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室间隔部分切除术和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MSA)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临床特征及术后早期效果。
方法回顾性选择200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进行室间隔部分切除(手术组135例)或经室间隔化学消融(介入组69例)的HOCM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至2周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室间隔厚度、左室流出道压差变化及短期内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手术组患者135例,年龄(46±14)岁,男性76例(56.3%),介入组患者69例,年龄(47±11)岁,男性51例(73.9%)。两组年龄、性别、出现症状及诊断时间、晕厥症状、家族史、房颤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手术组室间隔厚度(22.17 mm比18.31 mm,P<0.05)、左室流出道压差[82.74 mmHg比16.55 mmHg(1 mmHg=0.133 kPa),P<0.05]均下降,介入组室间隔厚度(21.70 mm比19.27 mm,P<0.05)、左室流出道压差(77.71比26.68 mmHg,P<0.05)均下降,以手术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而手术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长于介入组(18.57 d比9.35 d,P<0.001)。手术组和介入组患者在术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室间隔部分切除术与PTMSA均可有效降低LVOT梗阻的情况,手术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且常常可同时修复或置换二尖瓣改善其反流,但是住院时间较消融组长,两组短期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无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