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发生的6例新生儿锁骨骨折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儿采取局部制动和加强护理等治疗。结果:所有病例经治疗后症状缓解,在生后2~3周时X线检查见骨折端大量骨痂形成,生后6周复诊时均痊愈。结论:新生儿出生后要全面仔细查体,早期发现锁骨骨折,积极治疗,以减轻患儿症状,减少医疗纠纷。
【关键词】新生儿;锁骨骨折;产伤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058-01
新生儿锁骨骨折是分娩中常见的一种新生儿产伤[1],其症状较轻,容易被医务工作者忽视而漏诊,早期诊断与治疗可减轻症状,减少医疗纠纷。我院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共分娩1982例,发生新生儿锁骨骨折6例,现对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早期诊断与处理措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产妇年龄21~34岁,初产妇5例,经产妇1例,孕周38~41周。产妇的骨盆外测量均在正常范围。头位顺娩3例,产钳助产1例,肩难产1例,臀位助产1例。除1例经产妇外,5例初产妇均行会阴侧切术。新生儿体重3500~4300g,其中巨大儿2例。分娩后7天内在住院期间发现锁骨骨折的4例,出院后在生后1月内发现的锁骨骨折2例。
1.2 临床表现
锁骨骨折的患儿表现为哭闹,尤其在移动患侧上肢时哭闹加重。患侧上肢活动受限。患侧锁骨局部稍肿胀、隆起。双侧锁骨不对称,有骨擦音。患儿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所有病例经X线摄片检查确诊为锁骨骨折。
1.3 结果
所有患儿未予特殊处理,主要是加强护理,限制患肢活动,避免患肢过度外展、前屈、后伸及上举。经治疗,患儿症状渐缓解,在生后2~3周时X线检查见骨折端大量骨痂形成。生后6周复诊时均痊愈,无肢体功能障碍。
2 讨论
2.1 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原因
新生儿的锁骨骨折发生部位与其解剖特点有关。锁骨位于胸部前上方,有两个生理弯曲,内半段向前凸,外半段向后凸,略呈“S”状,内2/3较粗,中外1/3交界处较细,故此处易发生骨折[2]。同时新生儿骨质含矿物质少, 骨强度低易发生骨折。骨折常呈横形完全性骨折及青枝骨折。新生儿的锁骨骨折多发生在阴道分娩过程中。接产时,助产人员在胎头娩出后、前肩尚未充分娩出而过早地上抬后肩,增加径线,或者惧怕会阴切口延裂而过度保护会阴,造成前肩压在耻骨弓下过度弯曲而致新生儿锁骨骨折。随胎儿体重增加,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发生率也增加[3]。胎儿过大时,肩围较大,发生肩难产,加上助产者为了抢救新生儿急于用力牵拉娩出胎儿,容易发生锁骨骨折。当胎位异常、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伴随的是阴道难产,常需阴道助产,如胎头吸引器和产钳助产术,虽通过助产手段用力娩出胎儿头部,但胎儿肩部及胸部受阻于耻骨联合下方,造成肩难产,容易发生锁骨骨折。臀位胎儿经阴道分娩时,胎臀娩出,而上肢位于胎头两侧,造成出肩、出头困难,如手法不当可致锁骨骨折[4,5]。
2.2 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早期发现与诊断
新生儿出生后要全面仔细体格检查,以早期发现锁骨骨折。对于分娩前估计有可能发生锁骨骨折的新生儿,如巨大儿、肩难产、臀牵引、阴道助产分娩的新生儿娩出后尤其重点检查锁骨。如在分娩过程中听到骨折声,也提醒医务人员仔细检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胎儿头小而肩部宽厚,容易出现肩难产而发生锁骨骨折,尤其要注意。检查时新生儿取仰卧位,检查者用两手食指、中指同时从后外向前内沿锁骨扪诊。正常锁骨轮廓清晰、光滑。骨折时锁骨轮廓不清,可有软组织肿胀,骨擦音或骨擦感。患儿一侧上肢活动受限,移动或按压局部时患儿哭闹,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应对锁骨进行检查,发现异常行X线摄片可明确诊断。但新生儿不易过多接触放射线,故近年来有应用超声波检查以助诊断,超声检查无放射性损伤,简便可行,可进行动态观察[6,7]。有些新生儿骨折的症状体征不明显,患侧上肢活动可正常,产后更要细心观察,每日锁骨触诊,以免发生漏诊,否则容易产生医疗纠纷。早期发现新生儿锁骨骨折,及时给予护理和治疗,以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2.3 新生儿锁骨骨折的预防与治疗
新生儿锁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产伤,多发生于阴道分娩过程中,本院6例新生儿锁骨骨折均发生于阴道顺产、难产中,因此产科医务工作者要加强风险防范措施,增强助产人员的责任心,不断提高助产技术,是防止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的关键。助产人员正确掌握分娩机制,按操作规程协助胎儿娩出,不可动作粗暴。正确估计胎儿体重,胎儿巨大时考虑剖宫产分娩。严密观察产程,及早发现难产因素,估计阴道分娩困难应及时行剖宫产,以减少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发生。
新生儿骨骼具有很强的塑形、矫正和代偿增长的能力,骨折愈合能力强,速度快,生后7~10天骨痂形成,生后2~3周達临床愈合,以后很少有明显的后遗症,故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主要是局部制动和加强护理[8,9]。随着小儿的生长发育, 肩部增宽, 轻度的骨折错位及畸形可自行消失。原则上减少患肢活动,限制患肢外展、前屈、后伸及上举,防止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静脉损伤。哺乳时采取患儿平卧或健侧卧位的喂养姿势。给患儿更衣、洗澡时动作要轻柔,托起患儿头、肩、臀部,避免反复搬动患儿。抱患儿时勿从腋下抱起。新生儿锁骨骨折一般不需固定,对于骨折段端错位者,腋窝垫以纱布,采用“8”字绷带固定,促进愈合,以防止日后遗留上肢旋转功能障碍。另外做好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向其解释新生儿锁骨骨折的病情愈后,帮助患儿母亲掌握正确的喂养姿势,使患儿家属配合治疗,减少医患纠纷,以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苟文丽,李春芳. 产伤的防治[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5):274-275.
[2] 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 [M].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39.
[3] 邓明芬. 23例新生儿产伤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2):1664-1665.
[4] 姜桂英,吴庆庆. 新生儿产伤性锁骨骨折141例分析 [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2,23(1):68-69.
[5]甘峻柠, 郭芳芳.产伤性新生儿锁骨骨折相关因素分析[J]. 全科护理,2010,8(6):1623-1624.
[6] 殷春霞,张文云,甄景琴,等. 超声波诊断新生儿锁骨骨折[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8,19(2):144-145.
[7] 许世豪,李慧敏,陈顺平,等. 高频超声诊断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4):4245.
[8] 李文颖,杨宝伶,贺晓会. 新生儿锁骨骨折20例的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463.
[9] 陈益鲁,赵宇,金菲. 新生儿锁骨骨折产科因素分析及防治[J]. 温州医学院学报,2007,37(6):593-594.
【关键词】新生儿;锁骨骨折;产伤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058-01
新生儿锁骨骨折是分娩中常见的一种新生儿产伤[1],其症状较轻,容易被医务工作者忽视而漏诊,早期诊断与治疗可减轻症状,减少医疗纠纷。我院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共分娩1982例,发生新生儿锁骨骨折6例,现对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早期诊断与处理措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产妇年龄21~34岁,初产妇5例,经产妇1例,孕周38~41周。产妇的骨盆外测量均在正常范围。头位顺娩3例,产钳助产1例,肩难产1例,臀位助产1例。除1例经产妇外,5例初产妇均行会阴侧切术。新生儿体重3500~4300g,其中巨大儿2例。分娩后7天内在住院期间发现锁骨骨折的4例,出院后在生后1月内发现的锁骨骨折2例。
1.2 临床表现
锁骨骨折的患儿表现为哭闹,尤其在移动患侧上肢时哭闹加重。患侧上肢活动受限。患侧锁骨局部稍肿胀、隆起。双侧锁骨不对称,有骨擦音。患儿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所有病例经X线摄片检查确诊为锁骨骨折。
1.3 结果
所有患儿未予特殊处理,主要是加强护理,限制患肢活动,避免患肢过度外展、前屈、后伸及上举。经治疗,患儿症状渐缓解,在生后2~3周时X线检查见骨折端大量骨痂形成。生后6周复诊时均痊愈,无肢体功能障碍。
2 讨论
2.1 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原因
新生儿的锁骨骨折发生部位与其解剖特点有关。锁骨位于胸部前上方,有两个生理弯曲,内半段向前凸,外半段向后凸,略呈“S”状,内2/3较粗,中外1/3交界处较细,故此处易发生骨折[2]。同时新生儿骨质含矿物质少, 骨强度低易发生骨折。骨折常呈横形完全性骨折及青枝骨折。新生儿的锁骨骨折多发生在阴道分娩过程中。接产时,助产人员在胎头娩出后、前肩尚未充分娩出而过早地上抬后肩,增加径线,或者惧怕会阴切口延裂而过度保护会阴,造成前肩压在耻骨弓下过度弯曲而致新生儿锁骨骨折。随胎儿体重增加,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发生率也增加[3]。胎儿过大时,肩围较大,发生肩难产,加上助产者为了抢救新生儿急于用力牵拉娩出胎儿,容易发生锁骨骨折。当胎位异常、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伴随的是阴道难产,常需阴道助产,如胎头吸引器和产钳助产术,虽通过助产手段用力娩出胎儿头部,但胎儿肩部及胸部受阻于耻骨联合下方,造成肩难产,容易发生锁骨骨折。臀位胎儿经阴道分娩时,胎臀娩出,而上肢位于胎头两侧,造成出肩、出头困难,如手法不当可致锁骨骨折[4,5]。
2.2 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早期发现与诊断
新生儿出生后要全面仔细体格检查,以早期发现锁骨骨折。对于分娩前估计有可能发生锁骨骨折的新生儿,如巨大儿、肩难产、臀牵引、阴道助产分娩的新生儿娩出后尤其重点检查锁骨。如在分娩过程中听到骨折声,也提醒医务人员仔细检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胎儿头小而肩部宽厚,容易出现肩难产而发生锁骨骨折,尤其要注意。检查时新生儿取仰卧位,检查者用两手食指、中指同时从后外向前内沿锁骨扪诊。正常锁骨轮廓清晰、光滑。骨折时锁骨轮廓不清,可有软组织肿胀,骨擦音或骨擦感。患儿一侧上肢活动受限,移动或按压局部时患儿哭闹,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应对锁骨进行检查,发现异常行X线摄片可明确诊断。但新生儿不易过多接触放射线,故近年来有应用超声波检查以助诊断,超声检查无放射性损伤,简便可行,可进行动态观察[6,7]。有些新生儿骨折的症状体征不明显,患侧上肢活动可正常,产后更要细心观察,每日锁骨触诊,以免发生漏诊,否则容易产生医疗纠纷。早期发现新生儿锁骨骨折,及时给予护理和治疗,以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2.3 新生儿锁骨骨折的预防与治疗
新生儿锁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产伤,多发生于阴道分娩过程中,本院6例新生儿锁骨骨折均发生于阴道顺产、难产中,因此产科医务工作者要加强风险防范措施,增强助产人员的责任心,不断提高助产技术,是防止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的关键。助产人员正确掌握分娩机制,按操作规程协助胎儿娩出,不可动作粗暴。正确估计胎儿体重,胎儿巨大时考虑剖宫产分娩。严密观察产程,及早发现难产因素,估计阴道分娩困难应及时行剖宫产,以减少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发生。
新生儿骨骼具有很强的塑形、矫正和代偿增长的能力,骨折愈合能力强,速度快,生后7~10天骨痂形成,生后2~3周達临床愈合,以后很少有明显的后遗症,故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主要是局部制动和加强护理[8,9]。随着小儿的生长发育, 肩部增宽, 轻度的骨折错位及畸形可自行消失。原则上减少患肢活动,限制患肢外展、前屈、后伸及上举,防止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静脉损伤。哺乳时采取患儿平卧或健侧卧位的喂养姿势。给患儿更衣、洗澡时动作要轻柔,托起患儿头、肩、臀部,避免反复搬动患儿。抱患儿时勿从腋下抱起。新生儿锁骨骨折一般不需固定,对于骨折段端错位者,腋窝垫以纱布,采用“8”字绷带固定,促进愈合,以防止日后遗留上肢旋转功能障碍。另外做好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向其解释新生儿锁骨骨折的病情愈后,帮助患儿母亲掌握正确的喂养姿势,使患儿家属配合治疗,减少医患纠纷,以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苟文丽,李春芳. 产伤的防治[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5):274-275.
[2] 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 [M].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39.
[3] 邓明芬. 23例新生儿产伤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2):1664-1665.
[4] 姜桂英,吴庆庆. 新生儿产伤性锁骨骨折141例分析 [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2,23(1):68-69.
[5]甘峻柠, 郭芳芳.产伤性新生儿锁骨骨折相关因素分析[J]. 全科护理,2010,8(6):1623-1624.
[6] 殷春霞,张文云,甄景琴,等. 超声波诊断新生儿锁骨骨折[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8,19(2):144-145.
[7] 许世豪,李慧敏,陈顺平,等. 高频超声诊断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4):4245.
[8] 李文颖,杨宝伶,贺晓会. 新生儿锁骨骨折20例的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463.
[9] 陈益鲁,赵宇,金菲. 新生儿锁骨骨折产科因素分析及防治[J]. 温州医学院学报,2007,37(6):593-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