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并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014年在湖南省澧县人民医院进行保守治疗无效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取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加后外侧融合术(PLIF+PLF)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经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加后外侧融合术(TLIF+PLF)进行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采用VAS评分和脊柱ODI功能障碍指数对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和脊柱ODI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得到改善(P<0.05),组间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患者采取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 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加后外侧融合术 经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加后外侧融合术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容易伴发腰椎失稳,在临床上采取保守治疗的效果十分不理想,预后效果差[1],而关于手术治疗的效果仍然存在争议。本次研究选取2010年~2014年在湖南省澧县人民医院进行保守治疗无效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手术治疗,以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为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0年~2014年在湖南省澧县人民医院进行保守治疗无效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且伴发非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解释的腰部疼痛,通过腰椎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的腰椎间隙变的狭窄,椎体发生移位,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2]。所有患者均进行了3~6个月的保守治疗,治疗无效,疼痛未得到缓解,改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在研究前均对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有所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5~75岁,平均(47.67±12.37)岁。观察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4~76岁,平均(47.71±12.41)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全身麻醉,体位为俯卧位,腹部下方垫空。从患者椎间正中作入路切口,长约10~14cm。在C臂机透视下,对患者椎间隙进行撑开,并使用患者自体的骨块进行移植。对照组患者采取PLIF+PLF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TLIF+PLF进行治疗。手术完成后,对手术切口进行冲洗,并常规留置负压引流管进行引流,对切口进行缝合,使用无菌纱布覆盖切口。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手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采用VAS评分和脊柱ODI功能障碍指数对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VAS满分为1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3];ODI满分为45分,分值越高,代表功能障碍程度越轻[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性别比例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使用[n(%)]表示,平均年龄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使用(x±s)表示。当P<0.05时,则认为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和脊柱ODI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得到改善(P<0.05),组间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往往会导致腰椎发生退行性病变,随着病情的进展,与腰椎稳定相关的关节、韧带受到损伤,关节突内关节增生加剧,韧带出现增生性的肥厚,神经根管和椎管发生狭窄,腰椎活动功能出现障碍,最终导致腰椎不稳的发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手术方法为腰椎间盘切除。但在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手术方法的疗效存在争议,其疗效尚不确切。有关学者提出,可在腰椎间盘切除手术的基础之上,加以脊柱融合术进行治疗[5]。本次研究选取100例经保守治疗失败的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患者,对其进行PLIF+PLF和TLIF+PLF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VAS评分和脊柱ODI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得到改善(P<0.05),组间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这说明,腰椎植骨联合脊柱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是行之有效的。
有关研究表明,椎间盘关节能够承受脊柱负荷的80%[6],加上椎体间的血管较为丰富,融合成功的概率较大。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加后外侧融合术从单纯的减压融合变为减压融合兼顾恢复腰椎结构,能够有效矫正腰椎突出,使脊柱的冠状面、矢状面恢复平衡,可以有效预防邻近关节节段的退行性病变。经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加后外侧融合术,能够避开椎管内的神经组织,规避神经损伤的风险,减小硬脊膜的损伤;同时,这种手术方式能够对神经根予以充分的显露,对神经根管进行有效的减压,从而缓解神经根性腰痛。
综上所述,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患者采取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表1 术后随访情况对比(x±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参考文献
[1]杜怡斌,裴少保,刘艺明等.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疗效分析[J].临床骨科杂志,2012,15(4):373-375.
[2]万利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疗效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36(7):678-679.
[3]徐林军,许永涛,马亮等.两种植骨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J].实用骨科杂志,2014,21(7):638-641.
[4]苏庆军,刘铁,康南等.高龄患者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3,12(10):546-550.
[5]徐峰.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或不伴)腰椎失稳症分析[J].中外医疗,2014,34(30):102-103.
[6]张昊,张弦,陈少初等.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疗效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3,16(2):215-216.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 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加后外侧融合术 经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加后外侧融合术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容易伴发腰椎失稳,在临床上采取保守治疗的效果十分不理想,预后效果差[1],而关于手术治疗的效果仍然存在争议。本次研究选取2010年~2014年在湖南省澧县人民医院进行保守治疗无效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手术治疗,以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为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0年~2014年在湖南省澧县人民医院进行保守治疗无效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且伴发非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解释的腰部疼痛,通过腰椎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的腰椎间隙变的狭窄,椎体发生移位,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2]。所有患者均进行了3~6个月的保守治疗,治疗无效,疼痛未得到缓解,改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在研究前均对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有所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5~75岁,平均(47.67±12.37)岁。观察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4~76岁,平均(47.71±12.41)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全身麻醉,体位为俯卧位,腹部下方垫空。从患者椎间正中作入路切口,长约10~14cm。在C臂机透视下,对患者椎间隙进行撑开,并使用患者自体的骨块进行移植。对照组患者采取PLIF+PLF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TLIF+PLF进行治疗。手术完成后,对手术切口进行冲洗,并常规留置负压引流管进行引流,对切口进行缝合,使用无菌纱布覆盖切口。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手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采用VAS评分和脊柱ODI功能障碍指数对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VAS满分为1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3];ODI满分为45分,分值越高,代表功能障碍程度越轻[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性别比例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使用[n(%)]表示,平均年龄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使用(x±s)表示。当P<0.05时,则认为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和脊柱ODI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得到改善(P<0.05),组间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往往会导致腰椎发生退行性病变,随着病情的进展,与腰椎稳定相关的关节、韧带受到损伤,关节突内关节增生加剧,韧带出现增生性的肥厚,神经根管和椎管发生狭窄,腰椎活动功能出现障碍,最终导致腰椎不稳的发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手术方法为腰椎间盘切除。但在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手术方法的疗效存在争议,其疗效尚不确切。有关学者提出,可在腰椎间盘切除手术的基础之上,加以脊柱融合术进行治疗[5]。本次研究选取100例经保守治疗失败的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患者,对其进行PLIF+PLF和TLIF+PLF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VAS评分和脊柱ODI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得到改善(P<0.05),组间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这说明,腰椎植骨联合脊柱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是行之有效的。
有关研究表明,椎间盘关节能够承受脊柱负荷的80%[6],加上椎体间的血管较为丰富,融合成功的概率较大。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加后外侧融合术从单纯的减压融合变为减压融合兼顾恢复腰椎结构,能够有效矫正腰椎突出,使脊柱的冠状面、矢状面恢复平衡,可以有效预防邻近关节节段的退行性病变。经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加后外侧融合术,能够避开椎管内的神经组织,规避神经损伤的风险,减小硬脊膜的损伤;同时,这种手术方式能够对神经根予以充分的显露,对神经根管进行有效的减压,从而缓解神经根性腰痛。
综上所述,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患者采取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表1 术后随访情况对比(x±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参考文献
[1]杜怡斌,裴少保,刘艺明等.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疗效分析[J].临床骨科杂志,2012,15(4):373-375.
[2]万利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疗效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36(7):678-679.
[3]徐林军,许永涛,马亮等.两种植骨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J].实用骨科杂志,2014,21(7):638-641.
[4]苏庆军,刘铁,康南等.高龄患者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3,12(10):546-550.
[5]徐峰.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或不伴)腰椎失稳症分析[J].中外医疗,2014,34(30):102-103.
[6]张昊,张弦,陈少初等.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疗效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3,16(2):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