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37-02
本文笔者着眼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缺失现象依旧严重,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潜心进入文本,合理挖掘“文本空白”这一方沃土,和文本、作者、教材编写者进行对话,在各种形式的品味中,碰撞思维的火花,在语言的锤炼中,提升表达的能力。
一、于插图处
悟画外音:人教版《钓鱼的启示》有一幅插图,笔者巧妙借助插图,设计小练笔: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父子的动作、神态,再结合文本内容想象父子之间对话的场面,设计一段人物对白。
绘画中景:课本中每首古诗均配以美妙的插图,如何利用好插图,是我们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学中笔者意在引导学生结合古诗与插图,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画中意境,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会,更是促进了想象表达,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美的熏陶。
例:《乡村四月》,描绘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热闹繁忙景象;
《渔歌子》,描绘作者笔下秀美的江南水乡;
小结:我们现行的教材,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插图与课文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出示了课文的难点,有的再現了课文的重点,有的展示了课文的美妙意境。利用好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在课文插图空白处做做文章,帮助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读写兴趣,促进语言表达发展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于结尾处
续曲再唱:如人教版《凡卡》一文的结尾是“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在教学时,设计练笔辩论:凡卡的爷爷会收到信吗?假如凡卡的爷爷收到了信,凡卡的命运会发生改变吗?为什么?通过对故事结尾的思考和交流,让学生深刻明白在那黑暗的社会,即使凡卡的爷爷收到信,也还是无力让凡卡摆脱悲惨的命运,学习课文似喜实悲的表达方式,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
小结:好文章的结尾正如林纾所言:“似断非断,似了非了之笔,读之雅有余味。”而这“似断非断”、“似了非了”处,也正是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将课文引向深处、引向课外延展的最佳处,更是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绝佳阵地。
三、于经典句式处
模仿表达:如人教版《山中访友》一文中的一组精彩描写,是写“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内容一致,结构相似,一组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情厚谊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教学时,巧妙抓住这一句式亮点,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模仿表达。
学生范例: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
你好,晶莹的露珠!你玲珑剔透,是否邀我共享雨后清新?
你好,嫩绿的小草!你随风摇曳,努力为大地增添一分绿意。
……
小结: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我们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对于文本出现的经典语段,我们除了引领学生反复阅读咀嚼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练点,进行模仿对话,恰到好处地指导,日积月累,学生必将受益颇多。
四、于看似平淡处
波澜再起:如:《月光曲》一文中,贝多芬听到盲姑娘和她哥哥的对话时,“他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这时,贝多芬心里想法是怎样的?文本没有叙述。当他弹了一首曲子给盲姑娘听后,听了盲姑娘的赞美话,“贝多芬没有回答……按起琴键来。”此刻,他又是怎样想的?文本也没有赘述。
众所周知,贝多芬此时此刻深刻感受到盲姑娘对音乐的热忱,贝多芬如遇知音心潮澎湃。针对这样的句子,启发引导学生与人物进行一场深入的心灵对话,领悟,丰满人物形象。
小结:语文课本中一些行文含蓄的地方,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难以深入体会,这时就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点拨,如果能在平淡处、质朴处发掘学生未曾注意到的内在韵味,对学生的震撼就会特别巨大,教学效果就相当不错。
五、于意义隐含处
揣摩深悟: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伯父和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我张冠李戴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这是为什么?因为这里存在一个意义隐含的空白点。伯父的话表面上是在夸自己的记性好,实际上是在委婉批评“我”读书不认真,太马虎。教学时,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到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才能体会到鲁迅对下一代的教育和体贴,再现慈爱的长辈风范。
小结:我国古代诗人写作时很讲究含蓄和意境的创设,有所谓“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韵外之致”之说。这种“贵在言外,使之思而得之”的表达效果,其实就是文本的意义空白。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引领学生抓住有内涵的词句,仔细揣摩深入感悟,学习特殊的语言表达效果,就能避免仅限于表面的肤浅理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石蕴玉则山朗,水含珠而川媚;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线教师要慧眼识珠,巧妙、合理地挖掘这些文本空白点,激活学生思维,放飞学生想象,开展自主对话,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于留白拓展中入境漫溯。
本文笔者着眼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缺失现象依旧严重,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潜心进入文本,合理挖掘“文本空白”这一方沃土,和文本、作者、教材编写者进行对话,在各种形式的品味中,碰撞思维的火花,在语言的锤炼中,提升表达的能力。
一、于插图处
悟画外音:人教版《钓鱼的启示》有一幅插图,笔者巧妙借助插图,设计小练笔: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父子的动作、神态,再结合文本内容想象父子之间对话的场面,设计一段人物对白。
绘画中景:课本中每首古诗均配以美妙的插图,如何利用好插图,是我们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学中笔者意在引导学生结合古诗与插图,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画中意境,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会,更是促进了想象表达,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美的熏陶。
例:《乡村四月》,描绘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热闹繁忙景象;
《渔歌子》,描绘作者笔下秀美的江南水乡;
小结:我们现行的教材,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插图与课文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出示了课文的难点,有的再現了课文的重点,有的展示了课文的美妙意境。利用好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在课文插图空白处做做文章,帮助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读写兴趣,促进语言表达发展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于结尾处
续曲再唱:如人教版《凡卡》一文的结尾是“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在教学时,设计练笔辩论:凡卡的爷爷会收到信吗?假如凡卡的爷爷收到了信,凡卡的命运会发生改变吗?为什么?通过对故事结尾的思考和交流,让学生深刻明白在那黑暗的社会,即使凡卡的爷爷收到信,也还是无力让凡卡摆脱悲惨的命运,学习课文似喜实悲的表达方式,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
小结:好文章的结尾正如林纾所言:“似断非断,似了非了之笔,读之雅有余味。”而这“似断非断”、“似了非了”处,也正是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将课文引向深处、引向课外延展的最佳处,更是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绝佳阵地。
三、于经典句式处
模仿表达:如人教版《山中访友》一文中的一组精彩描写,是写“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内容一致,结构相似,一组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情厚谊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教学时,巧妙抓住这一句式亮点,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模仿表达。
学生范例: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
你好,晶莹的露珠!你玲珑剔透,是否邀我共享雨后清新?
你好,嫩绿的小草!你随风摇曳,努力为大地增添一分绿意。
……
小结: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我们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对于文本出现的经典语段,我们除了引领学生反复阅读咀嚼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练点,进行模仿对话,恰到好处地指导,日积月累,学生必将受益颇多。
四、于看似平淡处
波澜再起:如:《月光曲》一文中,贝多芬听到盲姑娘和她哥哥的对话时,“他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这时,贝多芬心里想法是怎样的?文本没有叙述。当他弹了一首曲子给盲姑娘听后,听了盲姑娘的赞美话,“贝多芬没有回答……按起琴键来。”此刻,他又是怎样想的?文本也没有赘述。
众所周知,贝多芬此时此刻深刻感受到盲姑娘对音乐的热忱,贝多芬如遇知音心潮澎湃。针对这样的句子,启发引导学生与人物进行一场深入的心灵对话,领悟,丰满人物形象。
小结:语文课本中一些行文含蓄的地方,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难以深入体会,这时就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点拨,如果能在平淡处、质朴处发掘学生未曾注意到的内在韵味,对学生的震撼就会特别巨大,教学效果就相当不错。
五、于意义隐含处
揣摩深悟: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伯父和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我张冠李戴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这是为什么?因为这里存在一个意义隐含的空白点。伯父的话表面上是在夸自己的记性好,实际上是在委婉批评“我”读书不认真,太马虎。教学时,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到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才能体会到鲁迅对下一代的教育和体贴,再现慈爱的长辈风范。
小结:我国古代诗人写作时很讲究含蓄和意境的创设,有所谓“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韵外之致”之说。这种“贵在言外,使之思而得之”的表达效果,其实就是文本的意义空白。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引领学生抓住有内涵的词句,仔细揣摩深入感悟,学习特殊的语言表达效果,就能避免仅限于表面的肤浅理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石蕴玉则山朗,水含珠而川媚;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线教师要慧眼识珠,巧妙、合理地挖掘这些文本空白点,激活学生思维,放飞学生想象,开展自主对话,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于留白拓展中入境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