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y_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不可手术切除的大肠癌肝转移病人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给予奥沙利泊加5-U化疗;治疗组1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治疗。结果:对照组16例中例病灶缩小转为可手术切除治疗组9例病灶缩小转为可手术切除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结论:生长抑素可提高不可手术切除的大肠癌肝转移病人术前辅助化疗的有效率提高可手术切除率。
  关键词 生长抑素 化疗 大肠癌肝转移 手术切除
  
  资料与方法
  
  5~7年收治不可手术切除的大肠癌肝转移病人例均有大肠癌手术史或经肠镜及活检确诊为大肠癌并经实验室及影像学诊断为大肠癌肝转移。不可切除的标准:经螺旋CT检查测量肝转移灶体积及肝脏体积计算肝实质切除率PHRR)大于7%肝硬化者大于5%[1]不包括存在其他远处转移及心肺等功能不全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男9例女7例平均年龄565岁;治疗组17例男1例女7例平均年龄556岁。两组临床资料差异均无显著性。
  治疗方法:均给予OOX方案治疗个周期。治疗组每天加用奥曲肽mg皮下注射每8小时1次。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肝转移灶与肝脏体积的变化计算出PHRR。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及卡方X检验。
  
  结 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肝转移灶体积变化不显著而治疗组缩小较明显。对照组有例缩小PHRR达可手术切除标准治疗组有9例缩小PHRR达可手术切除标准。见表1。
  
  讨 论
  
  肝切除术是大肠癌肝转移惟一可获得长期生存的治疗手段[]。
  奥曲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八肽生长抑素类似物SSTA可抑制脑垂体前叶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素的分泌同时还能抑制胃肠胰内分泌激素的病理性分泌过多对生长激素、胰高血糖和胰岛素有选择性抑制作用。近年研究发现SSTA具有广泛抑制细胞增生的作用[]其除了对绝大多数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的肿瘤起到抑瘤作用外对普通的实体肿瘤同样有效如胃癌、大肠癌、肝癌等。
  SSTA本身对肿瘤有抑瘤作用联合化疗则起到相加作用。另外还可以提高化疗药物的疗效增强其敏感性降低耐药性从而发挥协同抗肿瘤的作用。化疗药物主要是作用于肿瘤细胞的增殖期而对静止期G细胞不敏感甚至耐药而SSTA则对肿瘤细胞代谢周期有调控作用。
  本组资料显示Octreotide联合术前辅助化疗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大肠癌肝转移病人17例其中9例病灶体积明显缩小可转为手术切除将单纯化疗效果提高1倍以上。由此可见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肝转移可提高手术切除率临床应用方便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用直接积分的方法研究有限长密绕圆柱形螺线管的自感系数,把自感系数精确地表达为椭圆积分函数,并对结果进行了图示和讨论.
医疗纠纷是医疗服务中不可回避、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医疗纠纷不断增多,与护理纠纷有关的问题也呈上升趋势,使护理人员有着沉重心理负担.
摘 要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颈动脉内径的测定,以及观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探讨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检测高血压患者130例(脉压差40~55mmHg者为一组,脉压差>55mmHg者为一组)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动脉内径以及斑块发生率。结果:脉压差>55mmHg者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頸总动脉内径及粥样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脉压差为40~55m
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这一过程包括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T细胞的共同参与与激活,并伴随支气管高反应性及不同程度的气流阻塞.
胎儿体重≥4000g者称为巨大胎儿,4500g以上则称为特大胎儿,属高危妊娠.由于对母儿预后影响很大,故对其诊断和分娩方式的选择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我院近两年间分娩的巨大胎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