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开办印刷包装相关类专业,无疑为印刷包装行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但也对其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严峻考验,文章从目前高职院校印刷包装类专业教师现状分析入手,提出了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并对构建适应市场的师资队伍建设做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印刷包装师资队伍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为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印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3258
一、高职印刷包装专业教师队伍现状
高职院校印刷包装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为印刷包装行业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同时能承担企业行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认证。这就务必要求承担人才培养重任的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但就目前开来,高职院校印刷包装类师资力量,主要由以下3类教师组成:
(一)印刷包装类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
为充实印刷包装类专业师资教学力量,各高职院校都引进了一批印刷包装类专业及相关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他们的优点是学历高,拥有系统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在最新的印刷包装技术方面优势明显。缺点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的实践经验,更缺乏教学经验的积累。而高职印刷包装类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教学中应更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因此,刚出校门的本科生、研究生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再企业实践锻炼和学习,才能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
(二)聘请或引进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印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从企业外聘或直接引进有一线工作经验的印刷包装类相关人员扩大教师队伍,也是近年来高职院校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法宝,这类人才的优点是长期在企业工作,熟悉本行业、本地区一线人才需求情况,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能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科研成果给学生讲授本专业实用性知识和操作技能。但他们的缺点是学历低、对新的前沿科学技术知识接受慢,在授课过程中,不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及学生再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计算机类教师或艺术设计类教师转型
由于印刷包装类很多课程都直接与计算机或者艺术设计类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很多的计算机类教师或艺术设计类教师开始转型去做包装。他们的优点是能综合其学科专业知识系统地、深入地讲授专业内容,同时能将印刷包装行业综合性交叉体现出来,缺点是缺乏印刷专业整体知识结构积累,不能将计算机或艺术设计与印刷行业应用很好地接轨,缺乏行业敏锐度。
二、印刷包装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一)指定专业带头人,制定师资队伍建设3年规划
根据印刷包装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综合分析和预测,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市场需求和专业今后的发展方向,由教师推荐和自荐、教研室指定专业带头人,在教研室的指导和督促下,由专业负责人牵头,制定本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3年规划:在一届学生的教学周期内,统一讨论制定本专业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根据每个教师的专业特点、技术特长、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确定发展和研究方向;根据每个专业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期组织培养,培养方式有课程进修、学历提高、短期培训、校企合作、挂职锻炼等。同时要求每个专业教师拟定各自的3年发展规划,重点提高自己的综合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及综合管理能力。
(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与实训室建设
高职院校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激励印刷包装类专业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每个专业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基础和业务特长,在一个教学周期内,着重进行2一3门专业课程的教学研究,并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课程设计等有完整的认识,同时精通印前、印刷、印后专业实践技能其中的l项或2项,做到在整个印刷包装类专业教学中“专而精”,而不是“大而全”,以此促进专业教师理论知识体系结构的完善;同时高职院校应加大力度进行实训室建设,鼓励教师参与实训室建设,实行承包责任制,从实训室建设方案投标到最终实训室安装调配测试,实行包干到个人,管理到个人,以此促进专业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的增强。
(三)核心课程理论实践课教师同时授课,双方互相学习促进
印刷包装类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课和实践课,可分开由不同的教师授课,其中理论课,可由学历较高、理论研究能力较强的本科生、研究生承担,而实践课的教学过程,则由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技术人员主导。在理论课的传授过程中,实践课教师必须全程参与,一来方便对学生的课堂知识内容有所了解,好安排实践课内容,二来促进自身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而在实践课进行过程中,理论课教师也应充当“学生”,跟着老师一起练,一起学,达到实践能力的增强。
(四)深入印刷包装类企业挂职,提高教师职业技能
对于印刷包装类专业教师而言,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除了自身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外,扎实的专业技能是必不可少的,而提高专业技能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深入到印刷包装行业和企业中。鼓励教师从学校走进企业、从理论深入到实践,真正实现教学目标的实质性改变。教师定期到印刷包装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一线,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在教师个人能力向“双师型”转化的同时,还能把专业教学与现代企业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紧密地联系起来,将现代生产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贴近实际。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校企合作,为“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实现了人才和市场的对接。
(五)寻求高职对口示范院校师资建设帮助
近年来,国家通过建立高职示范校,拨专项资金支持其建设,使高职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中高职示范校都有一项任务,就是体现示范的作用,要实现对口支援。对于师资力量教薄弱的普通高职院校而言,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还完全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可以寻求示范校的对口支援,直接将专职教师送入对口示范校进行学习,通过学习,可使专业教师本身的理论教学水平综合得到提高,同时可以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等方面进行借鉴,再结合本地区对印刷人才的需求现状进行改革,最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教育模式。
面对印刷包装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社会对印刷包装类专业人才要求的日益提高,高职院校必须把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当做一项长期、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来抓。我们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积极勇敢地探索,尽快把印刷包装类专业教师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能真正地全面适应社会对印刷包装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余节约.关于印刷工程高等教育专业师资培养的思考.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1,(8).
[2]南静生.如何正确认识印刷教育.印刷世界,2011,(5).
[3]王祚昌.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97).
关键词:高职印刷包装师资队伍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为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印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3258
一、高职印刷包装专业教师队伍现状
高职院校印刷包装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为印刷包装行业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同时能承担企业行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认证。这就务必要求承担人才培养重任的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但就目前开来,高职院校印刷包装类师资力量,主要由以下3类教师组成:
(一)印刷包装类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
为充实印刷包装类专业师资教学力量,各高职院校都引进了一批印刷包装类专业及相关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他们的优点是学历高,拥有系统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在最新的印刷包装技术方面优势明显。缺点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的实践经验,更缺乏教学经验的积累。而高职印刷包装类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教学中应更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因此,刚出校门的本科生、研究生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再企业实践锻炼和学习,才能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
(二)聘请或引进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印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从企业外聘或直接引进有一线工作经验的印刷包装类相关人员扩大教师队伍,也是近年来高职院校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法宝,这类人才的优点是长期在企业工作,熟悉本行业、本地区一线人才需求情况,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能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科研成果给学生讲授本专业实用性知识和操作技能。但他们的缺点是学历低、对新的前沿科学技术知识接受慢,在授课过程中,不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及学生再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计算机类教师或艺术设计类教师转型
由于印刷包装类很多课程都直接与计算机或者艺术设计类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很多的计算机类教师或艺术设计类教师开始转型去做包装。他们的优点是能综合其学科专业知识系统地、深入地讲授专业内容,同时能将印刷包装行业综合性交叉体现出来,缺点是缺乏印刷专业整体知识结构积累,不能将计算机或艺术设计与印刷行业应用很好地接轨,缺乏行业敏锐度。
二、印刷包装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一)指定专业带头人,制定师资队伍建设3年规划
根据印刷包装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综合分析和预测,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市场需求和专业今后的发展方向,由教师推荐和自荐、教研室指定专业带头人,在教研室的指导和督促下,由专业负责人牵头,制定本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3年规划:在一届学生的教学周期内,统一讨论制定本专业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根据每个教师的专业特点、技术特长、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确定发展和研究方向;根据每个专业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期组织培养,培养方式有课程进修、学历提高、短期培训、校企合作、挂职锻炼等。同时要求每个专业教师拟定各自的3年发展规划,重点提高自己的综合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及综合管理能力。
(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与实训室建设
高职院校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激励印刷包装类专业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每个专业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基础和业务特长,在一个教学周期内,着重进行2一3门专业课程的教学研究,并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课程设计等有完整的认识,同时精通印前、印刷、印后专业实践技能其中的l项或2项,做到在整个印刷包装类专业教学中“专而精”,而不是“大而全”,以此促进专业教师理论知识体系结构的完善;同时高职院校应加大力度进行实训室建设,鼓励教师参与实训室建设,实行承包责任制,从实训室建设方案投标到最终实训室安装调配测试,实行包干到个人,管理到个人,以此促进专业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的增强。
(三)核心课程理论实践课教师同时授课,双方互相学习促进
印刷包装类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课和实践课,可分开由不同的教师授课,其中理论课,可由学历较高、理论研究能力较强的本科生、研究生承担,而实践课的教学过程,则由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技术人员主导。在理论课的传授过程中,实践课教师必须全程参与,一来方便对学生的课堂知识内容有所了解,好安排实践课内容,二来促进自身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而在实践课进行过程中,理论课教师也应充当“学生”,跟着老师一起练,一起学,达到实践能力的增强。
(四)深入印刷包装类企业挂职,提高教师职业技能
对于印刷包装类专业教师而言,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除了自身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外,扎实的专业技能是必不可少的,而提高专业技能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深入到印刷包装行业和企业中。鼓励教师从学校走进企业、从理论深入到实践,真正实现教学目标的实质性改变。教师定期到印刷包装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一线,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在教师个人能力向“双师型”转化的同时,还能把专业教学与现代企业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紧密地联系起来,将现代生产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贴近实际。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校企合作,为“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实现了人才和市场的对接。
(五)寻求高职对口示范院校师资建设帮助
近年来,国家通过建立高职示范校,拨专项资金支持其建设,使高职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中高职示范校都有一项任务,就是体现示范的作用,要实现对口支援。对于师资力量教薄弱的普通高职院校而言,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还完全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可以寻求示范校的对口支援,直接将专职教师送入对口示范校进行学习,通过学习,可使专业教师本身的理论教学水平综合得到提高,同时可以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等方面进行借鉴,再结合本地区对印刷人才的需求现状进行改革,最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教育模式。
面对印刷包装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社会对印刷包装类专业人才要求的日益提高,高职院校必须把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当做一项长期、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来抓。我们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积极勇敢地探索,尽快把印刷包装类专业教师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能真正地全面适应社会对印刷包装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余节约.关于印刷工程高等教育专业师资培养的思考.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1,(8).
[2]南静生.如何正确认识印刷教育.印刷世界,2011,(5).
[3]王祚昌.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