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长吟

来源 :语文世界(高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ye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文解字】
  在上古原始生涯里,我们的祖先首先接触到的是大自然,大自然最基本的八大物质是“天、地、山、河、水、火、雷、风”,我们的祖先给了它们八个代码字:乾、坤、艮、兑、坎、离、震、巽,并绘制成八卦图,各用一个符号来表示(见右图)。其中“风”是最活跃的元素,它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所以八卦图里把它放在乾天坤地之间:上两连线为阳,下一分线为阴,阴阳交合,是谓巽卦,为风。
  风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空气流动的产物。风飘浮在广袤太空和无垠大地之间,布满四面八方,所以许慎在《说文》中这样解释:“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阊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从虫凡声。”虽然其中有穿凿附会的成分,但我们可以看到,华夏民族的祖先把自然界的风看作是有生命的运动体,所以甲骨文卜辞中多借“凤”为风。风的最重要特征就是能“飞”,而且力大无比。我想古代的龙卷风肯定也经常出现,把飓风视为龙的威力也不足为怪。“凤”正是“龙”的异化物,龙凤两字古同音同源。风在先民眼里正是像龙凤一样,来无影去无踪的灵异动物,具有巨大的力量,这样,我们才理解为什么汉字的“风”,是从虫的道理了。原来“虫”字是龙蛇的象形,也是华夏先民的图腾。
  殷商时代盛行占卜和上帝崇拜,殷周人的上帝是掌管风雨、命运、生命、星辰、昼夜、农事、战争的全能之神。上帝通过风声来宣布季节的更替顺序,并向人和牲畜指出通往生命之巅的方向。上帝通过东南西北和上下六个基本方位吹来的风,通知游牧于森林或农耕于田野的人打猎和收获的时刻,并将风与四季紧密相联,成为报道农时的时令。人们从风中来领会生灵创造者和生命主宰者上帝的旨意,来了解自然界的循环和四时之转换。人们渐渐把风跟一年中的四个季节,即春、夏、秋、冬联系起来,与东、西、南、北相对应。后来,因农业跟土地的关系最密切,便增加了土地作为四个方向中心的第五个方向,并配以五种色彩,于是五种颜色、五类时空和五个因素构成了天地万物。这五种方向在周代的《易经》中又被人们与金、木、水、火、土五种宇宙构成的基本元素等同起来。从此“风”成为运转万物的动因:东风为春,青色属木;南风为夏,红色属火;西风为秋,白色属金;北风为冬,黑色属水;中风为长夏(收割的季节),黄色属土。在卜辞中进一步将五个方向(包括四风和土地)称为“帝五臣”,就是把风看作是神灵——上帝的使者。四风降临大地,季节发生变化,使万物阴阳调和,种子发芽、庄稼生长。风作为上帝的使者连接了天地,也成为人神交往的媒介。卜辞中有“于帝使风二犬”之记载,意思就是人们将两条狗作为牺牲祭献给上帝的使者——风。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卜辞中以凤为风,风即凤,凤即风,它们即是上帝的使者。中国史前文化中盛行的神鸟崇拜现象便因此有了合理的解释,对鸟的崇拜就是对上帝之使“风”的崇拜,鸟是有形之风,而风则是无形之鸟。
  史前先民的原始崇拜中,生灵崇拜常常是跟生殖崇拜分不开的,因此“风”在古代也成为雌雄交媾、男女情爱的象征,有个成语叫“风马牛不相及”,意思就是马跟牛是不会交配的。在商周时期,朝廷每年春日有派出官员到民间采集民歌和民风的传统活动,由于当时民风淳朴,男欢女爱,溢于言表,民间普遍流传着情歌,古人把这些歌颂生命、表达情爱的诗称之为“风”。这也许与风之调和季节阴阳、孕化催生万物的功能有关。中国古代伟大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这样来源的,其中许多爱情诗优美动人,热烈而浪漫,清纯而自然,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反映了当时婚姻恋爱的习俗。周初,礼教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恋爱尚少禁忌,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自由的。如《郑风·溱洧》便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篇。诗写的是郑国阴历三月上旬己日男女聚会之事。阳春三月,大地回暖,艳阳高照,鲜花遍地,众多男女齐集溱水、洧水岸边临水祓禊,祈求美满婚姻。一对情侣手持香草,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享受着爱情的甜蜜。他们边走边相互调笑,并互赠芍药以定情。这首诗如一首欢畅流动的乐曲,天真纯朴,烂漫自由。若按封建道德看,通篇“皆为惑男之语”的“淫声”,然而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正是未经礼教桎梏的充满自然人性的“风”,是对天地精神的遵从,标志着和谐、自由、平等,散发着情欲与欢乐的气息。又如《邶风·静女》描写男女幽会:“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一个男子在城之一隅等待情人,急躁而搔首徘徊。而互赠之彤管和茅荑,反映了男女爱情的甜蜜与酸涩,以及美好的期盼。在《诗经》中,我们感受到了从神灵之风到性灵之风的转化。
  
  【中西文化漫谈】
  在西方文明里,圣灵最初也是一股飓风或一只鸟:在一些中世纪的绘画里,有一种能起源风的管筒,被描述为从天国一直延伸到圣母玛丽亚的长袍下。在管中,圣灵以鸽子的形式飞落下来,而使童贞的玛丽亚受孕。记得希腊作家尼可斯·卡赞扎基斯的小说《基督的最后诱惑》开首一句这样描写:“从穹苍吹来的一股清风把她的身心完全占有。”风和鸟,其实就是爱与欲的象征。由此可见,“风”的神灵形态是鸟,是凤,是龙。“风”的精神形态是爱,是欲,是生命。那么,“风”的物质形态是什么呢?是气。气升于天是云,气出于地是生命。《圣经·创世纪》2章7节:“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圣经·约伯记》33章4节:“神的灵造我,全能者的气使我得生。”在中国的造神运动中,日神叫羲和,谷神叫后稷,火神叫祝融,水神叫共工,风神叫飞廉,俗名风伯。在古籍里“飞廉”是一种神鸟名字,也称龙雀。《离骚》有句:“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晋灼注飞廉为“鹿身,头如雀,有角而蛇尾豹文”。到唐宋以后,飞廉不再称风伯,而被赋予女性形象,叫做“风姨”“封姨”和“风后”,尊为女神。《风俗演义》说:风伯“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养成万物,有功于人。王者祀以报功也”。风神在中华民族一直受到人们的尊重。至于“风神”名飞廉,实际上就是“风”的上古汉语复辅音读音,据《鸡林类事》记载:“风曰孛缆。”表示“风”的古音读作复辅音“孛缆”,即plam。因此古代又可把“风”称为飞廉、毗蓝、焚轮等。至今在韩国语中“风”仍读作汉字的古音blam。古无轻唇音,“飞”和“焚”古声母都是p-。因为“风”的声母是bl-,所以,“风”的神灵名称,实际是“风”字的上古读音而已。现代汉字中从风得声的字就有音b-的如飚,也有音l-的如岚等。
  风就是气,气就是风,“风气”一词也由此得来。综上可知,“风”在中华文化里是一个神圣的概念,它不仅是祖先的神灵崇拜和生殖崇拜,也是真情实感的男欢女爱,是生命精灵的化身;它不仅孕育了美的享受和不朽的诗篇,也带给百姓风调雨顺的农时和四季分明的嘉年华。但不知何时,这个“风”突然大变,什么都是一股风,听风是雨地随风倒。哀哉,斯风!但我仍然愿意相信,真正的风是空气的流动,是人类生命的运动,是最初来自上帝口中的一口气,由于有了这种最纯朴的风,万物才有了生命,有了这种风,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才有了意义和价值。
  我们曾经仰慕西方文明的恋爱,从电影或小说中领略那种刻骨铭心的浪漫情操,老式中国人会不屑一顾地认为,那些蓝眼睛、高鼻梁的漂亮女孩子可爱得有点毛病,把西方人大胆、开放、坦诚的爱情之风,称作“疯”。但是,一代中国的年轻人却已经不知不觉学起来……
  忽然发现自己的爱情观很土气,忍不住笑了起来。对我而言,爱一个人就是满心满意要跟他一起“过日子”,天地鸿蒙荒凉,我们不能妄想使自己化为六合八方的风,只希望相爱的彼此把整个人世填满。就像春天的和风、夏日的凉风、秋收的金风、迎冬的雪风,伴随岁月,四季永恒。不爱一个人时,如同夏天的风,即使他身居豪门也不会出入;爱一个人时,如同冬天的风,即使他蜗居陋室也能跻身拥衾同眠。粗菜淡饭的天长地久,远比山珍海馐味永难言。相互拥有的那一对,也许今晚要分手,那相濡以沫的深情里自有其朝朝暮暮的相思啊!爱一个人原来就在平平淡淡之中,虽然没有电闪雷鸣的轰轰烈烈,却充满和风细雨的温存和体贴,正如张晓风所述:爱一个人就是在寒冷的夜里不断在他杯子里斟上刚沸的热水;爱一个人就是喜欢两人一起收尽桌上的残肴,并且听他在水槽里刷碗的音乐——事后再偷偷地把他不曾洗干净的地方重洗一遍;爱一个人就是在拨通电话时忽然不知道要说什么,才知道原来只是想听听那熟悉的声音,原来真正想拨通的,只是自己心底的一根弦。
  爱一个人,无论东方人或西方人在心里就是一生一世,就是一种誓言,一种承诺。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爱一个人就不免希望自己更美丽,希望自己被对方永远记得,希望自己的容颜在极盛时如彩虹映日,永不衰退,即使在繁花谢树的冬残,在爱人的瞳仁中永远见证你的华彩。爱一个人可以使你为所爱的人去做一些傻事,甚至去死,为了你的荣誉、骄傲,显示你智慧的闪光和曾经拥有的欢乐。因此在万世典籍里到处可见山盟海誓而忠贞不渝的爱,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东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世人留下可歌可泣的不朽诗篇。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几成古风的千年绝唱。总之,爱一个人就是喜欢和他拥有现在,却又追忆着双方在一起的过去。爱,是一种感受,即使痛苦也会感到幸福;爱,是一种经历,即使沧桑也依然觉得美丽;爱,是一股风,即使飘然而过也给人世留下永恒的生命。
  对我来说,爱就是一种风,乃至疯。犹如《诗经·风》中“关关雎鸠”的相思、“采采”的期待、“悠悠我心”的情怀,正是被那种美丽沉甸的繁殖喜悦所吸引,仿佛风把花粉传播四方,让万物共享受孕的欢愉;仿佛风把生命的气息升腾到宇宙,让世界风起云涌般充满生机。风,在东方文化的汉字里,跟“讽”和“疯”最相关,构成风情、风气、风骚等词语,含有深刻的讽喻和疯狂的激情。风(wind),在西方文化的词语里,它跟wind egg(未受精的蛋)、window(窗)等有深层的寓意,隐喻交媾或与自然沟通之意,也许英文单词显示风文化的直接性和开放性,或者还有更多更多可以说的内容。但其中的爱义,总会使人感受到身边的风:
  风,
  吹动心灵似龙凤。
  多少年,
  春夏至秋冬。
  
  风,
  吹将恩爱入闺中。
  千万人,
  同吟白头颂。
  
  风,
  吹醒少年宠辱梦。
  人老去,
  叶枯花犹荣。
  
  风,
  吹落云霞弥天空。
  化春雨,
  一曲满江红。
其他文献
十月的北京,是一年中景色最美的,是四季中空气最清新的,秋高气爽,蓝天如洗。奥运会的脚步刚刚走过,北京还沉浸在欢快祥和的热烈气氛中。“鸟巢”钢筋铁骨,气势恢宏,“水立方”梦幻迷人,晶莹剔透,“天安门”花团锦簇,赏心悦目,所有的这一切,都让人神思飞扬,流连忘返。今年十月的北京,更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凡。“鸟巢”“水立方”等大型奥运场馆,将和奥林匹克公园一起,张开双臂,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  值此之际
期刊
病句考查题属于高考常考题型,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考生的得分情况并不理想。尽管一些考生对病句的六大类型了解比较清楚,但落实到解题时,却如“老虎咬天——难以下口”。笔者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分析后发现,病句考查题通常有六个设题点。如果我们解题时能锁住这六个点,迅速作出判断,一定能缩小答案范围,提高解题的准确度。下面以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为例,详加解析。    一、看动词    在一个句子里,动词是
期刊
作家简介  蒙田(1533~1592),法国著名的思想家、作家,独具个性的人文主义者。其座右铭是:“我知道什么?”以博学著称。年轻时在图卢兹大学攻读法律,后曾在波尔多法院任职十余年,当过国王的侍从,亲历战争,游历欧洲各地,还两次当选波尔多市市长,到37岁以后,他就隐居到他祖先的领地,去思考和写作了。他把旅途见闻、日常感想等记录下来,集成《随笔集》2卷,晚年修订为3卷。作品行文恣肆汪洋,旁征博引,鉴
期刊
片段选读一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  孔子说:“父母亲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呀。一方面是欢喜,一方面是忧惧。”  【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知,犹记忆也。常知父母之年,则既喜其寿,又惧其衰,而于爱曰之诚,自有不能己者。  【读】  “喜”是因其虽年增而健在,“惧”是因其年增而衰老而近死亡。喜与惧同时出现,正是人类情感的特色。能够见此而思彼,做人处事就
期刊
1.薄暮入青峰(谭嗣同《道吾山》猜字一)  2.明月空相知(李白《泾川送族弟錞》猜字一)  3.映叶见残花(刘禹锡《送春曲三首》猜字一)  4.每日树边消一日(姚合《题薛十二池亭》猜字一)  5.浮云吹尽见朝阳(陆游《十月苦蝇》猜字一)  6.百家同一泉(岑参《宿东溪王屋李隐者》[红豆格]猜化学名词一)  7.文章已满行人耳(李忱《吊白居易》[红豆格] 猜文体名称一)  8.日月相催雪满颠(黄庭坚
期刊
古文没有标点,学生要跟着老师诵读,学习句读。所谓句读,就是在句子需要停顿的地方用朱笔标一个红色的记号。记号分两种,一种是“√”,叫勾,即句子的“句”;一种是“。”,叫豆,即逗号的“逗”,后称读(音d7u)。句读就是古代的标点符号。如果没有句读,句子就没法读通。古代文人富有想象地把这种古代的标点比作“红豆”。  红豆是一种植物,多产于南方。相传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红豆树在江苏省江阴市顾山镇。那里有座红豆
期刊
墙上不知何时  被封上一笔浓墨  我静静地仰望  那是一个句号  一个长长的休止符  一个定格在墙上的黑影    我轻轻地仰望  那是一个坚强的躯壳  一副柔软的躯体  一对骄傲的触须    我默默地沉思  想必那是  被岁月风干的生灵的残骸  来不及踏上生命的航程  便被上帝遗忘  否则 为什么踟蹰不前  为什么默默无语    我轻轻地猜测  想必那是某个微寒的夜晚  他披着星光露水静静远去  
期刊
24年前,《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一声怒吼,龙应台在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开始了她的杂文《野火集》专栏,短短一年,就像野火般地向四面八方奔窜燃烧起来,掀起一股“龙卷风”,锋芒所至,震撼了台湾岛无数读者的心灵。随后,《野火集》有了大陆版,同样震撼了大陆读者的心灵,并且使龙应台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作为一个著名的专栏作家,龙应台以她锐利的词锋、灵转的文字、缜密的思虑、悍然无畏地揭开社会中的种种病象
期刊
1.身居皇家深庭院,焉知日月何时分(猜活动场所一)  2.太原骑警整队出发(猜成语一)  3.闲来常看看(猜哲学词语一)  4.山东快递(猜电视剧一)  5.第十二夜(猜二字词语一)  6.抗旱斗争(猜二字词语一)  7.什么半落青天外?(猜补品一)  8.越难越喜欢(猜四字常用词一)  9.每逢寒暑休时特别闲(猜三字常用词一)  10.斗(猜花名一)  (答案在本期找)    《系铃格灯谜10则
期刊
语言运用题因考查灵活全面在高考语文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但由于这种题型灵活性大,开放性强,很多考生在做题时不知从何入手。下面笔者就结合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中这一知识点有特色的考题类型来谈谈解题的方法与技巧。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语言文字运用这一知识点主要从四个方面检测:语言简明、连贯、得体;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修辞的运用等类型。    一、解读漫画题    漫画指的是用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