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不同的乐器可用于不同的情感表达,例如:钢琴声音清脆,可用于表达流水倾泻;笛子韵律悠扬,可用于比拟鸟鸣等等。大提琴的声音低沉,大有沉稳庄重的特性,且不同技巧的演奏可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本文将从情感表达作用出发,探究如何在大提琴演奏中培养情感表现能力。
【关键词】大提琴;演奏;表达力
前言
交响乐给人以恢宏响亮的感觉,主要由管弦乐与打击乐组成,大提琴作为弦乐的一分子,具备了弦乐器柔和、多变的音色,同时也有其他乐器所没有的特点。大提琴的低音部对于整个乐队起到支撑作用,常以辅助音的形式出现,由此可见大提琴在群奏中的重要性。
一、情感表现在乐曲演奏中的作用
1.帮助演奏者融入作品
音乐的演奏必须是有灵魂的,只有充满生命力的曲谱才能称为完整的作品。可以说音乐与情感是同时存在的关系,作家只有在灵魂发生碰撞时,才会编出精美绝伦的曲谱。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演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同样的艺术作品会以千万种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在演奏中,演奏者将自我情感带入作品,很容易达成共鸣。在曲谱中搜索记忆图片,形成属于自己的记忆宫殿,每当音乐响起,记忆宫殿中的影像就会出现,演奏者将自身经历与音乐相结合,逐渐形成一种自我意识,对于音乐的了解也更为深刻。
2.给予音乐不一样的灵魂
《琵琶行》中,船上的歌女弹奏《霓裳羽衣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乍听以为是节奏太快,实则是旋律混乱,但白居易却被这支弹的并不怎样的曲子所感动,并大费笔墨的去描写,因为歌女的情绪深深感染到了他,他怜悯歌女无常的一生,也赞叹她弹奏的绝妙,然而其作者唐玄宗在创作此曲时,本是抱着对美人的向往,对于天庭生活的幻想,许多文人学士将此曲评判为靡靡之音,其缠绵悱恻的感情让人仿佛置身于太虚幻境,如若说歌女的情感表达错误,我想所有人都不置可否,但她赋予了曲谱新的灵魂,使人们感受到不一样的触动。由此可见,在不同的境遇中对同一段曲谱的了解存在很大差异,因儿时记忆、年代特征、生存环境等因素形成的情感特征,赋予了曲调新的灵魂。
3.转换风格加强音乐气场
《保卫黄河》中唱到:“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此曲旋律强劲,节奏钝重,因此需要演奏者快速的、大幅度的进行演奏,从而形成了慷慨激昂的音乐成色,曲子的主题为保卫黄河,歌词更像是一种宣誓,在演奏中需投入真诚、笃定的感情。而《花样年华》为全程大提琴独奏,充满高贵、试探和猜疑,整首曲子节奏适中,稍显慵懒,因此演奏者在演奏时,需要保持一种镇定自若又稍显懈怠的心态。由此可见,情感表现力在音乐演奏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掌控了整个曲调风格的变换。
二、如何培养大提琴演奏中情感表现力
1.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创作背景
大提琴表演需要演奏者拥有良好的坐姿、有力的手臂、灵活的手指、以及丰富的情感,四者缺一不可。大提琴属于弦乐器,以手完成弹奏,频率波次持续较长,声音低沉。人类所追求的美好音乐主要指富有弹性的、干净的、舒服的声音。大提琴可以与人声融为一体,可涵盖所有人声的音域。低沉时显得高贵庄重,激昂时也可情绪饱满,震撼人心。大提琴的音域广,因此,演奏起来十分复杂,演奏者若没有良好的基础打底,很难实现情感表达,因此需要熟练掌握大提琴演奏的基础知识。从大提琴的构造出发,不同的构造展现出的声调不同,演奏者需要对不同结构的大提琴进行分析,确保能够发挥结构上的长处。其次,坐姿不仅影响表演发挥,还是一位演奏者应该保持的仪态,因此,掌握好正确的坐姿,可保证腕部力量的正常使用。最后就是对大提琴演奏的基础知识掌握,例如,触弦点、弓的速度掌控等等,长期不间断刻苦训练,保证在情绪变幻时能够很好地做到声韵变换的表達。
从某种观点来看,音乐是情感表达的一种产物。创作者对于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许多曲子都因作者在演奏中所付诸情感无人能及,因此,成为世界名曲。因此,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生活习惯等,才能充分明白作者用意,了解作品的真实含义,即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演奏者在长期的思想探究中逐渐带入自身情感,可付诸作品新的生命力,使曲谱的演奏形成自己的鲜明风格,实现了精神上的蜕变与升华。
2.了解生活掌握命运
音乐不可能占据一个人永远的时间,演奏者不应脱离生活。生活为人类提供各种素材,帮助演奏者了解作品或进行创作。艺术作品并非玄幻缥缈的存在,其主要来源为生活与现实。演奏者需要融入生活,体会生活,只有经历得多了,见得多了,才能形成丰富的阅历,大提琴的演奏也变得更有味道。例如,观察人流熙攘、白天的城市车水马龙、夜半钟楼长鸣,这些是否可以用大提琴演奏出来。一个好的演奏家无论在何种场合演奏都应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因此演奏者需要在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演奏方式,形成鲜明的个人特色,不盲从他人,不随波逐流,如此锻炼成为的演奏者,才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家[2]。
在生活中抓住旋律,在挑战中把握机遇。就如同交响乐演奏的大环境下,大提琴需要跟随主旋律摆动,稍有差池就会导致整首曲调跑偏,因此,演奏者无论在何时都应找准时机,配合时代的大动向,不做逆流而上的孤军。学会配合与协作。当心态变得积极阳光,曲子所洋溢出的情绪也是欢快而有尊严的。在适当的场合敢于表现自己,抓住机遇,证明自己的实力,得到他人认可的音乐,承载着祝福与赞赏。
3.肢体与表情语言相结合
肢体语言指通过头、眼、颈、手足等人体部位,进行协调活动来传达人物感情、思想、情感的一种沟通方式。弦乐器需要两手协作完成演奏,例如小提琴,演奏者一手托住琴体,一手波动琴弦,在演奏中,双腿踱步,或以身体前后倾斜来完成对于情感的表达。而大提琴体积大、质量大,因此需要表达肢体语言十分不易,此时,需要肢体与表情语言相结合。在演奏中,演奏者可通过肩膀耸动表示音乐节奏的快慢,当旋律强烈激昂时,可配合头部的摇晃,加强了在感情上的渲染。
经科学家的研究表明,演奏家的面部表情不同于影视演员在剧中的表现,两者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习惯性闭上双眼,紧锁眉头等现象,普遍是为了集中精力,其面部表情更像是一种内心深处对于音乐的表达以及演奏细节的自我适时提示。演奏者并不会因外界条件而产生附加行为及面部表情,其全部内容来自于对音乐的掌控,演奏者的面部表情变化保证其作品完成质量,同时也使观众更加投入到音乐的欣赏当中。因此,在大提琴的演奏中适当加入肢体与表情语言,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两者的结合是演奏者对自身机能等调节,也是对指挥者发出命令信号的接收与回应。
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表现力在音乐的演奏中是十分重要的。大提琴演奏者首先需要掌握扎实的功底,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完成更大的理想。其次,要对于自身充满信心,敢于表现自我,敢于表达情绪,抓住机遇,热爱生活,成为一个情感丰富,内心充实的音乐工作者。
【参考文献】
[1]秦玲.大提琴乐器演奏技巧与情感分析[J].艺术评鉴,2016,(04):103-104.
[2]王娇.大提琴演奏中的情感表达[J].当代音乐,2015,(23):101-102.
作者简介:吴妃宁(出生1985年10月21)性别:男,籍贯:广东省雷州人,学历:本科,在读南昌师范学院,现有职称:四级演奏员;研究方向:大提琴演奏。
【关键词】大提琴;演奏;表达力
前言
交响乐给人以恢宏响亮的感觉,主要由管弦乐与打击乐组成,大提琴作为弦乐的一分子,具备了弦乐器柔和、多变的音色,同时也有其他乐器所没有的特点。大提琴的低音部对于整个乐队起到支撑作用,常以辅助音的形式出现,由此可见大提琴在群奏中的重要性。
一、情感表现在乐曲演奏中的作用
1.帮助演奏者融入作品
音乐的演奏必须是有灵魂的,只有充满生命力的曲谱才能称为完整的作品。可以说音乐与情感是同时存在的关系,作家只有在灵魂发生碰撞时,才会编出精美绝伦的曲谱。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演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同样的艺术作品会以千万种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在演奏中,演奏者将自我情感带入作品,很容易达成共鸣。在曲谱中搜索记忆图片,形成属于自己的记忆宫殿,每当音乐响起,记忆宫殿中的影像就会出现,演奏者将自身经历与音乐相结合,逐渐形成一种自我意识,对于音乐的了解也更为深刻。
2.给予音乐不一样的灵魂
《琵琶行》中,船上的歌女弹奏《霓裳羽衣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乍听以为是节奏太快,实则是旋律混乱,但白居易却被这支弹的并不怎样的曲子所感动,并大费笔墨的去描写,因为歌女的情绪深深感染到了他,他怜悯歌女无常的一生,也赞叹她弹奏的绝妙,然而其作者唐玄宗在创作此曲时,本是抱着对美人的向往,对于天庭生活的幻想,许多文人学士将此曲评判为靡靡之音,其缠绵悱恻的感情让人仿佛置身于太虚幻境,如若说歌女的情感表达错误,我想所有人都不置可否,但她赋予了曲谱新的灵魂,使人们感受到不一样的触动。由此可见,在不同的境遇中对同一段曲谱的了解存在很大差异,因儿时记忆、年代特征、生存环境等因素形成的情感特征,赋予了曲调新的灵魂。
3.转换风格加强音乐气场
《保卫黄河》中唱到:“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此曲旋律强劲,节奏钝重,因此需要演奏者快速的、大幅度的进行演奏,从而形成了慷慨激昂的音乐成色,曲子的主题为保卫黄河,歌词更像是一种宣誓,在演奏中需投入真诚、笃定的感情。而《花样年华》为全程大提琴独奏,充满高贵、试探和猜疑,整首曲子节奏适中,稍显慵懒,因此演奏者在演奏时,需要保持一种镇定自若又稍显懈怠的心态。由此可见,情感表现力在音乐演奏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掌控了整个曲调风格的变换。
二、如何培养大提琴演奏中情感表现力
1.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创作背景
大提琴表演需要演奏者拥有良好的坐姿、有力的手臂、灵活的手指、以及丰富的情感,四者缺一不可。大提琴属于弦乐器,以手完成弹奏,频率波次持续较长,声音低沉。人类所追求的美好音乐主要指富有弹性的、干净的、舒服的声音。大提琴可以与人声融为一体,可涵盖所有人声的音域。低沉时显得高贵庄重,激昂时也可情绪饱满,震撼人心。大提琴的音域广,因此,演奏起来十分复杂,演奏者若没有良好的基础打底,很难实现情感表达,因此需要熟练掌握大提琴演奏的基础知识。从大提琴的构造出发,不同的构造展现出的声调不同,演奏者需要对不同结构的大提琴进行分析,确保能够发挥结构上的长处。其次,坐姿不仅影响表演发挥,还是一位演奏者应该保持的仪态,因此,掌握好正确的坐姿,可保证腕部力量的正常使用。最后就是对大提琴演奏的基础知识掌握,例如,触弦点、弓的速度掌控等等,长期不间断刻苦训练,保证在情绪变幻时能够很好地做到声韵变换的表達。
从某种观点来看,音乐是情感表达的一种产物。创作者对于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许多曲子都因作者在演奏中所付诸情感无人能及,因此,成为世界名曲。因此,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生活习惯等,才能充分明白作者用意,了解作品的真实含义,即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演奏者在长期的思想探究中逐渐带入自身情感,可付诸作品新的生命力,使曲谱的演奏形成自己的鲜明风格,实现了精神上的蜕变与升华。
2.了解生活掌握命运
音乐不可能占据一个人永远的时间,演奏者不应脱离生活。生活为人类提供各种素材,帮助演奏者了解作品或进行创作。艺术作品并非玄幻缥缈的存在,其主要来源为生活与现实。演奏者需要融入生活,体会生活,只有经历得多了,见得多了,才能形成丰富的阅历,大提琴的演奏也变得更有味道。例如,观察人流熙攘、白天的城市车水马龙、夜半钟楼长鸣,这些是否可以用大提琴演奏出来。一个好的演奏家无论在何种场合演奏都应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因此演奏者需要在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演奏方式,形成鲜明的个人特色,不盲从他人,不随波逐流,如此锻炼成为的演奏者,才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家[2]。
在生活中抓住旋律,在挑战中把握机遇。就如同交响乐演奏的大环境下,大提琴需要跟随主旋律摆动,稍有差池就会导致整首曲调跑偏,因此,演奏者无论在何时都应找准时机,配合时代的大动向,不做逆流而上的孤军。学会配合与协作。当心态变得积极阳光,曲子所洋溢出的情绪也是欢快而有尊严的。在适当的场合敢于表现自己,抓住机遇,证明自己的实力,得到他人认可的音乐,承载着祝福与赞赏。
3.肢体与表情语言相结合
肢体语言指通过头、眼、颈、手足等人体部位,进行协调活动来传达人物感情、思想、情感的一种沟通方式。弦乐器需要两手协作完成演奏,例如小提琴,演奏者一手托住琴体,一手波动琴弦,在演奏中,双腿踱步,或以身体前后倾斜来完成对于情感的表达。而大提琴体积大、质量大,因此需要表达肢体语言十分不易,此时,需要肢体与表情语言相结合。在演奏中,演奏者可通过肩膀耸动表示音乐节奏的快慢,当旋律强烈激昂时,可配合头部的摇晃,加强了在感情上的渲染。
经科学家的研究表明,演奏家的面部表情不同于影视演员在剧中的表现,两者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习惯性闭上双眼,紧锁眉头等现象,普遍是为了集中精力,其面部表情更像是一种内心深处对于音乐的表达以及演奏细节的自我适时提示。演奏者并不会因外界条件而产生附加行为及面部表情,其全部内容来自于对音乐的掌控,演奏者的面部表情变化保证其作品完成质量,同时也使观众更加投入到音乐的欣赏当中。因此,在大提琴的演奏中适当加入肢体与表情语言,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两者的结合是演奏者对自身机能等调节,也是对指挥者发出命令信号的接收与回应。
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表现力在音乐的演奏中是十分重要的。大提琴演奏者首先需要掌握扎实的功底,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完成更大的理想。其次,要对于自身充满信心,敢于表现自我,敢于表达情绪,抓住机遇,热爱生活,成为一个情感丰富,内心充实的音乐工作者。
【参考文献】
[1]秦玲.大提琴乐器演奏技巧与情感分析[J].艺术评鉴,2016,(04):103-104.
[2]王娇.大提琴演奏中的情感表达[J].当代音乐,2015,(23):101-102.
作者简介:吴妃宁(出生1985年10月21)性别:男,籍贯:广东省雷州人,学历:本科,在读南昌师范学院,现有职称:四级演奏员;研究方向:大提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