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影响全口固定矫治疗效稳定性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一科、由同一名口腔正畸专业主任医师完成全口固定矫治、矫治结束满2年的544例患者资料,成功回访288例,统计按时复诊者比例及保持器戴用良好(保持器戴用≥24个月)比例。根据回访时与矫治结束时的PAR(peer assessment rating)指数变化量,将288例患者分为复发组(PAR指数变化量>5)和未复发组(PAR指数变化量≤5),分析两组患者初诊年龄、错
类型等因素的差异,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是否与复发相关。从288例患者中配对选取霍利保持器和压膜保持器戴用良好的患者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保持效果,包括前牙覆
及覆盖、上牙列及下牙列不齐指数、尖牙及第一磨牙间宽度。
544例患者中按时复诊者占41.0%(223/544)。288例回访患者中,按时复诊者占69.8%(201/288),其中保持器戴用良好者占60.4%(174/288);未按时复诊者占30.2%(87/288),其中保持器戴用良好者占10.4%(30/288)。未复发组62.5%(140/224)使用压膜保持器,复发组37.5%(24/64)使用压膜保持器,未复发组保持器戴用时间[24.0(1.0)个月]显著大于复发组[12.8(16.0)个月](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保持器类型是复发的危险因素(OR=3.067,P<0.05),保持器戴用时间是复发的保护因素(OR=0.832,P<0.01)。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霍利保持器组上牙列和下牙列不齐指数的变化量[分别为(0.82±0.36)和(1.05±0.22)mm]分别显著大于压膜保持器组[分别为(0.64±0.29)和(0.72±0.35)mm](P<0.05)。
结论正畸疗效稳定性与保持器戴用时间密切相关,压膜保持器在牙列不齐的保持方面优于霍利保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