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音乐教育中艺术实践的界定与分类
音乐教育由于其本身实践性强的特点,涵盖的范围远远超过其他教育,除了基本的传授知识,还包括内涵表现、技能培训、审美感知等多个方面。此外,音乐教育还需与艺术实践相互配合才能够使学生得到最大程度地提高。在音乐院校中,“以教学为中心”的艺术实践意在巩固教学、锻炼实践能力、增强艺术表现力、扩大艺术视野。音乐院校的“艺术实践”主要指在学校课堂教学外,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生参与校外教学活动的实践形式。这些艺术实践形式多样,大致可分为:课内实践、校内实践、校外实践三类。
1.课内实践
课内实践意为在教学计划内的固定时间、地点、教师、内容的实践课程,包括声乐、钢琴、视唱等基础技法课程中的技巧练习、专业考试、教学汇报等。由于音乐教育的特殊性,在音乐教学中的一对一教学形式就是很好的课内实践范例,兼具实践与教学的双重性质。学生在“回课”①时通过演唱、演奏等形式交作业,教师则针对学生临场表现给予讲评,并结合教学计划调整新课的教学内容和作业,同时针对学生表现对新课程重点部分及技法要领示范表演。
2.校内实践
是指在校内、课外进行的如艺术训练、舞台演出等有固定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活动。校内实践与课内实践是紧密联系的。在教学计划中的内容属于课内实践的成绩,通过比课堂更广的校内汇报,这类艺术实践舞台表演性和现实性更强,艺术形式更加完整。在这类艺术实践中,学生面对更多的听众,对演出人员的心理、情绪较课内实践有更高的要求。
3.校外实践
是指观摩、下基层艺术辅导、演艺活动等在校外不定时、定点,由教师指导的进行实践的教学活动。需要注意的是,校外实践只是教学活动的辅助手段而非主要构成,例如学生下基层演出应适当,如果过渡将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亦不符合人才培养规律。
二、综合大学音乐院系现状
自上世纪90年代始,我国各大综合大学先后成立音乐院系,打破由中央音乐学院引领的八大音乐院校的专业音乐教育壁垒。同时,由于艺术类录取分数线普遍偏低,许多成绩平平的考生通过突击学习音乐,往往更容易考入重点院校,因此艺术类,尤其是音乐类招生形势连年攀高。昔日以“小、特、专”著称的专业音乐教育成为规模较大的热门专业,甚至超过中文、法学等热门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开设音乐专业的高校已达三百余所。然而,连续多年的供大于求,诸多因忽视音乐教育特殊性而导致的不良现象频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音乐专业布局设置不合理、专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学科设置混乱、师资配备不完善、生源专业素养较差、毕业即失业等。而导致现象的原因很多,专业教师欠缺、生源水平连年下降、专业学习硬件低等。因此,基于我国目前固有的音乐教育现状,如何改善综合类大学音乐院系师资与生源问题,合理解决学生没有专业特色、毕业即失业等成为当前综合大学音乐院系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这需要高校、政府乃至社会等多方面协作。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民众开始重视精神生活。文艺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音乐市场日益繁荣,音乐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音乐教育被赋予新的使命,艺术实践的改革发展需与市场相结合。目前我国演出市场的高票价成为限制普通大众欣赏高雅艺术活动的门槛。因此学校演出因其低票价与高质量的结合,更能使艺术实践实现其社会与市场价值,既检验教学成果,又益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沈阳大学音乐学院艺术实践管理概况及改进建议
沈阳大学音乐学院始建于1985年,在三十年的办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目前已成为沈阳市中、小学音乐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的重要基地。为了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合理化,全面提升艺术实践管理水平,沈阳大学音乐学院的艺术实践活动在原来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更加科学、规范化发展。为了更好地立足地方,服务辽沈地区文化产业发展,2015年8月沈阳大学音乐学院确定了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强调艺术实践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对于教学、科研、艺术实践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定位——“学院+市场”的办学特色,“教师+演员”的育人特色,“技术+艺术”的教学特色,“传统+国际”的发展特色。为此,沈阳大学音乐学院新增及调整部分必修课、扩大专业选修课范围;新成立艺术指导系;改毕业论文为毕业设计。音乐学专业主要分为中小学教案设计、授课视频、课题PPT;音乐表演专业的论文改为:毕业个人音乐会+参与演出活动+实践体会报告。可见艺术实践地位的提升,凸显了艺术实践的重要性。
此外,沈阳大学音乐学院的院外艺术实践定位明确——“政府搭台,服务社会”。通过开展高雅且亲民的演出活动,运用音乐的文化力量,以寓教于乐、通俗易懂的演出形式提高民众的音乐修养,增强听众的综合素质,进而丰富整个社会精神生活的内涵。沈阳大学音乐学院先后举办《周皓师生演唱会——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70周年》、《丁琰彦教学音乐会》、《冯子祥钢琴学术交流会》、《与意大利帕维亚音乐学院学术交流会》、《唱响沈大,舞动校园》系列活动等“师生专场演唱会、教学讲演结合”的演出形式,让师生们对艺术实践平台的了解更为深入,以促使更多优秀节目走出校园。让广大师生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历练,获得以促进教学和服务社会为目标的共赢。
为了符合教学的要求,沈阳大学音乐学院常有内部交流性质的音乐会(最主要是非毕业班期中、期末的展示)、毕业(学位)音乐会、获奖音乐会、外部交流音乐会等形式。然而,这些演出质量参差不齐,未能较好地形成整体的管理流程。由于演出质量的评估与推进不易掌握,且演出场所多集中于沈阳大学内部,导致演出对外推广力度不够强、范围不够广,造成了部分高质量的演出缺乏上座率。因此,针对学院内艺术实践演出的“自产自销”,社会互动成分少;学院内演出场地利用欠合理的现象,建议学院在内部机制上进行改革,建立演出中心,制定沈阳大学音乐学院艺术实践演出管理办法及艺术实践项目公开售票办法等相关文件,对学院的艺术实践演出进行更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管理。
注释:
①指在音乐教学的一对一课程中,学生展示上一次课学习过、练习过的作业。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
音乐教育由于其本身实践性强的特点,涵盖的范围远远超过其他教育,除了基本的传授知识,还包括内涵表现、技能培训、审美感知等多个方面。此外,音乐教育还需与艺术实践相互配合才能够使学生得到最大程度地提高。在音乐院校中,“以教学为中心”的艺术实践意在巩固教学、锻炼实践能力、增强艺术表现力、扩大艺术视野。音乐院校的“艺术实践”主要指在学校课堂教学外,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生参与校外教学活动的实践形式。这些艺术实践形式多样,大致可分为:课内实践、校内实践、校外实践三类。
1.课内实践
课内实践意为在教学计划内的固定时间、地点、教师、内容的实践课程,包括声乐、钢琴、视唱等基础技法课程中的技巧练习、专业考试、教学汇报等。由于音乐教育的特殊性,在音乐教学中的一对一教学形式就是很好的课内实践范例,兼具实践与教学的双重性质。学生在“回课”①时通过演唱、演奏等形式交作业,教师则针对学生临场表现给予讲评,并结合教学计划调整新课的教学内容和作业,同时针对学生表现对新课程重点部分及技法要领示范表演。
2.校内实践
是指在校内、课外进行的如艺术训练、舞台演出等有固定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活动。校内实践与课内实践是紧密联系的。在教学计划中的内容属于课内实践的成绩,通过比课堂更广的校内汇报,这类艺术实践舞台表演性和现实性更强,艺术形式更加完整。在这类艺术实践中,学生面对更多的听众,对演出人员的心理、情绪较课内实践有更高的要求。
3.校外实践
是指观摩、下基层艺术辅导、演艺活动等在校外不定时、定点,由教师指导的进行实践的教学活动。需要注意的是,校外实践只是教学活动的辅助手段而非主要构成,例如学生下基层演出应适当,如果过渡将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亦不符合人才培养规律。
二、综合大学音乐院系现状
自上世纪90年代始,我国各大综合大学先后成立音乐院系,打破由中央音乐学院引领的八大音乐院校的专业音乐教育壁垒。同时,由于艺术类录取分数线普遍偏低,许多成绩平平的考生通过突击学习音乐,往往更容易考入重点院校,因此艺术类,尤其是音乐类招生形势连年攀高。昔日以“小、特、专”著称的专业音乐教育成为规模较大的热门专业,甚至超过中文、法学等热门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开设音乐专业的高校已达三百余所。然而,连续多年的供大于求,诸多因忽视音乐教育特殊性而导致的不良现象频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音乐专业布局设置不合理、专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学科设置混乱、师资配备不完善、生源专业素养较差、毕业即失业等。而导致现象的原因很多,专业教师欠缺、生源水平连年下降、专业学习硬件低等。因此,基于我国目前固有的音乐教育现状,如何改善综合类大学音乐院系师资与生源问题,合理解决学生没有专业特色、毕业即失业等成为当前综合大学音乐院系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这需要高校、政府乃至社会等多方面协作。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民众开始重视精神生活。文艺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音乐市场日益繁荣,音乐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音乐教育被赋予新的使命,艺术实践的改革发展需与市场相结合。目前我国演出市场的高票价成为限制普通大众欣赏高雅艺术活动的门槛。因此学校演出因其低票价与高质量的结合,更能使艺术实践实现其社会与市场价值,既检验教学成果,又益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沈阳大学音乐学院艺术实践管理概况及改进建议
沈阳大学音乐学院始建于1985年,在三十年的办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目前已成为沈阳市中、小学音乐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的重要基地。为了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合理化,全面提升艺术实践管理水平,沈阳大学音乐学院的艺术实践活动在原来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更加科学、规范化发展。为了更好地立足地方,服务辽沈地区文化产业发展,2015年8月沈阳大学音乐学院确定了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强调艺术实践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对于教学、科研、艺术实践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定位——“学院+市场”的办学特色,“教师+演员”的育人特色,“技术+艺术”的教学特色,“传统+国际”的发展特色。为此,沈阳大学音乐学院新增及调整部分必修课、扩大专业选修课范围;新成立艺术指导系;改毕业论文为毕业设计。音乐学专业主要分为中小学教案设计、授课视频、课题PPT;音乐表演专业的论文改为:毕业个人音乐会+参与演出活动+实践体会报告。可见艺术实践地位的提升,凸显了艺术实践的重要性。
此外,沈阳大学音乐学院的院外艺术实践定位明确——“政府搭台,服务社会”。通过开展高雅且亲民的演出活动,运用音乐的文化力量,以寓教于乐、通俗易懂的演出形式提高民众的音乐修养,增强听众的综合素质,进而丰富整个社会精神生活的内涵。沈阳大学音乐学院先后举办《周皓师生演唱会——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70周年》、《丁琰彦教学音乐会》、《冯子祥钢琴学术交流会》、《与意大利帕维亚音乐学院学术交流会》、《唱响沈大,舞动校园》系列活动等“师生专场演唱会、教学讲演结合”的演出形式,让师生们对艺术实践平台的了解更为深入,以促使更多优秀节目走出校园。让广大师生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历练,获得以促进教学和服务社会为目标的共赢。
为了符合教学的要求,沈阳大学音乐学院常有内部交流性质的音乐会(最主要是非毕业班期中、期末的展示)、毕业(学位)音乐会、获奖音乐会、外部交流音乐会等形式。然而,这些演出质量参差不齐,未能较好地形成整体的管理流程。由于演出质量的评估与推进不易掌握,且演出场所多集中于沈阳大学内部,导致演出对外推广力度不够强、范围不够广,造成了部分高质量的演出缺乏上座率。因此,针对学院内艺术实践演出的“自产自销”,社会互动成分少;学院内演出场地利用欠合理的现象,建议学院在内部机制上进行改革,建立演出中心,制定沈阳大学音乐学院艺术实践演出管理办法及艺术实践项目公开售票办法等相关文件,对学院的艺术实践演出进行更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管理。
注释:
①指在音乐教学的一对一课程中,学生展示上一次课学习过、练习过的作业。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