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3D打印技术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一种增材制造技术,其以高效一体化成型、可制造复杂结构的突出优势,在考古、医疗、艺术、工业、服装、军事、建筑、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在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中的地位愈加彰显。
關键词:3D打印技术;机械零件;增材设计;曲轴
中图分类号:TH122 文献标识码:A
3D打印技术具有高效、一体化成型、可生产复杂构件等优势。随着3D打印技术的日益成熟,该技术在各领域应用日益广泛,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工业制造领域,3D打印技术科实现复杂构件生产加工的轻量化、集成化、标准化,从而满足机械零件性能生产加工目标。文章基于3D打印在机械设计制造行业的应用展开讨论,主要分析基于3D打印技术下的轴套类零件、盘盖类零件、箱体类零件、叉架类零件的设计,并结合曲轴这一典型机械零部件为例进行分析。
1 3D打印技术的概念和原理
3D打印技术是增材制造概念的延伸。3D打印技术应用设计,数据处理及打印等几个环节。高度自由化是3D打印技术的重要特征,是基于功能目标而进行逆向设计,以功能、外观目标为导向,以3D打印技术为基础,在不考虑加工工艺、加工设备性能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和加工,因此,在工业制造领域,3D打印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实践优势。具体而言,基于3D打印技术的零件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1 自由设计制造
基于3D打印技术的机械零件设计,以零件功能为导向进行设计,不需要考虑加工工艺、加工刀具、加工机械性能对零件加工的影响,实现零件设计的“所想即所得”。
1.2 缩短成型周期
基于3D打印技术的零件设计,不需要对复杂零件进行铆接或焊接加工,可通过热熔材料或黏结剂特性实现零件一次成型,在设计期间不需要考虑加工试生产的问题,在零件设计完成后即可进行成型,针对成型后的问题进行调整和优化,因此,基于3D打印技术的零件设计与成型是连续的,零件成型周期缩短,极大缩短了工业零件设计与加工周期。
1.3 可实现复杂结构的零件设计
3D打印技术最大的特点是设计高度自由化,尤其是在复杂零件设计中,3D打印技术通过三维模型进行设计,并通过结构切片逐层叠加实现三维模型直接成型。而相对于3D打印技术应用优势而言,传统零件设计中,随着零件设计复杂程度的提高,传统减材和等材加工难度提高,进而制约了传统机械零件设计复杂程度。
1.4 材料复杂性
传统的零件设计中,减材、等材加工一般采用单一材料,而针对复杂结构的零件设计,一般通过装配方式加以实现。而在3D打印技术中,借助3D打印技术特性,可通过不同材料的变换实现多种材料的融合应用,大大提高了机械零件应用的灵活性、复杂性。
1.5 简化零件装配
在传统的机械零件设计、加工中,一般采用铆接、焊接、栓接等方式实现零件装配,而基于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复杂结构的一体化成型,大大降低了零件装配、连接的工作量,简化了零件流程,提高了机械加工制造能力。
2 基于3D打印技术的机械零件设计研究
基于3D打印技术的零件设计可实现零件设计、加工流程的简化,实现多个零件的集成化设计和一次成型。根据机械零件设计形状、功能等分类,可将机械零件设计分为轴套类零件、叉架类零件、箱体类零件和盘盖类零件。在3D打印技术应用过程中,3D打印技术设计程序基本相同,首先,根据零件功能目标确定零件设计成型方向,并施加相应的支撑,再将相关数据导入机械零件设计模型。在机械零件成型加工后,通过全面清洗去除零件打印中出现的毛刺。最后,针对成型后的零件进行校验和优化设计。针对不同零件设计具体分析如下。
2.1 基于3D打印技术的轴套类零件设计
在机械零件设计中,轴套类零件主要为同轴旋转体结构,如丝杠、套筒、轴等,轴套类类零件一般径向尺寸小于轴向尺寸。相对于传统的轴套类零件设计与加工,3D打印技术适用于非批量化的生产,主要面向个性化要求较高或机械零件设计研发过程中的非标零件,在这个过程中,3D打印技术应用优势得以凸显。
在轴套类零件设计过程中,3D打印技术以功能需求为基础,注重重要零件的必要功能,尽可能减少零件设计中的非必要结构。以轴零件为例,其主要功能为传递扭矩与支撑,在零件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其扭矩、受力情况,并以此确定轴的规格尺寸,并以此作为轴零件设计的基础,实现轴零件的一体化设计。针对轴的轻量化设计中,可将轴内部的实心结构设计为格栅结构或者夹层结构,恰当的空心结构不但可以增加轴的强度,而且可大大降低轴的重量。
2.2 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叉架类零件设计
在机械零件设计中,叉架类零件一般为非对称结构,且结构形式呈多样化、复杂化,如摇臂、连杆、杠杆等,零件功能主要为连接、支撑、操作或传动等。针对叉架类零件设计与加工,传统的零件设计、加工工序较为复杂且连续性较差。同时,此类零件一般需要加工高精度的孔,在零件材质刚性不高的情况下,零件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零件变形、偏斜等问题。此外,传统的加工方式需要借助不同的夹具、刀具进行加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叉架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复杂程度。而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叉架类零件设计,可通过设计、成型一体化,不需要考虑夹具、刀具的问题,大大简化了叉架类零件设计与加工难度。
2.3 基于3D打印技术的箱体类零件设计
在机械零件设计中,箱体类零件主要是泵体、阀体、缸体等,此类零件一般内部结构或外部形状较为复杂。基于3D打印技术的零件设计中,在零件设计时不需要考虑何须加工工艺,可通过个性化、高度自由化设计方法实现此类零件的设计与加工,进而提高了箱体类零件的加工精度、功能要求。
2.4 基于3D打印技术的盘盖类零件设计
盘盖类零件的结构多为方形或者圆形的扁平盘状,径向尺寸要远大于轴向尺寸。在传统设计方法中,盘盖类零件需要设置相应的凹坑、螺孔或者凸台等结构,主要通过车削或者铸锻造毛坯加工成型。
基于3D打印技术下的创新自由设计能够应用于盘盖类零件中,其功能主要涉及轴向定位、密封、支撑以及防尘等。在创新自由设计中,先要确定盘盖类零件的必要功能,尽量减少其不必要功能,比如,轴承端盖可以将拔模斜度删减掉,并对盘盖类零件的免装配设计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简化零件的装配工序。
3 基于3D打印技术下曲轴创新自由设计
通过创新自由设计时实现曲轴的必要功能,简化不必要功能。如曲轴的退刀槽、止推面等结构是实现传统加工过程的必要结构,3D打印加工曲轴时,这些辅助结构均可简化。3D打印技术加工曲轴最大优势在于简化加工工序,节约时间成本,降低加工难度。
4 结论
3D打印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机械零件的功能与价值,在未来应用中有巨大前景。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基于3D打印技术,设计人员在进行机械零件创新自由设计时,需要对机械零件的功能进行分析,在设计中突出零件的必要功能,尽量减少其不必要功能,并对零件进行轻量化设计,提高机械零件加工的经济性,促进机械制造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宁,郑誉煌,林舒静,等.机械工件3D打印关键技术的研究[J].福建电脑,2017,33(04):63+109.
[2]夏端武,薛小凤.3D打印技术对机械制造业产生的影响[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6,54(12):184-186.
關键词:3D打印技术;机械零件;增材设计;曲轴
中图分类号:TH122 文献标识码:A
3D打印技术具有高效、一体化成型、可生产复杂构件等优势。随着3D打印技术的日益成熟,该技术在各领域应用日益广泛,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工业制造领域,3D打印技术科实现复杂构件生产加工的轻量化、集成化、标准化,从而满足机械零件性能生产加工目标。文章基于3D打印在机械设计制造行业的应用展开讨论,主要分析基于3D打印技术下的轴套类零件、盘盖类零件、箱体类零件、叉架类零件的设计,并结合曲轴这一典型机械零部件为例进行分析。
1 3D打印技术的概念和原理
3D打印技术是增材制造概念的延伸。3D打印技术应用设计,数据处理及打印等几个环节。高度自由化是3D打印技术的重要特征,是基于功能目标而进行逆向设计,以功能、外观目标为导向,以3D打印技术为基础,在不考虑加工工艺、加工设备性能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和加工,因此,在工业制造领域,3D打印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实践优势。具体而言,基于3D打印技术的零件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1 自由设计制造
基于3D打印技术的机械零件设计,以零件功能为导向进行设计,不需要考虑加工工艺、加工刀具、加工机械性能对零件加工的影响,实现零件设计的“所想即所得”。
1.2 缩短成型周期
基于3D打印技术的零件设计,不需要对复杂零件进行铆接或焊接加工,可通过热熔材料或黏结剂特性实现零件一次成型,在设计期间不需要考虑加工试生产的问题,在零件设计完成后即可进行成型,针对成型后的问题进行调整和优化,因此,基于3D打印技术的零件设计与成型是连续的,零件成型周期缩短,极大缩短了工业零件设计与加工周期。
1.3 可实现复杂结构的零件设计
3D打印技术最大的特点是设计高度自由化,尤其是在复杂零件设计中,3D打印技术通过三维模型进行设计,并通过结构切片逐层叠加实现三维模型直接成型。而相对于3D打印技术应用优势而言,传统零件设计中,随着零件设计复杂程度的提高,传统减材和等材加工难度提高,进而制约了传统机械零件设计复杂程度。
1.4 材料复杂性
传统的零件设计中,减材、等材加工一般采用单一材料,而针对复杂结构的零件设计,一般通过装配方式加以实现。而在3D打印技术中,借助3D打印技术特性,可通过不同材料的变换实现多种材料的融合应用,大大提高了机械零件应用的灵活性、复杂性。
1.5 简化零件装配
在传统的机械零件设计、加工中,一般采用铆接、焊接、栓接等方式实现零件装配,而基于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复杂结构的一体化成型,大大降低了零件装配、连接的工作量,简化了零件流程,提高了机械加工制造能力。
2 基于3D打印技术的机械零件设计研究
基于3D打印技术的零件设计可实现零件设计、加工流程的简化,实现多个零件的集成化设计和一次成型。根据机械零件设计形状、功能等分类,可将机械零件设计分为轴套类零件、叉架类零件、箱体类零件和盘盖类零件。在3D打印技术应用过程中,3D打印技术设计程序基本相同,首先,根据零件功能目标确定零件设计成型方向,并施加相应的支撑,再将相关数据导入机械零件设计模型。在机械零件成型加工后,通过全面清洗去除零件打印中出现的毛刺。最后,针对成型后的零件进行校验和优化设计。针对不同零件设计具体分析如下。
2.1 基于3D打印技术的轴套类零件设计
在机械零件设计中,轴套类零件主要为同轴旋转体结构,如丝杠、套筒、轴等,轴套类类零件一般径向尺寸小于轴向尺寸。相对于传统的轴套类零件设计与加工,3D打印技术适用于非批量化的生产,主要面向个性化要求较高或机械零件设计研发过程中的非标零件,在这个过程中,3D打印技术应用优势得以凸显。
在轴套类零件设计过程中,3D打印技术以功能需求为基础,注重重要零件的必要功能,尽可能减少零件设计中的非必要结构。以轴零件为例,其主要功能为传递扭矩与支撑,在零件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其扭矩、受力情况,并以此确定轴的规格尺寸,并以此作为轴零件设计的基础,实现轴零件的一体化设计。针对轴的轻量化设计中,可将轴内部的实心结构设计为格栅结构或者夹层结构,恰当的空心结构不但可以增加轴的强度,而且可大大降低轴的重量。
2.2 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叉架类零件设计
在机械零件设计中,叉架类零件一般为非对称结构,且结构形式呈多样化、复杂化,如摇臂、连杆、杠杆等,零件功能主要为连接、支撑、操作或传动等。针对叉架类零件设计与加工,传统的零件设计、加工工序较为复杂且连续性较差。同时,此类零件一般需要加工高精度的孔,在零件材质刚性不高的情况下,零件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零件变形、偏斜等问题。此外,传统的加工方式需要借助不同的夹具、刀具进行加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叉架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复杂程度。而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叉架类零件设计,可通过设计、成型一体化,不需要考虑夹具、刀具的问题,大大简化了叉架类零件设计与加工难度。
2.3 基于3D打印技术的箱体类零件设计
在机械零件设计中,箱体类零件主要是泵体、阀体、缸体等,此类零件一般内部结构或外部形状较为复杂。基于3D打印技术的零件设计中,在零件设计时不需要考虑何须加工工艺,可通过个性化、高度自由化设计方法实现此类零件的设计与加工,进而提高了箱体类零件的加工精度、功能要求。
2.4 基于3D打印技术的盘盖类零件设计
盘盖类零件的结构多为方形或者圆形的扁平盘状,径向尺寸要远大于轴向尺寸。在传统设计方法中,盘盖类零件需要设置相应的凹坑、螺孔或者凸台等结构,主要通过车削或者铸锻造毛坯加工成型。
基于3D打印技术下的创新自由设计能够应用于盘盖类零件中,其功能主要涉及轴向定位、密封、支撑以及防尘等。在创新自由设计中,先要确定盘盖类零件的必要功能,尽量减少其不必要功能,比如,轴承端盖可以将拔模斜度删减掉,并对盘盖类零件的免装配设计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简化零件的装配工序。
3 基于3D打印技术下曲轴创新自由设计
通过创新自由设计时实现曲轴的必要功能,简化不必要功能。如曲轴的退刀槽、止推面等结构是实现传统加工过程的必要结构,3D打印加工曲轴时,这些辅助结构均可简化。3D打印技术加工曲轴最大优势在于简化加工工序,节约时间成本,降低加工难度。
4 结论
3D打印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机械零件的功能与价值,在未来应用中有巨大前景。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基于3D打印技术,设计人员在进行机械零件创新自由设计时,需要对机械零件的功能进行分析,在设计中突出零件的必要功能,尽量减少其不必要功能,并对零件进行轻量化设计,提高机械零件加工的经济性,促进机械制造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宁,郑誉煌,林舒静,等.机械工件3D打印关键技术的研究[J].福建电脑,2017,33(04):63+109.
[2]夏端武,薛小凤.3D打印技术对机械制造业产生的影响[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6,54(12):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