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愈加碎片化和虚拟化的信息、环境中,对真实的渴求、对平凡个体的关注,以及对复杂变动时代的感知需求,让非虚构写作这种集文学性、真实性、故事化等诸多因素于一身的文体,自2010年以来从中国文学界席卷新闻业,并在新媒体端呈现出新的面貌,即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凭借技术的赋权开始以亲历者或见证人的身份发声书写,而如“真实故事计划”这种承载普通大众非虚构写作的新媒体平台也应运而生,其UGC式的非虚构内容生产模式,在新媒体端的传播路径与样态以及对非虚构内容的商业化探索,都区别于专业媒体类的非虚构写作,值得引起关注并对之研究。
关键词:非虚构写作;新媒体传播;平民化;受众分析
一、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的传播
(一)传统的传播平台与形式被颠覆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重塑,颠覆了以往的传播平台与形式。“非虚构写作”不仅借助新媒体平台这一巨额流量入口获得大批用户,在传播主体与形式等诸多方面也发生着变化。在非虚构内容生产上,技术的赋权让非虚构创作的门槛大为降低,催生了不同于职业写作者的平民化非虚构写作,从本质而言这是新媒体平台用户的内容受众与生产主体双重角色体现,为非虚构写作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外延,也促进了更具贴近性的大众化阅读和传播。而这种基于海量用户筛选出的非虚构写作文本,又进一步对之进行如影视化改编的商业化运营,探索变现的商业化链条。在新媒体平台传播时也做了针对性调整,如提供篇幅5000字左右的沉浸式阅读或更长篇的分期连载,也有包含动人瞬间的三四百字短故事的碎片阅读,主题上以情感故事、社会热点、病患故事、青春成长、职业群像、边缘群体等类型化内容为主,在展示广阔社会图景的同时极为注重题材的动人和共鸣性。
(二)非虚构内容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路径更为灵活多变
对于非虚构内容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路径与样态上,也采用了更为灵活多变的方式。在当下受众重度依赖社交媒体接收信息的媒介环境中,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并在此之上建立社群进行线上到线下的运营传播,极大降低传播成本的同时也收获了极佳的传播效果,而对于分众化的传播环境,将非虚构内容文本进行多渠道分发,也最大范围涵盖了不同平台的受众。对于非虚构写作的形式与外延上,如“真实故事计划”般的许多非虚构平台除了提供沉浸式阅读的文字文本,还将其开发转化为漫画、音频、影视等全媒体形态,拓宽着非虚构写作的外延形式,用一种新的讲故事方式,试图透过生活的镜像,去寻找本质的真實。
(三)受众认知更注重非虚构作品现实关切与真实性
在受众认知层面,通过新媒体平台关注非虚构作品的用户在人群画像、媒介信息习惯以及对非虚构作品的态度与偏向等方面也区别于以往对新媒体平台受众特点。首先是对社会现实敏感且极度关注,相对于非虚构写作本身的文学性、故事性等要素,多数受众更注重非虚构作品现实关切与真实性,“用故事进入真实”、“文本的文学审美性”可能只是作为“好读”的外在形式,将之视为了解现实社会的一种视角或途径才是最关键的阅读初衷与动力。这也解释了在新媒体平台,注重与平民书写的非虚构作品很受欢迎的原因,相对于作家与记者等职业写作人非虚构作品,尽管在文学性与故事性上难以相提并论,或许文字很是粗粘简单,但以主体视角真实再现的社会一隅也足以让受众感知共鸣。
(四)转变为非虚构写作主体的可能性增加
关注非虚构写作的新媒体端受众表现了对社会新闻、文学历史等题材信息的高兴趣,碎片化的信息环境中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除了手机,书籍也是其接收信息的一大来源,知乎、豆瓣、微信、微博是活跃的四个主要平台,可以看出对文学性、知识性、社交性等平台的较高使用。最后在人口学特征上,18-28岁之间的年轻化受众群体、学历相对较高且大多有着中高等收入,这些特征使得转变为非虚构写作主体的可能性加大,且在未来非虚构作品的付费与消费上有着潜在的能力。
二、亲民性与大众化:一种新的“非虚构写作”趋势
凭借技术的赋权,越来越多像“真实故事计划”的新媒体平台给非虚构写作提供入口和平台,其一大众化”的理念极大降低了非虚构写作的门槛,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得以表达自我,从个体角度提供对社会多样性观察思考的文本。而非虚构写作的群体也开始从职业记者、非虚构作家扩大到普通人,呈现出一种亲民化与大众化的发展趋势,拓宽了非虚构写作的外延。
对于非虚构写作而言,更多元的写作主体,意味着同时引入了更多元的视角。就不同主体所采写的非虚构作品而言,普通人的非虚构写作往往更容易引起共鸣、感动或反思。
确实如此,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向普通人的过渡与开放,某种程度上对于社会边缘群体(如各种底层)或疏于关注的地域(如农村)有了发声书写他们真实生活的机会,而不仅仅只是被“知识精英”群体记录或描写,作为真实事件的亲历者或见证者,这样的非虚构故事文本显得弥足珍贵,这也是非虚构写作主体大众化的意义所在。
而承载这种非虚构写作的新媒体平台无疑加速了这一趋势,在受众重度依赖移动互联网接受信息的媒介环境中,其传播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加之社群化的运营与充分互动、多渠道的分发,在移动化与社交化传播趋势下都获得了极佳效果。
但与此同时也应看到这种大众化非虚构写作的不足之处。相对于职业记者和作家,大多数普通人在采访调查、田野实践方面的欠缺,文字可能流于事件表面而难以深入其中。面对越来越密集的非虚构类写作平台,如何在大量稿件中确保真实性,并选出真正有价值的大众化非虚构写作文本,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的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方向奇观窄化的倾向
在以用户为主体和流量为王的新媒体平台,如何吸引受众的关注、点击、阅读以及分享转发,成为重要考量或是平台追求之一,而许多新媒体平台商业化的逻辑也促使其寻求具有极佳传播力的爆款。在诸多因素的挤压下,关于凶杀、奇事、性、亚文化、边缘群体等题材的非虚构故事不断被挖掘呈现、过度展示。以“真实故事计划”为例,像《艾滋、婚外情和地下丐帮:一次DNA鉴定引发的风暴》、《精神病少女杀人事件》、《我的性启蒙女孩》、《一个男人的下半身回忆录》等非虚构题材,不得不说有猎奇之嫌。 (二)文本过于偏重故事性。在笔者所观察到的非虚构类新媒体平台,一个重要的共性是对“故事”的强调与呈现,诚然“用故事进入真实”是非虚构写作独特的魅力所在,且在如今碎片化的读屏时代,动辄四五千字以上的非虚构作品如要让读者沉浸其中并耐心读完,带有强情节叙事因素的故事性必然不可或缺。但反观许多新媒体平台的非虚构写作,对于非虚构写作的其他因素如文学性、人性或是社会公共性等纷纷有意或无意让位于故事性。而一篇好的非虚构作品绝不仅仅是好看的故事,而是在文学性、真实性、故事性交织的背后,对人性或是社会等不同层次的呈现探讨以及带来的诸多思考。
(三)平台模式的单一固化
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非虚构类平台,使得关注的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打开阅读并评论互动、转发分享,但同时也要求平台每日更新新的非虚构作品予以阅读,但非虚构作品并非快速生产的短讯新闻,大量的采访调查与后期对材料的梳理分析以及中长篇的撰写都需要时间,需要一定时间打磨的“慢”与新媒体平台要求日更的“新”与“快”可谓一定冲突。“真实故事计划”采用UGC模式来保证了稿件的源源不断与每日更新,但基于这种平台模式的内容生产的弊端在于其非虚构作品在质量上可能参差不齐,很难与职业记者或作家所生产的非虚构作品相媲美,且非虚构写作所要求的深厚的调查采访、资料分析与透过表象的真实发现也是大多普通人难以实践的。
四、平台化与社群化的传播路径
(一)微信平台化传播
将微信公众号作为其非虚构内容的发布平台,除了对受众移动化与社交化内容接收习惯的考量,还在于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有其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优势。一方面,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将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融合来调动受众对非虚构作品阅读的多重感官体验,另一方面,即时传播、交互性也是其优势所在。具体运营时体现在其对平台非虚构内容的排版发布、视觉呈现以及评论互动上;在视觉呈现上,充分考虑读图时代的受众阅读习惯。不同于碎片化信息,非虚构作品内容幅度大字数多,对于移动端读屏的受众而言,很容易对呈现在移动手机端的长篇文字疲倦。将发布在微信公众平台非虚构故事精心分为若干部分,每部分文字中间配以内容相关的真实图片,避免阅读疲劳。对于该非虚构故事无法提供真实场景图片的,则配以主题相关的影视图片,这样以来受众便能更好阅读作品;在评论互动上,“真实故事计划”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社交互动功能,与受众就发布的非虚构作品主题延伸讨论。微信公众平台发布非虚构作品后,受众在评论区就作品主题或发表看法意見,或讲述自身相同经历,将非虚构作品带来的共鸣以一种更多元的视角进一步呈现,进而分享转发带来二次传播。
(二)社群化运营互动
积极建立微信社群,“真实故事计划”会设置准入门槛以确保社群成员质量与进入后对非虚构内容话题的参与度与活跃度,并以地域城市划分建立相应的线上微信社群,方便日后组织相应城市线下活动。“真实故事计划”微信社群成员多基于长期对“真实故事计划”非虚构作品的阅读与由衷热爱,通过“微信小助手”添加个人微信来进入相应社群。
对于微信社群的管理,则可以向群内征集“城市合伙人。由忠实的粉丝来充当群主,确保各个微信社群内不会充斥垃圾广告等不信息。另外还要对于非虚构故事内容在微信社群的运营传播则分线上与线下。线上,每天会将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非虚构作品转发到各个微信社群,辅以简介让群内忠实的粉丝用户阅读并自由讨论,既避免了所发布的非虚构故事淹没在用户关注的众多公众号中,也有利于阅读并分享到朋友圈并沿着个人关系链持续多次传播。除此之外,社群群主还会设置发起非虚构故事相关话题,社群内用户积极参与,就设置话题分享讲述自身经历,各个微信群管理者将优秀的回答汇总成为短故事内容来源。线下,可以在不同城市与一些品牌合作开展“非虚构故事”相关线下活动或组织读者见面会,活动开展前便在相应城市微信社群发起通知。
结语
面对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冲击,市场化媒体陷入下滑泥淖而不得不寻求艰难转型,传统商业模式失灵甚至几近溃败,受众注意力大范围转移,与此同时,媒体记者也在寻求职业自救。也就是在这样一个面临诸多危机与结构性因素挤压的节点,非虚构写作在新闻业大放光彩并展示出潜在的商业可能性,尤其是在新媒体端许多非虚构爆款作品动辄带来百万甚至几千万的阅读量,且最终以高价卖出IP。此时,探讨新媒体端非虚构作品的生产传播,并以受众角度分析其态度认知等因素,对于拓展新闻业在这一领域更多延展性有所借鉴。因此从传播角度展开,对非虚构写作在新媒体端的平台化与社群化的传播路径予以呈现,另外探究非虚构作品基于新媒体端如何生产、传播的研究尚属空白;在社交化传播的今天,非虚构写作的大热与受到追捧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新媒体端的受众,对这部分受众的研究目前鲜见且值得探讨。
参考文献:
[1]程俊欣.新媒体时代非虚构写作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视听,2020(05):214-215.
[2]李新,靳秋蕊.当代新媒体艺术的特征及发展趋势——从英国“特纳奖”说起[J].中国文艺评论,2020(04):39-49.
[3]张萍.超越悖谬:解读新新闻主义的双重境遇[J].新闻界,2020(03):80-92.
[4]韩生华,严心宁,贾磊.融媒体时代高校非虚构写作教学改革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27(09):116-120.
[5]殷宝刚,李莎.论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与传播[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7):121+123.
[6]许莹,程贺.非虚构写作情感化传播的作用与边界——对微信公众号“网易人间”“界面正午”“真实故事计划”作品的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9(08):68-71.
[7]李文学,曹艳.非虚构写作新闻实践的内涵、特点与基本原则[J].新闻论坛,2019(04):42-44.
[8]田香凝,刘沫潇.新媒体时代非虚构写作的现状、问题与未来[J].编辑之友,2019(08):55-59.
[9]杨利娟.新闻业危机的商业主义救赎——以非虚构写作平台“真实故事计划”的创业实践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7):70-74.
关键词:非虚构写作;新媒体传播;平民化;受众分析
一、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的传播
(一)传统的传播平台与形式被颠覆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重塑,颠覆了以往的传播平台与形式。“非虚构写作”不仅借助新媒体平台这一巨额流量入口获得大批用户,在传播主体与形式等诸多方面也发生着变化。在非虚构内容生产上,技术的赋权让非虚构创作的门槛大为降低,催生了不同于职业写作者的平民化非虚构写作,从本质而言这是新媒体平台用户的内容受众与生产主体双重角色体现,为非虚构写作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外延,也促进了更具贴近性的大众化阅读和传播。而这种基于海量用户筛选出的非虚构写作文本,又进一步对之进行如影视化改编的商业化运营,探索变现的商业化链条。在新媒体平台传播时也做了针对性调整,如提供篇幅5000字左右的沉浸式阅读或更长篇的分期连载,也有包含动人瞬间的三四百字短故事的碎片阅读,主题上以情感故事、社会热点、病患故事、青春成长、职业群像、边缘群体等类型化内容为主,在展示广阔社会图景的同时极为注重题材的动人和共鸣性。
(二)非虚构内容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路径更为灵活多变
对于非虚构内容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路径与样态上,也采用了更为灵活多变的方式。在当下受众重度依赖社交媒体接收信息的媒介环境中,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并在此之上建立社群进行线上到线下的运营传播,极大降低传播成本的同时也收获了极佳的传播效果,而对于分众化的传播环境,将非虚构内容文本进行多渠道分发,也最大范围涵盖了不同平台的受众。对于非虚构写作的形式与外延上,如“真实故事计划”般的许多非虚构平台除了提供沉浸式阅读的文字文本,还将其开发转化为漫画、音频、影视等全媒体形态,拓宽着非虚构写作的外延形式,用一种新的讲故事方式,试图透过生活的镜像,去寻找本质的真實。
(三)受众认知更注重非虚构作品现实关切与真实性
在受众认知层面,通过新媒体平台关注非虚构作品的用户在人群画像、媒介信息习惯以及对非虚构作品的态度与偏向等方面也区别于以往对新媒体平台受众特点。首先是对社会现实敏感且极度关注,相对于非虚构写作本身的文学性、故事性等要素,多数受众更注重非虚构作品现实关切与真实性,“用故事进入真实”、“文本的文学审美性”可能只是作为“好读”的外在形式,将之视为了解现实社会的一种视角或途径才是最关键的阅读初衷与动力。这也解释了在新媒体平台,注重与平民书写的非虚构作品很受欢迎的原因,相对于作家与记者等职业写作人非虚构作品,尽管在文学性与故事性上难以相提并论,或许文字很是粗粘简单,但以主体视角真实再现的社会一隅也足以让受众感知共鸣。
(四)转变为非虚构写作主体的可能性增加
关注非虚构写作的新媒体端受众表现了对社会新闻、文学历史等题材信息的高兴趣,碎片化的信息环境中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除了手机,书籍也是其接收信息的一大来源,知乎、豆瓣、微信、微博是活跃的四个主要平台,可以看出对文学性、知识性、社交性等平台的较高使用。最后在人口学特征上,18-28岁之间的年轻化受众群体、学历相对较高且大多有着中高等收入,这些特征使得转变为非虚构写作主体的可能性加大,且在未来非虚构作品的付费与消费上有着潜在的能力。
二、亲民性与大众化:一种新的“非虚构写作”趋势
凭借技术的赋权,越来越多像“真实故事计划”的新媒体平台给非虚构写作提供入口和平台,其一大众化”的理念极大降低了非虚构写作的门槛,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得以表达自我,从个体角度提供对社会多样性观察思考的文本。而非虚构写作的群体也开始从职业记者、非虚构作家扩大到普通人,呈现出一种亲民化与大众化的发展趋势,拓宽了非虚构写作的外延。
对于非虚构写作而言,更多元的写作主体,意味着同时引入了更多元的视角。就不同主体所采写的非虚构作品而言,普通人的非虚构写作往往更容易引起共鸣、感动或反思。
确实如此,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向普通人的过渡与开放,某种程度上对于社会边缘群体(如各种底层)或疏于关注的地域(如农村)有了发声书写他们真实生活的机会,而不仅仅只是被“知识精英”群体记录或描写,作为真实事件的亲历者或见证者,这样的非虚构故事文本显得弥足珍贵,这也是非虚构写作主体大众化的意义所在。
而承载这种非虚构写作的新媒体平台无疑加速了这一趋势,在受众重度依赖移动互联网接受信息的媒介环境中,其传播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加之社群化的运营与充分互动、多渠道的分发,在移动化与社交化传播趋势下都获得了极佳效果。
但与此同时也应看到这种大众化非虚构写作的不足之处。相对于职业记者和作家,大多数普通人在采访调查、田野实践方面的欠缺,文字可能流于事件表面而难以深入其中。面对越来越密集的非虚构类写作平台,如何在大量稿件中确保真实性,并选出真正有价值的大众化非虚构写作文本,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的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方向奇观窄化的倾向
在以用户为主体和流量为王的新媒体平台,如何吸引受众的关注、点击、阅读以及分享转发,成为重要考量或是平台追求之一,而许多新媒体平台商业化的逻辑也促使其寻求具有极佳传播力的爆款。在诸多因素的挤压下,关于凶杀、奇事、性、亚文化、边缘群体等题材的非虚构故事不断被挖掘呈现、过度展示。以“真实故事计划”为例,像《艾滋、婚外情和地下丐帮:一次DNA鉴定引发的风暴》、《精神病少女杀人事件》、《我的性启蒙女孩》、《一个男人的下半身回忆录》等非虚构题材,不得不说有猎奇之嫌。 (二)文本过于偏重故事性。在笔者所观察到的非虚构类新媒体平台,一个重要的共性是对“故事”的强调与呈现,诚然“用故事进入真实”是非虚构写作独特的魅力所在,且在如今碎片化的读屏时代,动辄四五千字以上的非虚构作品如要让读者沉浸其中并耐心读完,带有强情节叙事因素的故事性必然不可或缺。但反观许多新媒体平台的非虚构写作,对于非虚构写作的其他因素如文学性、人性或是社会公共性等纷纷有意或无意让位于故事性。而一篇好的非虚构作品绝不仅仅是好看的故事,而是在文学性、真实性、故事性交织的背后,对人性或是社会等不同层次的呈现探讨以及带来的诸多思考。
(三)平台模式的单一固化
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非虚构类平台,使得关注的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打开阅读并评论互动、转发分享,但同时也要求平台每日更新新的非虚构作品予以阅读,但非虚构作品并非快速生产的短讯新闻,大量的采访调查与后期对材料的梳理分析以及中长篇的撰写都需要时间,需要一定时间打磨的“慢”与新媒体平台要求日更的“新”与“快”可谓一定冲突。“真实故事计划”采用UGC模式来保证了稿件的源源不断与每日更新,但基于这种平台模式的内容生产的弊端在于其非虚构作品在质量上可能参差不齐,很难与职业记者或作家所生产的非虚构作品相媲美,且非虚构写作所要求的深厚的调查采访、资料分析与透过表象的真实发现也是大多普通人难以实践的。
四、平台化与社群化的传播路径
(一)微信平台化传播
将微信公众号作为其非虚构内容的发布平台,除了对受众移动化与社交化内容接收习惯的考量,还在于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有其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优势。一方面,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将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融合来调动受众对非虚构作品阅读的多重感官体验,另一方面,即时传播、交互性也是其优势所在。具体运营时体现在其对平台非虚构内容的排版发布、视觉呈现以及评论互动上;在视觉呈现上,充分考虑读图时代的受众阅读习惯。不同于碎片化信息,非虚构作品内容幅度大字数多,对于移动端读屏的受众而言,很容易对呈现在移动手机端的长篇文字疲倦。将发布在微信公众平台非虚构故事精心分为若干部分,每部分文字中间配以内容相关的真实图片,避免阅读疲劳。对于该非虚构故事无法提供真实场景图片的,则配以主题相关的影视图片,这样以来受众便能更好阅读作品;在评论互动上,“真实故事计划”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社交互动功能,与受众就发布的非虚构作品主题延伸讨论。微信公众平台发布非虚构作品后,受众在评论区就作品主题或发表看法意見,或讲述自身相同经历,将非虚构作品带来的共鸣以一种更多元的视角进一步呈现,进而分享转发带来二次传播。
(二)社群化运营互动
积极建立微信社群,“真实故事计划”会设置准入门槛以确保社群成员质量与进入后对非虚构内容话题的参与度与活跃度,并以地域城市划分建立相应的线上微信社群,方便日后组织相应城市线下活动。“真实故事计划”微信社群成员多基于长期对“真实故事计划”非虚构作品的阅读与由衷热爱,通过“微信小助手”添加个人微信来进入相应社群。
对于微信社群的管理,则可以向群内征集“城市合伙人。由忠实的粉丝来充当群主,确保各个微信社群内不会充斥垃圾广告等不信息。另外还要对于非虚构故事内容在微信社群的运营传播则分线上与线下。线上,每天会将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非虚构作品转发到各个微信社群,辅以简介让群内忠实的粉丝用户阅读并自由讨论,既避免了所发布的非虚构故事淹没在用户关注的众多公众号中,也有利于阅读并分享到朋友圈并沿着个人关系链持续多次传播。除此之外,社群群主还会设置发起非虚构故事相关话题,社群内用户积极参与,就设置话题分享讲述自身经历,各个微信群管理者将优秀的回答汇总成为短故事内容来源。线下,可以在不同城市与一些品牌合作开展“非虚构故事”相关线下活动或组织读者见面会,活动开展前便在相应城市微信社群发起通知。
结语
面对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冲击,市场化媒体陷入下滑泥淖而不得不寻求艰难转型,传统商业模式失灵甚至几近溃败,受众注意力大范围转移,与此同时,媒体记者也在寻求职业自救。也就是在这样一个面临诸多危机与结构性因素挤压的节点,非虚构写作在新闻业大放光彩并展示出潜在的商业可能性,尤其是在新媒体端许多非虚构爆款作品动辄带来百万甚至几千万的阅读量,且最终以高价卖出IP。此时,探讨新媒体端非虚构作品的生产传播,并以受众角度分析其态度认知等因素,对于拓展新闻业在这一领域更多延展性有所借鉴。因此从传播角度展开,对非虚构写作在新媒体端的平台化与社群化的传播路径予以呈现,另外探究非虚构作品基于新媒体端如何生产、传播的研究尚属空白;在社交化传播的今天,非虚构写作的大热与受到追捧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新媒体端的受众,对这部分受众的研究目前鲜见且值得探讨。
参考文献:
[1]程俊欣.新媒体时代非虚构写作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视听,2020(05):214-215.
[2]李新,靳秋蕊.当代新媒体艺术的特征及发展趋势——从英国“特纳奖”说起[J].中国文艺评论,2020(04):39-49.
[3]张萍.超越悖谬:解读新新闻主义的双重境遇[J].新闻界,2020(03):80-92.
[4]韩生华,严心宁,贾磊.融媒体时代高校非虚构写作教学改革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27(09):116-120.
[5]殷宝刚,李莎.论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与传播[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7):121+123.
[6]许莹,程贺.非虚构写作情感化传播的作用与边界——对微信公众号“网易人间”“界面正午”“真实故事计划”作品的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9(08):68-71.
[7]李文学,曹艳.非虚构写作新闻实践的内涵、特点与基本原则[J].新闻论坛,2019(04):42-44.
[8]田香凝,刘沫潇.新媒体时代非虚构写作的现状、问题与未来[J].编辑之友,2019(08):55-59.
[9]杨利娟.新闻业危机的商业主义救赎——以非虚构写作平台“真实故事计划”的创业实践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7):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