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起搏器自动模式转换功能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me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观察双腔起搏器自动模式转换功能在房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置入具自动模式转换功能起搏器的31例患者分别于术后第4天、1个月及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跟踪随访,观察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和起搏器自动模式转换情况及临床症状.全部病例随访1~18个月,出现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及房性心动过速76阵次,起搏器由DDD(R)自动转换成DDI(R)模式72阵次,患者自觉心悸8阵次.结论:自动模式转换功能可使起搏器在患者发作房性心动过速时发挥对心室的保护作用,有效避免由于起搏器跟踪快速心房率而造成心室率过快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并能明显减轻心悸等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重复剖宫产病历的分析,加深对重复剖宫产的操作体会。方法重复剖宫产患者66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66例重复剖宫产患者的一般情况、术中所见及预后情况,讨论重复剖宫
目的:探讨Myostatin重组蛋白疫苗(His-Ms)对小鼠骨骼肌质量和力量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和His-Ms组,每组10只.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并纯化的Myosta
1引言rn澳大利亚新干预措施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数据库-外科部分(Australian Safety and Efficacy Reg-ister of New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Surgical,ASERNIP-S)于1998年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 Am Coll Cardiol)8月11日在线发表了一项关于支架置入术后侧支闭塞预测因素的研究,该项研究指出,术前侧支和近端主动脉狭窄、侧支病变长度和急性冠脉综
按照惯例,卫生技术评估(HTA)总是优先使用随机对照试验(RCTs)作为主要信息来源.仅在少数情况下,非随机化的描述性研究资料才被用作HTA报告的主要信息来源.现在,以一种更具结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对伴有脊髓神经损伤的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0例伴有脊髓神经损伤的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患者进行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的治疗,并且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冠心病经皮介入治疗(PCI)术后长期双联抗血小板介入治疗是术后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指南中也规定了冠心病患者在冠脉造影及(或)行PCI手术后应长时间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