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电子信息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进入专业角色,工作能力差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提出一种理论联系实际新的实验教学改革方法。通过开发创新性实验内容,发展学生自主设计学习的思想等手段,培养学生系统总体设计、硬件系统设计以及响应的软件开发能力,以适应创新人才体系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电子信息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 (a)-0000-00
如何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是我国高等院校经常探讨的问题。为适应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实验教学体制,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综合实验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方面是一般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1]。
1现状分析
通过前期对几个院校在实验教学改革和优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调研发现:学生毕业后不能尽快进入专业角色、工作胜任能力较差。探究其原因,实验教学方面的缺陷占有重要的因素。在学校学习中,学生的实验课学习是被动的、循规蹈矩的,学生专业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竞争意识等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方位提高。尽管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如改革实验课程体系、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但这些都只是对原有实践教学模式枝节的修补,仍停留在纸上谈兵,很少有从统筹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眼,为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实训平台、开出技术先进的实验内容[2,3]。
本着学习国内外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和开拓创新的原则,总结借鉴国内外高校在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方面的经验,探索几点改革方法和内容。
2改革内容
2.1开出更多复合性的综合设计性创新实验内容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知识的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实验内容的复合性是综合设计性实验的重要特征,旨在培养学生知识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复合型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不仅涉及与专业相关基础课程的知识综合或系列课程知识综合,而且涉及多门专业课程或交叉学科相关课程的综合知识。目前,电子信息类综合设计性实验题目少、内容陈旧且更新慢。改革内容之一就是将传统实验与现代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先进的实验装置相结合,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内容,弥补大学生对知识归纳和综合运用能力较差的缺陷,培养和促进参与该课题研究的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2.2培养学生运用多元化的实验方法
以往实验方法绝大多数是针对基础或专业课程,通过硬件电路或硬件系统完成简单的、基本的验证性实验,而且完全是为了验证课堂上所讲授的理论,实验方法单一。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先进的设计工具EDA技术、DSP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MATLAB仿真软件等技术的应用,导致了传统实验方法的改革。改革内容之二就是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实验方法完成同一个实验内容,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实验原理设计并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掌握不同的实验方法,这样的实验才称得上综合设计性实验。
2.3培养学生掌握多样性的实验手段
以往的实验手段或实验环境绝大多数采用简单的实验箱或以往只能看见控制面板的实验装置等硬件环境,实验内容与理论课内容相符但与实际现场操作环境相脱节,学生只能按照老师指定的实验内容进行实践。尽管软件实验环境有其自身的优点,但纯粹的软件教学手段也是不完整的,完美的实验手段应当是一个与实际现场操作环境一致的实验环境。改革内容之三就是构建一个综合设计性创新实验平台,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实验手段完成同一个实验,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不同的实验技能。
该综合设计性创新实验装置要完全“透明化”,这是该实验台与以往实验台相比最突出的优点,学生可以看见实验装置内部各挂件,并留有接口,与之配套的PC机内存储该装置各器件电路原理图,现场接线,且每个设备都留有接口,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在实验器材基础上自由搭建电路系统,并可模拟仿真,适合培养有创新能力,且具备电子信息类工程师潜质的人才。
3结论
旨在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和创新性,综合设计性创新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及实验手段的综合性,使学生掌握综合的知识,培养综合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运用综合的方法、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这样就体现了人才的综合性。通过实验内容的复合性、实验方法的多元性以及实验手段的多样性的研究与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科研能力,使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高。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月秀,尤佳.单片机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4):17—19.
[2] 廖平.单片机实验教学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7):36-38.
[3] 黄建龙.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改革初探[J].南京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5(2):105—107.
关键词: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电子信息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 (a)-0000-00
如何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是我国高等院校经常探讨的问题。为适应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实验教学体制,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综合实验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方面是一般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1]。
1现状分析
通过前期对几个院校在实验教学改革和优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调研发现:学生毕业后不能尽快进入专业角色、工作胜任能力较差。探究其原因,实验教学方面的缺陷占有重要的因素。在学校学习中,学生的实验课学习是被动的、循规蹈矩的,学生专业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竞争意识等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方位提高。尽管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如改革实验课程体系、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但这些都只是对原有实践教学模式枝节的修补,仍停留在纸上谈兵,很少有从统筹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眼,为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实训平台、开出技术先进的实验内容[2,3]。
本着学习国内外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和开拓创新的原则,总结借鉴国内外高校在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方面的经验,探索几点改革方法和内容。
2改革内容
2.1开出更多复合性的综合设计性创新实验内容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知识的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实验内容的复合性是综合设计性实验的重要特征,旨在培养学生知识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复合型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不仅涉及与专业相关基础课程的知识综合或系列课程知识综合,而且涉及多门专业课程或交叉学科相关课程的综合知识。目前,电子信息类综合设计性实验题目少、内容陈旧且更新慢。改革内容之一就是将传统实验与现代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先进的实验装置相结合,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内容,弥补大学生对知识归纳和综合运用能力较差的缺陷,培养和促进参与该课题研究的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2.2培养学生运用多元化的实验方法
以往实验方法绝大多数是针对基础或专业课程,通过硬件电路或硬件系统完成简单的、基本的验证性实验,而且完全是为了验证课堂上所讲授的理论,实验方法单一。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先进的设计工具EDA技术、DSP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MATLAB仿真软件等技术的应用,导致了传统实验方法的改革。改革内容之二就是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实验方法完成同一个实验内容,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实验原理设计并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掌握不同的实验方法,这样的实验才称得上综合设计性实验。
2.3培养学生掌握多样性的实验手段
以往的实验手段或实验环境绝大多数采用简单的实验箱或以往只能看见控制面板的实验装置等硬件环境,实验内容与理论课内容相符但与实际现场操作环境相脱节,学生只能按照老师指定的实验内容进行实践。尽管软件实验环境有其自身的优点,但纯粹的软件教学手段也是不完整的,完美的实验手段应当是一个与实际现场操作环境一致的实验环境。改革内容之三就是构建一个综合设计性创新实验平台,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实验手段完成同一个实验,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不同的实验技能。
该综合设计性创新实验装置要完全“透明化”,这是该实验台与以往实验台相比最突出的优点,学生可以看见实验装置内部各挂件,并留有接口,与之配套的PC机内存储该装置各器件电路原理图,现场接线,且每个设备都留有接口,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在实验器材基础上自由搭建电路系统,并可模拟仿真,适合培养有创新能力,且具备电子信息类工程师潜质的人才。
3结论
旨在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和创新性,综合设计性创新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及实验手段的综合性,使学生掌握综合的知识,培养综合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运用综合的方法、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这样就体现了人才的综合性。通过实验内容的复合性、实验方法的多元性以及实验手段的多样性的研究与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科研能力,使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高。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月秀,尤佳.单片机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4):17—19.
[2] 廖平.单片机实验教学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7):36-38.
[3] 黄建龙.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改革初探[J].南京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5(2):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