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不明的死亡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ang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呀!——周医生!”护士李月娥慌里慌张地喊着冲进办公室。刘小兰吓了一跳,忙问:
  “啥事?周医生在厕所里。”
  “快,快,杨老师不行了!”
  “啊?!快喊周医生,快喊,……”
  周玉芝听到喊声,赶快从厕所里出来,跟着两个护士跑到药房望问,只见杨淑英脸色惨白,披着头发,仰面躺在床上,左臂衣袖卷起,紧握着拳头,右手曲在胸前死死地抓着胸襟。周玉芝一见,连忙一边揭开杨淑英的被子,一边叫道:
  “小李,快帮我把她衣服解开,赶快做心前区按摩;小刘,立即打电话要救护车。如果救护站没有医生来,就说我们有医生陪送,一定要他们立即派车。”
  十分钟后,八点四十五分,救护车到了城东公社卫生院,周玉芝随车护送。又过了十分钟,病人送进县医院,但是,人从车上抬下来已经死了。
  次日凌晨,林安县医院急诊室里。
  值班医生吴明义:“周医生,病人死前感觉如何?”
  周:“感到腰背痛,头痛,下肢发麻,迷迷糊糊的。因为一直没有吃,我叫护士给她打了一针葡萄糖,没有想到针才打完,病情就恶化了。”
  对于小周,县医院医生都很熟悉。看到她焦急的‘神色,吴明义能理解她此时的心情,尽量安慰地说:“病情发展太快,准都没有办法。刚才我们对尸体作了检查,外观正常,只是两个瞳孔扩散不一,没有其他异常的表现。根据病史和你们介绍的情况,我们几个当班的医生初步认为,可能是暴发性脊髓炎急性发作致死的。你看呢?”
  周:“恐怕是这样,症状很接近。我们开始以为是感冒,所以,黄医生也没有作这方面的检查。”
  吴:“这种病一开头是象感冒。……”(由远而近传来嚎哭声)“啊!死者家属来了,先去安慰一下吧,其他事我们再商量。老张什么时候回来?”
  “已经派人去叫了。”
  一会儿,急诊室里一片哭声。杨淑英父母哭着不依,邻居们也陪着落泪,吴、周忙着劝慰、解释。
  一辆自行车飞快地闯进县医院大门,三十四、五岁的张荣生满脸焦急地小跑进急诊室。
  “爹、娘,”,他顾不得招呼其他人,就问:“老吴,小周,淑英在哪?”
  周:“已经移到太平间了。”
  “啊?!——”
  吴:“老张,不要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情况。”老同学的吴明义把张荣生拉出来,边走边介绍病情,最后问:“她以前有过脊髓炎的症状吗?”
  “最近是在闹腰背痛、头痛、混身无力,但我总认为是感冒。她怎么会得上这种病呢?”张死死地拉着吴的手,悲痛地说。
  “唉——,现在没有办法了。”吴犹豫了一下。想到对方也是医生,又是同学,终于补了一句:“白天如果做个脑脊液检查就好了。”
  当天晚上,县公安局小会议室里灯火通明。
  法医:“我们局在接到死者家属要求查清死因的申诉以后,征得死者丈夫张荣生的同意,今天下午三点,我们和县医院一起,对尸体作了解剖。解剖所见是:死者心脏处于舒张期,肺、肝、脾、肾以及大脑均无病理改变,只是左、右心室里有少量气泡溢出。为进一步弄清情况,已对死者的主要致命部位及血液提取了适量检材,以备继续进行检验。”
  “你们的看法?”刑侦股长赵洪问。
  “经了解,死者四,五天前生过病,大队医疗站诊断为眩晕症,服药后有所好转。这几天又感到腰背痛和头痛,可以认为这是一种病态反应,因此不能排除因急病发作而死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尸解中没有发现重要的病理改变,我们也不能肯定就是这种可能性致死的。”
  “为什么只提急病发作而死的可能性,不提暴发性脊髓炎急性发作的诊断,是不是认为医院的诊断不能成立?”下面有人问。
  “有这个意思。因为急性脊髓炎虽然有发病急、感染以及病变区脊髓神经根刺激性疼痛的症状,与病人感到的剧烈腰背痛、头痛症状接近,但解剖上不能肯定后者就是前者引起的;而且有确诊意义的脑脊液病变,解剖中一点也没有发现。所以,我认为县医院的诊断很难成立。”
  “就是说,死亡原因不明喽!”有人又接了一句。顿时,气氛活跃起来。
  “既是这样,我们就要插手了。”
  “是不是再让医院查一下死因,或者听听卫生局的意见。”
  赵洪:“法医介绍的情况是清楚的。看来医院的诊断只是根据病史描述和对尸体的一般检查作出的,很可能缺乏科学根据。因为死因不明,死者家属又提出了申诉,所以除请县医院和卫生局再进一步查找死因以外,我们也要准备勘察现场和排查有关人员的情况。会议以后,要立即把情况向局里报一下。”
  郁郁葱葱的山峰,点缀着一丛丛秋天特有的黄花。在县城以东公路上立着一块标有2公里字样的里程碑,不远处,由一道院墙围起了两排青砖平房,这就是城东公社卫生院。
  侦察员刘玉华,王志强很快在前排办公室里找到了卫生院的支部书记申泉。
  申:“院长到地区卫生局开会去了,有什么事可以找我”。
  刘:“行,我们想了解一下杨淑英的病死经过。”,
  申:“好,我去拿一下她的病历。”(申将病历夹抱来。)“杨淑英是十月二十七日上午六点二十分住院的。她是公社民办中学的教师,丈夫就是本院的医生张荣生。据病人住院时说,她头天晚上就头痛、腰痛,折腾了一夜。夜里自己起来找了一片止痛片和一片APC吃。第二天,因为张荣生要下乡巡回医疗,就一大早把杨淑英送来,临时安排在药房里间的值班员铺上,以后,张就到巡回医疗地点王集去了。
  “当时的值班医师是黄凡。他叫护士李月娥给杨量了热度,是38.1℃,以后又验了血,血象正常。上午黄给她开的药是扑热息痛,土霉素。后来李月娥反映病人虚弱,黄又开了葡萄糖和钾盐。下午,病人睡了一会,仍然头痛、腰痛,而且发展到全身都痛,手脚发麻。晚上医师周玉兰接班又给她开了一支葡萄糖,谁知护士李月娥把这支葡萄糖才打下去,病人就叫心里难受,接着失去知觉。李月娥慌了手脚,急忙去喊周医师过来抢救。”
  刘:“当晚值班就是她们三人?”
  申:“是的。”
  刘:“上午杨淑英的医务人员就黄凡和李月娥吗?”
  申:“是的。李月娥和别人调了个晚班,所以晚上又连班。”
  王:“杨淑英的处方笺还在吗?”
  申:“在药房里可以查到。”
  王:“想将她的病历和处方笺都借回去看看,可以吗?”
  申:“当然可以。”
  王看了一下刘,刘点点头。王;“我们想再到药房去看一下。”申带他们绕到后排平房。走到药房门口,有些人在排队拿药、缴费。申等来到了药房里间,值班铺上的被、褥全撤掉了。
  刘:“杨淑英就是睡在这张床上的吧?”
  申:“是的。她死后卧具全部送去消毒、拆洗了。”
  望着药房门口人来人往的情况,刘、王对看了一眼,摇摇头,吁了一口气。
  同天下午,刘玉华、王志强分别在卫生院里找医 生、护士,了解有关人员情况。
  刘、王笔记本上的摘要:
  黄凡 外科医师冯乾说:“黄凡是我们卫生院最老的内科医师了,年龄在内科医师中也最大。这个人医疗经验较丰富,又肯钻研,工作也负责任,就是不大看得起别人。半年前地区医院给我们两个内科医生的进修名额,他和张荣生、周玉兰都争着要去。后来领导决定张、周去,他很有意见,认为领导不想培养他。”
  李月娥:“黄医师对人热情,宽厚,有点脾气算不了什么。杨老师去世那天,他是自班值班医师,没有到上班时间他就来了。下午五点半钟交班给周医师以后,他才回家去。”
  周玉芝 黄凡:“周玉芝是前年八月从医学院毕业后分配来的。她的工作不错,但是身体不太好,性格有点固执。到现在还没有对象,好多人给她介绍,她都看不上眼。”
  刘小兰:“周医师有学问,能干。杨老师死那天,她值夜班。接班后,她先巡视了病房,然后就到前排办公室里看病历,写医嘱。开完医嘱后向我和李月娥作了交代,后来就在办公室里与我闲谈,没有出去。”
  李月娥、刘小兰 护士长陈英:“李月娥和刘小兰都先后调来卫生院还不到一年,还没有对象。刘小兰过去曾经是杨淑英的学生。她工作细致,沉默寡言,不爱多管闲事。那天晚上她是正班,昕李月娥说,她一直呆在前排病房里护理病火,以后洗些零碎东西,然后陪周医生在办公室里闲聊。大家对李月娥的反缺比较大。说她心胸狭窄,工作马虎,讲究穿呀、戴的。有一次甚至给病人打错了针,造成病人休克。事后黄医师给她打马虎眼,张医师坚决主张处理,结果记了一次大过。”
  同天晚上,赵洪办公室。刘玉华、王志强汇报排查情况。
  刘:“我们将杨淑英这次从发病到死亡全过程中的所有有关医护人员都排查了一下。
  “首先,杨淑英头天晚上发病时,在家里自己吃过止痛片和APC,这点有杨的口述,并由黄凡记在了病历上,她丈夫也能证明。这些药不会引起死亡,而且据了解,杨有一定医学知识,丈夫又是医生,吃错药的可能性很小。另外,第二天一早,杨就住院,张也下乡了。因此,排查治疗情况的重点应该放在卫生院里。”
  赵洪点点头,说:“可以这样看。”
  “在医院里,黄凡是给杨淑英治疗的主要医师。大多数药都是他开的。他所开的药方,已经核对过,没有发现问题。但是,他对杨淑英的处理起码有疏忽的地方。比如,根据病情,应该考虑到作脑脊液检查,象他这样有经验的医生竟然没有做,不知为什么,这是一个疑点。
  “周玉芝负责治疗的一段,是晚上五点半到八点多,约三个多小时。这期间她只开过一支葡萄糖,但也就是这支葡萄糖打下去以后,病人的病情突然恶化了。这自然是个重大的疑点。对她稍稍有利的是,针不是她直接打的,而且除了接班后的查房和病危时的抢救,她几乎没有与杨淑英接触。
  “李月娥涉及的问题最多。白天杨淑英是她护理的,黄凡开的药和补液,都是她直接给予病人的;晚上她又主动调了个班;那一针葡萄糖也是她打的;她平时工作就不负责任;对张荣生有不满,这些都是重大的疑点。但是,现场没有提供她对杨的护理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
  赵:“现场有什么证据?”
  王:“因为间隔时间比较长,现场已被人来人往破坏了。但那支注射葡萄糖的100CC针管还在。经对管内残存的葡萄糖液化验,当量正常,无外加成分。对针管提取的指纹与密取的李月娥的指纹进行技术鉴定,两者吻合,证明是李所留。”
  刘:“正因为这样,我们两人认为,在病人的死因没有搞清楚之前,李月娥的嫌疑虽然很大,却很难具体的肯定她的责任。
  “至于另一个护士刘小兰,她是晚上才接班的,在杨病情恶化,她赶来参加抢救之前,一直未与杨接触,似乎问题少一些。
  “从上面情况看来,虽然排查暴露出一些疑点,但是,都还看不出哪一个医护人员的处理可以直接导致杨淑英的死亡。因此,我觉得要全面考虑,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医护人员身上,还要从死者的角度再去考虑一下。”
  “我也有这样的看法。”王志强补充说,“至今为止,死因仍然不明。我想,是不是还有打针消毒不严,细菌感染,或者其它还没有发现的病因?
  对此,赵洪没有马上肯定或否定。他离开桌子,走到窗前,注视着窗外的灯火,好象在自言自语:“细菌感染?其它病因?”忽然,他转过身来,望了两个助手一眼,说:“不对。正象你们说的,病情是打过针后突然变化的。(突然两字说得很慢)如果是细菌感染,总要有个病变过程。其它病因现在当然还不能完全排除,但是,为什么尸解检查,主要器官没有重大病理改变呢?所以,现在问题的关键还是查明死因。”
  他停了一下,又说:“送检的血液结果出来没有?”
  “还没有。”
  “立即催一下,这对我们下一步十分重要。”
  “赵股长,”化验员小梁急匆匆来到赵洪办公室,“化验报告来了。”
  赵洪接过报告,马上全神贯注地看着。“咦?”他眉头不由一皱。“全血钾94毫克当量/升,怎么这么高?”
  梁。“是高。这是请地区公安局和地区医院协助化验的。”
  赵洪看看表。“五点十五分了,小梁,你先去找下小刘他们,要他们晚饭后立即到我这里来,我们一起谈谈。”
  晚饭后,刘、王一到,小梁就说开了:
  “我们最初检验死者的血液,就发现血清中钾分子浓度有点偏高。为确切查清升高值,在地区公安局和地区医院协助下,对血清中钾的克分子浓度进行了反复研究,作了全血钾的对比铡定。结果查明,死者的全血钾为94毫克当量/升,比正常死后全血钾高出41至50。6毫克当量/升。”
  刘:“这个升高值怎么产生的?”
  “一时很难讲。”小梁慢吞吞地说。“人死之后,红血球遭到大量破坏;本身血钾就会上升。另外一种可能是病人临死前,血钾浓度就高,现在这种可能已经没有办法判定了,因为病人临死时没有作过这方面检查。不管怎么说,血钾浓度是化验中发现的一个疑点。因为对动物所作的试验证明,凡全血钾高出正常值一倍时,就会引起死亡。当然,也不能仅仅因为这一点,就肯定血钾升高是杨淑英的死因,这还需要其它的旁证。”
  赵:“这向话很有启发:‘其它的旁证。’”
  次日一早,赵洪带着刘玉华,亲自来到城东公社卫生院勘察现场。
  “周医生,病人死前的血钾情况如何?”赵洪向迎面碰上的周玉芝打了个招呼后问道。
  “偏低。那天上午黄医生还曾给她补了点钾盐。”
  “黄医生在吗?”“在。你们到办公室坐坐,我去找他。”周玉芝热心地说。
  “好,麻烦你一下。”
  不一刻,戴着眼镜,表情刻板,约五十多岁的黄凡走了进来。
  “你是黄医师吧?”赵洪询问地打了个招呼。
  “是的。你们是要了解杨淑英死前的血钾情况吧?”
  “哦?
其他文献
我父亲田桓,16岁就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那年,他亲手把起义大旗插上了家乡湖北蕲州的城头。中山先生为此深为嘉勉,称他“少年英俊,是革命的新生力量。”1913年,父亲被任命为中山先生的秘书,后一直在中山先生身边工作了十二个年头。  父亲今年已是89岁高龄了,身体仍比较健康。脸颊清瘦红润,走路步履稳健。今年五月,他应邀到镇江参加伯先公园重建辛亥革命先烈赵声(号伯先)纪念碑揭幕仪式(
疥疮是一种讨厌的皮肤病,它是由于疥虫寄生在人体皮肤表皮层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得病以后剧烈癌痒,影响睡眠和工作。如果搔抓剧烈,发生细菌感染还可引起脓痘病、疖、淋巴结炎或淋巴管炎。  疥疮的传染主要依赖人类间的密切接触。例如和患者同睡一个铺,使用其被褥或穿过的内衣;在公共浴室中把自己的衣服和患者衣服放在一起或把换洗衣服放在病人衣服放过的地方,这样疥虫就有机会钻入健康者的皮肤,引起传染。知道了它的
冬季是打井的好时机。水井位置,除了要方便群众取水外,还要力求远离污染源,应选择水位高、水质好、便于防护的地点。一般在井周围十丈以内不能有厕所、粪堆、垃圾堆、畜圈等污染源;不要在田边建井,因为浅层地下水,容易受口水渗透污染,人吃了污染的井水,对身体健康危害很大。  砌井壁,要求严密坚固,最好是用砖或块石。在井壁周围接近地面处用粘土夯实(大约六尺深三尺宽)。井台要高出地面五寸到一尺,要打结实,可用水泥
成人的皮肤总面积约1.5~2平方米,可以发生1000多种皮肤病。皮肤病常采用外用药物治疗。由于药物在病损局部有较高的浓度,而用药量却不需很多,吸收进血循环的药亦少,难得有全身不良反应,放疗效较高而又比较安全。  使用皮肤外用药时应注意的事项:  1 正确选择药物。先要弄清诊断,如属化脓性皮肤病,用抗菌药物,是皮肤搔痒症的,用止痒剂,等等。将肤轻松等药看作是皮肤病的万能药,任意使用,往往是有害而无益
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大脑就会发出种种疲劳的信号。疲劳不是完全因为身体过于劳累引起的。当前,体力上的劳累甚至已经不是疲劳的主要原因。除了体力疲劳外,现代人更多的是脑力疲劳、心理疲劳和病态疲劳。    体力疲劳    体力疲劳主要指身体肌肉劳累而言。当劳动或参加了几场紧张的球赛之后,或长途旅游归来,身体上那种累的感觉,就是体力疲劳。此时尽管四肢乏力、肌肉酸疼,但精神上不痛苦,甚至
1 把你上床的时间和每次醒来的时间记录下来,坚持记一周。尽量注意你睡眠的累计时间及你是否能胜任日常活动,这样的记录会使你对自己的睡眠更有信心。  2 检查一下身体,以确认自己有没有会引起失眠的任何内部疾病。对医生开给的安眠药要谨慎服用,如经常服用安眠药,会破坏正常的睡眠过程。  3 不要害怕暂时的失眠。在担心自己会睡不着的时候,往往担心就会变成现实,于是病态的失眠发生了。  4 培养起晚间行事的固
为什么病“好”了还要吃药  郭凡荣    有些人,特别是慢性病人,对于医生交待的服药时问,常常打折扣;有的是嫌麻烦,有的是不以为然,也有经济负担方面的考虑。他们不知道,某些病经过治疗,症状虽消失了,似乎“好了”,其实致病的祸根或潜在的威胁并没有完全断绝,不继续治疗,疾病就可能卷土重来。 就拿疟疾来说吧,这种病的罪魁是疟原虫。目前常用的治疗药物是氯睳咻和伯氨喹啉。氯喹啉能杀灭对红血球作恶的疟愿虫,
目前,上海不少小学生在一年级试用预防近视眼的视力保健架。其制作方便,经济,使用原理也很简单。在读书或写字时,将防近架夹在桌边沿,要求眼睛从架子上看下去,可以人工地阻止学生头向前及向下倾,强迫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一市尺。  防近架的做法:用8号或10号铅丝52厘米左右,取30厘米长(相当于肩宽)弯成直角,头上可弯成小圆形,高约16~18厘米(相当于领下到剑突距离),然后再弯直角取6厘米长,固定在大号
小云发烧了。妈妈带小云到儿童医院去看病。小云最怕上医院啦,因为一进医院,没有好事,不是吃苦药,就是打针。打针比吃苦药更糟糕,吃药咽得快些,不怎么苦,妈妈还给块糖吃,打针可真痛,每回,小云进注射室准要哭。这一回,妈妈跟小云千说万说说好了,叫小云勇敢些,打针千万不能哭,五岁的孩子啦,打针哭鼻子,多丢人啊!小云心想,这一回真该争口气,说什么也不哭出来。也许运气好,医生不给打针,那就更好了。  到了医院,
秋季是各种肠道传染病以及蚊媒传染病多发的季节。下面是这些病的一些鉴别信号。  痢疾 如起病急,突然发冷发热,而更主要的是腹痛,大使次数刷增,甚至一天30~40次,呈红白冻样,一般脓比较多,肛门老有坠胀感。这种情况多半是得了急性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  如病情比上面的轻,不发烧或只有低烧,大便每天10次以下,颜色暗褐(巧克力色),脓也比较少,总有一些粪便,但是臭味重,下坠感觉也不明显,则可能是阿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