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改革思路,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活力与生命力。
关键词:电子商务 校企合作 内涵建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51-02
1 实施背景
依据《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等文件的精神,指出了中等职业教育应当培养实践性、职业性、应用性的人才,因此如何才能加强办学体制的创新,以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增强办学活力为重要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按照创建国家中等职业示范校的要求,将电子商务专业确定为重点建设专业。借助政行企校联动的力量,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机制,推进多方共同参与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重点。
2 主要目标
围绕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特点,“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形成职业教育集团,培养中职人才。建立以“政府牵头、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从而形成资源共享、过程共管、互利共赢的培养机制,为实现学生、企业、产业、学校四方共赢的共同目标而奋斗(如图1)。
通过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与资源,再加上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之间的互动,让学校的人才与企业用人机制达到有机的结合,从而提升该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市场契合度和学生的竞争力,培养满足市场要求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让学生升学有保障、就业有优势、择业有余地、创业有基础,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活力和生命力。
3 建设过程
“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围绕中山市产业发展需求,严格按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发展,通过以政府、中职院校、行业协会以及行业企业的四方组建为载体,搭建校企合作的宽广平台。
学校借助多方资源,建成了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服装专业实训基地、地方财政支持建设的电子商务运营中心,打造了中纺院深圳测试中心中山站、中纺CTTC中山检测中心,承办了服务当地经济转型升级的中山市休闲服装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中山网商青年会人才培训中心,并与多家企业合作,将企业生产线、名师工作室引入校园,为四方合作创造环境。
通过优化环境、行企交流、校企TP团队运营、资源共享等几个方面,创新人才培养的互动机制、共享机制,构建校企合作资源平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率,增强行业教育整体核心竞争力,打造中职教育品牌,提升行业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力。
(1)政行校企集团化合作办学各方作用。
政府:牵头作用;制定有关制度,出台文件,牵头组建校内沙溪创意园区,整合多方资源。
行业:将企业引导走进学校并将学校深入了解企业;做好学生创业就业的桥梁,具有引导以及协调作用;拉近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指导学校职业教育、组织实施职业资格认证。
企业:提供实训实习的项目资源以及兼职教师,并且提供人才的需求规划;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接受学生的实习、就业、建立专门教师的培养基地等。暴风科技有限公司(TP金牌淘搭档)是企业代表之一,服务于创意园中的电子商务运营中心,进行运营管理和技术支持。
学校:利用行业直接整合共享行业的优势资源,将企业项目引入学校,打造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TP团队,使教堂给为贴近企业的工作室,而教学也贴近企业的运营模式,使专业人才培养形成优势。与此同时也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和企业技术改造与技术咨询的机会等。
(2)政行企校的校企合作模式的运营。
①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为四方联动人才培养机制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
牵头建设坐落于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校内的沙溪创意园区,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经济,在创意区园区打造一整条“产·学·研·销”一体的服装产业链,推动创意园区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的建设。在园区内鼓励行业与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教育其中,调动起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政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校企合作形式与制度的必要规定,从而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形成长期合作的办学机制。
②搭建校企共享资源平台,整合行企资源。
借助电子商务协会等行业平台,推动企业资源全程介入人才培养工作,实现学校和企业各类资源的全方位、全过程互动,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专业设置论证,为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支撑,实现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为中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提供借鉴,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案例。
创新校企合作的模式和合作内容,充分利用企业的实践经验,融合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制定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共编教材、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在业内典型规模企业建立教师素质培训基地,企业兼职教师按任务计划进行授课;企业积极提供顶岗实习资源和就业岗位,电子商务专业对口就业率不断提高。
③校内积极将企业项目引入学校,打造优质校企TP运营团队。
通过校企TP团队的建设,吸引企业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相应资源,同时实现企业与学校的良性互动,整合企业的项目资源、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资源,将资源共享平台引入校内,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创业机会(如图2)。
学校依托于创意园区建设,积极将本地企业的实际项目引入学校,学校提供工作室场地,并且通过校内遴选,组建最优秀的师生TP团队。一方面操作企业实际的项目提升了教师和学生的实战经验和实操技能,师生共同成长;另一方面企业获得了低成本的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降低了项目成本,获得了更多的市场效益。同時企业将实际的项目资源引入学校,同时配备必要的项目资金和项目实施人员,进行项目的实际运营。 在校企TP团队运营实际项目的同时,学校方面可以为传统企业员工开展培训,为企业提供技术改造和技术咨询等服务。同时企业精英可以为学校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或者职业技能的培训和技术咨询。通过校企人员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实现校企共建共享、群策群力的局面,为打造区域品牌电子商务专业提供有益的支撑。
(1)政行企校的校企合作模式机制保障条件与措施。
一是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牵头,行业、骨干企业、学校参加,成立创意园区领导小组,确定创意园区建设的发展目标和运行机制,经费统筹等工作,协调校企之间的利益关系,统一协调行企、校企关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际、校企以及学校与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是在校内设立校企合作工作小组,全面实施协调各项校企合作的任务,建设校企资源共享平台,通过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信息上网,实现资源和信息的高度共享。
三是政府、行业等应出台相关政策和制度,指导和协调学校与企业的全方位全过程合作,明确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的责任、权力和义务,激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保障校企合作办学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2)评价与认识。
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大机制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学校适应区域产业结构的同时做出及时专业性的调整。深化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订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探索建立校内外实战实习实训基地,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校企TP团队,实际运营企业项目。
建立校企双方的评价机制,不仅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有所提高,还促进了内涵建设,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近两年来先后为十多家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并使企业实现转型成功。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将这种校企合作模式能够发挥更多的正能量,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作出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 张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职业教育成功之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3-16.
[2] 田秀平.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8(4):10-12.
[3] 黄崇本.关于高技能人才及其产学合作培养模式的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報,2009(1):63-66.
关键词:电子商务 校企合作 内涵建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51-02
1 实施背景
依据《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等文件的精神,指出了中等职业教育应当培养实践性、职业性、应用性的人才,因此如何才能加强办学体制的创新,以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增强办学活力为重要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按照创建国家中等职业示范校的要求,将电子商务专业确定为重点建设专业。借助政行企校联动的力量,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机制,推进多方共同参与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重点。
2 主要目标
围绕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特点,“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形成职业教育集团,培养中职人才。建立以“政府牵头、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从而形成资源共享、过程共管、互利共赢的培养机制,为实现学生、企业、产业、学校四方共赢的共同目标而奋斗(如图1)。
通过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与资源,再加上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之间的互动,让学校的人才与企业用人机制达到有机的结合,从而提升该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市场契合度和学生的竞争力,培养满足市场要求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让学生升学有保障、就业有优势、择业有余地、创业有基础,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活力和生命力。
3 建设过程
“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围绕中山市产业发展需求,严格按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发展,通过以政府、中职院校、行业协会以及行业企业的四方组建为载体,搭建校企合作的宽广平台。
学校借助多方资源,建成了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服装专业实训基地、地方财政支持建设的电子商务运营中心,打造了中纺院深圳测试中心中山站、中纺CTTC中山检测中心,承办了服务当地经济转型升级的中山市休闲服装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中山网商青年会人才培训中心,并与多家企业合作,将企业生产线、名师工作室引入校园,为四方合作创造环境。
通过优化环境、行企交流、校企TP团队运营、资源共享等几个方面,创新人才培养的互动机制、共享机制,构建校企合作资源平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率,增强行业教育整体核心竞争力,打造中职教育品牌,提升行业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力。
(1)政行校企集团化合作办学各方作用。
政府:牵头作用;制定有关制度,出台文件,牵头组建校内沙溪创意园区,整合多方资源。
行业:将企业引导走进学校并将学校深入了解企业;做好学生创业就业的桥梁,具有引导以及协调作用;拉近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指导学校职业教育、组织实施职业资格认证。
企业:提供实训实习的项目资源以及兼职教师,并且提供人才的需求规划;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接受学生的实习、就业、建立专门教师的培养基地等。暴风科技有限公司(TP金牌淘搭档)是企业代表之一,服务于创意园中的电子商务运营中心,进行运营管理和技术支持。
学校:利用行业直接整合共享行业的优势资源,将企业项目引入学校,打造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TP团队,使教堂给为贴近企业的工作室,而教学也贴近企业的运营模式,使专业人才培养形成优势。与此同时也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和企业技术改造与技术咨询的机会等。
(2)政行企校的校企合作模式的运营。
①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为四方联动人才培养机制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
牵头建设坐落于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校内的沙溪创意园区,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经济,在创意区园区打造一整条“产·学·研·销”一体的服装产业链,推动创意园区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的建设。在园区内鼓励行业与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教育其中,调动起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政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校企合作形式与制度的必要规定,从而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形成长期合作的办学机制。
②搭建校企共享资源平台,整合行企资源。
借助电子商务协会等行业平台,推动企业资源全程介入人才培养工作,实现学校和企业各类资源的全方位、全过程互动,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专业设置论证,为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支撑,实现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为中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提供借鉴,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案例。
创新校企合作的模式和合作内容,充分利用企业的实践经验,融合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制定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共编教材、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在业内典型规模企业建立教师素质培训基地,企业兼职教师按任务计划进行授课;企业积极提供顶岗实习资源和就业岗位,电子商务专业对口就业率不断提高。
③校内积极将企业项目引入学校,打造优质校企TP运营团队。
通过校企TP团队的建设,吸引企业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相应资源,同时实现企业与学校的良性互动,整合企业的项目资源、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资源,将资源共享平台引入校内,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创业机会(如图2)。
学校依托于创意园区建设,积极将本地企业的实际项目引入学校,学校提供工作室场地,并且通过校内遴选,组建最优秀的师生TP团队。一方面操作企业实际的项目提升了教师和学生的实战经验和实操技能,师生共同成长;另一方面企业获得了低成本的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降低了项目成本,获得了更多的市场效益。同時企业将实际的项目资源引入学校,同时配备必要的项目资金和项目实施人员,进行项目的实际运营。 在校企TP团队运营实际项目的同时,学校方面可以为传统企业员工开展培训,为企业提供技术改造和技术咨询等服务。同时企业精英可以为学校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或者职业技能的培训和技术咨询。通过校企人员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实现校企共建共享、群策群力的局面,为打造区域品牌电子商务专业提供有益的支撑。
(1)政行企校的校企合作模式机制保障条件与措施。
一是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牵头,行业、骨干企业、学校参加,成立创意园区领导小组,确定创意园区建设的发展目标和运行机制,经费统筹等工作,协调校企之间的利益关系,统一协调行企、校企关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际、校企以及学校与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是在校内设立校企合作工作小组,全面实施协调各项校企合作的任务,建设校企资源共享平台,通过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信息上网,实现资源和信息的高度共享。
三是政府、行业等应出台相关政策和制度,指导和协调学校与企业的全方位全过程合作,明确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的责任、权力和义务,激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保障校企合作办学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2)评价与认识。
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大机制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学校适应区域产业结构的同时做出及时专业性的调整。深化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订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探索建立校内外实战实习实训基地,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校企TP团队,实际运营企业项目。
建立校企双方的评价机制,不仅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有所提高,还促进了内涵建设,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近两年来先后为十多家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并使企业实现转型成功。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将这种校企合作模式能够发挥更多的正能量,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作出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 张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职业教育成功之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3-16.
[2] 田秀平.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8(4):10-12.
[3] 黄崇本.关于高技能人才及其产学合作培养模式的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報,2009(1):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