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筹建中央文史研究馆(原名政务院文史研究馆)问题,根据现有资料,1949年末已正式确定筹建文史研究馆,周恩来总理交由当时任政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负责筹划。然而直至1951年7月29日才正式成立,筹备历时一年半有余。此事经过始终未见其详。近来我翻阅2006年出版的《马衡日记》始见其端倪。
马衡(1881-1955)浙江省鄞县人,著名学者,从1933年到1952年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他在1950年11月18日(星期六)日记中记载:
得西谛电话,约与景华谈话。据云文史研究馆将设于故宫内,经再三拒绝,始择定北海静心斋为其馆址。但静心斋为北京图书馆储书之所焉,故宫能腾出房屋,俾北京图书馆迁储,则此事即可解决。因允以静心斋书改存故宫英华殿。……
在上述引文中,西谛指郑振铎,时任文化部副部长、文物局局长。景华指张景华,故宫博物院总务处处长。
由马衡上述日记中我们可以知道:在筹建文史研究馆过程中,选址并非易事。首先选定故宫,屡经交涉,文化部“再三拒绝”,最后才确定北海静心斋。当时静心斋并不属北海公园,而是属于北京图书馆,是北图的储书之所。选定静心斋为馆址,必须先选一处把静心斋所存之书迁出,所以才有选定故宫英华殿为储书之所。从事实上看故宫英华殿并未成为书库,而是北图另选他处。
因此从上则日记中可以断定,选址几经反复,从多处选址到搬迁书库,然后再经维修装饰,最终新址落成,这期间连同建立办公机构、遴选馆员、经费预算等事宜,经过一年半有余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由此可见政务院领导及有关方面为筹建文史研究馆是煞费苦心的。
北海静心斋是一座亭榭楼阁,小桥流水,叠石岩洞,幽雅宁静,布局巧妙,是建筑别致、风格独特的“园中之园”。当时选择这个馆址,对文史研究馆来说是非常合适的。
(作者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原副馆长)
本栏目责任编辑肖阿伍
马衡(1881-1955)浙江省鄞县人,著名学者,从1933年到1952年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他在1950年11月18日(星期六)日记中记载:
得西谛电话,约与景华谈话。据云文史研究馆将设于故宫内,经再三拒绝,始择定北海静心斋为其馆址。但静心斋为北京图书馆储书之所焉,故宫能腾出房屋,俾北京图书馆迁储,则此事即可解决。因允以静心斋书改存故宫英华殿。……
在上述引文中,西谛指郑振铎,时任文化部副部长、文物局局长。景华指张景华,故宫博物院总务处处长。
由马衡上述日记中我们可以知道:在筹建文史研究馆过程中,选址并非易事。首先选定故宫,屡经交涉,文化部“再三拒绝”,最后才确定北海静心斋。当时静心斋并不属北海公园,而是属于北京图书馆,是北图的储书之所。选定静心斋为馆址,必须先选一处把静心斋所存之书迁出,所以才有选定故宫英华殿为储书之所。从事实上看故宫英华殿并未成为书库,而是北图另选他处。
因此从上则日记中可以断定,选址几经反复,从多处选址到搬迁书库,然后再经维修装饰,最终新址落成,这期间连同建立办公机构、遴选馆员、经费预算等事宜,经过一年半有余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由此可见政务院领导及有关方面为筹建文史研究馆是煞费苦心的。
北海静心斋是一座亭榭楼阁,小桥流水,叠石岩洞,幽雅宁静,布局巧妙,是建筑别致、风格独特的“园中之园”。当时选择这个馆址,对文史研究馆来说是非常合适的。
(作者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原副馆长)
本栏目责任编辑肖阿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