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第二次庐山会议

来源 :党史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fl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工作会议,这次会议被称为第二次庐山会议,主要议程是:粮食问题、市场问题、两年计划和工业问题、工业企业管理问题、高等学校工作问题、干部轮训问题。
  第二次庐山会议,虽然同样是由毛泽东主持召开,却处于神秘地位,没有公开报道,也没有发布公告,几乎不为人知。
  对于第二次庐山会议当年没有公开报道、发布公报的问题,有人作出了如下推测:1961年8月下旬,当时担任西藏工委副书记兼西藏军区司令员的张国华,因路途遥远,没有按期赴会报到。会议秘书处挂长途电话催他尽快赶来开会,这一电话内容被泄密。就在会议举行翌日,台湾当局广播电台播送了中共在庐山召开高级军事首脑会议,商议解放台湾的消息。当时,蒋介石得知这一情报后,坐立不安,派了几批特务赴大陆刺探虚实。其实,会议没有半点涉及解放台湾的内容。由此,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把会议泄密的坏事变成好事,将计就计,即对会议绝对保密,不作任何新闻披露。
  这次会议是否存在泄密问题不在本文考察之内,但实际上即使没有泄密问题,第二次庐山会议在当时也是不会进行报道、发表公报的。第二次庐山会议是中共中央召开的一次工作会议,它与第一次和第三次庐山会议的性质不同。按照当时中共中央的开会惯例,中央工作会议一般不公开报道。如1962年初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就不对外宣传。此次会议情况是在后来的有关报道中逐步被透露出来的,会上毛泽东的讲话,直到1978年7月1日才由《人民日报》公开发表。
  但第二次庐山会议也并非30年来没有被公开披露过。对于第二次庐山会议通过的《工业七十条》、《高教六十条》,人们还是知道的。“四人帮”倒台后,在揭批“四人帮”的过程中,就有人提到了这次会议。
  第一次庐山会议与第三次庐山会议都是影响党和国家发展大势的重大事件,由此成为了党史研究中的热点、焦点。相较而言,第二次庐山会议虽然讨论通过了《农业六十条》、《工业七十条》、《高教六十条》等重要文件,但严格说来,这些文件的通过,只是通过这次会议履行一个程序。因为在此之前,对于这几个文件,周恩来、邓小平等人已经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已经基本成型。由于前期工作得力,才使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这三个纲领性文件在会议上得以通过,也使得第二次庐山会议成为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一次普通的会议,所以在党史研究中对这次会议的研究和关注比较少,也就属于正常现象。
  (摘自《党的文献》2010年第5期李庆刚文)
其他文献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银行业的效率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体系资源配置的效果,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过去的五十多年中,银行效率问题一直受到各国学者
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是指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及其效果的对称性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因此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对经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指标,用以衡量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是否与外部环境、利益相关者和谐相处。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可以获得良好的公信
网络金融是金融与网络技术全面结合的产物,网络会融作为网络经济的基础,是网络经济发展助力器.但是金融交易具有速度快、交易量大、交易次数大、交易人所在地更分散的特点,因
自2005年2月23日我国第一只ETF——上证50ETF上市交易以来,ETF已走过5年的风雨历程。随着它的特点不断被投资者所熟知,引起了广大投资者的关注,逐渐成为市场新宠。   本文研
本文以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影响地区差异效应作为研究对象,全文研究旨在回答两个主要问题:第一,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是否存在地区差异;第二,这种差异效应产
环境资源作为一种有限的且特殊的资源,在其使用和保护上与一般公共资源有所不同。本文第一章从经济学角度阐述了作者对环境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多角度讨论了环境这一特殊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