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主要阐述了分层教学的内涵、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原则,提出了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方法——教学目标分层法、教学内容和模式分层法、授课方式分层法、课下巩固分层法,这些方法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教学方法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
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按不同的标准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智力、情感等方面进行有差别的综合考核评价。具体来说就是按学生之间的不同差异,分别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指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根据这些差异,制订差异的评价标准和制度进行定期的评价,评价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了解学生的动态,及时将教学调整到最佳状态。
二、初中數学分层教学原则
1.客观性与动态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要客观科学地对学生划分层次,以确保分层教学中各个层次的教学方法是最适合该层次学生的。此外,学生的分层标准不能是固定不变的,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及成长情况,及时地进行层次调整,保证分层教学能随时掌控学生学习效果的动态,并根据学生的进步状况制订新的教学目标和方案,确保分层教学所起的作用。
2.教学目标重要性原则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中,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设置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实际分层教学是根据教学目标来进行有计划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不同教学阶段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的基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具有突出作用的。
3.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是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原则,对中下层学生来说,作用更为突出。一般来说,中下层学生往往不被认为是好学生,对该层学生采取激励性原则,通过一定的鼓励,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方法
1.教学目标分层法
根据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制订有区别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标,数学老师可以在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下,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制订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实现各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整体的数学成绩的提升。针对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拓宽他们的学习内容,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开阔他们的数学视野。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则应当降低他们的学习目标,并用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使他们适应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2.教学内容和模式分层法
分层教学的最直接要求就是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授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和能力选择不同内容的教材,避免教材内容过于肤浅而浪费基础较好的学生的时间,同时又应当避免对教材过于发散而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听不懂。因此,对于基础较好的上层次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着重延伸教材以外的相关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思考方式、一题多解的能力和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对于基础知识相对较差的学生则重点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授课方式分层法
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方法时应当做到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有所区分和根据不同的层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授课方式上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应当拓展其思维方式,以引导和扩散思维的授课方式为主,针对普通的学生应当以教材为主,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熟练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以辅导为主,辅导基础较差的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应用。
4.课下巩固分层法
课下巩固分层法是教师课堂授课结束后,按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的有针对性地布置课下练习,既包括必答题又包括选答题,既起到了基础较薄弱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作用,又兼顾满足基础较好学生求知的欲望。课下巩固分层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除此之外,通过难度较大的选答题的设置,能有效地遏制基础较好学生的骄傲自负情绪,有利于自查不足之处。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是孔子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具体实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数学能力。随着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方法的不断发展,将会积极影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黄奎.初中数学中分层式教学探究[J].现代阅读,2012(7):155-156.
[2]陈蔚.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方法初探[J].现代阅读,2012(8):135.
(作者单位 广东省惠州仲恺高新区潼侨中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教学方法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
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按不同的标准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智力、情感等方面进行有差别的综合考核评价。具体来说就是按学生之间的不同差异,分别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指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根据这些差异,制订差异的评价标准和制度进行定期的评价,评价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了解学生的动态,及时将教学调整到最佳状态。
二、初中數学分层教学原则
1.客观性与动态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要客观科学地对学生划分层次,以确保分层教学中各个层次的教学方法是最适合该层次学生的。此外,学生的分层标准不能是固定不变的,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及成长情况,及时地进行层次调整,保证分层教学能随时掌控学生学习效果的动态,并根据学生的进步状况制订新的教学目标和方案,确保分层教学所起的作用。
2.教学目标重要性原则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中,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设置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实际分层教学是根据教学目标来进行有计划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不同教学阶段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的基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具有突出作用的。
3.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是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原则,对中下层学生来说,作用更为突出。一般来说,中下层学生往往不被认为是好学生,对该层学生采取激励性原则,通过一定的鼓励,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方法
1.教学目标分层法
根据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制订有区别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标,数学老师可以在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下,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制订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实现各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整体的数学成绩的提升。针对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拓宽他们的学习内容,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开阔他们的数学视野。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则应当降低他们的学习目标,并用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使他们适应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2.教学内容和模式分层法
分层教学的最直接要求就是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授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和能力选择不同内容的教材,避免教材内容过于肤浅而浪费基础较好的学生的时间,同时又应当避免对教材过于发散而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听不懂。因此,对于基础较好的上层次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着重延伸教材以外的相关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思考方式、一题多解的能力和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对于基础知识相对较差的学生则重点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授课方式分层法
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方法时应当做到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有所区分和根据不同的层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授课方式上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应当拓展其思维方式,以引导和扩散思维的授课方式为主,针对普通的学生应当以教材为主,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熟练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以辅导为主,辅导基础较差的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应用。
4.课下巩固分层法
课下巩固分层法是教师课堂授课结束后,按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的有针对性地布置课下练习,既包括必答题又包括选答题,既起到了基础较薄弱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作用,又兼顾满足基础较好学生求知的欲望。课下巩固分层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除此之外,通过难度较大的选答题的设置,能有效地遏制基础较好学生的骄傲自负情绪,有利于自查不足之处。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是孔子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具体实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数学能力。随着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方法的不断发展,将会积极影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黄奎.初中数学中分层式教学探究[J].现代阅读,2012(7):155-156.
[2]陈蔚.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方法初探[J].现代阅读,2012(8):135.
(作者单位 广东省惠州仲恺高新区潼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