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隐匿性;血管畸形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_816X(2007)03_0 205_02
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误诊率较高,本文就该病的发病特点, 病因与发病机制,术中所见及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预后等方面作一综述。
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Chronic expanding intracerebral hematoma, CEICH)是慢性脑内血 肿的一种特殊类型,有学者称之为慢性包膜性脑内血肿,或慢性张力性血肿。1980年,Reid 即对本病进行了报道[1]。1986年Pozzati等[2]报道了10例CEICH患者, 对其临床与CT表现,手术发现和病理特点进行了研究,近年来国内陆续出现对本病的散在报 道。
1 发病特点
本病发病率较低,迄今多为散在病例报道,尚无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统计,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Pozzati[2]报道的10例年龄从11岁到66岁,平均42岁。男6例,女4例。Ralph [3]等报道的29例年龄从7个月到72岁,平均37岁。男20例,女9例。本病一般以中青年 好发,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本病的发病方式酷似恶性肿瘤,即呈隐匿性慢性起病,少数病人以急性或亚急性方式起病。 Pozzati[2]报道的10例病人,病程在1周至3个月,平均22天。Ralph[3] 报道的29例病程在2周到10年之间。
2 病因与发病机制
2.1 病因: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隐匿性血管畸形,脑动静脉 畸形,微小动脉瘤,动脉硬化,凝血机制障碍及血管淀粉样变性等有关。国外报道的病例中 ,认为隐匿性血管畸形为主要原因,国内报道的病例,血管畸形的比例更高,陈礼刚等 [4]报道28例。病理显示均有血管畸形,其中AVM17例,海绵状血管瘤11例,胡波 [5]等报道10例均为隐匿性血管畸形所致。最近,Yamamoto[6]等报道了3例 没有再出血的自发性脑内出血的早期血肿扩大,其可能诱因为头外伤,高血压。
2.2 发病机制:CEICH的主要特点是血肿包膜形成和呈慢性扩张性,大部分CEICH有包膜, 关于其包膜形成的原因,Hirsh[7]等认为包膜来源于隐匿性血管畸形中血管上的 成纤维细胞。而Pozzati[2]等认为,出血3周到4周后,血肿的溶解过程中常可发 现富含血管的颗粒样组织,这些组织的过度增殖是形成包膜的主要原因。外伤等因素诱发异 常血管出血,血肿及代谢产物的不断刺激引起周围脑组织产生炎症反应,周围胶质细胞增生 ,若反复渗血或出血,其周围毛细血管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包膜,而炎症刺激新生的肉 芽组织毛细血管不断反复出血和渗血,或血肿包膜内反复出血,机化,使血肿扩大和包膜增 厚。诸葛启训[8]等认为血肿可分为包膜形成,反复出血扩张损害二个时期。因血 肿液化和包膜形成同时进行,一般需要二周左右,以后才是血肿的扩张损害。徐淑军[ 9]等认为,血肿在包膜未形成之前即具有扩张性,血肿有无包膜及其厚度仅能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出血肿的时间长短。
3 术中所见及病理特点
3.1 术中所见:多数病例术中可见血肿有厚薄不一的包膜,绝大多数包膜完整。包膜内可 见均匀液化的陈旧性出血或新鲜或已机化的血凝块。亦有为不同阶段的混合出血,即血块期 ,液化期,机化期和混杂期共存。少数病例中在包膜外可见有小的异常血管,个别病例可为 多房性或多发性出血灶。部分病例可见附近脑组织黄染,粘连。
3.2 病理特点: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包膜分二层,外为纤维层,含胶原纤维及少量结缔组 织。内层为颗粒层,有许多毛细血管,有时有畸形血管,多处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包膜周 围的脑组织可见胶质细胞增生,血肿周围的脑组织及凝血块和有血“肿物”内也可见畸形血 管。血管内见血栓形成,管壁钙化,透明变性或管壁破裂出血,血管间组织有弥漫的出血并 有众多吞噬细胞和含铁血黄素沉着[5]。
4 临床表现
4.1 临床症状:常见于外伤后隐匿发病,病程进展缓慢,发病初期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 情的发展常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及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体征或出现偏瘫,失 语,癫痫或精神症状等刺激症状,甚至意识障碍。其中以颅内压增高最为常见,其次为进行 性肢体无力或癫痫发作。Palph[3]等总结的29例中,颅内压增高症状者有12例, 癫痫发作者10例,进行性神经功能损害者8例。其他少见的症状有视力损害,精神症状,同 向偏盲等[4,5]与血肿在脑内的部位有关。
4.2 影像学检查:
4.2.1 CT检查:CEICH发生于脑叶皮质下白质内,好发部位无特异性,CT表现为圆形或类 圆形高密度,混杂密度,低密度。强化示环状强化伴有周围水肿,Pozzati[2]报 道的10例中,混杂密度8例,其中伴有钙化2例。高密度及低密度各1例,Ralph[3] 总结的29例中,CT检查27例,其中混杂密度12例,高密度11例,低密度3例,等密度1例。国 内报道与以上比例大体类似,但陈礼刚[4]等报道的28例中有23例为低密度。
4.2.2 脑血管造影:典型的改变为病灶显示呈无血管区的占位征象,占位效应轻微,而 在病灶周围出现环状染色[7]。Pozzati认为,尽管环状染色的阳性率较低,但对C EICH的诊断很有意义,因为它不仅表现了病灶周围的新生血管分布,而且显示了邻近脑组织 丧失了自动调节后的过度灌注现象。
4.2.3 MRI检查:对CEICH诊断优于CT,表现为不同时期出血同时存在,其信号改变较为 复杂,一般进T1加权成像显示病灶中央为均匀斑片状高信号或等信号影,周围为环状或弧 形低信号带,也可为无信号带。T2加权成像时,病灶中心部仍为高信号影,周围为低信号 或无信号带。血肿的纤维性包膜在T2加权像上表现为低信号或无信号是其特征性表现 [10]。
5 诊断与鉴别诊断
5.1 诊断:临床诊断较为困难,CEICH多为慢性起病,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症状,癫痫 发作,进行性肌无力等为主要症状。CT表现均类似脑瘤,极易误诊,MRI检查有助于正确诊 断。但确诊有赖于手术所见及病理学检查,因此CEICH的诊断需要临床与病理学相结合。陈 礼刚等[4]认为以下特点有助于诊断:①病程缓慢,但少数人急性起病。②症状进 行性加重,主要以颅内压增高和/或内癫痫为首发症状的局灶型神经功能损伤经保守治疗无 效。③脑血管造影无阳性表现,或其周围有环形染色。MRI表现为不同时期的出血同时存在 。④病理切片示该类血肿有包膜形成,富含毛细血管,可见血管畸形。
5.2 鉴别诊断:该病常误诊为胶质瘤,脑脓肿或脑瘤出血。但CEICH强化时呈周边环状强 化,呈圆形或类圆形,中心往往不强化或强化不明显且病程较长。高培毅等[1]认 为以下情况有助于鉴别:①灶旁水肿,肿瘤周围水肿带明显,而血肿则少见或轻微。②多发 病灶首先考虑转移瘤。③与CT相对照时MRI显示肿瘤的范围比CT显示的要大,而隐匿性脑血 管畸形出血所形成的血肿则两者一致。
6 治疗
非手术治疗的脑内血肿被吸收后形成疤痕,CT随访观察表现为局灶性脑组织密度减低或萎缩 ,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应行开颅血肿清除及血肿包膜切除术,并仔细观察病变周围脑组织, 若发现畸形血管,微小动脉瘤则一并处理。单纯血肿穿刺引流易复发。对临床症状轻微,一 般情况良好的患者可作CT动态观察。
7 预后
该病属良性病变,病人的预后取决于治疗是否及时,恰当。绝大多数经过治疗后恢复良好, 能够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但少部分患者可致残,或死于并发症。Pozzati等[2] 报道的10例病人中有2例死于再出血。有认为术中将畸形血管及包膜彻底切除,疗效较好, 预后亦较良好。
参考文献
[1]Reid JD, Kommareddi S, Lankerani M, et al. Chronic expanding hemato mas[J]. A clinico_pathological entity. JAMA, 1980, 244:2441-2442.
[2]Pozzati E, Giuliani G, Gaist G, et al. Chronic expanding intracerebral hema toma[J].Neuroserg, 1986,65:611-614.
[3]Raplh G, Uwe N, Holger S, et al. Chronic encapsulated intracerebral hematom a_awell_defined disease. Report on two cas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N eurosurg. Rev,1997,20:231-238.
[4]陈礼刚,易章超,吴宗原,等.隐匿性血管畸形引起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J].华西医 学,1994,9(2):233-234.
[5]胡波,李劲松,刘宏毅,等.脑血管畸形合并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附10例临床及CT分 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8,15(3):166-167.
[6]Yamamoto SH, Moshiya T, Aoyagi M, et al.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atoma s expanding during the easly stages of hemorrhage without rebleeding:Rrport of t hree cases[J].Neurosurgery, 2002,97(6):455-460.
[7]Hirsh LF, Spector HB, Bogdanoff BM. Chronic encapsulated intracerbral hemat oma[J]. Neurosurgery, 1981,9(2):169-172.
[8]诸葛启训,瞿宣兴,吴近森,等.CT误诊为脑膜瘤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11例报告[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3,9(1):44-45.
[9]徐淑军,孙炜,王建刚,等.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5,8( 4):218-219.
[10]刘福生,张庆林,刘玉光,等.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11例报告[J].山东医科大学学 报,1999,37(2):156-157.
[11]高培毅,戴建平,房永新,等.隐匿性血管畸形人核磁共振成像诊断[J].中华医学 杂志,1989,69(7):375-377.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_816X(2007)03_0 205_02
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误诊率较高,本文就该病的发病特点, 病因与发病机制,术中所见及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预后等方面作一综述。
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Chronic expanding intracerebral hematoma, CEICH)是慢性脑内血 肿的一种特殊类型,有学者称之为慢性包膜性脑内血肿,或慢性张力性血肿。1980年,Reid 即对本病进行了报道[1]。1986年Pozzati等[2]报道了10例CEICH患者, 对其临床与CT表现,手术发现和病理特点进行了研究,近年来国内陆续出现对本病的散在报 道。
1 发病特点
本病发病率较低,迄今多为散在病例报道,尚无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统计,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Pozzati[2]报道的10例年龄从11岁到66岁,平均42岁。男6例,女4例。Ralph [3]等报道的29例年龄从7个月到72岁,平均37岁。男20例,女9例。本病一般以中青年 好发,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本病的发病方式酷似恶性肿瘤,即呈隐匿性慢性起病,少数病人以急性或亚急性方式起病。 Pozzati[2]报道的10例病人,病程在1周至3个月,平均22天。Ralph[3] 报道的29例病程在2周到10年之间。
2 病因与发病机制
2.1 病因: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隐匿性血管畸形,脑动静脉 畸形,微小动脉瘤,动脉硬化,凝血机制障碍及血管淀粉样变性等有关。国外报道的病例中 ,认为隐匿性血管畸形为主要原因,国内报道的病例,血管畸形的比例更高,陈礼刚等 [4]报道28例。病理显示均有血管畸形,其中AVM17例,海绵状血管瘤11例,胡波 [5]等报道10例均为隐匿性血管畸形所致。最近,Yamamoto[6]等报道了3例 没有再出血的自发性脑内出血的早期血肿扩大,其可能诱因为头外伤,高血压。
2.2 发病机制:CEICH的主要特点是血肿包膜形成和呈慢性扩张性,大部分CEICH有包膜, 关于其包膜形成的原因,Hirsh[7]等认为包膜来源于隐匿性血管畸形中血管上的 成纤维细胞。而Pozzati[2]等认为,出血3周到4周后,血肿的溶解过程中常可发 现富含血管的颗粒样组织,这些组织的过度增殖是形成包膜的主要原因。外伤等因素诱发异 常血管出血,血肿及代谢产物的不断刺激引起周围脑组织产生炎症反应,周围胶质细胞增生 ,若反复渗血或出血,其周围毛细血管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包膜,而炎症刺激新生的肉 芽组织毛细血管不断反复出血和渗血,或血肿包膜内反复出血,机化,使血肿扩大和包膜增 厚。诸葛启训[8]等认为血肿可分为包膜形成,反复出血扩张损害二个时期。因血 肿液化和包膜形成同时进行,一般需要二周左右,以后才是血肿的扩张损害。徐淑军[ 9]等认为,血肿在包膜未形成之前即具有扩张性,血肿有无包膜及其厚度仅能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出血肿的时间长短。
3 术中所见及病理特点
3.1 术中所见:多数病例术中可见血肿有厚薄不一的包膜,绝大多数包膜完整。包膜内可 见均匀液化的陈旧性出血或新鲜或已机化的血凝块。亦有为不同阶段的混合出血,即血块期 ,液化期,机化期和混杂期共存。少数病例中在包膜外可见有小的异常血管,个别病例可为 多房性或多发性出血灶。部分病例可见附近脑组织黄染,粘连。
3.2 病理特点: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包膜分二层,外为纤维层,含胶原纤维及少量结缔组 织。内层为颗粒层,有许多毛细血管,有时有畸形血管,多处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包膜周 围的脑组织可见胶质细胞增生,血肿周围的脑组织及凝血块和有血“肿物”内也可见畸形血 管。血管内见血栓形成,管壁钙化,透明变性或管壁破裂出血,血管间组织有弥漫的出血并 有众多吞噬细胞和含铁血黄素沉着[5]。
4 临床表现
4.1 临床症状:常见于外伤后隐匿发病,病程进展缓慢,发病初期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 情的发展常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及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体征或出现偏瘫,失 语,癫痫或精神症状等刺激症状,甚至意识障碍。其中以颅内压增高最为常见,其次为进行 性肢体无力或癫痫发作。Palph[3]等总结的29例中,颅内压增高症状者有12例, 癫痫发作者10例,进行性神经功能损害者8例。其他少见的症状有视力损害,精神症状,同 向偏盲等[4,5]与血肿在脑内的部位有关。
4.2 影像学检查:
4.2.1 CT检查:CEICH发生于脑叶皮质下白质内,好发部位无特异性,CT表现为圆形或类 圆形高密度,混杂密度,低密度。强化示环状强化伴有周围水肿,Pozzati[2]报 道的10例中,混杂密度8例,其中伴有钙化2例。高密度及低密度各1例,Ralph[3] 总结的29例中,CT检查27例,其中混杂密度12例,高密度11例,低密度3例,等密度1例。国 内报道与以上比例大体类似,但陈礼刚[4]等报道的28例中有23例为低密度。
4.2.2 脑血管造影:典型的改变为病灶显示呈无血管区的占位征象,占位效应轻微,而 在病灶周围出现环状染色[7]。Pozzati认为,尽管环状染色的阳性率较低,但对C EICH的诊断很有意义,因为它不仅表现了病灶周围的新生血管分布,而且显示了邻近脑组织 丧失了自动调节后的过度灌注现象。
4.2.3 MRI检查:对CEICH诊断优于CT,表现为不同时期出血同时存在,其信号改变较为 复杂,一般进T1加权成像显示病灶中央为均匀斑片状高信号或等信号影,周围为环状或弧 形低信号带,也可为无信号带。T2加权成像时,病灶中心部仍为高信号影,周围为低信号 或无信号带。血肿的纤维性包膜在T2加权像上表现为低信号或无信号是其特征性表现 [10]。
5 诊断与鉴别诊断
5.1 诊断:临床诊断较为困难,CEICH多为慢性起病,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症状,癫痫 发作,进行性肌无力等为主要症状。CT表现均类似脑瘤,极易误诊,MRI检查有助于正确诊 断。但确诊有赖于手术所见及病理学检查,因此CEICH的诊断需要临床与病理学相结合。陈 礼刚等[4]认为以下特点有助于诊断:①病程缓慢,但少数人急性起病。②症状进 行性加重,主要以颅内压增高和/或内癫痫为首发症状的局灶型神经功能损伤经保守治疗无 效。③脑血管造影无阳性表现,或其周围有环形染色。MRI表现为不同时期的出血同时存在 。④病理切片示该类血肿有包膜形成,富含毛细血管,可见血管畸形。
5.2 鉴别诊断:该病常误诊为胶质瘤,脑脓肿或脑瘤出血。但CEICH强化时呈周边环状强 化,呈圆形或类圆形,中心往往不强化或强化不明显且病程较长。高培毅等[1]认 为以下情况有助于鉴别:①灶旁水肿,肿瘤周围水肿带明显,而血肿则少见或轻微。②多发 病灶首先考虑转移瘤。③与CT相对照时MRI显示肿瘤的范围比CT显示的要大,而隐匿性脑血 管畸形出血所形成的血肿则两者一致。
6 治疗
非手术治疗的脑内血肿被吸收后形成疤痕,CT随访观察表现为局灶性脑组织密度减低或萎缩 ,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应行开颅血肿清除及血肿包膜切除术,并仔细观察病变周围脑组织, 若发现畸形血管,微小动脉瘤则一并处理。单纯血肿穿刺引流易复发。对临床症状轻微,一 般情况良好的患者可作CT动态观察。
7 预后
该病属良性病变,病人的预后取决于治疗是否及时,恰当。绝大多数经过治疗后恢复良好, 能够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但少部分患者可致残,或死于并发症。Pozzati等[2] 报道的10例病人中有2例死于再出血。有认为术中将畸形血管及包膜彻底切除,疗效较好, 预后亦较良好。
参考文献
[1]Reid JD, Kommareddi S, Lankerani M, et al. Chronic expanding hemato mas[J]. A clinico_pathological entity. JAMA, 1980, 244:2441-2442.
[2]Pozzati E, Giuliani G, Gaist G, et al. Chronic expanding intracerebral hema toma[J].Neuroserg, 1986,65:611-614.
[3]Raplh G, Uwe N, Holger S, et al. Chronic encapsulated intracerebral hematom a_awell_defined disease. Report on two cas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N eurosurg. Rev,1997,20:231-238.
[4]陈礼刚,易章超,吴宗原,等.隐匿性血管畸形引起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J].华西医 学,1994,9(2):233-234.
[5]胡波,李劲松,刘宏毅,等.脑血管畸形合并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附10例临床及CT分 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8,15(3):166-167.
[6]Yamamoto SH, Moshiya T, Aoyagi M, et al.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atoma s expanding during the easly stages of hemorrhage without rebleeding:Rrport of t hree cases[J].Neurosurgery, 2002,97(6):455-460.
[7]Hirsh LF, Spector HB, Bogdanoff BM. Chronic encapsulated intracerbral hemat oma[J]. Neurosurgery, 1981,9(2):169-172.
[8]诸葛启训,瞿宣兴,吴近森,等.CT误诊为脑膜瘤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11例报告[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3,9(1):44-45.
[9]徐淑军,孙炜,王建刚,等.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5,8( 4):218-219.
[10]刘福生,张庆林,刘玉光,等.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11例报告[J].山东医科大学学 报,1999,37(2):156-157.
[11]高培毅,戴建平,房永新,等.隐匿性血管畸形人核磁共振成像诊断[J].中华医学 杂志,1989,69(7):37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