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1﹚。
半夏泻心汤方:半夏半升(洗,辛平)黄芩(苦寒)干姜(辛热)人参(以上)各三两(甘温)黄连一两(苦寒)大枣十二枚(掰,温甘)甘草三两(炙,甘平)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古人把上腹部称作心下,所以心下指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胃脘部,它用于治疗“心下”部位疾病,因此方名叫泻心汤,是广泛用于临床的一张有效方剂,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有着良好的和胃降逆,消痞散结功效。
【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尤在泾:痞者,满而不实之谓。夫客邪内陷,既不可从汗泄,而满而不实,又不可从下夺,故惟半夏、干姜之辛,能散其结。黄连、黄芩之苦,能泻其满。而其所以泄与散者,虽药之能,而实胃气之使也。用参、草、枣者,以下后中虚,故以之益气,而助其药之能也,辛开苦降,补泻兼施,上下复位,中气得和,痞证自除。
1.患者,女性,38岁,近2年来出现进食时或食后发作,且向颈项部及背部放射,心窝部疼痛,易反酸,温温欲吐,感吞咽困难,胸膺部似有阻塞感,胃纳可,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质淡红,苔腻薄黄,脉濡细。西医诊断“返流性食管炎”,间断服用“西米替丁片、奥美拉唑胶囊、多潘立酮片”等,症状未见好转;中医诊断“胃痛”,证型:寒热中阻,湿热困脾,予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9g,黄芩6g,干姜6g,太子参6g,甘草6g,黄连3g,茯苓12g,生米仁20g,砂仁5g(后下),制大黄6g,炒枳壳9g,大枣4枚5剂。复诊心窝痛缓解、反酸、呕吐减少、胸膺部阻塞感减轻,胃纳可,小便清,大便通畅。上方减大黄,加厚朴9g,再进7剂,症状好转。后服用香砂养胃丸调治善后。
2.患者,男性,30岁,中下腹胀痛6年余,常为阵发性痉挛性疼痛,伴腹胀、矢气频频,大便时干时稀,或晨起泄泻,无里急后重,泻后痛止,每遇情绪变化,饮食不洁病情加重。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细。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肠镜提示肠过敏,西医诊断“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断“腹痛”。证型:肝脾不和,寒热夹杂。疏肝健脾,调和寒热。予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9g,黄芩6g,干姜6g,乌梅6g,甘草6g,黄连3g,茯苓12g,柴胡9g,党参9g,酒白芍15g,姜半夏6g,佛手片9g,大枣3枚5剂。二诊腹痛、胀气缓解,矢气减少,大便1次/日,黄苔减少,效不改方,继续目前治疗30天。症状好转。
3.患者,女性,58岁,近1年余反复出现上腹胀痛,早饱,嗳气,食欲不振,烧心感。上腹部轻压痛,舌苔薄黄,脉弦。在多家西医医院就诊,依据罗马III诊断标准﹙2﹚,西医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断“脘痞”,证型:清肝和胃消滞。予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9g,黄芩6g,干姜6g,甘草9g,黄连3g,茯苓10g,莱菔子6g,焦山楂9g,焦神曲9g,木香6g,绿梅花9g*5剂。二诊腹胀缓解,烧心感好转,食欲改善。减黄连、茯苓,加郁金5g,白蒺藜9g疏肝理气*7剂。症状皆消。
近年来药理研究证明本方能增加胃黏蛋白的含量,显著降低溃疡指数,具有抗胃溃疡作用,是一个有效的胃黏膜保护剂。其作用机理可能是加强胃黏膜、黏液屏障作用,促进黏膜细胞再生修复、胃黏蛋白分泌及加强黏蛋白合成等,加快了溃疡的愈合过程。本方能促进机体清除氧自由基,减轻或阻断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同时提高活力。动物实验发现其可增强大鼠的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对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和致癌致突变作用。﹙3﹚该方对正常机能下的胃肠运动无明显作用而对偏抑或偏亢机能状态下的胃肠运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体外药敏试验发现,本方对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抑杀作用,其单味主药黄芩、黄连对亦具有明显药敏作用。该方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缺氧作用。据临床研究报道,本方对食道炎、消化性溃疡、胃炎、肠炎、腹泻、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道疾病、肿瘤、妊娠恶阻等妇科疾病以及泌尿、生殖、呼吸、循环、血液等系统多种疾病均有明显疗效。
参考文献:
[1]张仲景 东汉 《伤寒论》154条;
[2]叶任高、陆再英 第6版《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3]张胜,吴春福,陈立江,等.半夏泻心汤药理研究最新进展[J].中国中医药杂志,2001,7.
半夏泻心汤方:半夏半升(洗,辛平)黄芩(苦寒)干姜(辛热)人参(以上)各三两(甘温)黄连一两(苦寒)大枣十二枚(掰,温甘)甘草三两(炙,甘平)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古人把上腹部称作心下,所以心下指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胃脘部,它用于治疗“心下”部位疾病,因此方名叫泻心汤,是广泛用于临床的一张有效方剂,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有着良好的和胃降逆,消痞散结功效。
【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尤在泾:痞者,满而不实之谓。夫客邪内陷,既不可从汗泄,而满而不实,又不可从下夺,故惟半夏、干姜之辛,能散其结。黄连、黄芩之苦,能泻其满。而其所以泄与散者,虽药之能,而实胃气之使也。用参、草、枣者,以下后中虚,故以之益气,而助其药之能也,辛开苦降,补泻兼施,上下复位,中气得和,痞证自除。
1.患者,女性,38岁,近2年来出现进食时或食后发作,且向颈项部及背部放射,心窝部疼痛,易反酸,温温欲吐,感吞咽困难,胸膺部似有阻塞感,胃纳可,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质淡红,苔腻薄黄,脉濡细。西医诊断“返流性食管炎”,间断服用“西米替丁片、奥美拉唑胶囊、多潘立酮片”等,症状未见好转;中医诊断“胃痛”,证型:寒热中阻,湿热困脾,予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9g,黄芩6g,干姜6g,太子参6g,甘草6g,黄连3g,茯苓12g,生米仁20g,砂仁5g(后下),制大黄6g,炒枳壳9g,大枣4枚5剂。复诊心窝痛缓解、反酸、呕吐减少、胸膺部阻塞感减轻,胃纳可,小便清,大便通畅。上方减大黄,加厚朴9g,再进7剂,症状好转。后服用香砂养胃丸调治善后。
2.患者,男性,30岁,中下腹胀痛6年余,常为阵发性痉挛性疼痛,伴腹胀、矢气频频,大便时干时稀,或晨起泄泻,无里急后重,泻后痛止,每遇情绪变化,饮食不洁病情加重。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细。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肠镜提示肠过敏,西医诊断“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断“腹痛”。证型:肝脾不和,寒热夹杂。疏肝健脾,调和寒热。予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9g,黄芩6g,干姜6g,乌梅6g,甘草6g,黄连3g,茯苓12g,柴胡9g,党参9g,酒白芍15g,姜半夏6g,佛手片9g,大枣3枚5剂。二诊腹痛、胀气缓解,矢气减少,大便1次/日,黄苔减少,效不改方,继续目前治疗30天。症状好转。
3.患者,女性,58岁,近1年余反复出现上腹胀痛,早饱,嗳气,食欲不振,烧心感。上腹部轻压痛,舌苔薄黄,脉弦。在多家西医医院就诊,依据罗马III诊断标准﹙2﹚,西医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断“脘痞”,证型:清肝和胃消滞。予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9g,黄芩6g,干姜6g,甘草9g,黄连3g,茯苓10g,莱菔子6g,焦山楂9g,焦神曲9g,木香6g,绿梅花9g*5剂。二诊腹胀缓解,烧心感好转,食欲改善。减黄连、茯苓,加郁金5g,白蒺藜9g疏肝理气*7剂。症状皆消。
近年来药理研究证明本方能增加胃黏蛋白的含量,显著降低溃疡指数,具有抗胃溃疡作用,是一个有效的胃黏膜保护剂。其作用机理可能是加强胃黏膜、黏液屏障作用,促进黏膜细胞再生修复、胃黏蛋白分泌及加强黏蛋白合成等,加快了溃疡的愈合过程。本方能促进机体清除氧自由基,减轻或阻断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同时提高活力。动物实验发现其可增强大鼠的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对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和致癌致突变作用。﹙3﹚该方对正常机能下的胃肠运动无明显作用而对偏抑或偏亢机能状态下的胃肠运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体外药敏试验发现,本方对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抑杀作用,其单味主药黄芩、黄连对亦具有明显药敏作用。该方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缺氧作用。据临床研究报道,本方对食道炎、消化性溃疡、胃炎、肠炎、腹泻、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道疾病、肿瘤、妊娠恶阻等妇科疾病以及泌尿、生殖、呼吸、循环、血液等系统多种疾病均有明显疗效。
参考文献:
[1]张仲景 东汉 《伤寒论》154条;
[2]叶任高、陆再英 第6版《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3]张胜,吴春福,陈立江,等.半夏泻心汤药理研究最新进展[J].中国中医药杂志,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