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博初相温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robertrobe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仁,1997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世博会研究者。
  前不久,《百年世博梦——龙川居收藏世博文献实物特展》在扬州博物馆举办。展品提供者居仁为我们精选了几件背后大有故事的展品。
  出席世博开幕第一人
  ——1851年伦敦世博会中国人出席开幕式彩瓷盖
  这件1851年世博开幕瓷盖,是中国人参加首届世博会的珍贵实证。
  彩瓷畫面描绘的是1851年伦敦世博会开幕式的盛况,从这件彩瓷上可以清楚地看见“中国世博第一人”——希生。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希生是停泊在泰晤士河畔的中国商船“耆英”号上的中国翻译。当年中国政府没有派代表出席,希生是被邀请的嘉宾。
  中国人在第一届世博会
  ——1851年伦敦世博会水晶宫前的中国人版画
  版画描绘的是1851年的伦敦海德公园,万旗招展的水晶宫前人涌如织。整个画面至少完整描绘了60多名各国人物。版画中间,一位头戴清朝官帽者在如织人群中侧身闪现,愉快、惬意、陶醉。
  世博会第一座中国馆
  ——1867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瓷盘
  最早的世博会中国馆诞生在1867年巴黎世博会。之前的世博会,中国没有自己的展馆(Pavilion),只在主展厅内设置了面积相对较小的中国展区(Court)。该盘直径20厘米,四周围绕着20个参展国家徽标,其中瓷盘左下方绘有大清龙及“CHINE”字样。瓷盘中央为中国馆建筑。
  1867年巴黎世博会共有41个国家参展,1867年4月1日开幕。法国汉学家德理文负责中国展区的设计、建造和筹展。
  中国第一本官方世博记录
  ——李圭著《环游地球新录》
  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世界博览会。李圭被赫德委派前往参加,可以说他是第一位官方出席世博会的中国人。回国后,李圭写出《环游地球新录》一书,李鸿章为其著序。该书出版后很快销售一空,后来坊间相继翻刻。
  耗资120000美元的盛会遗痕
  ——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镶螺钿面板
  1904年,美国在圣路易斯举办万国博览会。清政府任命贝子溥伦率团参展。在中国馆,一座由6000余块精美的手工木雕镶拼而成的溥伦住室复制品,在世博会中国馆装配展出。该展品耗资约120000美元,梁柱门窗一应俱全,没有使用一个钉子,被参观者视为奇物。当时美国媒体称赞中国馆是“本届博览会上的东方建筑典范”。
  最早的国内博览会门票
  ——1910年南洋劝业会优待券
  南洋劝业会,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以官方名义主办的国际性博览会。由时任两江总督端方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在南京举办,历时达半年。全国有22个行省和14个国家及地区设馆,时人称之为“我中国五千年未有之盛举”。
  南洋劝业会会址占地700余亩,主要分布在今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丁家桥校区一带。
  扬眉吐气的百年见证
  ——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三友”梅桩紫砂壶
  1915年巴拿马世博,中国大获成功,获奖证书和奖牌独占鳌头,这其中,中国紫砂壶占了一份功劳。程寿珍的“掇球”壶、范大生的“大柿”壶等,在赛会上获头等奖。随后,更多参博的紫砂壶为世人所知,包括朱可心的九龙壁壶、金记款半月紫砂壶、“护封”款梅桩紫砂壶等。这件紫砂壶也是其中之一。
其他文献
前年,我去美国天普大学交流一学期。在我选的众多通识教育课程中,“文学与电影中的中国社会”(World Society in Literature
古老的乡村模式、村落文化、生存方式的确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这个意义上,乡土中国在逐渐终结。但在我看来,这一结论是值得推敲并需要警惕的。当把一种正在生长、正在转型的文化看做现实,并从此出发去寻找新的出路的时候,我们忽略掉的是什么呢?是仍处于这一文化中的人们。他们的情感、思想,他们的生存方式并非全然跟随这一转型而变化,相反的是,他们可能仍然渴望回到那种传统的模式中。因为在那里,有他们情感的依托,有他
对于当下诗歌的基本判断,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有人说这是历史最好的时期,大批优秀诗人纷纷出现,大量优秀作品不断问世;有人则认为这是诗歌发展中最糟糕的时期,标准丧失,鱼龙混杂,各自为号。在具体作品上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诗作被誉为佳作、名篇,而在另一个人那里往往却不及格。诗歌观念几乎找不到最小的公约数,除了一。而这个一,仅仅是代表自己的一,不代表你或者他。那么应该如何评价当下诗歌?在我看来,当代诗歌
自高中住宿以来,我便习惯性地将家视为假期里的放松场所,在家时除了完成基本假期作业外,从不曾进行任何额外的学习。这种习惯在大一寒假“变本加厉”,毕竟大学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寒假作业。每天,我的行动轨迹都是“三点一线”:床—书桌—沙发;除了取快递、外卖,每日微信步数从不过百;家务活也只做洗碗等简单重复劳动。然而,疫情突袭,网课到来,我的这种放松状态成为实现学习目标的最大阻碍。  尽管对一切都早有预料,但真
都说瑞士薪酬高,满地黄金;都说欧洲工作轻松,不加班还高工资。然而真正到这里才知道,瑞士和其他地方一样,钱并非这么好赚,高收入和优品质的生活背后满是压力和艰辛。  2020年7月我和丈夫从中国搬到瑞士生活。他是瑞士人,我和他是在英国读研究生时的同学。  瑞士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陌生的,除了我们交往后的每年圣诞节我会来住个一两周,我并没有在这里长期生活过。瑞士有四种官方语言: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罗曼什语
翻开一本黑塞的《堤契诺之歌》,思绪仿佛回到了中学时代,认真学习之余,不免向往城市高楼林立之外的田园风光。常想天气好,就应该出去晒太阳,放风筝,在田埂溪边尽情奔跑。上课做题,真是耽误了这大好春光。  再翻开一本阿澜·卢的《我已經结婚了,我心情还不好》。彼时我正情窦初开,却又与她“友达以上,恋人未满”。那时的我有点少年老成,没有勇气去再看一遍《少年维特之烦恼》,便直接跳过了爱情,借北欧作家特有的洒脱,
缘起  自小在乡村长大的姜晓玉,既感恩乡村的馈赠,同时她也不满乡村的闭塞。高考结束后,她以全县第三的成绩如愿来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就读于中文系的示范班,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语文老师。  当然,离开乡村的她并没有因此就遗忘乡村。大一寒假,她就利用自己所学的师范类知识,以及在校园的公益类实践,为村里的孩子做起了义务家教。为了让不同年级的孩子都能利用假期的补习提高成绩,她打算在村里组织一对一的家教对子,
“现实”的升华  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教育、医疗、律政、改革、职场、反腐等方面,因为深深植根于生活、紧扣时代脉搏、折射出社会热点,所以每年的现实题材剧都是国剧中的重头。  早在2009年,根据作家六六的小说《蜗居》改编的电视剧风靡一时,现实都市剧从此一发不可收,热播大剧频出。《北京青年》《虎妈猫爸》《小别离》《欢乐颂》《都挺好》《小欢喜》等,其中涉及到房价、教育、家庭、职场等多种社会焦
我在阳山的桃林里等着你  如果要来  你要在斜风细雨的三月来  我在安阳山的桃林里  等着你  如果要来  你要在月儿西沉的深夜来  我在阳山山麓下的蝙蝠洞里  面对明太祖钦点的八面威风  无忌惮地为你干杯再干杯  如果要来  你要带着杜甫的忧伤和梵高的病痛  我要你知道无论如何  我守着自己向你承诺的一句话  我要驾着白鹤到桃花源头等着你  无论鹊桥己断日月皆焚  我依旧在汉河边的桃树林里  等
什么也建构不了的午后  房子以复眼或独眼  悬空浮游,与水泥纸板勾搭  随便投掷一块石头  它就会跟你的疲倦瘫落下来  这是午后,太阳让一切丧失信心  阴影都中暑般躺在角落  “是故意的吧?”  你懶得消除女人的疑虑  以往要通过她的语调确定  那根怀疑的钉子  是否已被拔掉  把烟拧在烟灰缸  服下降压片  房子别在午后这条衣领上  金属切割声沿着梦的臂膀爬上来  如果有什么是不可动摇的  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