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住宅供暖方式的现状,阐述了常见的供暖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了供暖方式的应用前景,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住宅;供暖方式;现状;前景
中图分类号:TU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7-0250-0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暖方式的经济、环保、节能等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分戶壁挂燃气锅炉供暖、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等新型供暖方式不断涌现。供暖方式发展为以集中供暖为主,多种供暖方式并存的局面;为了减轻环境污染,供热能源由最初的以煤炭为主发展到煤炭和天然气、太阳能等多种能源并存的格局。供暖方式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使人们的选择空间变大,用户可依照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供暖方式。
1、住宅供暖方式的现状
从我国整体的能源结构、能源的整体效率、供暖效果、环境保护、建筑和供暖费用、防火以及安全、卫生情况和生活习惯等方面来考虑,再加上集中热源的情况和潜力来看,尽管传统的供暖方式存在不足,但是传统的集中式的供暖方式(城市热网、区域热网以及大范围的集中锅炉房)还是占有一定的主导地位。排除城市热电的集中供热的情况,因为在房产和物业方面资金出现问题,所以一些比较大型的锅炉房因为脱硫除尘器没能得到及时的修理,而无法达到环境保护的标准,所以解决脱硫除尘器的效率问题变得尤为重要,但是已经有部分锅炉房解决了脱硫除尘的问题,并且达到环境要求。如果供暖的方式变为以城市热网或地区供热场为供热源,那么供热系统中的二级热交换站的供热范围就要相对的缩小,这种做法可以使得二次供热系统得到平衡和调整,从而提高供暖效率。过去的集中供暖方式主要有这些问题,包括系统失衡、温度不均匀、对于室温不能进行调控、供暖时间不受支配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及时的处理。对于传统的铸铁散热器以及一些加罩的散热器,对于那些装修要求较高的居民来说,已经不符合时代的潮流。现在我国很多地方的供暖方式已经逐渐转变为分户供暖的方式,而且范围很大,数量也多的数不胜数,但是就深入实际来看很多的用户还是在进行着传统的供暖方式。
2、常见的供暖方式比较分析
2.1 以燃料为能源供暖
燃煤锅炉、城市热网集中供暖是较为传统的供暖方式,以煤为燃料,具有运行稳定、运行费用较低且一些业户单位可以报销采暖费等优势。一般由热力公司统一配套,但配套上网费较高,同时燃煤锅炉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热效率较低、供暖质量难以保证且采暖费的收取问题一直困扰着热力公司。
采用燃气热水炉供暖,每户设置煤气热水炉及管道泵构成各户独立的采暖系统,在国外早已普遍应用。但在国内人们对煤气热水炉的质量与安全仍有些担心,其实只要安装得当,正常运行,并无隐患。这种供暖方式为每户独立控制,采暖质量可根据业主要求自动调节,并能为业户提供生活热水等优点。该方案一次投资最低,没有室外的采暖外网,采暖费介于城市热网与电能采暖之间。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简称地暖,是以低温热水为热媒,以地板为发热体、以辐射传热为主,对流换热为辅,是一种对房间热微气候进行调节的节能采暖系统。通过预埋在房间地面下的地暖专用热水管来加热地板,进而实现由地面向房间的散热供暖。其所需供暖热水温度一般不超过60℃。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以采暖房间的整个地面作为散热面,散热面积大,散热面表面温度远低于传统散热片,热量大部分以热辐射形式散出,这种形式已成为目前我国常用的供暖形式之一。
2.2 电热采暖
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系统,是以电力为热源、以电热膜为发热体、大部分热量以辐射方式送入房间。电热膜是一种通电后能发热的半透明聚酯薄膜。有可导电的特质油墨、金属载流条经印刷、热压在两层绝缘聚酯薄膜间制成的,配以独立的温控装置。电热膜一般安装在天棚内,对房间辐射采暖,工作时表面温度在40℃~60℃之间。该供暖方式无室外热源和热网,室内部分一次性投资高于室内热水供暖系统投资。其运行费用比同等条件下热水供暖系统高。
2.3 热泵供暖
水泵是经过消耗电力,将水从低水位提升到高水位的机械设备;热泵则是消耗较少的高质能,将热量由低温提升到高温,用来实现供热或冷热并供的机械设备。热泵已被国际公认是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高效节能设备,在国外已很成熟,在国内正在迅速发展之中。
2.3.1 空气热泵
空气热泵是把室外空气作为热源,吸收冬季室外空气所具有的低品位热能,并将其转换为高品位热能,送到另一侧,在室内空气或水中释放热量,达到供暖的目的。此时,是用电来实现热量由低温向高温的提升,一般消耗lkW·h电能可产生2.8kW以上的热量,制热效率高。特别是具有热泵功能的房间空调器与单冷型的房间空调器在价格上差别不太大,采用热泵并不增加很多费用。但是空气热泵空调的制热效率是随冬季室外空气温度降低而降低的,当室外温度低于-5℃时,因室外机换热器结霜问题,热泵出力会下降,此时就需要辅助采暖设备(如电热)了,当然即便如此,也会比全冬皆用电热效率高。因此具有热泵功能的房间空调器适合南方的采暖,如果在北方采暖城市使用,必须有辅助热源。另外,房间空调器的热风,常常会使人感觉不适,也需要改进。
2.3.2 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是指利用地下水、地表水或土壤作为热源的热泵。如一个以地下水作为热源的水源热泵,一般消耗lkW·h电能可产生3.5kW以上的热量,制热效率高。水源热泵可以把16℃的井水经过电力作功,输出52℃热水。此热水既可以利用风机盘管向房间供暖,同时还可以一机多用,在夏季利用同一装置制冷。这种方式是在夏季将建筑物中产生的热量存入地下,供冬季采暖用;冬季将建筑物产生的冷量存入地下,供夏季空调用,可以说,水源热泵是解决北方地区城市采暖空调的最好的节能环保方式。
3、供暖方式的应用前景
(1)从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出发,我们理应尽可能改变以燃煤为主的燃料结构,但鉴于煤炭约占我国总能耗75%的状况,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考虑到现实的经济承受能力,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燃煤为主的集中供热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长一段时间内,从全国来看,以燃煤为主的集中供热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个观点需要坚持,但还必须进一步加以改善。如热电联产有条件的要进一步发展为热电冷联产联供;既有区域锅炉房、热力站和热网要进行节能改造;既有住宅的室内采暖系统要进行分室调控室温、按户计量收费的节能改造:新建住宅的供热采暖系统要按动态调节进行设计等。
(2)随着城市能源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住宅供暖方式多样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不同的燃料适应的供热规模不尽相同,如燃煤供热比较适合“大集中”,而燃气和电采暖则适合“小集中”,有的甚至更适合单户独立供暖。而且每一种供暖方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违背这一原则,必然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4、结束语
以后供暖方式必将出现多元化的现象和多种燃料共存互补的情况。我们要充分发挥每种供暖方式的特点,从合理利用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其供暖方式进行不断的修正和规范。今后住宅多种供暖方式多样化和多种燃料构成必将出现长期共存和互为补充的局面。我们要发挥其各自的优势为供暖所用,要从一次能源利用率、环境保护、投资和运行成本及安全等因素出发,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不同燃料应采用与其相适应的采暖方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
参考文献
[1]张锡虎;住宅供暖方式的发展动态[J];2010(08).
[2]张强;浅析住宅供暖方式多样化发展[J];2011(05).
[3]梅冬;黄晓东;住宅供暖方式的发展动态和前景[J];2010(08).
[4]温丽;浅谈住宅供暖方式多样化[J];2012(12).
[关键词]住宅;供暖方式;现状;前景
中图分类号:TU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7-0250-0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暖方式的经济、环保、节能等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分戶壁挂燃气锅炉供暖、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等新型供暖方式不断涌现。供暖方式发展为以集中供暖为主,多种供暖方式并存的局面;为了减轻环境污染,供热能源由最初的以煤炭为主发展到煤炭和天然气、太阳能等多种能源并存的格局。供暖方式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使人们的选择空间变大,用户可依照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供暖方式。
1、住宅供暖方式的现状
从我国整体的能源结构、能源的整体效率、供暖效果、环境保护、建筑和供暖费用、防火以及安全、卫生情况和生活习惯等方面来考虑,再加上集中热源的情况和潜力来看,尽管传统的供暖方式存在不足,但是传统的集中式的供暖方式(城市热网、区域热网以及大范围的集中锅炉房)还是占有一定的主导地位。排除城市热电的集中供热的情况,因为在房产和物业方面资金出现问题,所以一些比较大型的锅炉房因为脱硫除尘器没能得到及时的修理,而无法达到环境保护的标准,所以解决脱硫除尘器的效率问题变得尤为重要,但是已经有部分锅炉房解决了脱硫除尘的问题,并且达到环境要求。如果供暖的方式变为以城市热网或地区供热场为供热源,那么供热系统中的二级热交换站的供热范围就要相对的缩小,这种做法可以使得二次供热系统得到平衡和调整,从而提高供暖效率。过去的集中供暖方式主要有这些问题,包括系统失衡、温度不均匀、对于室温不能进行调控、供暖时间不受支配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及时的处理。对于传统的铸铁散热器以及一些加罩的散热器,对于那些装修要求较高的居民来说,已经不符合时代的潮流。现在我国很多地方的供暖方式已经逐渐转变为分户供暖的方式,而且范围很大,数量也多的数不胜数,但是就深入实际来看很多的用户还是在进行着传统的供暖方式。
2、常见的供暖方式比较分析
2.1 以燃料为能源供暖
燃煤锅炉、城市热网集中供暖是较为传统的供暖方式,以煤为燃料,具有运行稳定、运行费用较低且一些业户单位可以报销采暖费等优势。一般由热力公司统一配套,但配套上网费较高,同时燃煤锅炉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热效率较低、供暖质量难以保证且采暖费的收取问题一直困扰着热力公司。
采用燃气热水炉供暖,每户设置煤气热水炉及管道泵构成各户独立的采暖系统,在国外早已普遍应用。但在国内人们对煤气热水炉的质量与安全仍有些担心,其实只要安装得当,正常运行,并无隐患。这种供暖方式为每户独立控制,采暖质量可根据业主要求自动调节,并能为业户提供生活热水等优点。该方案一次投资最低,没有室外的采暖外网,采暖费介于城市热网与电能采暖之间。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简称地暖,是以低温热水为热媒,以地板为发热体、以辐射传热为主,对流换热为辅,是一种对房间热微气候进行调节的节能采暖系统。通过预埋在房间地面下的地暖专用热水管来加热地板,进而实现由地面向房间的散热供暖。其所需供暖热水温度一般不超过60℃。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以采暖房间的整个地面作为散热面,散热面积大,散热面表面温度远低于传统散热片,热量大部分以热辐射形式散出,这种形式已成为目前我国常用的供暖形式之一。
2.2 电热采暖
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系统,是以电力为热源、以电热膜为发热体、大部分热量以辐射方式送入房间。电热膜是一种通电后能发热的半透明聚酯薄膜。有可导电的特质油墨、金属载流条经印刷、热压在两层绝缘聚酯薄膜间制成的,配以独立的温控装置。电热膜一般安装在天棚内,对房间辐射采暖,工作时表面温度在40℃~60℃之间。该供暖方式无室外热源和热网,室内部分一次性投资高于室内热水供暖系统投资。其运行费用比同等条件下热水供暖系统高。
2.3 热泵供暖
水泵是经过消耗电力,将水从低水位提升到高水位的机械设备;热泵则是消耗较少的高质能,将热量由低温提升到高温,用来实现供热或冷热并供的机械设备。热泵已被国际公认是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高效节能设备,在国外已很成熟,在国内正在迅速发展之中。
2.3.1 空气热泵
空气热泵是把室外空气作为热源,吸收冬季室外空气所具有的低品位热能,并将其转换为高品位热能,送到另一侧,在室内空气或水中释放热量,达到供暖的目的。此时,是用电来实现热量由低温向高温的提升,一般消耗lkW·h电能可产生2.8kW以上的热量,制热效率高。特别是具有热泵功能的房间空调器与单冷型的房间空调器在价格上差别不太大,采用热泵并不增加很多费用。但是空气热泵空调的制热效率是随冬季室外空气温度降低而降低的,当室外温度低于-5℃时,因室外机换热器结霜问题,热泵出力会下降,此时就需要辅助采暖设备(如电热)了,当然即便如此,也会比全冬皆用电热效率高。因此具有热泵功能的房间空调器适合南方的采暖,如果在北方采暖城市使用,必须有辅助热源。另外,房间空调器的热风,常常会使人感觉不适,也需要改进。
2.3.2 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是指利用地下水、地表水或土壤作为热源的热泵。如一个以地下水作为热源的水源热泵,一般消耗lkW·h电能可产生3.5kW以上的热量,制热效率高。水源热泵可以把16℃的井水经过电力作功,输出52℃热水。此热水既可以利用风机盘管向房间供暖,同时还可以一机多用,在夏季利用同一装置制冷。这种方式是在夏季将建筑物中产生的热量存入地下,供冬季采暖用;冬季将建筑物产生的冷量存入地下,供夏季空调用,可以说,水源热泵是解决北方地区城市采暖空调的最好的节能环保方式。
3、供暖方式的应用前景
(1)从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出发,我们理应尽可能改变以燃煤为主的燃料结构,但鉴于煤炭约占我国总能耗75%的状况,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考虑到现实的经济承受能力,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燃煤为主的集中供热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长一段时间内,从全国来看,以燃煤为主的集中供热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个观点需要坚持,但还必须进一步加以改善。如热电联产有条件的要进一步发展为热电冷联产联供;既有区域锅炉房、热力站和热网要进行节能改造;既有住宅的室内采暖系统要进行分室调控室温、按户计量收费的节能改造:新建住宅的供热采暖系统要按动态调节进行设计等。
(2)随着城市能源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住宅供暖方式多样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不同的燃料适应的供热规模不尽相同,如燃煤供热比较适合“大集中”,而燃气和电采暖则适合“小集中”,有的甚至更适合单户独立供暖。而且每一种供暖方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违背这一原则,必然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4、结束语
以后供暖方式必将出现多元化的现象和多种燃料共存互补的情况。我们要充分发挥每种供暖方式的特点,从合理利用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其供暖方式进行不断的修正和规范。今后住宅多种供暖方式多样化和多种燃料构成必将出现长期共存和互为补充的局面。我们要发挥其各自的优势为供暖所用,要从一次能源利用率、环境保护、投资和运行成本及安全等因素出发,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不同燃料应采用与其相适应的采暖方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
参考文献
[1]张锡虎;住宅供暖方式的发展动态[J];2010(08).
[2]张强;浅析住宅供暖方式多样化发展[J];2011(05).
[3]梅冬;黄晓东;住宅供暖方式的发展动态和前景[J];2010(08).
[4]温丽;浅谈住宅供暖方式多样化[J];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