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经验,化解亲子阅读中的3大冲突

来源 :为了孩子(3~7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uxiumu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子阅读的研究不缺理论,而亲子阅读的现场却鲜有指导。
  妈妈把一本图画书带回家,为孩子朗读,孩子安静地听完一本书,最后还和妈妈一起愉快地聊书。这是一个完美的亲子阅读现场。
  事实上,亲子阅读的现场却时常上演这样的戏码:妈妈和孩子为读哪一本书而争执不下;妈妈在讲故事中指东指西,孩子不耐烦、坐不住;书读完了,妈妈还要考问读后感和中心思想,孩子赶紧逃跑……整个过程充满了尖锐的言辞和浓浓的火药味。
  让我们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一起走入3个亲子阅读的现场,身临其境后,看看是否能发现自己的影子,是否能获得启示、找到秘笈,创建相对完美的亲子阅读现场。


  现场冲突一:选书,听谁的?
  妈妈下班回家,带了一大包书进屋,兴致勃勃地告诉孩子:“妈妈买了很多不错的图画书哦!”
  孩子无动于衷,翻看着手上已经卷角的书,这本书是几天前幼儿园放学后,孩子央求奶奶在路边摊上买的书,里面全是他喜欢的动画形象,孩子爱不释手。
  妈妈发现孩子对新买的书不感兴趣,心里很窝火,不过,还是耐着性子劝说孩子:“你看的这本书没意义的,宝贝。妈妈买的书那才好呢!过来,妈妈读给你听听。”
  孩子说:“我不看新书,我就要看这本书。”
  “旧书有什么好看的,新书才好!知道吗?妈妈买的可是经典图画书,你买的书一点意思也没有,不要看了!”妈妈边说,边动手合上孩子的书。
  孩子生气了:“我不看书了。”
  妈妈也发了脾气:“我上班累死了,下班还要给你读书,你竟然不愿意看!”
  亲子阅读还未开始,就不欢而散。
  对策:尊重孩子,适当介入
  父母进行亲子阅读的初衷是希望孩子爱上阅读,亲近书本。
  在上面的这个生活场景里,孩子自己挑选了一本感兴趣的书,并且反复翻看,直至书都卷角了,由此可见,他愿意主动亲近书本,对阅读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可惜的是,妈妈并没有肯定这一点,也没有夸奖孩子的进步。
  妈妈不满于孩子的选书品位,认为孩子选的动画书不如经典图画书值得一读。的确,孩子的选书眼光不如成人,但妈妈也应当认识到孩子选书是需要家长一步步引导的。而引导并不意味着妈妈在劝说过程中,可以用打击孩子的语言,说他选的书不好,妈妈这样做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最后孩子什么书也不看了。
  我们只能给孩子建议,不能强迫孩子放弃。我们只有明白了孩子生气的原因,才能找到适当介入阅读的办法。
  如果妈妈一进门,并不是自顾自地着急介绍自己新买的书,而是先夸奖孩子在看书,孩子的心情一定会很不错。接下来,妈妈可以告诉孩子:你先看你的书,等你看完了,妈妈有小礼物给你。妈妈本着尊重孩子的心,不打断孩子的阅读,让他看个尽兴。在自主阅读得到满足后,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愿意听听妈妈的说法。在相互尊重下,亲子之间能找出满足彼此坚持的好办法,比如:妈妈先读一本旧书,再给孩子读一本新书;或者,在阅读前,孩子给妈妈介绍为什么喜欢动画书,妈妈给孩子讲讲为什么要读经典图画书,等等。
  现场冲突二:要认字,还要识图?
  妈妈正在给孩子读《大卫惹麻烦》这本经典绘本。
  妈妈习惯性地用手指着书上的每一个字,边指边读,还不时地提醒孩子注意她所指的字:“你看,这是‘我’字。”
  孩子很听话,眼睛一直跟随着妈妈的手指,竖着耳朵听完了故事。
  邻居妈妈来找妈妈聊天,于是孩子跟爸爸去楼下散步。邻居妈妈拿起《大卫惹麻烦》这本书,像遇到知音一样,激动地说:“哇,我家孩子也喜欢读这本书呢!孩子跟我讲:‘可是爸爸也骂人了’这一页上,大卫嘴里咬了块肥皂,因为他说了脏话,要清洗嘴巴。你家孩子看出来了吗?”
  妈妈一听,有点坐不住了,决定等孩子回家后,好好问问他。
  邻居妈妈离开后,爸爸带孩子散步回来。妈妈翻到大卫咬着肥皂那一页,问孩子:“为什么大卫咬着肥皂呢?”
  孩子回答不出来。
  妈妈不甘心,把《大卫惹麻烦》的每一页图都翻开,一页页地问孩子图画的意思。孩子能回答出来的并不多。
  妈妈生气了:“图画书就是让你看图的,你图都没看懂,你到底在看什么?”
  孩子边哭边指着书上的一个字说:“这是‘我’。”
  妈妈很伤心,读了这么久的图画书,孩子竟然不识图;孩子也很委屈,明明已经认识了妈妈教的字。
  对策:遵循孩子学习阅读的规律,静待孩子阅读能力的提升
  亲子阅读,妈妈要放松,急功近利,只会得不偿失。
  上文这个生活场景里的妈妈一个字、一个字地指读,引导孩子眼睛看字,耳朵听故事。孩子也很乖,边认字形,边理解故事的意思,已经很不容易,哪里有时间和机会去细细地品味图画。妈妈不仅没有夸奖孩子读完一本书,认识了一个“我”字,还偏要责怪孩子不好好看图,不能说出图画的意思。妈妈太着急,孩子太委屈。
  《童书非童书》指出孩子学习阅读的历程需遵循三个原则:原则一,先看图画,然后才进入阅读文字;原则二,先关心整体的故事,再求个别情节的了解;原则三,先在乎句子、词,然后才是个别字的辨识。
  爱指读的妈妈,不顾孩子学习阅读的三原则,只想要迅速达到认字又识图的目的,弄得亲子阅读的气氛从温馨和谐一下子变得剑拔弩张,最终让孩子对阅读产生抵触心。
  亲子阅读其实不需要妈妈指指点点做那么多,只要妈妈把故事完整地读给孩子听,把图画清楚地展现给孩子看,就已经很足够。孩子在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中,会一步又一步地提升阅读能力:刚开始可能发现了图画上画出了文字里没有讲到的细节,慢慢地孩子能模仿几句故事中重复说到的话语,接着孩子认识了某一个字,再然后孩子能愉快地告诉妈妈书里某个有趣的情节。   亲子阅读的过程中,父母应当抱着轻松、平和的心态,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现场冲突三:读后讨论,还是读后考问?
  一位妈妈认为:图画书特别好,一本薄薄的书,一个短短的故事,浅显易懂地给孩子讲出了一个道理。为了让孩子有效地进行学习,她在每次亲子阅读后都要跟孩子进行讨论。
  英国大卫·麦基先生的经典之作“花格子大象艾玛”系列中,有一本书叫《艾玛和彩虹》,故事讲述了动物们发现天上的彩虹失去颜色,感到很害怕,艾玛决定找到彩虹的尽头,并把自己身上的颜色送给彩虹,让彩虹恢复如初。当动物们担心艾玛变成灰色大象的时候,彩虹重新变成了彩色,而艾玛身上的花格子也依然还在。
  妈妈读完故事后,不自觉地考问孩子:“艾玛是个什么性格的大象呀?”“艾玛为什么帮助了别人,自己也没有失去颜色呢?”“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孩子答不上来,妈妈免不了一番指责,一顿教育。
  妈妈一次又一次地考问孩子,孩子起初还会纠结——想听故事,不想回答问题。随着考问的次数多了,回答不出来的时候也多了,孩子逐渐没了信心,也对听故事失去了兴趣。阅读在孩子的大脑里逐渐和考试画上了等号,在孩子的心里逐渐和不愉快建立了关系。妈妈为一时的阅读效果,让孩子长时间对阅读倒了胃口。
  对策:读后讨论,聊天好过考问
  一本图画书读完以后,妈妈和孩子聊聊书、讨论书,是一件看上去很美的事。实际上,年龄越小的孩子,越觉得和妈妈一起讨论书很困难,因为小年龄的孩子语言能力还没有发展到可以自主讨论的阶段。那么,妈妈不应该和孩子一起讨论书吗?并不是。父母可以跟孩子说说图画书里的故事,但肯定不是用考问的方式。
  妈妈要想进行读后讨论,请不要说: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这是一个什么道理呢?这些提问太抽象,孩子的语言概括能力、语言提炼能力,并没有发展到可以回答这些问题的阶段,孩子回答不出来是正常情况。父母经常要求孩子回答抽象问题,并不能帮助孩子提升语言能力,只会打击孩子的信心。
  如果妈妈这么说:“你担心艾玛失去身上的花格子颜色吗?”“艾玛帮助了彩虹,又没有失去颜色,真让人高兴,对吗?”“如果你的玩具借给了隔壁小弟弟玩,你担心吗?”“如果小弟弟把玩具还回来了,你高兴吗?”“你的玩具是不是跟艾玛身上的颜色一样并没有失去呢?”“有时候啊,分享并不会失去,就像艾玛身上的颜色和你的玩具一样,对吗?”孩子只需要做出是或不是的简单回答,回答问题的压力减小,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妈妈想要孩子明白的道理,也通过聊天形式的互动,传达到了孩子的心里。
  妈妈经常与孩子聊书,引导、帮助孩子说出心里的话,待孩子语言能力发展提升后,那些总结性、概括性、提炼性的语言,就能脱口而出了。
  在亲子阅读过程中所发生的冲突与矛盾,多数是因为父母不够理解孩子的心情,没有遵循孩子学习阅读的规律,不够了解孩子所处的语言能力发展阶段。不了解孩子,就常会对孩子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从而采取了不适合孩子的阅读教养方法。
  当父母理解了孩子,再看待孩子在阅读中的行为时,才能明白:孩子需要父母的指引和帮助,请父母找到适合的方式陪伴孩子进行亲子阅读。
  艾柏妈妈,少年儿童出版社低幼读物编辑室副主任,担任童书编辑十年,6岁男孩妈妈。做童书,推崇育儿从亲子阅读开始;做妈妈,身体力行实践亲子阅读。工作中,专注于低幼儿童读物选题的策划和编辑;生活中,日日与孩子共读图画书,共读书单在微博上被阅读17万次,亲子阅读手记在博客上被多次转载,受邀在搜狐开设博客,在育儿杂志上撰写亲子阅读教养文章,与家长交流和分享关于图画书和亲子阅读的那些事。
其他文献
谁的鼻子长又长?  洗澡吃饭全靠它。  谁的鼻子像扇门?  一开一合避风沙。  谁的鼻子长头顶?  浮出水面喷水花。  谁的鼻子是触角?  长长一对辨方向。  谁的鼻子像眼睛?  会把超声波来发。  (答案:大象;骆驼;鲸;蜗牛;蝙蝠)
期刊
1:小动物们都喜欢玩跷跷板!小象也不例外。  (图:森林背景,草地上有两个跷跷板,分别坐着小猫和小狗,小兔和松鼠,正一上一下地玩着。小象来了,站在一边,羡慕地看着大家玩跷跷板的样子,小动物们热情地欢迎他的样子。小象这里画个语泡: “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 其他小动物这里画个语泡: “好呀!好呀!”)  2:小兔跳下跷跷板,让小象跟小松鼠一起玩。  可是,小象太重了,小松鼠使劲往下压,怎么也不能把他
期刊
临近年底,年假有余,不用自然可惜,那就带娃去新加坡玩吧!这是一个四季如夏的国家,常年气温都在30℃左右;这是一个有着环球影城、海洋馆、日间动物园、夜间动物园等多处适合孩子游玩的景点的国家;这还是一个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国家,而且它小得如同一个花园城市,太适合带着娃嗨玩了!  【签证】  新加坡的签证很好办,找各大旅游网站或是某宝上比较靠谱的旅游网店,提交相应资料、填写申请表就可以办理。一般来说,4
期刊
小樱今年9月进大班,明年入小学,现在吃饭、画画都用左手。之前,我也觉得,孩子用左手可以开发右脑,问题不大,就没怎么纠正她。现在,孩子在学画画,老师反映说,孩子涂色慢。这是否与她用左手画画有关?今后进入小学还要学写字,用左手写一来会慢,二来笔顺也会混淆,出错概率会大。我们该如何一步步纠正孩子左撇子的习惯呢?  ——焦急的小樱妈妈  人的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其中由一大束神经纤维(即胼胝体,大约3亿
期刊
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大象,以可爱的大象为主角的绘本也不少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可爱的大象们吧!  我们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上?来这里干什么?又会去向哪里?这些看似复杂和深奥的哲学问题在孩子和憨态可掬的大象一起数粪球的过程中被巧妙解答了……  与众不同的花格子大象艾玛有时候也会发愁自己的“不一样”,它想让自己变得和其他的大象伙伴们“一样”……  一天,大象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东西。这是什么东西呀?它是从
期刊
星期天,土豆、纽扣跟着爸爸妈妈去公园。  “卖气球喽,最新款的猫咪气球,快来看,快来买!”  公园门口,排起了买气球的长队。  (图片说明:P1~2可以跨版画,左手页是土豆一家往公园走,右手页是公园门口,有人在卖气球,气球各种款式,猫咪气球特别抢眼!)  “我也要,我也要!”(土豆、纽扣的语泡)  土豆和纽扣都喜欢大气球,一家人也加入了买气球的队伍。  (图片说明:土豆一家加入买气球的队伍。)  
期刊
玩法:  1. 选择适宜孩子身材的旧轮胎,将旧轮胎清洗干净。  2. 将旧轮胎立起来,让孩子用双手滚轮胎,年龄较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要求他们双手交替滚轮胎。  3. 爸爸妈妈站在旧轮胎的前面协助孩子滚轮胎,但尽量让孩子自己滚轮胎,慢慢往前走。  4. 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玩时,可以通过设计路障来增加游戏难度。  小贴士:  注意活动场地的安全性,可以尽量在较柔软的场地进行。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和爸爸妈妈
期刊
儿子的数学启蒙之路进行得非常慢。在教他认数之前,我和他玩了很长一段时间感知数量的游戏,让他明白什么是“多”,什么是“少”。我把积木分成一块和一堆,告诉他,这是一块积木,那是许多积木。然后,我再把积木分成3个一堆和8个一堆,指着3个一堆的告诉儿子这是“少”,指着8个一堆的积木告诉他那是“多”。我不断地变换积木的数量,带着儿子在两堆积木之间跳来跳去。在好玩的游戏中,儿子的头脑里对数量概念有了具体的认知
期刊
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发育迟缓的异常情况并不少见,发病率可达6%~8%。究其原因,很多不利于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均可不同程度地造成生长发育迟缓。  生长发育迟缓有多种原因  生长变异: 80%~90%的生长迟缓的孩子与先天遗传因素或母体子宫内的发育不良有关,属于正常的生长变异,如家族性矮身材、体质性发育延迟以及低出生体重性矮小。孩子的生长速度基本正常,或者最初生长发育较慢,以后逐渐赶上正常孩子发育
期刊
克利,德裔瑞士画家,被誉为最富诗意的造型大师。  有人说,在他的作品中,能找到一个小说家、一个哲学家、一个音乐家,能发现一个充满童真的孩子。  他的作品形式简洁、色彩和谐、充满儿童画趣味、洋溢着音乐律动,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奥的哲理。所以,孩子们看他的作品能找到共鸣,成人在他的作品里一样能找到应和。  大师的故事  1879年,克利生于瑞士伯尔尼。他的爸爸是德国人,是师范学校的音乐教师;他妈妈是瑞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