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教师转变了“满堂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就能够自觉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样,学生除了知识的掌握外,还能够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语文教学不仅是为了传播知识,而且是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别人写的文章,应该依据自己的认识去学习。而如今,语文的教学“标准化”,课本教参的答案整齐划一,缺乏个人理性的分析,多数学生只留于课本的机械性学习,特别是进入初中后需要很多时间去应付大量的理科练习,忽视了语文的学习,对于文章所反映的事实和所表达的思想不是原封不动的全盘接受,便是完全接受老师的结论,学生个性难以体现出来,这样,无形中扼杀了学生个性化的灵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育者如何运用各种有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呢?近几年来,我曾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
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语文教师应学会辨认学生个性的倾向性,胆大的、胆小的、顽皮的、沉静的、合群的、孤僻的、热情的、冷漠的,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语文教师就担当着开启每个学生内心世界的责任。只有在充分认识了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才能谈培养个性。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
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打破过去课堂教学“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探索者,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在教学中对学生多启发,让学生多质疑、多创造,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开展活动提供机会,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潜在的个性和独创性。
2.在质疑和想象中培养学生的个性。疑惑是学生探索的源泉,学生在疑惑中才能学会思考,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不应直接说出答案,而是要加以引导,多点拨,少包揽。教师对学生应该多一点微笑,多一点信任,多一点笑容,允许学生“实话实说”;鼓励争议,允许“自我表现”;提倡创新,允许“挑战权威”;激发想象,让学生真正走进文章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把语文课堂变成“任鸟飞的蓝天”“凭鱼跃的大海”。
例如:在抒情散文《听潮》一文中,作者鲁彦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三幅画面:海睡图、海醒图、海怒图,使读者身临其境。学习这样的课文,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让学生领会大海的柔美、壮美,并从中悟出作者对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情怀,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受到熏陶、感化。又如《丰碑》一课时,教师还应从渗透个性品格的角度着手,引导学生感受军需处长不朽的人格魅力,加速学生情感的升华,获得求知的动力,受到完美人格的熏陶。
3.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平时作文教学中,作文题目离学生的生活很远,或者学生不感兴趣,不是使学生无法展开思路,就是使学生觉得漫无边际、捉摸不定,不知从何下手。而有些题目无新异,使学生望而生厌,学生往往胡编乱造,即使写的是真实的事情,也缺乏真情。作为语文教师,何不选一些学生最关注或者最感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作为题目呢?老师还应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培养他们写自己想写的话,写自己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特个性的思想者。
通过课外培养学生的个性
1.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个性。作家才有俊庸,气有刚柔,学有所专,习有稚俗,这取决于作家自身的经历、才能、气质、修养,特别是个性,表现在作品中就各不相同,教师不要将个人的阅读心得强加给学生,只有给学生一片自由阅读的时空,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读,无拘无束地读,学生才能读得愉悦,谈得自由,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阅读。因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爱好是不同的。他们有的喜欢阅读小说、戏剧,有的喜欢散文、诗歌。只要学生有兴趣爱好,教师就应大力鼓励。课外阅读还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阅读趣味,不管是现实主义作品,还是浪漫主义作品;不管是苏轼“大江东去”,还是李清照的“寻寻觅觅”;不管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保尔”,还是曹雪芹“宝玉黛玉”;不管是金庸的“武侠”,还是琼瑶的“情绵”。只要有兴趣就让他们各得兴致,尽情放任阅读。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开放有兴趣的阅读,这对培养学生个性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只有体察到这些个性特色,并在有所感悟的同时,自己的个性才能得以丰富。
2.多开展如演讲、辩论、朗诵、故事会等课外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舞台。蔡元培曾说:“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想方设法创设氛围,开辟途径,以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只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祖国的大花园中才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校才会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联盟中学)
(责任编校:扬子)
语文教学不仅是为了传播知识,而且是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别人写的文章,应该依据自己的认识去学习。而如今,语文的教学“标准化”,课本教参的答案整齐划一,缺乏个人理性的分析,多数学生只留于课本的机械性学习,特别是进入初中后需要很多时间去应付大量的理科练习,忽视了语文的学习,对于文章所反映的事实和所表达的思想不是原封不动的全盘接受,便是完全接受老师的结论,学生个性难以体现出来,这样,无形中扼杀了学生个性化的灵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育者如何运用各种有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呢?近几年来,我曾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
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语文教师应学会辨认学生个性的倾向性,胆大的、胆小的、顽皮的、沉静的、合群的、孤僻的、热情的、冷漠的,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语文教师就担当着开启每个学生内心世界的责任。只有在充分认识了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才能谈培养个性。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
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打破过去课堂教学“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探索者,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在教学中对学生多启发,让学生多质疑、多创造,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开展活动提供机会,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潜在的个性和独创性。
2.在质疑和想象中培养学生的个性。疑惑是学生探索的源泉,学生在疑惑中才能学会思考,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不应直接说出答案,而是要加以引导,多点拨,少包揽。教师对学生应该多一点微笑,多一点信任,多一点笑容,允许学生“实话实说”;鼓励争议,允许“自我表现”;提倡创新,允许“挑战权威”;激发想象,让学生真正走进文章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把语文课堂变成“任鸟飞的蓝天”“凭鱼跃的大海”。
例如:在抒情散文《听潮》一文中,作者鲁彦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三幅画面:海睡图、海醒图、海怒图,使读者身临其境。学习这样的课文,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让学生领会大海的柔美、壮美,并从中悟出作者对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情怀,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受到熏陶、感化。又如《丰碑》一课时,教师还应从渗透个性品格的角度着手,引导学生感受军需处长不朽的人格魅力,加速学生情感的升华,获得求知的动力,受到完美人格的熏陶。
3.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平时作文教学中,作文题目离学生的生活很远,或者学生不感兴趣,不是使学生无法展开思路,就是使学生觉得漫无边际、捉摸不定,不知从何下手。而有些题目无新异,使学生望而生厌,学生往往胡编乱造,即使写的是真实的事情,也缺乏真情。作为语文教师,何不选一些学生最关注或者最感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作为题目呢?老师还应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培养他们写自己想写的话,写自己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特个性的思想者。
通过课外培养学生的个性
1.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个性。作家才有俊庸,气有刚柔,学有所专,习有稚俗,这取决于作家自身的经历、才能、气质、修养,特别是个性,表现在作品中就各不相同,教师不要将个人的阅读心得强加给学生,只有给学生一片自由阅读的时空,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读,无拘无束地读,学生才能读得愉悦,谈得自由,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阅读。因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爱好是不同的。他们有的喜欢阅读小说、戏剧,有的喜欢散文、诗歌。只要学生有兴趣爱好,教师就应大力鼓励。课外阅读还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阅读趣味,不管是现实主义作品,还是浪漫主义作品;不管是苏轼“大江东去”,还是李清照的“寻寻觅觅”;不管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保尔”,还是曹雪芹“宝玉黛玉”;不管是金庸的“武侠”,还是琼瑶的“情绵”。只要有兴趣就让他们各得兴致,尽情放任阅读。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开放有兴趣的阅读,这对培养学生个性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只有体察到这些个性特色,并在有所感悟的同时,自己的个性才能得以丰富。
2.多开展如演讲、辩论、朗诵、故事会等课外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舞台。蔡元培曾说:“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想方设法创设氛围,开辟途径,以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只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祖国的大花园中才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校才会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联盟中学)
(责任编校: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