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特质、基础及可有贡献——德克·卜德关于汉学的基本认识

来源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dao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卜德研究中国文化涉及面很广,但核心集中在四个方面:其一,中国神话不像西方文化具有完整的"神话体系",而是以"零星碎片""历史化"为存在状态.其二,中国人虽不以逻辑思维见长,但却具有明显的"分类思维".其三,汉语言文字的重要特征是表意文字,对中国文化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四,中国文化的"主导观念"体现在对"超自然世界""自然世界""人的世界"的看法中.四个方面虽然相对独立,但均以"和谐宇宙观"为基础,而"和谐宇宙观"可对人类和平发展作出贡献.可贵的是,卜德研究中国文化以多元文化观为前提.因此,他不仅看到中国文化的不足,亦能认识到其优长之处.
其他文献
金代士人佞佛风气助生了中国思想史上一个思想派别——思想史家称之为"王苏余派",即李纯甫学派.因佛教在中国古代正统思想体系中的异端性质,作为金代影响深刻的思想家、文学家,李纯甫在接受史上不可避免受到批判和遮蔽.代表清代官学的《四库全书总目》极力批判其异端思想的"无忌惮",主张雅正思想的元好问《中州集》则"讳而浑其词".历史上受佛教因素牵连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在思想史、文学史中的接受中不免遭遇被削弱甚至最终由此消亡的命运,这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佛教还深刻影响古代文献的生成形态.《中州集》小
20世纪初所发生的"视觉现代化"(modernising vision)转向源于自19世纪以来传统的视觉概念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旨在将人们从过时的观看习惯中解放出来,视觉的本质不应主要被理解为给定可见世界的机械再现模式,而应该从根本上被理解为由文化构造的、具有历史多样性的感知数据的生产性过程.现代艺术试图通过艺术品本身来创造一种现代化的视觉形式,艺术作品被定义为实现视觉现代化的手段或工具,画家试图用艺术来表达一种新的视觉观——观看中充斥着时间的流动,而绝不仅是一个明确的视觉顺序的实现;观看不是一个视觉
丁玲的创作生涯与中国近现代革命、思想与文学的现代性进程有着密切联系,她的生命轨迹与中国女性在解放道路上的缩影交织着.丁玲自始至终以现代女性的姿态将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女性经验付诸文字与思想,塑造了一大批女性人物形象:觉醒的五四女儿梦珂、莎菲,在革命边缘生存的美琳、玛丽,从事革命工作的三小姐,处于革命体制中的贞贞,陷于阶级斗争中的黑妮等.表面上看是社会机制的不完善、革命体制的规约、阶级斗争等对女性造成压迫,给女性解放带来阻力,但丁玲自始至终为读者展现了一条男权中心主义的线索,不管披着何种外衣,男性主体的男权意识
应用型科研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地方新建院校从规划、资源、结构等方面进行组织转型能够推动应用型科研的发展.基于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教师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二元罗吉斯特回归、夏普利值分解方法,研究发现学校层面组织转型深入对教师认为学校科研导向为应用型有显著影响;学校和院系两个层面系统协调转型才能使教师科研导向转为应用型;尽管组织转型对提高教师应用型科研项目比例的影响还较小,但学校为科研提供实验室或相应设施能够有效提高教师参与应用型科研项目的比例.
<正> 王骥德,字伯良,又字伯骥,浙江会稽人。生年无考,大约卒于天启二年(1623)秋冬间。他嗜好词曲,至老不衰,他的散曲在明末的曲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他以博学多知,受到徐渭、沈璟赏识,与吕天成、毛以燧等过从甚密,切磋戏曲,其艺精进不已。著有《方诸馆集》、《方诸馆乐府》、《南词正韵》及传奇《题红记》、杂剧《男王后》、《两旦双鬟》、《弃官救友》、《金屋招魂》、《倩女离魂》,并校注《西厢记》、《琵琶记》。《曲律》又名《方诸馆曲律》,系他晚年之作,也是他在曲论上最有贡献的著作,尤其是卷四“杂论”部分,
<正> 0.1国有工业企业的工资行为,事关近3000万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也是决定中国能否在稳定中推进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0.2这篇论文考察了1980——1987年间中国国有工业企业工资行为的几个主要方面:企业工资体制的变化,企业内部各类人员之间的工资差距和企业之间的工资差距,以及影响企业工资行为的一些因素。本文在最后一部分中,注意到工资差距及其经济影响的复杂性,尽可能避免作出简单的价值判断。
<正> 民主问题是政治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关于民主问题的认识非常混乱。一些同志认为,民主无阶级性。民主究竟有没有阶级性?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民主理论,正确地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考证"( )"字为汉《衡方碑》"褘隋"之"隋"辗转而误,"褘隋"与《毛诗·羔羊》"委蛇"音义相同;《隶释》谓"褘隋"出《韩诗内传》,本员兴宗之说,并非洪适臆说;《韩诗》在宋孝宗乾道年间尚未亡逸,《韩诗》亡于五代后、亡于政和建炎间、至宋亡之已久诸说,皆非是.
<正> 自从陈独秀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中明确提出“德”(Democracy)、“赛”(Science)两先生后,海内外学者几乎一致认为:“民主”与“科学”即五四精神。诚然,若按韦伯所谓近代化即“解除魔咒”的“理性化”过程理论,“民主”与“科学”的确代表了近代理性精神,但是仅仅把五四新文化运动理解为一场理性启蒙运动,就难以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突出成就首先体现在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提倡的“文学改良”和“文学革命”运动上,“文学革命”当然也包含了“德”、“赛”精神,然而仔细考察
<正> 1 作为一种文学现象,解放区文学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光辉的一页。毫无疑问,它在理论和实践上曾经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或者说这种文学“开始作到真正和广大的人民群众结合,开始作到真正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极大的变化”(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然而以前对解放区文学的系统研究尚缺乏深入,尤其是对艺术形式方面的关注很不够,这必然要影响全面公正地评估其美学价值取向;尽管解放区文学对民族文学形式的探索还处于初步阶段,就其实质而论则是一种开拓性的艺术实践。因此,我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