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帮忙”类节目 民生新闻
“美丽帮女郎,天天帮你忙。2008年10月18日,安徽电视台第一档直播热线帮忙节目《帮女郎帮你忙》正式开播。《帮女郎帮你忙》专注“热线帮忙”,在内容定位上和《第一时间》《夜线60分》既错位发展,又形成互补。这档以“帮忙”为独特定位,以热线直播为播报方式,以7位靓丽的“帮女郎”为节目主持人的帮忙服务类新闻节目一经推出便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收视率上有不俗的表现,市民对其也颇有好评。
目前国内一些电视台也创办了像这样关注民生、服务大众的帮忙类节目,如四川电视台文化旅游频道的《帮忙》、河北电视台经济频道的《楠楠帮你办》、石家庄电视台都市生活频道的《小吴帮忙》等,并在当地取得不俗的成绩。这类节目通过记者参与民生急事、难事、烦心事,引导社会各界志愿者为群众排忧解难,使新闻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一、“帮忙”类电视节目兴起之因
“帮忙”类电视节目是民生新闻节目的延伸与创新,是媒体贴近群众,展现人文关怀,体现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
四川电视台的《帮忙》节目是省台创办“帮忙”类电视节目的先驱之一。这个节目原来是文化旅游频道于2007年1月29日在《非常新闻》中推出的一个版块,取名为“胖姐帮忙”。对节目将主持人与提供“帮忙”这两个元素进行调整,催生了新的节目形态——“帮忙”类新闻节目。“胖姐”钟燕平,巴蜀著名笑星,如今变为新闻节目主持人。“帮忙”,概括了节目的特征:节目提供“帮忙”,而不仅仅只提供信息。
安徽经视的《帮女郎帮你忙》则在形式上又作了进一步的调整:加入了直播热线,以及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更新等元素。直播热线整合到“帮忙”类节目中来,一方面增加了节目新闻信息来源,另一方面拉近了節目与观众的距离,体现了“帮忙”类电视节目立足为群众办实事的服务功能。
主持人角色的调整,是“帮忙”类节目一个重要的创新要素。主持人由信息发布者、现场记录者,转为既是信息发布者和现场记录者,又是矛盾调解者;主持人由在电视演播厅扮演的“全知”角色,转变为“介入”观众与平民百姓生活的角色。
如果节目主持人由明星等公众人物来担任,则引发的社会反响会大幅度增强。在《帮女郎帮你忙》前期宣传推广中,安徽电视台举办了“帮女郎”评选比赛,掀起了一场“帮女郎”时尚风潮。
“帮忙”类节目目标受众中女性观众的数量占据了半数以上。其内容通俗化,故事性、趣味性比较强,具有浓郁的本地特色,感性的生活元素吸引了大批女性观众的视线。通过关注“家丑”,注重事件“原生态”,将故事化的事件用戏剧化的方式报道出来,一方面是通过笑声和泪水来释放感情,另一方面提供了家庭妇女和母亲的角色模式。《帮女郎帮你忙》的一期节目中,委托人小代打来电话寻求帮助。小代于2008年11月11日,在安徽经视《第一时间》上看到了一篇报道:一名名叫凌小鸿的男子因为老婆跑了而爬上市中心的广告牌企图自杀,跟在凌小鸿身边的还有他一岁半的儿子小家富。小代同情并关心小家富,提出可以为凌小鸿照顾家富一段时间。但是凌小鸿将小家富扔给小代,不愿意再要。小代一开始就将小家富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她放弃了家庭与事业,但是小代的经济能力不足以很好的照顾小家富。她希望“帮女郎”能够帮助她将小家富送回凌家。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妈妈再爱我一次,其情其景感人至深,市民们都关注事态发展。
但“帮忙”类电视节目的受众群体观众年龄结构偏老。中老年人收看电视的时间比年轻人多,他们往往比年轻人更具有参与意识,更愿意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还有获得认同、与他人交流的需求造成他们对这类题材的电视节目的偏爱。
“帮忙”类电视节目的题材不外乎这么几种:案件、灾祸、悲情、苦难、纠纷、冲突、好人好事、草根英雄。电视节目中的人物、事件、状态、矛盾冲突的解决方法等等,为观众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通过这种比较,观众能够引起对自身行为的反省,并在此基础上协调自己的观点和行为。通过观看电视节目,可以获得与自己的生活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信息,及时把握环境的变化。
二、“帮忙”类电视节目之现状
安徽经视的《帮女郎帮你忙》以民生新闻为主要题材,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明人。在当地观众群中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它和随后播出的《第一时间》前后衔接,有机互补,共同构成民生大版块,扩大、拉伸、拓展安徽经视频道的影响力。
1、“帮忙”类电视节目立足本地、亲近群众、贯彻人文关怀精神
彰显人文关怀。帮忙功能作为节目标志性特征被提出,提高了民生新闻的道义规格,使民生新闻变为观众喜爱、官方接纳的舆论平台。帮忙类节目通过发挥媒体信息沟通的社会功能,引起社会上更多人的关注,聚集更多的社会力量。
关注弱势群体。栏目以民生新闻为主要题材,一改以往高高在上的形象,以普通人的视角、亲民的态度,关注那些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聆听他们的呼声,真心解决他们的急事、难事、烦心事。《帮女郎帮你忙》由7位美丽聪颖而各有所长的女记者组成一支特色采访团队,她们走访大街小巷。在日常的采访中,“帮女郎”既是记者,又是矛盾的的调解者,同时也是现场主持人。她们要现场解说,联系相关部门,亲身参与讨论,寻求解决的办法。
营造和谐环境。通过观看电视节目,可以获得与自己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信息,及时把握环境的变化。节目从百姓的角度出发,关注民生疾苦,呼唤人间真情,弘扬社会正气,排忧解难,以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
2、播报方式的优化,首创“1 2”互动模式
《帮女郎帮你忙》直播室内设主播台和2名帮女郎热线台。节目主持人掌控整档节目的新闻播报,2名帮女郎通过CALL IN电话接入技术,现场接听观众的来电,观众可以和主持人通过热线电话或短信平台进行现场交流。
观众可以参与到节目的制作,在新闻报道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对民生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大大调动观众的情绪。短信平台丰富了节目来源,聚集了一定人气。
三、存在问题及解决之道
1、内容单一,题材有限。由于节目定位的限制,长年累月地报道家长里短,造成节目内容单一,选题范围受到局限,“帮忙”的程序也愈发趋向模式化。虽然这类节目帮助大家解决了不少困难,但是,长此以往缺乏新意,难免会造成观众的视觉和审美疲劳,难以维持较高的收视率。同时由于新闻题材缺乏信息量,收视群体受到限制。
因此,在题材的筛选方面,应该从令人诟病的“偏好病态、灰色”向深度挖掘事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转变,找有代表性的选题。帮忙节目虽然是 “市民节目”,但并不意味着百姓生活中的琐事统统可以报道,应该选择那些影响广泛的事例。由于事件的曲折性,使得这类节目在叙事上采用“故事化”方式,常常以专题报道为主要形态,从而规避民生新闻为人诟病的零碎、琐屑。
同时,“帮忙”节目是群众之间、群众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与社会服务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节目的目的是帮助解决问题,并挖掘出事件背后的根源所在,帮助观众树立正确的观念。所以节目制作人与记者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能只听一方的观点,甚至滥用手中的“监督”权力。节目应该极力避免陷入低俗化的泥潭,突破报道琐碎、偏好社会阴暗面的模式,否则最终会被观众抛弃。
2、事件分析过于表面化,不能触及核心矛盾,治标不治本。记者受到自身素质、个人生活经验以及事件表象等因素的影响,很可能对新闻事件的分析止于表面,不能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观众需要帮忙,都是遇到了困难,而且大都是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此时节目,还有了舆论监督的职责。但记者若仅仅充当“调停员”而不寻找引发问题的“导火线”,这样做出的节目往往浮于表面,缺乏深度和广度。
3、侵犯他人的隐私。有些制作人为了引人注目,过分注重“原生态”,节目中出现当事双方纠缠辩论、辱骂打斗等充满刺激的画面。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难免会引发当事人的不满。
笔者认为突出“帮忙”类电视节目的社会责任,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把握尺寸和力度。帮忙是化解矛盾而非激化矛盾,是解释疑惑而非增加疑难。因此,在报道中,要把好力度和尺寸,不能越位帮忙,做到依理帮忙,依法帮忙。要介入而不投入,参与而不包办,礼理双全,有法有度,帮在点上,落在实处。
饱含真情实感。帮忙类节目的宗旨是排忧解难。记者和主持人的态度要积极,感情要真诚,行动要扎实,不能做表面文章,不能为报道而报道。应该将百姓的困难与矛盾放在第一位,先解难后报道。
随着社会效应不断扩大,“帮忙”类节目收视市场也逐渐热了起来。如何处理帮忙需求与帮忙能力之间的不适应?电视节目的主要职责是发布信息,不可能也没有能力解决所有寻求帮助的人。因此帮忙类节目应该通过帮忙的事情举一反三,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与方法,促进节目与大众互动,扩大节目影响力。在对个人帮忙的同时,聚焦关乎大多数人利益的热点,从典型看一般,从个性看共性,帮忙一个,惠及一群。■
参考文献
①《“帮忙”类电视节目:两个元素调整的创新》新浪博客 冉光译 2008-11-26
②《传播学原理》 石庆生著 安徽大学出版社
③《受众分析》 丹尼斯·麦奎尔著 刘燕南 李颖 杨振荣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④《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安徽电视台)
“美丽帮女郎,天天帮你忙。2008年10月18日,安徽电视台第一档直播热线帮忙节目《帮女郎帮你忙》正式开播。《帮女郎帮你忙》专注“热线帮忙”,在内容定位上和《第一时间》《夜线60分》既错位发展,又形成互补。这档以“帮忙”为独特定位,以热线直播为播报方式,以7位靓丽的“帮女郎”为节目主持人的帮忙服务类新闻节目一经推出便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收视率上有不俗的表现,市民对其也颇有好评。
目前国内一些电视台也创办了像这样关注民生、服务大众的帮忙类节目,如四川电视台文化旅游频道的《帮忙》、河北电视台经济频道的《楠楠帮你办》、石家庄电视台都市生活频道的《小吴帮忙》等,并在当地取得不俗的成绩。这类节目通过记者参与民生急事、难事、烦心事,引导社会各界志愿者为群众排忧解难,使新闻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一、“帮忙”类电视节目兴起之因
“帮忙”类电视节目是民生新闻节目的延伸与创新,是媒体贴近群众,展现人文关怀,体现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
四川电视台的《帮忙》节目是省台创办“帮忙”类电视节目的先驱之一。这个节目原来是文化旅游频道于2007年1月29日在《非常新闻》中推出的一个版块,取名为“胖姐帮忙”。对节目将主持人与提供“帮忙”这两个元素进行调整,催生了新的节目形态——“帮忙”类新闻节目。“胖姐”钟燕平,巴蜀著名笑星,如今变为新闻节目主持人。“帮忙”,概括了节目的特征:节目提供“帮忙”,而不仅仅只提供信息。
安徽经视的《帮女郎帮你忙》则在形式上又作了进一步的调整:加入了直播热线,以及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更新等元素。直播热线整合到“帮忙”类节目中来,一方面增加了节目新闻信息来源,另一方面拉近了節目与观众的距离,体现了“帮忙”类电视节目立足为群众办实事的服务功能。
主持人角色的调整,是“帮忙”类节目一个重要的创新要素。主持人由信息发布者、现场记录者,转为既是信息发布者和现场记录者,又是矛盾调解者;主持人由在电视演播厅扮演的“全知”角色,转变为“介入”观众与平民百姓生活的角色。
如果节目主持人由明星等公众人物来担任,则引发的社会反响会大幅度增强。在《帮女郎帮你忙》前期宣传推广中,安徽电视台举办了“帮女郎”评选比赛,掀起了一场“帮女郎”时尚风潮。
“帮忙”类节目目标受众中女性观众的数量占据了半数以上。其内容通俗化,故事性、趣味性比较强,具有浓郁的本地特色,感性的生活元素吸引了大批女性观众的视线。通过关注“家丑”,注重事件“原生态”,将故事化的事件用戏剧化的方式报道出来,一方面是通过笑声和泪水来释放感情,另一方面提供了家庭妇女和母亲的角色模式。《帮女郎帮你忙》的一期节目中,委托人小代打来电话寻求帮助。小代于2008年11月11日,在安徽经视《第一时间》上看到了一篇报道:一名名叫凌小鸿的男子因为老婆跑了而爬上市中心的广告牌企图自杀,跟在凌小鸿身边的还有他一岁半的儿子小家富。小代同情并关心小家富,提出可以为凌小鸿照顾家富一段时间。但是凌小鸿将小家富扔给小代,不愿意再要。小代一开始就将小家富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她放弃了家庭与事业,但是小代的经济能力不足以很好的照顾小家富。她希望“帮女郎”能够帮助她将小家富送回凌家。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妈妈再爱我一次,其情其景感人至深,市民们都关注事态发展。
但“帮忙”类电视节目的受众群体观众年龄结构偏老。中老年人收看电视的时间比年轻人多,他们往往比年轻人更具有参与意识,更愿意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还有获得认同、与他人交流的需求造成他们对这类题材的电视节目的偏爱。
“帮忙”类电视节目的题材不外乎这么几种:案件、灾祸、悲情、苦难、纠纷、冲突、好人好事、草根英雄。电视节目中的人物、事件、状态、矛盾冲突的解决方法等等,为观众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通过这种比较,观众能够引起对自身行为的反省,并在此基础上协调自己的观点和行为。通过观看电视节目,可以获得与自己的生活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信息,及时把握环境的变化。
二、“帮忙”类电视节目之现状
安徽经视的《帮女郎帮你忙》以民生新闻为主要题材,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明人。在当地观众群中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它和随后播出的《第一时间》前后衔接,有机互补,共同构成民生大版块,扩大、拉伸、拓展安徽经视频道的影响力。
1、“帮忙”类电视节目立足本地、亲近群众、贯彻人文关怀精神
彰显人文关怀。帮忙功能作为节目标志性特征被提出,提高了民生新闻的道义规格,使民生新闻变为观众喜爱、官方接纳的舆论平台。帮忙类节目通过发挥媒体信息沟通的社会功能,引起社会上更多人的关注,聚集更多的社会力量。
关注弱势群体。栏目以民生新闻为主要题材,一改以往高高在上的形象,以普通人的视角、亲民的态度,关注那些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聆听他们的呼声,真心解决他们的急事、难事、烦心事。《帮女郎帮你忙》由7位美丽聪颖而各有所长的女记者组成一支特色采访团队,她们走访大街小巷。在日常的采访中,“帮女郎”既是记者,又是矛盾的的调解者,同时也是现场主持人。她们要现场解说,联系相关部门,亲身参与讨论,寻求解决的办法。
营造和谐环境。通过观看电视节目,可以获得与自己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信息,及时把握环境的变化。节目从百姓的角度出发,关注民生疾苦,呼唤人间真情,弘扬社会正气,排忧解难,以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
2、播报方式的优化,首创“1 2”互动模式
《帮女郎帮你忙》直播室内设主播台和2名帮女郎热线台。节目主持人掌控整档节目的新闻播报,2名帮女郎通过CALL IN电话接入技术,现场接听观众的来电,观众可以和主持人通过热线电话或短信平台进行现场交流。
观众可以参与到节目的制作,在新闻报道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对民生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大大调动观众的情绪。短信平台丰富了节目来源,聚集了一定人气。
三、存在问题及解决之道
1、内容单一,题材有限。由于节目定位的限制,长年累月地报道家长里短,造成节目内容单一,选题范围受到局限,“帮忙”的程序也愈发趋向模式化。虽然这类节目帮助大家解决了不少困难,但是,长此以往缺乏新意,难免会造成观众的视觉和审美疲劳,难以维持较高的收视率。同时由于新闻题材缺乏信息量,收视群体受到限制。
因此,在题材的筛选方面,应该从令人诟病的“偏好病态、灰色”向深度挖掘事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转变,找有代表性的选题。帮忙节目虽然是 “市民节目”,但并不意味着百姓生活中的琐事统统可以报道,应该选择那些影响广泛的事例。由于事件的曲折性,使得这类节目在叙事上采用“故事化”方式,常常以专题报道为主要形态,从而规避民生新闻为人诟病的零碎、琐屑。
同时,“帮忙”节目是群众之间、群众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与社会服务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节目的目的是帮助解决问题,并挖掘出事件背后的根源所在,帮助观众树立正确的观念。所以节目制作人与记者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能只听一方的观点,甚至滥用手中的“监督”权力。节目应该极力避免陷入低俗化的泥潭,突破报道琐碎、偏好社会阴暗面的模式,否则最终会被观众抛弃。
2、事件分析过于表面化,不能触及核心矛盾,治标不治本。记者受到自身素质、个人生活经验以及事件表象等因素的影响,很可能对新闻事件的分析止于表面,不能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观众需要帮忙,都是遇到了困难,而且大都是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此时节目,还有了舆论监督的职责。但记者若仅仅充当“调停员”而不寻找引发问题的“导火线”,这样做出的节目往往浮于表面,缺乏深度和广度。
3、侵犯他人的隐私。有些制作人为了引人注目,过分注重“原生态”,节目中出现当事双方纠缠辩论、辱骂打斗等充满刺激的画面。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难免会引发当事人的不满。
笔者认为突出“帮忙”类电视节目的社会责任,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把握尺寸和力度。帮忙是化解矛盾而非激化矛盾,是解释疑惑而非增加疑难。因此,在报道中,要把好力度和尺寸,不能越位帮忙,做到依理帮忙,依法帮忙。要介入而不投入,参与而不包办,礼理双全,有法有度,帮在点上,落在实处。
饱含真情实感。帮忙类节目的宗旨是排忧解难。记者和主持人的态度要积极,感情要真诚,行动要扎实,不能做表面文章,不能为报道而报道。应该将百姓的困难与矛盾放在第一位,先解难后报道。
随着社会效应不断扩大,“帮忙”类节目收视市场也逐渐热了起来。如何处理帮忙需求与帮忙能力之间的不适应?电视节目的主要职责是发布信息,不可能也没有能力解决所有寻求帮助的人。因此帮忙类节目应该通过帮忙的事情举一反三,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与方法,促进节目与大众互动,扩大节目影响力。在对个人帮忙的同时,聚焦关乎大多数人利益的热点,从典型看一般,从个性看共性,帮忙一个,惠及一群。■
参考文献
①《“帮忙”类电视节目:两个元素调整的创新》新浪博客 冉光译 2008-11-26
②《传播学原理》 石庆生著 安徽大学出版社
③《受众分析》 丹尼斯·麦奎尔著 刘燕南 李颖 杨振荣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④《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安徽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