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争名利“三败俱伤” 喜氯仿三士联手
摩根对自己的成功,当然更加欣喜若狂。他兴冲冲地跑到专利局申请专利,同时还要求国会对他的发明给予奖励。不久,国会决定拨款10万美元,奖励这一轰动世界的发明。
正在摩根以为奖金唾手可得之际,一场轩然大波突如其来。首先,威尔士站出来说,他虽然在一次用笑气止痛拔牙的公开表演中因用量不足而失败,但也有过多次成功的病例,时间上先于乙醚的使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才是麻醉药的最早发明人。紧接着,杰克逊也发表声明说,他在几年前就揭示了乙醚对人体的麻醉功能。摩根尊称他为老师,听了他的介绍后才把乙醚应用在临床上。所以他才是当之无愧的发明者,并抢先将一份专利报告送到巴黎医学会。结果,他被列为专利的共有者,据此可以抽取专利收入的10%。但杰克逊并不满足,随后他又提出了专利优先权的要求。就这样,这三位发明麻醉药的先驱者,陷入了长期无休止的争端之中。最后,杰克逊进了精神病院;威尔士自杀身亡,享年33岁;摩根由于未获得国会的巨额奖金而恼怒至极,在一次外出时不慎跌倒在地,不久即因脑溢血而英年早逝。
乙醚麻醉方法发明后,不但被迅速推广到全世界的外科领域,而且也被产科医生用来减轻产妇在分娩时的痛苦。但是,乙醚从吸入到产生麻醉作用所需的时间比较长,使用的剂量也较大,这样对患者肺部的刺激太大会引起咳嗽,对产妇的副作用也较大。那么,有没有更好的麻醉药物呢?这时,英国产科医生辛普逊找到了新的方法。
辛普逊和邓肯、基恩这两位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几乎天天泡在一起,探寻新的麻醉药物。他们向各国化学家求援,甚至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验。这种做法是需要极大勇气的,因为在这些可以催人入眠的药物中,有的具有难闻的刺激气味,有的更可能致人于死地。整整10个月,他们一无所获,但他们并没有停止探索的步伐。1847年11月初的一个漫长冬夜,这三位好朋友又围坐在客厅的炉火旁商讨下一步研究方案。辛普森从书柜角落找出一个从苏格兰寄来的棕色小瓶,已经发黄的瓶签上写着“荷兰油”,这瓶挥发性很强的液体还未进行过试验。辛普森打开瓶塞,把药水倒在一个玻璃杯里。随后,三人彼此对着玻璃杯,毫不迟疑地吸入瓶内带有奇异清香的蒸气。
就在评品药物气味的过程中,他们很快失去了说话能力,昏昏沉沉地躺倒在椅子上了……他们吸入的这种“荷兰油”,化学名称叫三氯甲烷,俗名氯仿。如果吸入量再多一些,这三个冒失鬼恐怕真要长眠不醒了。辛普逊醒来后对另外两人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种药物的麻醉作用比乙醚要强得多,好得多!”仅仅4天后,辛普逊就把氯仿应用到产妇分娩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久,英国高贵的维多利亚女王,也愿意在分娩时使用它来减轻疼痛。
两种麻醉方法中,氯仿比乙醚用量少、作用快、价格低廉,而且患者使用后感受轻松。摩根等三人演出了一场争名夺利“三败俱伤”的悲剧,而辛普逊等三位科学家却合作愉快,功德圆满。同样是研发麻醉剂,却有两种不同的结局,发人深思!
大姑娘剖胸补心 小银针麻醉迷雾
笑气、乙醚和氯仿的应用,揭开了外科无痛技术的序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随后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这三种麻醉药并非完美无缺。例如,乙醚可能影响患者记忆力,使用不当更会发生爆炸;而氯仿则会伤害患者肝脏。于是,许多新的替代药物相继问世。例如异氟烷,不但麻醉效果良好,而且使用十分安全。但如果从麻醉方法角度看,这些吸入式麻醉剂都需用专门的设备,而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通过注射硫喷妥钠的静脉麻醉法,操作起来就简便多了。
无论是吸入麻醉法还是静脉麻醉法,都属于全身麻醉。其作用机理都是抑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常应用于大手术中,但也有较大的危险性。
1884年,奥地利医生科勒把可卡因应用于眼科手术,开创了局部麻醉的先河。1904年,科学家进一步发现毒性更小的普鲁卡因。20世纪50年代不锈钢针的发明,解决了腰背针刺断针问题,使腰麻广泛应用于腹部和下肢手术中。
局部麻醉可以有多种方法,其原理都是在人体不同部位阻断感觉神经而产生麻醉。局部麻醉虽然比全身麻醉安全、副作用小,但只能应用于小手术。那么进行大手术时,有没有一种把风险和副作用都降到最低程度的麻醉方法呢?回答是肯定的,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针刺麻醉法——
无影灯下,来自安徽农村的21岁姑娘小陈躺在上海仁济医院的手术台上。外科医生用手术刀切开一个口子,露出小陈胸腔深处的心脏。为了修补她的心房,手术中必须使她的心脏停止跳动,进行体外循环。鲜红的血液,顺利进入体外循环系统,电脑屏上的一切数据和图像正常地闪烁着。
即使是外行人都能想象,病人此时的画面应当是:全身麻醉后双眼紧闭,处于平静状态,看起来如人偶般一动不动。但是手术开始进行到体外循环时,麻醉医生王祥瑞却用手指碰了碰病人的额头。几秒钟后,病人睁开眼,对着头顶的摄像机镜头微微示意。镜头推进后方可看到,此时的她并没有使用气管插管。这一刻,王祥瑞的脸上终于现出微笑,肢体略微松动,手术室氛围顿时变得热气氤氲……
这是2005年,英国BBC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中的一段情景,全程记录了中国针刺麻醉手术。从手术准备阶段开始到病人出院那一刻,摄像机24小时昼夜不停连续拍摄,力求客观真实。摄制组非常清楚,若非如此,很难让英国观众信服。手术结束后,小陈只在重症病房待了1天(通常要2天以上)。3天后,她已坐在普通病房的病床上,通过翻译回答BBC客人的问题——针刺麻醉到底痛不痛?
小陈说:“整个手术中除了人有点迷迷糊糊外,只听到叫我‘一呼一吸’的声音,一点也不觉得痛。”这“一呼一吸”,是指“腹式呼吸法”,一般用于体育、歌唱比赛,或吹奏乐器。小陈没有料到,有一天她会把这门技术练得如此专业。因为心脏手术需要打开胸腔,如果想要病人保持清醒,不使用气管插管,那就只能用腹式呼吸法。锻炼时,小陈需要把一袋米压在肚子上,保证米袋能随呼吸正确起伏,做到每分钟只呼吸6~8次。为此,她足足锻炼了一周。一周后,她练就了媲美歌唱家的腹式呼吸法,终于能够进行手术。 麻醉医生王祥瑞开始为小陈进行针麻,仅仅扎了内关、合谷、云门3个穴位,总共6根针。当小陈有了“得气感”(穴位酸、麻、胀等感觉)后,将电针通电,以2~100赫兹的频率进行交换,持续30分钟后停电。手术进行途中,小陈心跳停止。当主要手术结束,体外循环开始供血后,还要实施一段30分钟的电针。就是这两段电针,获得了神奇的麻醉效果。
但是,这段长达18分39秒钟的BBC纪录片在科学频道播出后,却让英国乃至世界各国观众的心中都产生了疑问:仅仅依靠这几根小针,真能起到麻醉作用吗?于是,2006年4月,录制者再度来到上海,向麻醉医生王祥瑞寻求解答。这位主持了国家“973”课题《基于临床的针麻镇痛的基础研究》子项目的麻醉学博士坦言:一系列多样、随机、双盲、对照的严格科学实验表明,针灸确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但是,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对穴位、痛感灵敏程度不同,因而仅靠针灸不可能100%达到完全麻醉效果。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现在的针麻手术已经加入了少量麻醉药,是“针刺麻药复合手术”。但是,王祥瑞同时强调,这么一点儿麻药,仅相当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的用量,如果单独使用根本不可能支持大手术。
2007年,时任卫生部长的陈竺率代表团访问欧洲,陈凯先院士播放了在曙光医院开心、开脑的针麻手术录像后,立即在国际医学界引起了极大轰动。随后,法国、德国国家电视台分别派摄制组到曙光医院进行拍摄。与此同时,实施全球第一例针麻心脏手术的周嘉教授,在美国权威的《国际心脏病杂志》上刊发了针麻手术的相关论文。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资深院士亲自撰写编者按,这位30年来对中医一直不屑一顾的主编,给出的最鲜明评价就是:“终于把我说服了!”
针麻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除了手术中不使用气管插管,无需使用大剂量抗生素和强心药物,手术后病人恢复极快外,还大幅度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某些手术,例如甲状腺切除手术,手术过程中很容易误伤喉返神经,而使病人术后发音嘶哑。如果采用针麻,就可以通过病人讲话判断其发音情况,避免误伤。
但是,人们对针麻的怀疑甚至否定,也并非“空穴来风”。一方面,上世纪70年代后大约20年的时间里,全国共做了200万例左右的针麻手术。能想到的一切部位,都用针麻进行过开刀手术,盲目泛滥,不加研究和选择。当时,不少病人抱怨手术时仍然很痛。难怪时至今日,还有人认为过去的针麻手术录像是“作秀”。另一方面,医学界对针麻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张仁对针灸镇痛机理做了一个形象比喻:人体的痛觉就像两套系统,一套为镇痛系统,另一套为致痛系统。针刺穴位,能让人体的镇痛系统分泌更多,而致痛系统分泌减少,利用的是人体自身的调节系统,不像麻药那样完全切断神经感应。
总之,在麻醉领域,还有待科学家们继续进行艰辛探索,拨开团团迷雾,谱写人体无痛苦手术的光辉篇章!
摩根对自己的成功,当然更加欣喜若狂。他兴冲冲地跑到专利局申请专利,同时还要求国会对他的发明给予奖励。不久,国会决定拨款10万美元,奖励这一轰动世界的发明。
正在摩根以为奖金唾手可得之际,一场轩然大波突如其来。首先,威尔士站出来说,他虽然在一次用笑气止痛拔牙的公开表演中因用量不足而失败,但也有过多次成功的病例,时间上先于乙醚的使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才是麻醉药的最早发明人。紧接着,杰克逊也发表声明说,他在几年前就揭示了乙醚对人体的麻醉功能。摩根尊称他为老师,听了他的介绍后才把乙醚应用在临床上。所以他才是当之无愧的发明者,并抢先将一份专利报告送到巴黎医学会。结果,他被列为专利的共有者,据此可以抽取专利收入的10%。但杰克逊并不满足,随后他又提出了专利优先权的要求。就这样,这三位发明麻醉药的先驱者,陷入了长期无休止的争端之中。最后,杰克逊进了精神病院;威尔士自杀身亡,享年33岁;摩根由于未获得国会的巨额奖金而恼怒至极,在一次外出时不慎跌倒在地,不久即因脑溢血而英年早逝。
乙醚麻醉方法发明后,不但被迅速推广到全世界的外科领域,而且也被产科医生用来减轻产妇在分娩时的痛苦。但是,乙醚从吸入到产生麻醉作用所需的时间比较长,使用的剂量也较大,这样对患者肺部的刺激太大会引起咳嗽,对产妇的副作用也较大。那么,有没有更好的麻醉药物呢?这时,英国产科医生辛普逊找到了新的方法。
辛普逊和邓肯、基恩这两位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几乎天天泡在一起,探寻新的麻醉药物。他们向各国化学家求援,甚至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验。这种做法是需要极大勇气的,因为在这些可以催人入眠的药物中,有的具有难闻的刺激气味,有的更可能致人于死地。整整10个月,他们一无所获,但他们并没有停止探索的步伐。1847年11月初的一个漫长冬夜,这三位好朋友又围坐在客厅的炉火旁商讨下一步研究方案。辛普森从书柜角落找出一个从苏格兰寄来的棕色小瓶,已经发黄的瓶签上写着“荷兰油”,这瓶挥发性很强的液体还未进行过试验。辛普森打开瓶塞,把药水倒在一个玻璃杯里。随后,三人彼此对着玻璃杯,毫不迟疑地吸入瓶内带有奇异清香的蒸气。
就在评品药物气味的过程中,他们很快失去了说话能力,昏昏沉沉地躺倒在椅子上了……他们吸入的这种“荷兰油”,化学名称叫三氯甲烷,俗名氯仿。如果吸入量再多一些,这三个冒失鬼恐怕真要长眠不醒了。辛普逊醒来后对另外两人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种药物的麻醉作用比乙醚要强得多,好得多!”仅仅4天后,辛普逊就把氯仿应用到产妇分娩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久,英国高贵的维多利亚女王,也愿意在分娩时使用它来减轻疼痛。
两种麻醉方法中,氯仿比乙醚用量少、作用快、价格低廉,而且患者使用后感受轻松。摩根等三人演出了一场争名夺利“三败俱伤”的悲剧,而辛普逊等三位科学家却合作愉快,功德圆满。同样是研发麻醉剂,却有两种不同的结局,发人深思!
大姑娘剖胸补心 小银针麻醉迷雾
笑气、乙醚和氯仿的应用,揭开了外科无痛技术的序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随后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这三种麻醉药并非完美无缺。例如,乙醚可能影响患者记忆力,使用不当更会发生爆炸;而氯仿则会伤害患者肝脏。于是,许多新的替代药物相继问世。例如异氟烷,不但麻醉效果良好,而且使用十分安全。但如果从麻醉方法角度看,这些吸入式麻醉剂都需用专门的设备,而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通过注射硫喷妥钠的静脉麻醉法,操作起来就简便多了。
无论是吸入麻醉法还是静脉麻醉法,都属于全身麻醉。其作用机理都是抑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常应用于大手术中,但也有较大的危险性。
1884年,奥地利医生科勒把可卡因应用于眼科手术,开创了局部麻醉的先河。1904年,科学家进一步发现毒性更小的普鲁卡因。20世纪50年代不锈钢针的发明,解决了腰背针刺断针问题,使腰麻广泛应用于腹部和下肢手术中。
局部麻醉可以有多种方法,其原理都是在人体不同部位阻断感觉神经而产生麻醉。局部麻醉虽然比全身麻醉安全、副作用小,但只能应用于小手术。那么进行大手术时,有没有一种把风险和副作用都降到最低程度的麻醉方法呢?回答是肯定的,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针刺麻醉法——
无影灯下,来自安徽农村的21岁姑娘小陈躺在上海仁济医院的手术台上。外科医生用手术刀切开一个口子,露出小陈胸腔深处的心脏。为了修补她的心房,手术中必须使她的心脏停止跳动,进行体外循环。鲜红的血液,顺利进入体外循环系统,电脑屏上的一切数据和图像正常地闪烁着。
即使是外行人都能想象,病人此时的画面应当是:全身麻醉后双眼紧闭,处于平静状态,看起来如人偶般一动不动。但是手术开始进行到体外循环时,麻醉医生王祥瑞却用手指碰了碰病人的额头。几秒钟后,病人睁开眼,对着头顶的摄像机镜头微微示意。镜头推进后方可看到,此时的她并没有使用气管插管。这一刻,王祥瑞的脸上终于现出微笑,肢体略微松动,手术室氛围顿时变得热气氤氲……
这是2005年,英国BBC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中的一段情景,全程记录了中国针刺麻醉手术。从手术准备阶段开始到病人出院那一刻,摄像机24小时昼夜不停连续拍摄,力求客观真实。摄制组非常清楚,若非如此,很难让英国观众信服。手术结束后,小陈只在重症病房待了1天(通常要2天以上)。3天后,她已坐在普通病房的病床上,通过翻译回答BBC客人的问题——针刺麻醉到底痛不痛?
小陈说:“整个手术中除了人有点迷迷糊糊外,只听到叫我‘一呼一吸’的声音,一点也不觉得痛。”这“一呼一吸”,是指“腹式呼吸法”,一般用于体育、歌唱比赛,或吹奏乐器。小陈没有料到,有一天她会把这门技术练得如此专业。因为心脏手术需要打开胸腔,如果想要病人保持清醒,不使用气管插管,那就只能用腹式呼吸法。锻炼时,小陈需要把一袋米压在肚子上,保证米袋能随呼吸正确起伏,做到每分钟只呼吸6~8次。为此,她足足锻炼了一周。一周后,她练就了媲美歌唱家的腹式呼吸法,终于能够进行手术。 麻醉医生王祥瑞开始为小陈进行针麻,仅仅扎了内关、合谷、云门3个穴位,总共6根针。当小陈有了“得气感”(穴位酸、麻、胀等感觉)后,将电针通电,以2~100赫兹的频率进行交换,持续30分钟后停电。手术进行途中,小陈心跳停止。当主要手术结束,体外循环开始供血后,还要实施一段30分钟的电针。就是这两段电针,获得了神奇的麻醉效果。
但是,这段长达18分39秒钟的BBC纪录片在科学频道播出后,却让英国乃至世界各国观众的心中都产生了疑问:仅仅依靠这几根小针,真能起到麻醉作用吗?于是,2006年4月,录制者再度来到上海,向麻醉医生王祥瑞寻求解答。这位主持了国家“973”课题《基于临床的针麻镇痛的基础研究》子项目的麻醉学博士坦言:一系列多样、随机、双盲、对照的严格科学实验表明,针灸确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但是,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对穴位、痛感灵敏程度不同,因而仅靠针灸不可能100%达到完全麻醉效果。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现在的针麻手术已经加入了少量麻醉药,是“针刺麻药复合手术”。但是,王祥瑞同时强调,这么一点儿麻药,仅相当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的用量,如果单独使用根本不可能支持大手术。
2007年,时任卫生部长的陈竺率代表团访问欧洲,陈凯先院士播放了在曙光医院开心、开脑的针麻手术录像后,立即在国际医学界引起了极大轰动。随后,法国、德国国家电视台分别派摄制组到曙光医院进行拍摄。与此同时,实施全球第一例针麻心脏手术的周嘉教授,在美国权威的《国际心脏病杂志》上刊发了针麻手术的相关论文。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资深院士亲自撰写编者按,这位30年来对中医一直不屑一顾的主编,给出的最鲜明评价就是:“终于把我说服了!”
针麻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除了手术中不使用气管插管,无需使用大剂量抗生素和强心药物,手术后病人恢复极快外,还大幅度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某些手术,例如甲状腺切除手术,手术过程中很容易误伤喉返神经,而使病人术后发音嘶哑。如果采用针麻,就可以通过病人讲话判断其发音情况,避免误伤。
但是,人们对针麻的怀疑甚至否定,也并非“空穴来风”。一方面,上世纪70年代后大约20年的时间里,全国共做了200万例左右的针麻手术。能想到的一切部位,都用针麻进行过开刀手术,盲目泛滥,不加研究和选择。当时,不少病人抱怨手术时仍然很痛。难怪时至今日,还有人认为过去的针麻手术录像是“作秀”。另一方面,医学界对针麻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张仁对针灸镇痛机理做了一个形象比喻:人体的痛觉就像两套系统,一套为镇痛系统,另一套为致痛系统。针刺穴位,能让人体的镇痛系统分泌更多,而致痛系统分泌减少,利用的是人体自身的调节系统,不像麻药那样完全切断神经感应。
总之,在麻醉领域,还有待科学家们继续进行艰辛探索,拨开团团迷雾,谱写人体无痛苦手术的光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