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它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化底蕴。当下的文言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出现脱离文化和文学进行单纯的翻译教学现象,造成学生很难触摸到古文的温度和厚度,感受到古文的趣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古文时,引导学生细嚼慢咽,仔细品读,彰显文言应有的魅力。
关键词:古文;品读;人物形象;情感
古文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是华夏民族宝贵的文学遗产,学好古文对提高师生的语文修养至关重要。但长期以来,古文教学一直成为困扰教师教学的难题。一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一篇篇优美的文言文分解的支离破碎,将文言课堂窄化为“说文解字”课,让原本充满诗意与文化底蕴的课堂变得干瘪无趣。那么,如何实现古文的有效教学,其落脚点应是文本的品读与文化的传承。本文将以初中古文为例,从品读角度浅谈古文教学,让学生在品中思,在思中悟,真正感受文言的厚度與魅力。
一、着眼文言,在品中明文意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学生对于古文阅读的难点首先来自于的“文言”的陌生感。以《石壕吏》为例,在这篇文章中“吏”、“邺”、“逾”、“戍”等词的读法以及“一何”、“前”、“惟”、“完裙”、“绝”等词在文中的含义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借助《古代汉语词典》和课文注释来理解,进而在熟读中明确文言记叙的事件,从而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在引导学生感受文言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去梳理文章内容,感受杜甫的写作思路。
《石壕吏》全文共四个小节,第一节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起因;在第二节中生动再现了老妇人、官吏的情态;第三节向我们具体描述了老妇人的“致词”,她先叙述家人为国捐躯—家中三位儿子都为国作战,两死一生,接着描述家里现在已经没有男丁可以参加作战,只能要求自己参加;第四节是事件的结局,暗示着老妇人最终被带走。在一步步的梳理中生动再现了五个景象——官吏捉人、老翁逾墙、老妇致词、夜闻幽咽、天明告别,从而使学生对文本的品读有了画面感和流动感,进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言。实际上对于文言的理解是建立在对语言的分析上,只有不断品读,分析文意,深入理解,才能实现读者与作者的共鸣与沟通。
二、发现疑问,在品读中丰富体验
品读文言要尊重学生的初始体验,并从中发现疑问,勤于思考,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品读过程中拓宽思维,丰富体验,积累语文素养,提高古文学习能力。在教学《虽有嘉肴》过程中,通过仔细品读会发现文章四次连用“然后”一词:“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一般来说,经典古文在遣词造句上都非常讲究,文中出现的词语大多不会反复使用。那么,为什么仅仅70多字的《虽有嘉肴》中,有四次重复出现“然后”呢?在引导学生仔细品读文本后会逐渐理解到作者是在突出“学之后”会知不足,“教之后”才能知困,“学之后”才会自反,“教之后”才可自强;是在告诉我们只有“学”和“教”之后才能对自我起促进作用,才能不断让自己长进;是在强调“教”和“学”的重要性;从而得出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那么,文中四次“然后”的使用,实际上是在反复的出现过程中对文章的主要思路起到突出与梳理的作用,是让文章的内容无形融合在四个“然后”中。
又如在《石壕吏》中,学生在品读过程中会发现几个反常现象,一是为什么诗人投宿“石壕村”,不投宿旅馆;二是诗人遇到的征兵为什么突袭征人;三是老翁“逾墙走”与其年龄和体力不符。在学生疑惑的几个问题中,让学生通过讨论、品读和教师的不断引导,可以感受到这些都是由于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在动荡不安中,诗人在行走过程中生活贫苦,无法投宿旅店,征兵过多,导致百姓不愿当兵,老翁对于当兵的恐惧已经使他顾不上自身的身体状况。所有的这些反常都体现了那个时代人民的悲苦,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忧虑,对于国家的担忧,对于无能残暴官吏的愤怒。所有的这些品读和感悟,都是学生细品古文中的收货,这些会丰富学生对于古文的理解,丰富阅读体验。
学生在不断思考,不断质疑的过程中,在探究文言用词走向文言内容的过程中,会逐渐理解作者,理解文本,会体会到每个文言字词背后都有深刻的内涵和广阔的文言天地。
、感悟形象,在品读中领会情感
文言阅读教学中,要在领会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品读文章,感受人物形象,真正体会诗人在古文中所表现的真情实感。如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先后以“酉卒翁”、“太守”、“庐陵欧阳修”表明自己的身份,在分析文本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这三个称谓变化的原因,从而感悟人物形象,触摸文章情感。
欧阳修在刚迈入不惑之年时就自称自己为“翁”,这是为什么呢?欧阳修曾在诗中写道:“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联系欧阳修的一生,由于家庭的变故和仕途的挫折让他心力交瘁,饱尝生活的苦楚,因此。这里的“翁”就很准确的体现了欧阳修内心的悲凉与孤独,带着这份孤独,欧阳修来到了醉翁亭,沉醉于山水之中,有着寄情于山水的乐观与旷达。那么,为什么他又自称为“太守”呢?在引导学生不断品读的过程中,可以品读到欧阳修虽沉醉于滁州的山水之中,但他内心还是清醒的。欧阳修曾修建了一座醒心亭,想要时刻提醒自己要“醒耳”、“醒目”、“醒心”,他时刻提醒自己当初的政治理想“致君尧舜”,于是他励精图治,使得滁州百姓生活美好,“负者歌于途,行者修于树”;使得滁州百姓生活富足,品“临溪而渔”;使得滁州百姓生活闲适,“山肴野蔌”、“觥筹交错”。在此时此刻,欧阳修不再是“醉翁”,他是“太守”,他让我们看到作为太守的责任,感受到那份执政清明之心和对自己理想的执着。那又是为什么,作者在最后称自己为欧阳修呢?《尚书》中曾经说道:“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欧阳修在与民同乐时已经将百姓的乐趣变成了自己的乐趣,这是他作为儒家文人身上所体现的忧民之忧,乐民之乐的民本J隋怀。细细品读文本,我们可以感受到欧阳修在逆境中,坚守职责,敢于承担,乐观向上,体现了以其为代表的中国文人在面对百姓时的责任和面对挫折时不屈又执着的灵魂。
总之,古文品读对培养学生语感,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文学修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对于老师而言,文言教学在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教学水平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嚼慢咽品古文,使学生在不断的品读过程中读出文言的趣味性,品出文言应有的文化深度,彰显文言应有的魅力。
关键词:古文;品读;人物形象;情感
古文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是华夏民族宝贵的文学遗产,学好古文对提高师生的语文修养至关重要。但长期以来,古文教学一直成为困扰教师教学的难题。一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一篇篇优美的文言文分解的支离破碎,将文言课堂窄化为“说文解字”课,让原本充满诗意与文化底蕴的课堂变得干瘪无趣。那么,如何实现古文的有效教学,其落脚点应是文本的品读与文化的传承。本文将以初中古文为例,从品读角度浅谈古文教学,让学生在品中思,在思中悟,真正感受文言的厚度與魅力。
一、着眼文言,在品中明文意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学生对于古文阅读的难点首先来自于的“文言”的陌生感。以《石壕吏》为例,在这篇文章中“吏”、“邺”、“逾”、“戍”等词的读法以及“一何”、“前”、“惟”、“完裙”、“绝”等词在文中的含义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借助《古代汉语词典》和课文注释来理解,进而在熟读中明确文言记叙的事件,从而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在引导学生感受文言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去梳理文章内容,感受杜甫的写作思路。
《石壕吏》全文共四个小节,第一节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起因;在第二节中生动再现了老妇人、官吏的情态;第三节向我们具体描述了老妇人的“致词”,她先叙述家人为国捐躯—家中三位儿子都为国作战,两死一生,接着描述家里现在已经没有男丁可以参加作战,只能要求自己参加;第四节是事件的结局,暗示着老妇人最终被带走。在一步步的梳理中生动再现了五个景象——官吏捉人、老翁逾墙、老妇致词、夜闻幽咽、天明告别,从而使学生对文本的品读有了画面感和流动感,进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言。实际上对于文言的理解是建立在对语言的分析上,只有不断品读,分析文意,深入理解,才能实现读者与作者的共鸣与沟通。
二、发现疑问,在品读中丰富体验
品读文言要尊重学生的初始体验,并从中发现疑问,勤于思考,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品读过程中拓宽思维,丰富体验,积累语文素养,提高古文学习能力。在教学《虽有嘉肴》过程中,通过仔细品读会发现文章四次连用“然后”一词:“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一般来说,经典古文在遣词造句上都非常讲究,文中出现的词语大多不会反复使用。那么,为什么仅仅70多字的《虽有嘉肴》中,有四次重复出现“然后”呢?在引导学生仔细品读文本后会逐渐理解到作者是在突出“学之后”会知不足,“教之后”才能知困,“学之后”才会自反,“教之后”才可自强;是在告诉我们只有“学”和“教”之后才能对自我起促进作用,才能不断让自己长进;是在强调“教”和“学”的重要性;从而得出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那么,文中四次“然后”的使用,实际上是在反复的出现过程中对文章的主要思路起到突出与梳理的作用,是让文章的内容无形融合在四个“然后”中。
又如在《石壕吏》中,学生在品读过程中会发现几个反常现象,一是为什么诗人投宿“石壕村”,不投宿旅馆;二是诗人遇到的征兵为什么突袭征人;三是老翁“逾墙走”与其年龄和体力不符。在学生疑惑的几个问题中,让学生通过讨论、品读和教师的不断引导,可以感受到这些都是由于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在动荡不安中,诗人在行走过程中生活贫苦,无法投宿旅店,征兵过多,导致百姓不愿当兵,老翁对于当兵的恐惧已经使他顾不上自身的身体状况。所有的这些反常都体现了那个时代人民的悲苦,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忧虑,对于国家的担忧,对于无能残暴官吏的愤怒。所有的这些品读和感悟,都是学生细品古文中的收货,这些会丰富学生对于古文的理解,丰富阅读体验。
学生在不断思考,不断质疑的过程中,在探究文言用词走向文言内容的过程中,会逐渐理解作者,理解文本,会体会到每个文言字词背后都有深刻的内涵和广阔的文言天地。
、感悟形象,在品读中领会情感
文言阅读教学中,要在领会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品读文章,感受人物形象,真正体会诗人在古文中所表现的真情实感。如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先后以“酉卒翁”、“太守”、“庐陵欧阳修”表明自己的身份,在分析文本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这三个称谓变化的原因,从而感悟人物形象,触摸文章情感。
欧阳修在刚迈入不惑之年时就自称自己为“翁”,这是为什么呢?欧阳修曾在诗中写道:“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联系欧阳修的一生,由于家庭的变故和仕途的挫折让他心力交瘁,饱尝生活的苦楚,因此。这里的“翁”就很准确的体现了欧阳修内心的悲凉与孤独,带着这份孤独,欧阳修来到了醉翁亭,沉醉于山水之中,有着寄情于山水的乐观与旷达。那么,为什么他又自称为“太守”呢?在引导学生不断品读的过程中,可以品读到欧阳修虽沉醉于滁州的山水之中,但他内心还是清醒的。欧阳修曾修建了一座醒心亭,想要时刻提醒自己要“醒耳”、“醒目”、“醒心”,他时刻提醒自己当初的政治理想“致君尧舜”,于是他励精图治,使得滁州百姓生活美好,“负者歌于途,行者修于树”;使得滁州百姓生活富足,品“临溪而渔”;使得滁州百姓生活闲适,“山肴野蔌”、“觥筹交错”。在此时此刻,欧阳修不再是“醉翁”,他是“太守”,他让我们看到作为太守的责任,感受到那份执政清明之心和对自己理想的执着。那又是为什么,作者在最后称自己为欧阳修呢?《尚书》中曾经说道:“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欧阳修在与民同乐时已经将百姓的乐趣变成了自己的乐趣,这是他作为儒家文人身上所体现的忧民之忧,乐民之乐的民本J隋怀。细细品读文本,我们可以感受到欧阳修在逆境中,坚守职责,敢于承担,乐观向上,体现了以其为代表的中国文人在面对百姓时的责任和面对挫折时不屈又执着的灵魂。
总之,古文品读对培养学生语感,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文学修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对于老师而言,文言教学在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教学水平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嚼慢咽品古文,使学生在不断的品读过程中读出文言的趣味性,品出文言应有的文化深度,彰显文言应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