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放疗H-IMRT技术与H-VMAT技术剂量学比较

来源 :实用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vage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基于IMRT的混合调强计划(H-IMRT)与基于VMAT的混合容积调强计划(H-VMAT)在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锁骨上+內乳区)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参数,为复杂的乳腺癌术后放疗计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20例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所有患者胸壁、锁骨上淋巴结、内乳淋巴结均需要接受放射治疗,每个患者分别设计制作H-IMRT与H-VMAT两种放疗计划.CRT射野对胸廓方向进行2 cm的多叶准直器(MLC)外放.靶区处方剂量50 Gy,通过剂量计算比较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结果 H-IMRT计划靶区均匀性指数为(0.13±0.06),适形指数为(1.33±0.08).H-VMAT计划靶区均匀性指数为(0.12±0.04),适形指数为(1.24±0.07).H-VMAT计划中靶区均匀性指数和适形指数均高于H-IMRT计划(P<0.05).H-IMRT计划患肺V5(48.99±2.91)%、V20(24.5±1.1)%,H-VMAT计划患肺V5(45.87±3.53)%、V20(20.6±1.6)%,H-VMAT计划患肺V5和V20剂量均低于H-IMRT计划(P<0.05).H-IMRT计划心脏V30(10.44±3.62)%、V40(6.59±3.53)%,H-VMAT计划心脏V30(5.87±1.53)%、V40(4.9±2.8)%,H-VMAT计划心脏V30和V40均低于H-IMRT计划(P<0.05).H-IMRT计划心脏Dmean(7.43±1.78)Gy,H-VMAT计划心脏Dmean(9.7±0.7)Gy,H-VMAT计划略高于H-IMRT计划(P<0.05).结论 对于带有內乳淋巴结的乳腺癌术后放疗靶区,H-VMAT对比H-IMRT靶区适形度更好,危及器官受照剂量更低.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大黄素和紫杉醇对B16F10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自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本课题组于上海市老年医学临床重点实验室分别采用大黄素(大黄素组)、紫杉醇(紫杉醇组)及其联合应用(大黄素+紫杉醇,联合用药组)处理体外培养的B16F10黑色素瘤细胞.采用CCK-8法和细胞克隆实验检测药物干预细胞24 h后其对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对干预细胞的凋亡作用.应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Bcl-2家族蛋白和Wnt通路蛋白.结果 CCK-8和细胞克隆实验显
目的 解决头部慢性创面患者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安置过程中密闭不严的问题.方法 选取自2019年1—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3例头部慢性创面第1次行VSD安置术患者.其中颅脑手术后内固定材料外露伴感染2例.创面大小分别为6.0 cm×8.0 cm、4.0 cm×3.0 cm、3.0 cm×1.0cm.在VSD安置中采用水胶体敷料辅助固定,安置术后对患者进行标准化健康宣教.结果 3例患者行VSD后均无漏气现象出现,效果均满意.结论 水
目的 探讨湿润烧伤膏对糖尿病皮肤溃疡小鼠的创面愈合及抗氧化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b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自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北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选取40只健康小鼠,其中30只小鼠的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成糖尿病小鼠模型,然后将所有小鼠的背部制作溃疡创面.分组:湿润烧伤膏组(实验组)、康复新液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健康小鼠),每组10
如何促进创面修复与组织再生是整形与修复重建外科的重要研究课题.血小板浓缩提取物(platelet concentrates,PC)是近年来发现的富含血小板和多种生物活性因子的血浆提取物,源于自体,制备相对简单,根据制备方法的不同分为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和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CGF)3种.笔者比较了上述3种PC生物特性的异同点,回顾分析了其在促进
目的 了解2013—2020年重庆市北碚区胃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预测2021—2023年胃癌死亡率,为开展胃癌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 2013—2020年重庆市北碚区胃癌死亡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逝生命损失年(YLL)、早逝生命损失年(YLL)率、平均减寿年数(AYLL)和期望寿命损失年数(YLEL)等指标,采用指数平滑的非季节性模型预测死亡率.率的标化采用2010年全国普查人口结构.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率的趋势分析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
目的 了解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2012—2016年甲状腺癌的发病和死亡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开展甲状腺癌防治提供建议.方法 收集整理2012—2016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和死亡病例(ICD-10编码为C73).分城乡统计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截缩率(35~64岁)、累积率(0~74岁)、趋势变化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结果 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2012—2016年甲状腺癌发病粗率为8.74/10万,中标率为7.51/10
目的 探讨利用超声导入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治疗扩张皮肤变薄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武汉市第三医院整形外科对38例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注水扩张过程中局部皮肤变薄的患者,采用超声导入bFGF治疗,1次/d,连续14 d.结果 38例患者中,治疗后35例皮肤变薄者明显改善,肉眼观皮肤厚度与周边正常皮肤基本一致;3例颈部扩张者治疗效果不理想.结论 对早期小范围的扩张皮肤变薄者,超声导入bFGF是一种有效的治
皮肤扩张术是皮肤缺损修复和器官重建的常用手段.扩张皮肤新生是机械应力刺激和皮肤局部缺氧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作为应力和缺氧的感受细胞,其增殖与分化直接促进了扩张皮肤的新生.因此,阐明扩张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机制对于揭示扩张皮肤新生的过程至关重要.现从扩张皮肤局部的应力刺激和缺氧微环境入手,系统回顾了扩张条件下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机制进展.现综述如下.
目的 探讨环状RNA(circRNA)MYO1C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自噬和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分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RT-qPCR检测正常肺上皮细胞和NSCLC A549细胞中circRNA MYO1C水平.将A549分为对照组、NC组和siMYO1C组,通过转染si-circRNA MYO1C质粒干扰circRNA MYO1C.用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生长活力和迁移能力.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SCs分化标志蛋白(OCT4
目的 探讨泛素蛋白1(Ubiquilin 1,UBQLN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UBQLN1在117例宫颈癌组织和32例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复发转移及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UBQLN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8.89%(104/117),配对的癌旁组织中UBQLN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6.25%(18/32);其表达与年龄、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UBQLN1的高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短的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