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璧墓志》与《始平公造像记》《张猛龙碑》相比,面世较晚(清光绪末年),再加上魏楷的影响,无论在书界还是在民间远低于唐楷,因此知道《李璧墓志》的人较少,就连清末的魏楷大家康有为、民国大家于右任、当代大家孙伯翔均未提过,何况民间一般的书人,所以此墓志因无名家推荐,没有影响,不出名而被冷落。大部分喜欢写魏楷的作者仍选《始平公造像记》《张猛龙碑》为最佳学习范本。我自己也是在1982年学习魏楷时首选《张猛龙碑》,见到《李璧墓志》已是2004年,在此前,健在的有哪位魏楷大家研究学习过《李璧墓志》不得而知。当我第一次见到此墓志时,已完全被它倾倒,之后临习,受益颇丰。后来又以此帖带学生,使他们得到了较好地发展。近8年来,他们的作品入选国展近百件。
在学习的同时,我也不断地思考——北魏在中国历史上,作为一个普通的朝代也没有多少可歌可表的特色,但作为书法,特别是作为楷书,可真是光辉灿烂的时代。严格地讲,如果仅就留下经典之作、代表作品而言,其实是从鲜卑的孝文帝开始到孝明帝的60年间,无论从朝代的年数还是当时的人数来讲,能创造出那么具有人文价值、书法品格、闪烁着人性光芒的楷书作品,都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史上、书法史上的奇迹。
这个奇迹出现在中国书法史上,特别是出在楷书系列中,当之无愧的应称之奇葩。这涉及的是学术问题,也可能是人文的价值观问题,此书体的产生、发展时间很短,同时对走向衰落这一现象没有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社会根源和思想基础。因此,人们对魏楷的认识、理解是肤浅的、有局限的、单一的,有时甚至是片面的。认为只有《始平公造像记》《张猛龙碑》才是魏楷,其它写的再好,不属于魏楷之列。难道这不是悲哀吗?像《李璧墓志》这样好的民族文化瑰宝,在我们手上应该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因此这些年,我一直致力于此墓志以及其它墓志的学习、临摹、教学、研究、推广。最突出的感觉是让我改变了过去“魏楷皆为方”的观念。其风格是多元的,有雄强的、也有文雅的,更主要的是让我们理解楷书也是畅情的。当然,墓志中也有很多俗品。我们这里仅就经典而言。那么《李璧墓志》当之无愧应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衡量一个碑帖是否为经典,我认为它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必须具备诞生朝代的特色,也就是说浓缩着那个朝代的精神特质,使人通过时空隧道,重新感受那个时代的精神,凸显作品的深度和历史感;第二必须具备书法艺术的规律,任何一个事情,它的规律是保证其传承发展的锁链,是立根和区别于其他门类的准则和基础,它符合这个规律,就具备了发展的条件:第三必须深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境界,保证它的民族性和文化品位;第四必须符合“艺术来源于生活”和“道法自然”艺术准则。保证它的艺术共性,这是让它走向世界,屹立于艺术之林的基点。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李璧墓志》的特色:《李璧墓志》镌刻于北魏走向衰败的520年,从时间上看,北魏人的心志早巳被汉文化磨去了建国初鲜卑族那勇猛、雄强甚至有些残暴性格的棱角,把最初《龙门二十品》中“只方不圆”的线形和字形进行较大的改变和完善,从而才出现了《李璧墓志》中从书写和使用上以方为主,又以圆破方线形书写和线形布局的局面,出现了从结构本身变化和章法布局变化的新格局。这个变化从表面看是一根线、一个字形的变化,但在它的背后,却是北魏人化鲜卑为汉的一种实实在在的体现。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庸、中和、文雅,当那些追求极端的鲜卑族汉化后,在自觉不自觉中逐渐改变了自己的理念,才有《李璧墓志》这样的作品诞生出来,所以,此墓志是在雄强、威猛中参以文雅的代表性碑帖。就像一个原来只顾勇猛杀敌、冲锋陷阵的武将,通过长时间的读书和修炼已逐渐变成一个儒将一样,是中国人以传统观念接受的文武兼备的形象。
从具体方面讲,关于线形问题(孝文帝之前魏楷还未成面貌),《龙门二十品》的点画,基本上见棱见角,以表露其民族性格的威猛和雄强。线形方起方收,用线上用方,下仍用方,左用方,右仍用方,里用方,外还用方的习惯充斥到书体的各个部位,这就是北魏楷书的基本风格。从书法审美的角度看是很单一的。然而,《李璧墓志》在线形上却有了大的改观,以方为主,以圆破方;以方笔在上用,又在下方用圆笔破之(或相反);以左用方笔,右用圆笔破之(或相反):以外用方笔,内用圆笔破之(或相反)的习惯大量出现在整个作品中,使其增加了相当的审美含量。
当然,如果从鲜卑族的审美而言,可能《龙门二十品》更符合他们自己的性格,认为那是他们那个民族更好的书法艺术品,他们的眼光不具备“书法经典”。可是作为我们1500年后的书法作者,我们确实应从经典中的四个条件去衡量,由此可见,《龙门二十品》已远远没有《李璧墓志》在线形上的变化或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鲜卑族在书法上的觉醒。
中国书法线条的高度概括性,可能是其它艺术无法比的,一根线的方起圆收或圆起方收,就能浓缩进大自然的形象,线的形象就是道法自然的最好佐证,这点《李璧墓志》具备了,从艺术的角度讲,偏向任何一方,追求单一的表现方式,如《龙门二十品》只求方,《郑文公》只求圆,都失掉了一个大项——道法自然,这在北魏的初期大概不算什么,但在今天看来是极不完美的。可是北魏后期的《李璧墓志》做到了。
所以,在学习此墓志时,在用线上最重要的是:一要注重一根线中方圆的形象;二要注重直线和曲线的运用;这两点是此墓志用线上的主脉。三要在此基础上求其用线形象的多变性和丰富性;四要注意用线的角度变化。它让字形在求其姿态变化中平和、安详。这一特点,与二王父子的用线是一脉相承的。
再说字形,北魏人在中国楷书史上创作的结构,是独特的,是有时代烙印的,这来自于当时人们思想的解放,当然,在北魏初期,魏楷还尚未正式形成时,经典、成熟的魏体还没有广泛使用和流行,到孝文帝执政初期,它才初现端倪,形成一定规模,以刻碑为流行载体,出现“魏碑”风格,在用笔上北魏人特色和个性愈加凸显。但在字形上仍是规整、方正、少情趣的,《龙门二十品》《郑文公》的字形已初显北魏特色。到了刻《李璧墓志》那个年代,人们早已进入“思想大解放、言论大自由”的时代,人性的觉醒和行为的浪漫,当然也毫不掩饰的融进了楷书创作,所以《李璧墓志》的字形,除具备大开大合,大聚大散,奇正相生,这些反应民族性格的结构外,还具备了多样性,她们具有不同的姿态和表情。 对很多经典而言,可能当时的作者书写不会想那么多元素,但就艺术而言,在其作品中分析,提炼这么多艺术元素就确立了它的高度和价值。《李璧墓志》就是这样,初看可能不如《龙门二十品》,细品才感到趣味无穷,那里有人间万象,有喜怒哀乐,有放浪和收敛,总之有生命的跳动,有大气与狭隘。它可为走出通俗,走进艺术,追求变化,进入文雅的作者提供最佳范本。你看它各种结构的变化,方字如古堡坚守,圆字如初月游天;长字如云中古塔,扁字如水中泊舟;大字如巨石横野,小字如碧玉卧沙;放字如嫦娥舒袖,收字如闺秀静读;欹字如舞女侧身,正字如诸葛抚琴,从表面看就能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想象和美的享受。从深层讲,也考量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和平时观察自然、生活的能力,更可看出作者思想的解放和浪漫。一般写楷书的人,由于认识的问题,总认为楷书要一本正经,不可偏、不可斜,可当我们看到《李璧墓志》的结构,确有一种“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启发了我们楷书也可多变、也应求变,否则只求方正,即永远走不出俗套。
第三谈章法,章法是一幅作品的篇章构成之法,它直接体现着作者对全局的把控能力和作品的气象。《李璧墓志》在章法上的特色,是从前面十种结构的变化(当然不止这十种)开始,作者不断地再用各种手段调整它们的关系,使它们形成了在多变中求统一,在和谐中求生动的章法。
就练书法的功力而言,如果以人生比喻,线条练好是在青年风华的年代,结构求变是在中年老成时期,章法完美可能是觉醒人生的老年了。为何?线条需要的是功力,结构需要的是才气,章法则需要的是修为和知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讲,一个书家书法作品的章法就是他的人生观,就是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就是他人生经历的写照。这在一般人眼里似乎匪夷所思,试想,书法如没有这个功能和高度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讲章法,一般人认为好像只有行草才有,其实,古人书论早有论述,王羲之在《笔阵图》中说过:“若平直相似、状若算子、上下方正、前后平齐便不是书”,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作书最忌者位置等均,且如一字中,需有收有放,有精神相挽处等,指的也有楷书。只是从楷书作品中体现的少,而被忽略,但经典楷书仍很讲究。《李璧墓志》在章法上就有很多经典之处,如字的大小连用,体现出一种节奏强弱;字的长扁连用,体现了一种妙趣横生;字的聚散连用,体现了一种融合之象;欹正字的连用,体现了一种韵律之美。就完全与古人讲的相吻合。总之,虽然楷书每个笔画,每个字都是独立存在,但精神是契合的,追求在矛盾中求统一,在同一中求变化,这正是楷书在章法上的特色,也是《李璧墓志》的特色,学此墓志必须领会其章法要旨。
以上只是从技法上讲,如果从创作角度讲,它的虚实、开合变化体现《周易》中的阴阳,它线条角度变化能体现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庸”等。这些已经由技法上升到精神层面了,也就是“技近乎于道”的境界了,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歌颂生命的美好和心灵的纯洁,那么《李璧墓志》的艺术高度和思想境界正是体现了北魏人汉化后,中国文化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它能使我们的民族变得雄强、文雅,并带着人性的光芒来到今天,来影响我们这个时代,影响我们的楷书艺术。
《李璧墓志》技法上的成熟、艺术上的抒情,气象纯正,堪称瑰宝。但我们学习她,并非重复,而是从中受启发,发展我们今天的楷书艺术才是目标。
楷书由实用性走向抒情,只有在我们今天这个改革开放的年代才可以实现。人们思想解放,言论自由,一心想把这种感觉表现在书法艺术中,那么《李璧墓志》就是最好的模本。我们提倡艺术要追求正大气象,那么选准如《李璧墓志》这样的经典帖就占一个“正”字,叫书出正脉;何谓“大”?容乃大,也就是说,取法众家之长归己用,融入作品,风格立则为大,这两点为“实”,是在用自己的才情和智慧“继承”。这个正大气象还要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虚”,即“创新”,体现时代精神,作者万不可把自己当作戏墨的书匠,更不可把书法当做发泄的工具,而是需要以博大的胸襟关注国家、关注民族,有担当大任之思想,有时代抒情、为人民诉说的宏图大愿,这样有“虚实结合”的书法作品,才会有正大气象。
《李璧墓志》虽远离我们近1500年,但它内在的精神有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它的字虽是石刻,但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激活它的活力,重新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书法艺术出力,从而让我们写出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楷书、反映人民心声的篇章。
当然,从学习的角度讲,《李璧墓志》也并非美玉无瑕,也仍有某些不足之处需后学注意:
1.竖钩和各种弯钩过宽过大,一是失去北碑的劲健,二是从笔法方面很难掌握,三是不美,四是学后创作用不上。
2.横折处故意用“三角”形线条,有做作之嫌,失去了某种自然和艺术性。
3.有的结构过歪,笔画角度过大,与其他字不和谐,失之文雅之态。
4.碑上笔与笔之间势连、气连明显不够(当然其他碑帖也有此病),所以这就应用启功先生的理论“透过刀锋见笔锋”去弥补碑帖之不足,即在临帖时,要有意识地增加笔与笔之间的连续性和书写性,以此来给原碑赋予新的生命。
在学习的同时,我也不断地思考——北魏在中国历史上,作为一个普通的朝代也没有多少可歌可表的特色,但作为书法,特别是作为楷书,可真是光辉灿烂的时代。严格地讲,如果仅就留下经典之作、代表作品而言,其实是从鲜卑的孝文帝开始到孝明帝的60年间,无论从朝代的年数还是当时的人数来讲,能创造出那么具有人文价值、书法品格、闪烁着人性光芒的楷书作品,都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史上、书法史上的奇迹。
这个奇迹出现在中国书法史上,特别是出在楷书系列中,当之无愧的应称之奇葩。这涉及的是学术问题,也可能是人文的价值观问题,此书体的产生、发展时间很短,同时对走向衰落这一现象没有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社会根源和思想基础。因此,人们对魏楷的认识、理解是肤浅的、有局限的、单一的,有时甚至是片面的。认为只有《始平公造像记》《张猛龙碑》才是魏楷,其它写的再好,不属于魏楷之列。难道这不是悲哀吗?像《李璧墓志》这样好的民族文化瑰宝,在我们手上应该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因此这些年,我一直致力于此墓志以及其它墓志的学习、临摹、教学、研究、推广。最突出的感觉是让我改变了过去“魏楷皆为方”的观念。其风格是多元的,有雄强的、也有文雅的,更主要的是让我们理解楷书也是畅情的。当然,墓志中也有很多俗品。我们这里仅就经典而言。那么《李璧墓志》当之无愧应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衡量一个碑帖是否为经典,我认为它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必须具备诞生朝代的特色,也就是说浓缩着那个朝代的精神特质,使人通过时空隧道,重新感受那个时代的精神,凸显作品的深度和历史感;第二必须具备书法艺术的规律,任何一个事情,它的规律是保证其传承发展的锁链,是立根和区别于其他门类的准则和基础,它符合这个规律,就具备了发展的条件:第三必须深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境界,保证它的民族性和文化品位;第四必须符合“艺术来源于生活”和“道法自然”艺术准则。保证它的艺术共性,这是让它走向世界,屹立于艺术之林的基点。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李璧墓志》的特色:《李璧墓志》镌刻于北魏走向衰败的520年,从时间上看,北魏人的心志早巳被汉文化磨去了建国初鲜卑族那勇猛、雄强甚至有些残暴性格的棱角,把最初《龙门二十品》中“只方不圆”的线形和字形进行较大的改变和完善,从而才出现了《李璧墓志》中从书写和使用上以方为主,又以圆破方线形书写和线形布局的局面,出现了从结构本身变化和章法布局变化的新格局。这个变化从表面看是一根线、一个字形的变化,但在它的背后,却是北魏人化鲜卑为汉的一种实实在在的体现。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庸、中和、文雅,当那些追求极端的鲜卑族汉化后,在自觉不自觉中逐渐改变了自己的理念,才有《李璧墓志》这样的作品诞生出来,所以,此墓志是在雄强、威猛中参以文雅的代表性碑帖。就像一个原来只顾勇猛杀敌、冲锋陷阵的武将,通过长时间的读书和修炼已逐渐变成一个儒将一样,是中国人以传统观念接受的文武兼备的形象。
从具体方面讲,关于线形问题(孝文帝之前魏楷还未成面貌),《龙门二十品》的点画,基本上见棱见角,以表露其民族性格的威猛和雄强。线形方起方收,用线上用方,下仍用方,左用方,右仍用方,里用方,外还用方的习惯充斥到书体的各个部位,这就是北魏楷书的基本风格。从书法审美的角度看是很单一的。然而,《李璧墓志》在线形上却有了大的改观,以方为主,以圆破方;以方笔在上用,又在下方用圆笔破之(或相反);以左用方笔,右用圆笔破之(或相反):以外用方笔,内用圆笔破之(或相反)的习惯大量出现在整个作品中,使其增加了相当的审美含量。
当然,如果从鲜卑族的审美而言,可能《龙门二十品》更符合他们自己的性格,认为那是他们那个民族更好的书法艺术品,他们的眼光不具备“书法经典”。可是作为我们1500年后的书法作者,我们确实应从经典中的四个条件去衡量,由此可见,《龙门二十品》已远远没有《李璧墓志》在线形上的变化或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鲜卑族在书法上的觉醒。
中国书法线条的高度概括性,可能是其它艺术无法比的,一根线的方起圆收或圆起方收,就能浓缩进大自然的形象,线的形象就是道法自然的最好佐证,这点《李璧墓志》具备了,从艺术的角度讲,偏向任何一方,追求单一的表现方式,如《龙门二十品》只求方,《郑文公》只求圆,都失掉了一个大项——道法自然,这在北魏的初期大概不算什么,但在今天看来是极不完美的。可是北魏后期的《李璧墓志》做到了。
所以,在学习此墓志时,在用线上最重要的是:一要注重一根线中方圆的形象;二要注重直线和曲线的运用;这两点是此墓志用线上的主脉。三要在此基础上求其用线形象的多变性和丰富性;四要注意用线的角度变化。它让字形在求其姿态变化中平和、安详。这一特点,与二王父子的用线是一脉相承的。
再说字形,北魏人在中国楷书史上创作的结构,是独特的,是有时代烙印的,这来自于当时人们思想的解放,当然,在北魏初期,魏楷还尚未正式形成时,经典、成熟的魏体还没有广泛使用和流行,到孝文帝执政初期,它才初现端倪,形成一定规模,以刻碑为流行载体,出现“魏碑”风格,在用笔上北魏人特色和个性愈加凸显。但在字形上仍是规整、方正、少情趣的,《龙门二十品》《郑文公》的字形已初显北魏特色。到了刻《李璧墓志》那个年代,人们早已进入“思想大解放、言论大自由”的时代,人性的觉醒和行为的浪漫,当然也毫不掩饰的融进了楷书创作,所以《李璧墓志》的字形,除具备大开大合,大聚大散,奇正相生,这些反应民族性格的结构外,还具备了多样性,她们具有不同的姿态和表情。 对很多经典而言,可能当时的作者书写不会想那么多元素,但就艺术而言,在其作品中分析,提炼这么多艺术元素就确立了它的高度和价值。《李璧墓志》就是这样,初看可能不如《龙门二十品》,细品才感到趣味无穷,那里有人间万象,有喜怒哀乐,有放浪和收敛,总之有生命的跳动,有大气与狭隘。它可为走出通俗,走进艺术,追求变化,进入文雅的作者提供最佳范本。你看它各种结构的变化,方字如古堡坚守,圆字如初月游天;长字如云中古塔,扁字如水中泊舟;大字如巨石横野,小字如碧玉卧沙;放字如嫦娥舒袖,收字如闺秀静读;欹字如舞女侧身,正字如诸葛抚琴,从表面看就能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想象和美的享受。从深层讲,也考量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和平时观察自然、生活的能力,更可看出作者思想的解放和浪漫。一般写楷书的人,由于认识的问题,总认为楷书要一本正经,不可偏、不可斜,可当我们看到《李璧墓志》的结构,确有一种“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启发了我们楷书也可多变、也应求变,否则只求方正,即永远走不出俗套。
第三谈章法,章法是一幅作品的篇章构成之法,它直接体现着作者对全局的把控能力和作品的气象。《李璧墓志》在章法上的特色,是从前面十种结构的变化(当然不止这十种)开始,作者不断地再用各种手段调整它们的关系,使它们形成了在多变中求统一,在和谐中求生动的章法。
就练书法的功力而言,如果以人生比喻,线条练好是在青年风华的年代,结构求变是在中年老成时期,章法完美可能是觉醒人生的老年了。为何?线条需要的是功力,结构需要的是才气,章法则需要的是修为和知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讲,一个书家书法作品的章法就是他的人生观,就是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就是他人生经历的写照。这在一般人眼里似乎匪夷所思,试想,书法如没有这个功能和高度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讲章法,一般人认为好像只有行草才有,其实,古人书论早有论述,王羲之在《笔阵图》中说过:“若平直相似、状若算子、上下方正、前后平齐便不是书”,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作书最忌者位置等均,且如一字中,需有收有放,有精神相挽处等,指的也有楷书。只是从楷书作品中体现的少,而被忽略,但经典楷书仍很讲究。《李璧墓志》在章法上就有很多经典之处,如字的大小连用,体现出一种节奏强弱;字的长扁连用,体现了一种妙趣横生;字的聚散连用,体现了一种融合之象;欹正字的连用,体现了一种韵律之美。就完全与古人讲的相吻合。总之,虽然楷书每个笔画,每个字都是独立存在,但精神是契合的,追求在矛盾中求统一,在同一中求变化,这正是楷书在章法上的特色,也是《李璧墓志》的特色,学此墓志必须领会其章法要旨。
以上只是从技法上讲,如果从创作角度讲,它的虚实、开合变化体现《周易》中的阴阳,它线条角度变化能体现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庸”等。这些已经由技法上升到精神层面了,也就是“技近乎于道”的境界了,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歌颂生命的美好和心灵的纯洁,那么《李璧墓志》的艺术高度和思想境界正是体现了北魏人汉化后,中国文化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它能使我们的民族变得雄强、文雅,并带着人性的光芒来到今天,来影响我们这个时代,影响我们的楷书艺术。
《李璧墓志》技法上的成熟、艺术上的抒情,气象纯正,堪称瑰宝。但我们学习她,并非重复,而是从中受启发,发展我们今天的楷书艺术才是目标。
楷书由实用性走向抒情,只有在我们今天这个改革开放的年代才可以实现。人们思想解放,言论自由,一心想把这种感觉表现在书法艺术中,那么《李璧墓志》就是最好的模本。我们提倡艺术要追求正大气象,那么选准如《李璧墓志》这样的经典帖就占一个“正”字,叫书出正脉;何谓“大”?容乃大,也就是说,取法众家之长归己用,融入作品,风格立则为大,这两点为“实”,是在用自己的才情和智慧“继承”。这个正大气象还要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虚”,即“创新”,体现时代精神,作者万不可把自己当作戏墨的书匠,更不可把书法当做发泄的工具,而是需要以博大的胸襟关注国家、关注民族,有担当大任之思想,有时代抒情、为人民诉说的宏图大愿,这样有“虚实结合”的书法作品,才会有正大气象。
《李璧墓志》虽远离我们近1500年,但它内在的精神有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它的字虽是石刻,但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激活它的活力,重新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书法艺术出力,从而让我们写出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楷书、反映人民心声的篇章。
当然,从学习的角度讲,《李璧墓志》也并非美玉无瑕,也仍有某些不足之处需后学注意:
1.竖钩和各种弯钩过宽过大,一是失去北碑的劲健,二是从笔法方面很难掌握,三是不美,四是学后创作用不上。
2.横折处故意用“三角”形线条,有做作之嫌,失去了某种自然和艺术性。
3.有的结构过歪,笔画角度过大,与其他字不和谐,失之文雅之态。
4.碑上笔与笔之间势连、气连明显不够(当然其他碑帖也有此病),所以这就应用启功先生的理论“透过刀锋见笔锋”去弥补碑帖之不足,即在临帖时,要有意识地增加笔与笔之间的连续性和书写性,以此来给原碑赋予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