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抓“空白”,践行“对话”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versandcg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37-02
  本文笔者着眼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缺失现象依旧严重,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潜心进入文本,合理挖掘“文本空白”这一方沃土,和文本、作者、教材编写者进行对话,在各种形式的品味中,碰撞思维的火花,在语言的锤炼中,提升表达的能力。
  一、于插图处
  悟画外音:人教版《钓鱼的启示》有一幅插图,笔者巧妙借助插图,设计小练笔: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父子的动作、神态,再结合文本内容想象父子之间对话的场面,设计一段人物对白。
  绘画中景:课本中每首古诗均配以美妙的插图,如何利用好插图,是我们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学中笔者意在引导学生结合古诗与插图,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画中意境,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会,更是促进了想象表达,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美的熏陶。
  例:《乡村四月》,描绘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热闹繁忙景象;
  《渔歌子》,描绘作者笔下秀美的江南水乡;
  小结:我们现行的教材,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插图与课文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出示了课文的难点,有的再現了课文的重点,有的展示了课文的美妙意境。利用好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在课文插图空白处做做文章,帮助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读写兴趣,促进语言表达发展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于结尾处
  续曲再唱:如人教版《凡卡》一文的结尾是“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在教学时,设计练笔辩论:凡卡的爷爷会收到信吗?假如凡卡的爷爷收到了信,凡卡的命运会发生改变吗?为什么?通过对故事结尾的思考和交流,让学生深刻明白在那黑暗的社会,即使凡卡的爷爷收到信,也还是无力让凡卡摆脱悲惨的命运,学习课文似喜实悲的表达方式,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
  小结:好文章的结尾正如林纾所言:“似断非断,似了非了之笔,读之雅有余味。”而这“似断非断”、“似了非了”处,也正是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将课文引向深处、引向课外延展的最佳处,更是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绝佳阵地。
  三、于经典句式处
  模仿表达:如人教版《山中访友》一文中的一组精彩描写,是写“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内容一致,结构相似,一组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情厚谊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教学时,巧妙抓住这一句式亮点,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模仿表达。
  学生范例: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
  你好,晶莹的露珠!你玲珑剔透,是否邀我共享雨后清新?
  你好,嫩绿的小草!你随风摇曳,努力为大地增添一分绿意。
  ……
  小结: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我们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对于文本出现的经典语段,我们除了引领学生反复阅读咀嚼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练点,进行模仿对话,恰到好处地指导,日积月累,学生必将受益颇多。
  四、于看似平淡处
  波澜再起:如:《月光曲》一文中,贝多芬听到盲姑娘和她哥哥的对话时,“他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这时,贝多芬心里想法是怎样的?文本没有叙述。当他弹了一首曲子给盲姑娘听后,听了盲姑娘的赞美话,“贝多芬没有回答……按起琴键来。”此刻,他又是怎样想的?文本也没有赘述。
  众所周知,贝多芬此时此刻深刻感受到盲姑娘对音乐的热忱,贝多芬如遇知音心潮澎湃。针对这样的句子,启发引导学生与人物进行一场深入的心灵对话,领悟,丰满人物形象。
  小结:语文课本中一些行文含蓄的地方,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难以深入体会,这时就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点拨,如果能在平淡处、质朴处发掘学生未曾注意到的内在韵味,对学生的震撼就会特别巨大,教学效果就相当不错。
  五、于意义隐含处
  揣摩深悟: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伯父和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我张冠李戴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这是为什么?因为这里存在一个意义隐含的空白点。伯父的话表面上是在夸自己的记性好,实际上是在委婉批评“我”读书不认真,太马虎。教学时,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到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才能体会到鲁迅对下一代的教育和体贴,再现慈爱的长辈风范。
  小结:我国古代诗人写作时很讲究含蓄和意境的创设,有所谓“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韵外之致”之说。这种“贵在言外,使之思而得之”的表达效果,其实就是文本的意义空白。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引领学生抓住有内涵的词句,仔细揣摩深入感悟,学习特殊的语言表达效果,就能避免仅限于表面的肤浅理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石蕴玉则山朗,水含珠而川媚;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线教师要慧眼识珠,巧妙、合理地挖掘这些文本空白点,激活学生思维,放飞学生想象,开展自主对话,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于留白拓展中入境漫溯。
其他文献
【摘要】《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饲养活动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饲养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应迎合幼儿的需要,应及时的关注幼儿在饲养活动中的表现,具体应关注幼儿的兴趣点、探究点、困惑点、闪光点,才能让我们的饲养活动彰显出无限的张力。本文以大班饲养活动《抓泥鳅》为例,阐述了在《抓泥鳅》活动中教师通过关注幼儿的“四个点”,使我们的饲养活动顺利开展。  
期刊
【摘要】 广安市前锋区是2013年2月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新的县级行政区,新区位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新区教育,笔者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提高对办好教育的认识、大力引进教育人才、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全面推进教育领域改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前锋区 教育现状调查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48-02  2013年2月,经国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93-02  随着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方式发生新的变化,思想品德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牢固基石;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为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导航,不断探索,勇于创新。  一、分析因素,找切入点  目前,学生对语数外理化的学习之弦绷得很紧,而思想品德课老师对学生思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98-02  【教学目标】  1.掌握动作描写的方法。  2.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法,写出人物的心理、性格。  【教学重难点】  掌握动作描写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能体现文中人物的某种心理或性格。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师:上课前,我想请几位同学一起互动来玩个小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这些同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89-02  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坚持着眼实践, 把握规律, 改革创新, 务求实效, 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问题, 针对当前基层党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减弱、部分党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16-02  【教学背景】  新课标主张小学英语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合理利用并开发多种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倡导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与充分表现和发展自我的空间,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激发他
期刊
【摘要】一个既能说明白语法点,又不乏趣味性的故事,就是一把突破难点的神奇钥匙;一个贴近孩子的学习生活,能够吸引他们眼球的故事,就是一个引领孩子进入知识殿堂的天使;一个以孩子们为主角的故事就是解开问题答案最好的密码。  【关键词】化枯燥为神奇 贴近生活 轻松愉快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17-01  教过五、六年级的老师可能
期刊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29-01  随着Internet的日益普及, “QQ、微信、微博”等网络聊天工具和社交网站家喻户晓,据笔者调查,90%以上的中职生经常使用QQ聊天、玩游戏。QQ的普及,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展示了广阔的前景。尤其是QQ里面自带的QQ空间、群讨论、博客、微博功能对于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平台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33-01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当中,呈现出的教学局面是:教师主动地教,学生被动地学。教师只是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这样的教学局面中,学生只是机械地接收知识,没有对接收到知识加以理解和思考,不仅知识没有牢固地掌握住;而且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大为下降。为了改变这种教学局面,教师应把主动权交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39-01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中学课程中最富有人文情怀的课程之一。让学生掌握语言、发展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