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多元评价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r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提倡多元化的评价,以全面、客观、科学、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来发展学生思维。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评价应多元化,评价应关注每一位学生获取知识的经过。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的鼓励评价语言、学生的互评、自我的评价,让每一位学生更全面了解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会激励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遇到过各种性格的孩子,有活泼的,有内敛的,有热情的,有严肃的;有上课抢着发言的,也有上课从不举手的……一个班学生从一至六年级的学习环境差不多,但有些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却不理想。数学成绩差的学生主要是因为自己缺少了能学好数学的信心,也对自己的学习表现感到有些自卑,从而影响自己的数学成绩。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呢?其实每位小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最渴望得到是他们的重视、关心,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表扬,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肯定的抚摸……有时也会给他们带去莫大的鼓励和一生学业的影响。让学生充满自信,让他们每人都拥有智慧的大脑,让每个学生快乐成长,是每位教师、家长的愿望,也是每位教师、家长努力想做到的。在教师的教学中过程中应该给学生多元评价,才能让学生愉快学习,才能更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一、教师鼓励评价语言,让学生乐学、好思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斯坎贝尔说:“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情感需要,这种需要决定着孩子们行为中的很多东西(愉快、满足、高兴),当孩子的需要通过课堂上的及时评价得到满足时,内心就会发生奋进的火花。”所以,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积极获取数学知识的表现总是及时表扬。同时,深深感到只有鼓励评价,才能引发每位学生的思维发展。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上,我们教师的角色由“主导者”转到了“引导者”,这就很清楚地让每一位教师知道,在课堂上,自己与所有学生是平等的。但毕竟小学生年龄还小,在他们的心目中,老师对他们的评价有很高的权威性。所以,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上的很小的进步,只要得到老师的肯定、赞扬,之后,他们的学习动力会很快增加。因此,我在数学课上时常说这样的话:“谢谢同学们听得这么认真。”“同学们对今天的数学学习有兴趣,真让我高兴!”“你想出了不同的算法,老师为你感到高兴。”“你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吗?老师最爱有问题的学生。”赞扬的话语,热切的目光,使学生的小手自信地举起,让每一个学生在舒适的学习环境中思维得到更大的发展。
  二、学生真诚的相互评价,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互评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真诚的相互评价既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又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矫正功能。学生间的自由交流、相互真诚的评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还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获取关于自己学习方面的信息,从而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例如:有一次,在一年级下数学课上学习探究“有26个杯子,每三个装一盒,用八个盒子装,够吗?”晏佳琴同学马上举手,我请她上讲台。在讲台上她大声说:“够了。”这时,引起班上学生一阵大笑,她的脸很快变红了,站在讲台上很难为情,不知道怎么办,把头也低下了。我让班上学生安静下来,问学生冉冰涛:你对晏佳琴同学的表现有什么看法?于是,冉冰涛对同学们说:“晏佳琴同学虽然答错了,但她敢于大声发言,说明她努力了,大家应表扬她!我们让晏佳琴再想一想。”这时晏佳琴同学用铅笔在数学书上每三个杯子圈一圈,发现圈了八个圈,还剩两个杯子,于是大声告诉同学们:每个圈代表一个盒子,装了八个盒子,还有两个杯子没有盒子装,所以用八个盒子装26个杯子,不够装。这时教室里掌声不由得响起,晏佳琴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眼神中充满了自信的光彩。相信她今后对数学的学习更加细心,更加热爱。
  三、学生自我评价,展现学生的精彩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表现的认识评判。数学学习评价应注重发挥学生自己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应注重学生的自评。例如:在一年级下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教学总结时,我问学生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罗乙鸣同学说:“这节课我学会了,25 2=?应该先算5 2=7,再算20 7=27。25 20=?应该先算20 20=40,再算40 5=45。”吴奇同学说:“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杨之宜同学说:“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知道了,要想写出漂亮的一手好字,必须从小练起。”杨宗润说:“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知道了,上课要专心听讲,不懂要多问,才能学到知识。”学生通过对自己在课堂学习的自我评价,看到自己获取知识的过程,进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励起学习的信心;同时学生也看到自己的一些不足,反思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改进了学习的方式、方法。自我评价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数学的探究,增强他们自主发展的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了他们的思维发展。
  总之,教师的多元评价语言如春风,能温暖学生心灵;像路标,能指引学生走上正确的学习道路。在数学课堂上,我通过多元化评价,去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学会赞扬、欣赏别人。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为学生获得终身受用的基础能力和创造才能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以挖掘、延伸教材的“空白”为立足点,以着重引领学生体会文本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性、情味感、独特感为方向,以创设情境的形式探究有效课堂的优化策略。  一、多媒体再现情境快乐练笔  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转移,往往东张西望,抓不住事物的特点。情境的出示,在教师语言的支配下,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中。这样,客观的情境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心理,而且能调动儿童的情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噪声性聋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 18只白化雄性豚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单纯噪声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噪声+葛根素组每日腹腔注射葛根素150 mg/kg,
目的观察缓释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植入豚鼠听泡内的成骨诱导情况及对耳蜗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猪小柱状脱细胞松质骨,与BMP-2复合。选择20只
在一次农村教师的培训中,当地一教师在执教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六年级上册 《科学》 教材中的《多种多样的植物》一课时,将教学重点放在“认识”各种各样的植物上。使用电子课件把教材上给出的所有植物介绍了一遍,将网上找到的植物资料配图习读,教师还多补充了一些学生较为陌生的植物,以引起学生兴趣。这看起来是信息量很大的一堂科学课,然而却不能达到用分类的方法体现生物多样性的教学目的。   小学科学教师不能从
自然游戏群体是指由儿童因为游戏的关系组成的群体,儿童在这个群体中可以自己决定怎么玩游戏、和谁玩游戏。自然群体游戏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自然游戏群体形成需要的条件  自然游戏群体由于是儿童自发组织的,进行游戏的活动,因此它具有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儿童在自然群体游戏中,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要玩的游戏,同时儿童可以自由组成游戏的群体进行游戏。自然游戏群体的发
2011年新《数学课程标准》把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列入了课程总目标,把“基本数学知识”、“数学基本技能”、“数学基本思想”以及“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并称“四基”。课程目标的变化,引起了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活动经验相关问题的思索和探究。怎样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以下四个策略:  一、让精彩的生活教育,滋润学生的活动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
《残障言语用国际音标扩展表》(Extensions to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for Disordered Speech,ExtIPA)(以下简称“国际音标扩展表”)是对国际音标表的重要补充和扩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局部应用对受损喉返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 20只健康杂种犬分成HGF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每只犬切断左侧喉返神经后,用聚
在后勤管理中关于物资的发放一直有一种大锅饭的浪费物资现象:物资统一发放,统一定期更换,管好管坏一个样,后勤工作做得细一点,就是哪个班差什么用具的就到后勤领取,或者就是学校规定一次发放的物资一定要用多久,否则不发新的,或者是看到学校实在多数班级坏得差不多了,就统一再发一次。这种大锅饭体现导致平时物资管得好、爱护得好的班级用不完,形成浪费。物资管得不好的倒成了催学校再次发放物资的催化剂。学校也难办一直
班级管理是班级活动顺利开展和班级目标实现的基本保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班主任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及综合素质,提高对班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与时俱进,将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形成特色运用于班级管理中,才能促使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健康、快乐成长,才能使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一、摸清情况,制定班规  刚接到班集体,班主任首先要调查摸清班级的实际情况,根据本班学生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