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朔州市位于山西省西北部,矿产资源丰富,随着近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引发了大量的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造成3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7870.7105万元,而且呈加剧趋势。文章在阐述朔州市地质环境背景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区内地裂缝、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主要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并分析了各类灾害的成因,从宣传、规划、行政管理、法律保障、监测预报、高科技应用、治理措施、资金筹措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防灾减灾建议。
【关键词】地质灾害;现状;危害;防灾减灾;山西省朔州市
Shangxi province shuozhou city Present conditionprevention and cure counterplan of the geology disaster
Li Quan-mao
(Shangxi province No.3 geology engineering investigate an institute Jinzhong Shangxi 030620)
【Abstract】Shuozhou city is located on Shangxi province the northwest, mineral resources abundant, along with in recent years economy of fast fierce development, cause a great deal of of geology disaster, severity threat people of life property safety, have already result in 38 people death, direct economy loss 78,707,105 dollars, and present to turn worse trend.The article is in elaborating the shuozhou city geology environment background foundation, system introduction area hinterland crack, slippery ascent, mudslide, collapse, the ground fall to sink, the ground sink to decline etc. main geology disaster of growth characteristic, and analysis every variety disaster of become because of, from publicity, programming,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law guarantee, monitor forecast, high technology application, manage measure, funds to collect etc. put forward reasonable of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reduce a disaster suggestion.
【Key words】Geology disaster;Present condition;Endanger;The disaster prevention reduce a disaster;Shangxi province shuozhou city
1. 引言
朔州市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南部与忻州市相接,东北部与大同市为邻,总面积10653Km2。北、西、南三面环山,山势陡峭,植被稀少,沟谷纵横;中部为大同盆地南缘,山地、丘陵、平川基本各占1/3;降水集中在6~9月,且多暴雨;地质构造复杂,自然地质环境脆弱,加之区内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炭资源历来是当地支柱产业,且近年来发展迅猛,带动煤炭加工、运输、建筑、道路修建等也发展迅速,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对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已造成3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7870.7105万元;有17112人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潜在经济损失20340.825万元,且呈发展之势,目前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 地质环境背景
朔州市属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391.0mm,年际变化悬殊;年内差异大,70~80%集中于夏秋两季。地处黄土高原,地貌类型多样,有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平原及河谷区等,最大相对高差1200m;大地构造位于燕山期内蒙古断块西端、吕梁—太行断块西北部、燕山断块西南端及喜马拉雅期桑干河断陷盆地西部,地质构造控制着山川水系、地形地貌及矿产资源的分布;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三大岩类均有出露,水系分属黄河、海河流域,主要有汾河、苍头河、桑干河及引黄干渠;地震烈度为Ⅶ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15g;植被覆盖率具不均衡性,平均17%左右,生态系统结构差。
3. 地质灾害发育状况
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446处,灾害类型比较齐全,崩塌149处、泥石流79处、滑坡30处、地裂缝81处、地面塌陷105处、地面沉降2处。地域上看右玉42处、平鲁131处、朔城62处、怀仁52处、山阴64处、应县95处。规模以小型居多,为243处;中型次之,为149处;大型有47处,巨型7处。已发生的有257处中有200处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纯自然地质灾害仅57处。
3.1 地裂缝。
是境内主要的灾害类型,共发现81处,其中有14处基本稳定,均为地下采矿诱发,主要分布于矿山集中的平鲁中部~朔城北部~山阴北部~怀仁西北部地区,东南部较少;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小型53处;中型25处;大型3处;在地形坡度较大或采区边缘等地带较明显。
影响范围最大的是怀仁县云中镇北窑子头村东部,分布面积10.4Km2,裂缝呈并列式分布,有20条拉张裂缝,间距5~35m,最长裂缝长1000m,宽0.5m,可见深度5m,目前仍在活动。
3.2 崩塌。
共发现149处,其中有12处基本稳定,主要分布交通干线两侧和一些村庄的陡岸边坡地段。规模以小型居多,为94处;中型27处;大型有26处,巨型2处。主要是由于修路、建房切坡或河岸侧蚀等影响,使坡体前缘形成70°以上高陡边坡,在重力、降水、静水压力等作用下岩土体沿节理裂隙脱离母岩发生坠落。
巨型崩塌一处位于平鲁区向阳堡乡店梁村,体积83200m3, 为土体崩塌,是沟岸侧蚀所致,崩滑面平直、多呈片状体下崩,一般厚度2~5m;一处位于山阴县马营乡岱马公路边,为基岩崩塌,岩性为奥陶系灰岩,崩塌体体积7万m3。
3.3 滑坡。
调查发现30处,其中有6处稳定;按滑体岩性分为岩质滑坡(1处)和土质滑坡(29处);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小型17处;中型10处;大型3处。地质环境背景是滑坡形成的基本条件,它控制了滑坡的分布、发育状况,对滑坡的影响表现为固有的、静态的,一般顺向坡易滑动,斜向坡次之,逆向坡不易滑动;自然与人为因素是滑坡形成的动力条件,表现为动态的、随机的,其中降水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一方面使岩性分界面或软弱夹层软化,大大降低其粘聚力,另一方面增大滑体自重,当其超过抗滑力时便开始滑动。
大型滑坡平鲁区有2处,一处大型滑坡为人工堆积物,位于平朔露天煤矿安太堡矿南排土场,体积154×104m3,于1991年10月29日0时10分发生,发生前1405m台阶排土线后缘出裂缝,裂缝长220m,滑体顺裂缝下滑,前缘剪出70m,造成5人死亡、1700余万元设备及工业广场被毁;另一处为土质滑坡,位于陶村乡白西沟村,为土质滑坡,体积约357万m3,历程已有50余年,每年滑体被前缘河流带走土方量约2万m3。
3.4 泥石流。
调查发现泥石流沟79条,其中巨型5条,大型9条,中型44条,小型21条;根据调查情况以反映其发育状况的15项代表性因子[2]划分等级对其易发程度进行综合评判:中易发53条(其中3条为潜在发生),低易发26条。沟域形态大部分呈树枝状,部分呈树冠状、狭长型;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界线不明显;汛期是泥石流的高发期,发生频率差异较大,多数每年汛期都有发生,具有同一沟谷多次重复发生的特点。
境内山区面积达2/3,山高坡陡,沟谷发育,为泥石流汇水、运移创造有利地形条件;大面积分布的残坡积物及大量的采矿弃渣堆积,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源,区内森林面积仅17%,且集中分布于测区东部;中西部以灌木、草本植物为主,沟域内植被覆盖率为3~15%,滞水性能极差,有利于水流汇集;该区降雨集中在6~9月,多暴雨,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充足的水源和强大的水动力条件。
泥石流如怀仁县云中镇羊圈沟村大型泥石流,于1995年发生,堆积物约37.5万m3,落差5~10m;主沟纵坡39°,冲淤变幅2.0m,流域面积8.8m2,相对高差240m,谷坡坡度65°,植被覆盖率15%。
3.5 地面塌陷。
共发现105处地面塌陷,其中有19处稳定;多圆形、椭圆形或矩形,大多数成群出现,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小型56处,中型43处,大型6处。大型有5处分布于平鲁区,其中向阳堡乡东平太村地面塌陷最大,分布面积为1.5Km2,是煤层自燃引发,有大大小小陷坑120余个,其中最大的一个坑长210m,宽150m, 1989年初期开始下陷,深度现已达20m,逐年加大;其它单坑直径在2m~10m之间不等;圆形者居多,一般深度多在5m左右。山阴县发育1处,分布于玉井镇玉井村西北,1990年发生,影响面积2Km2,塌陷坑多呈圆形,长列式排列,最大的直径6m,深4m。
3.6 地面沉降。
仅在朔城区发现2处,是由于神头电厂储灰场多年排灰,冲灰水下渗,致使周边水位上升,引发黄土湿陷致灾。一处位于神头镇东邵庄村南400m处,灰场东西长3200m、宽700m,面积约2.24Km2,另一处位于神头镇马邑村东北300m处,灰场东西长1600m,南北宽1500m,面积2.4Km2,灾害区内居民房屋地基下沉、墙体开裂、土地盐碱化、民用水井水质污染,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4. 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已发生的257处地质灾害中,有181处是采煤、修路盖房等人类工程活动引发,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工程活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可见地质灾害与其所处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人类的工程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地形地貌、岩土体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结构面特征等是产生各类地质灾害的内因,气象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等是诱发各类地质灾害的外因[3]。为此,建议采取以下防治对策:
4.1 加强地质灾害宣传工作,增强广大群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
4.2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行政管理,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协调各方工作,实行行政负责制,责任到人,层层负责,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
4.3 兼顾资源开发、工程建设,合理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根据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危害程度,分轻、重、缓、急进行防治,做到重点先治,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
4.4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将地质灾害的防治纳入法制化轨道,做到以法促管、以法促治,特别是矿山开发一定要规范管理,严禁私开乱挖,同时国家、地方政府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生态建设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4.5 运用现代高技术和设备快速、准确地预报地质灾害,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增强各类地质灾害的防御反应、应急救援能力。
4.6 针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广泛性、不易预测性及系统性等特点,建立群专结合的防治体系,准确及时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4.7 本着最优化的原则,坚持工程、生物措施并举,实现综合科学治理。
4.8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多方面资金、技术、人才,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5. 结论
朔州市自然地质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不断发生。这些地质灾害冲毁农田、交通干线、毁坏桥梁,造成人员伤亡,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威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应充分认识灾害的严重性,积极做好各项防治工作,统一规划,采取各种有效防治措施,完全可以避免、减少各类地质灾害发生,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提高人们生产、生活环境质量,促进当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 秦瑞萍等.山西省朔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2006.
[2] 刘传正..地质灾害勘查指南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3] 黄运飞,冯静.计算工程地质学[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2,21-25.
[文章编号]1619-2737(2010)11-29-249
[作者简介] 李全茂(1963-),1986年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水工专业,工程师,一直从事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工作。
【关键词】地质灾害;现状;危害;防灾减灾;山西省朔州市
Shangxi province shuozhou city Present conditionprevention and cure counterplan of the geology disaster
Li Quan-mao
(Shangxi province No.3 geology engineering investigate an institute Jinzhong Shangxi 030620)
【Abstract】Shuozhou city is located on Shangxi province the northwest, mineral resources abundant, along with in recent years economy of fast fierce development, cause a great deal of of geology disaster, severity threat people of life property safety, have already result in 38 people death, direct economy loss 78,707,105 dollars, and present to turn worse trend.The article is in elaborating the shuozhou city geology environment background foundation, system introduction area hinterland crack, slippery ascent, mudslide, collapse, the ground fall to sink, the ground sink to decline etc. main geology disaster of growth characteristic, and analysis every variety disaster of become because of, from publicity, programming,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law guarantee, monitor forecast, high technology application, manage measure, funds to collect etc. put forward reasonable of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reduce a disaster suggestion.
【Key words】Geology disaster;Present condition;Endanger;The disaster prevention reduce a disaster;Shangxi province shuozhou city
1. 引言
朔州市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南部与忻州市相接,东北部与大同市为邻,总面积10653Km2。北、西、南三面环山,山势陡峭,植被稀少,沟谷纵横;中部为大同盆地南缘,山地、丘陵、平川基本各占1/3;降水集中在6~9月,且多暴雨;地质构造复杂,自然地质环境脆弱,加之区内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炭资源历来是当地支柱产业,且近年来发展迅猛,带动煤炭加工、运输、建筑、道路修建等也发展迅速,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对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已造成3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7870.7105万元;有17112人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潜在经济损失20340.825万元,且呈发展之势,目前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 地质环境背景
朔州市属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391.0mm,年际变化悬殊;年内差异大,70~80%集中于夏秋两季。地处黄土高原,地貌类型多样,有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平原及河谷区等,最大相对高差1200m;大地构造位于燕山期内蒙古断块西端、吕梁—太行断块西北部、燕山断块西南端及喜马拉雅期桑干河断陷盆地西部,地质构造控制着山川水系、地形地貌及矿产资源的分布;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三大岩类均有出露,水系分属黄河、海河流域,主要有汾河、苍头河、桑干河及引黄干渠;地震烈度为Ⅶ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15g;植被覆盖率具不均衡性,平均17%左右,生态系统结构差。
3. 地质灾害发育状况
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446处,灾害类型比较齐全,崩塌149处、泥石流79处、滑坡30处、地裂缝81处、地面塌陷105处、地面沉降2处。地域上看右玉42处、平鲁131处、朔城62处、怀仁52处、山阴64处、应县95处。规模以小型居多,为243处;中型次之,为149处;大型有47处,巨型7处。已发生的有257处中有200处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纯自然地质灾害仅57处。
3.1 地裂缝。
是境内主要的灾害类型,共发现81处,其中有14处基本稳定,均为地下采矿诱发,主要分布于矿山集中的平鲁中部~朔城北部~山阴北部~怀仁西北部地区,东南部较少;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小型53处;中型25处;大型3处;在地形坡度较大或采区边缘等地带较明显。
影响范围最大的是怀仁县云中镇北窑子头村东部,分布面积10.4Km2,裂缝呈并列式分布,有20条拉张裂缝,间距5~35m,最长裂缝长1000m,宽0.5m,可见深度5m,目前仍在活动。
3.2 崩塌。
共发现149处,其中有12处基本稳定,主要分布交通干线两侧和一些村庄的陡岸边坡地段。规模以小型居多,为94处;中型27处;大型有26处,巨型2处。主要是由于修路、建房切坡或河岸侧蚀等影响,使坡体前缘形成70°以上高陡边坡,在重力、降水、静水压力等作用下岩土体沿节理裂隙脱离母岩发生坠落。
巨型崩塌一处位于平鲁区向阳堡乡店梁村,体积83200m3, 为土体崩塌,是沟岸侧蚀所致,崩滑面平直、多呈片状体下崩,一般厚度2~5m;一处位于山阴县马营乡岱马公路边,为基岩崩塌,岩性为奥陶系灰岩,崩塌体体积7万m3。
3.3 滑坡。
调查发现30处,其中有6处稳定;按滑体岩性分为岩质滑坡(1处)和土质滑坡(29处);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小型17处;中型10处;大型3处。地质环境背景是滑坡形成的基本条件,它控制了滑坡的分布、发育状况,对滑坡的影响表现为固有的、静态的,一般顺向坡易滑动,斜向坡次之,逆向坡不易滑动;自然与人为因素是滑坡形成的动力条件,表现为动态的、随机的,其中降水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一方面使岩性分界面或软弱夹层软化,大大降低其粘聚力,另一方面增大滑体自重,当其超过抗滑力时便开始滑动。
大型滑坡平鲁区有2处,一处大型滑坡为人工堆积物,位于平朔露天煤矿安太堡矿南排土场,体积154×104m3,于1991年10月29日0时10分发生,发生前1405m台阶排土线后缘出裂缝,裂缝长220m,滑体顺裂缝下滑,前缘剪出70m,造成5人死亡、1700余万元设备及工业广场被毁;另一处为土质滑坡,位于陶村乡白西沟村,为土质滑坡,体积约357万m3,历程已有50余年,每年滑体被前缘河流带走土方量约2万m3。
3.4 泥石流。
调查发现泥石流沟79条,其中巨型5条,大型9条,中型44条,小型21条;根据调查情况以反映其发育状况的15项代表性因子[2]划分等级对其易发程度进行综合评判:中易发53条(其中3条为潜在发生),低易发26条。沟域形态大部分呈树枝状,部分呈树冠状、狭长型;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界线不明显;汛期是泥石流的高发期,发生频率差异较大,多数每年汛期都有发生,具有同一沟谷多次重复发生的特点。
境内山区面积达2/3,山高坡陡,沟谷发育,为泥石流汇水、运移创造有利地形条件;大面积分布的残坡积物及大量的采矿弃渣堆积,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源,区内森林面积仅17%,且集中分布于测区东部;中西部以灌木、草本植物为主,沟域内植被覆盖率为3~15%,滞水性能极差,有利于水流汇集;该区降雨集中在6~9月,多暴雨,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充足的水源和强大的水动力条件。
泥石流如怀仁县云中镇羊圈沟村大型泥石流,于1995年发生,堆积物约37.5万m3,落差5~10m;主沟纵坡39°,冲淤变幅2.0m,流域面积8.8m2,相对高差240m,谷坡坡度65°,植被覆盖率15%。
3.5 地面塌陷。
共发现105处地面塌陷,其中有19处稳定;多圆形、椭圆形或矩形,大多数成群出现,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小型56处,中型43处,大型6处。大型有5处分布于平鲁区,其中向阳堡乡东平太村地面塌陷最大,分布面积为1.5Km2,是煤层自燃引发,有大大小小陷坑120余个,其中最大的一个坑长210m,宽150m, 1989年初期开始下陷,深度现已达20m,逐年加大;其它单坑直径在2m~10m之间不等;圆形者居多,一般深度多在5m左右。山阴县发育1处,分布于玉井镇玉井村西北,1990年发生,影响面积2Km2,塌陷坑多呈圆形,长列式排列,最大的直径6m,深4m。
3.6 地面沉降。
仅在朔城区发现2处,是由于神头电厂储灰场多年排灰,冲灰水下渗,致使周边水位上升,引发黄土湿陷致灾。一处位于神头镇东邵庄村南400m处,灰场东西长3200m、宽700m,面积约2.24Km2,另一处位于神头镇马邑村东北300m处,灰场东西长1600m,南北宽1500m,面积2.4Km2,灾害区内居民房屋地基下沉、墙体开裂、土地盐碱化、民用水井水质污染,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4. 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已发生的257处地质灾害中,有181处是采煤、修路盖房等人类工程活动引发,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工程活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可见地质灾害与其所处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人类的工程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地形地貌、岩土体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结构面特征等是产生各类地质灾害的内因,气象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等是诱发各类地质灾害的外因[3]。为此,建议采取以下防治对策:
4.1 加强地质灾害宣传工作,增强广大群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
4.2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行政管理,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协调各方工作,实行行政负责制,责任到人,层层负责,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
4.3 兼顾资源开发、工程建设,合理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根据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危害程度,分轻、重、缓、急进行防治,做到重点先治,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
4.4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将地质灾害的防治纳入法制化轨道,做到以法促管、以法促治,特别是矿山开发一定要规范管理,严禁私开乱挖,同时国家、地方政府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生态建设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4.5 运用现代高技术和设备快速、准确地预报地质灾害,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增强各类地质灾害的防御反应、应急救援能力。
4.6 针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广泛性、不易预测性及系统性等特点,建立群专结合的防治体系,准确及时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4.7 本着最优化的原则,坚持工程、生物措施并举,实现综合科学治理。
4.8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多方面资金、技术、人才,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5. 结论
朔州市自然地质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不断发生。这些地质灾害冲毁农田、交通干线、毁坏桥梁,造成人员伤亡,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威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应充分认识灾害的严重性,积极做好各项防治工作,统一规划,采取各种有效防治措施,完全可以避免、减少各类地质灾害发生,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提高人们生产、生活环境质量,促进当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 秦瑞萍等.山西省朔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2006.
[2] 刘传正..地质灾害勘查指南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3] 黄运飞,冯静.计算工程地质学[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2,21-25.
[文章编号]1619-2737(2010)11-29-249
[作者简介] 李全茂(1963-),1986年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水工专业,工程师,一直从事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