生活和劳动密切相关。它的旋律充满激情,蕴含着奴隶生活的悲惨不幸和对自由生活的美好憧憬,是黑奴们内心最真挚情感的宣泄。灵歌歌唱的题材大都与死亡、复活、解脱和希望有关,并且一般没有
期刊
听了歌剧《孔子》,好!最出彩的还是演员,非常棒!不是一个好,而是个个好,很齐整。主演全都那么年轻,以前也没听说过,没名儿,有本事。歌唱和表演的水准质量,完全超过预期,真没想到。  感觉文本和音乐“劲儿”使大了。你想啊,孔子、孔圣人,博大精深,谁能比?但是,“和盘托出”,谈何容易,岂不太沉重?连北大学生都坐不住,后来都感觉很冗长、很沉闷……  ——曼德拉    我看到一半就退场了,无法忍受。我一向不
期刊
“记得那是2003年的第一场雪,比2002年来得稍晚一些”,这句被赵本山修改借用后的歌词,在04年春节晚会上出现时,这首歌的演唱者刀郎已红遍大江南北。当主流歌手们都要靠整点绯闻来吸引大家眼球时,一位四处漂泊的本土歌手,在无大公司背景、无大笔宣传费用的条件下,竟然创造了专辑销售长红,致使“刀郎现象”成为了那一年中影响力颇大的一个文化现象。难怪本山大叔也要乘势借刀郎来“幽全国观众一默”。  刀郎的横空
期刊
古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有史可查的历史已有3000余年。古琴不仅是一种演奏音乐的乐器,它代表着中国文人怡情养性的生活方式,表现出完善自我人格修养的理想追求,蕴含着关爱自然、天人合一以及君子之道的人文精神。200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古琴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古琴申遗成功,直接改变了古琴的生存环境,这种一度濒临灭绝的乐器重新焕发了青春。  2001年起,文化部授权
期刊
2003年3月16日,肖邦金奖新主李云迪要在北京保利剧院举办独奏音乐会。最引人关注的焦点竟然是一条“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的规定。保利剧院一位工作人员回忆:“当时的咨询电话都快被打爆了,无数的琴童家长恳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看李云迪演出,承办方也希望我们降低门槛。但剧院的管理层最后还是决定坚持一贯原则,不为李云迪破例”。  此前,保利剧院已经为“1.2米”惹了一身官司。有位叫周圆圆的6岁女孩因身高
期刊
华夏民族乐团赴马达加斯加、津巴布韦、莫桑比克、法国访演  应马达加斯加、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法国四国邀请,文化部组派华夏民族乐团一行20人于1月28日至2月15日赴上述四国演出。  华夏民族乐团此次出访系执行文化部“春节品牌”项目之一,其主旨在宣传和展示中国音乐文化风俗的同时,以民族音乐交流的方式来寻求建构相互了解、平等对话和加深友谊的平台。    音乐特色教育资源建设项目立项  中国音乐学院特色
期刊
偶然听说叶小纲新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后来这条消息得到证实。3月25日上午正式宣布,中央音乐学院院级领导,在保持原有结构基础上,增加一名班子成员,叶小纲副院长分工负责外事工作,主管国际交流、现代音乐节诸如此类。看上去,这位作曲家、教授表情平静。“请多关注我的教学和创作,关心我的艺术成就……”叶小纲更愿意低调、低调、再低调,“这实在没有什么好宣传的,还想先做事”。  在叶小纲看来,走上中央音乐学院院
期刊
2008年8月8日晚,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的“You and me”(《我和你》)响彻鸟巢上空回荡世界各地,人们期待已久的北京奥运主题歌,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与此同时,历时5年的奥运征歌活动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受北京奥组委委托,北京音乐台承办的第29届奥运会会歌征集评选活动, 2003年4月15日启动。一时间点燃了音乐圈乃至全社会音乐爱好者的创作热情。当年10月,收到有效作品304件;随后
期刊
音乐剧到底是什么?很多人会像说到芭蕾舞就说《天鹅湖》那样,想起《猫》,想起那段抓耳挠心的《回忆》。2004年春天,因SARS被吓退的《猫》,终于将“爪子”探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尽管此后《妈妈咪呀》《发胶女孩》《西区故事》《卡萨布兰卡》……无数的音乐剧来过中国,但作为第一部搬上中国舞台的百老汇原版音乐剧,《猫》带给中国观众的前所未有的新鲜体验还是不可比拟,很多人因为《猫》而拥有了一份音乐剧情结,看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