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闻评论是一家报纸的旗帜和灵魂,传达着报纸的立场和观念。然而在当今网络评论大行其道和报纸评论同质化问题的冲击下,报纸评论的地位和影响有所动摇。在突破传统、迎接挑战、力求创新的道路上,《新京报》开辟出的《评论周刊》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应对典范。
【关键词】《评论周刊》 优势 特色
《评论周刊》创办于2008年5月10日,每逢周六与读者见面,是《新京报》在2008年的改版中推出的一项新举措。在其改版启事中,《新京报》宣称:“评论周刊的形式将更加多元,视野将更加开阔。读者将看到一个优秀言论的集成读本,一个面向大众的‘声音广场’。真正实现‘立于北京而怀远’的视野,‘追求法治和人文’的价值观,以及‘积极稳健有见地’的方法论。”开同城同类媒体的先河。
一、《评论周刊》的创办背景
1、网络评论的冲击
网络评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商业网站的评论,一种是大众在不同网络平台上发表的评论。对于第一种来说,因为国家规定商业网站没有独立采访权,所以在新闻事实的报道上,他们与传统媒体及其网站相比并没有竞争优势,但是他们可以转载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然后组织自己的资源,对时事进行策划评论。凭借大众对网络接触的便捷性以及依赖性,吸引了不少受众。
另一种是大众自己发表对新闻时事的见解,比如各大门户网站新闻报道的页面中一般都会有分享到各个社交网站(如新浪微博、腾讯空间、豆瓣)的链接,分享时可附有自己的观点;还有观点碰撞的聚集地:论坛,影响较大的有强国论坛、天涯论坛等,这里不乏见解独到的评论文章;近年来兴起的微博,更是以其短小精悍的评论文字受到人们的欢迎,名人可以发表自己对时事的看法,草根们也可以,而且往往会在热门微博里发现草根名博的身影,这些人形成了新的舆论场。此种评论最大的特点就是相对比较自由,门槛也比较低,更贴近大众的生活。
网络评论以其多元化、贴近性和参与性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受众,同时抢占了报纸评论一定的生存空间。
2、报纸评论的趋同化
报纸评论的选题,一般是当前社会上的热点。也就是说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存在共生性,新闻话题日渐集中,使得新闻评论的论点相对集中。如果报纸不能推陈出新,提出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就很容易出现“千报一面”的报纸评论现象。
除了评论的内容趋同外,评论的形式也逐渐趋同。报纸评论长于论辩,条剥缕析,逻辑性很强,从而使文字传播的优势凸显出来。但是报纸评论的说理手段单一,而且评论的文本写作模式相对固定,容易使读者对评论产生阅读厌倦感。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受众逐渐开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媒介阅读评论,除去网络这个庞大的系统外,电视、广播也占据了不少比例,报纸评论的份额有所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新京报》凭借自己自创刊以来的创新精神和一年一改版的传统,创立了《评论周刊》,强化和突出言论特色。
二、《评论周刊》的理念和优势
1、“高端评论”“专业评论”的创办理念
《新京报》嫡出于《南方都市报》,继承与发扬了《南方都市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理念。从创业一开始,对受众的定位就比较高,报纸定位为“高端都市类时政报”。在其后每年的改版中,其创刊理念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评论周刊》的定位依旧是“高端评论”和“专业评论”,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约束了一部分受众的加入,但是却实现了在北京报业市场中差异化竞争,明确目标,清晰定位,为自己赢得了很大一部分的目标受众。
2、《新京报》的品牌优势
《评论周刊》依托《新京报》创刊,为自己赢得了先天的品牌优势。纸媒本来就有较高的公信力、权威性和影响力,《新京报》就更是如此。当时的《新京报》经过将近六年的建设,在北京的报业市场上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也获得了多项媒介类奖项,产生了一定的品牌号召力。良好的品牌效应可以为《评论周刊》在创立之初打下扎实的读者基础,便于迅捷的占领北京报业的评论市场,并成为领军者。
3、位于北京的地缘优势
这份周刊有两种资源可以依托:一是北京的新闻环境;二是北京的文化氛围。北京是媒体扎堆最多的城市,媒体之间的竞争很“热”很“火”,这种氛围必然会催生一份上进的报纸在办报思想和业务上的突破。而且由于北京是一个越来越国际化的大都市,北京人的眼界必将越来越宽,对事物现在和未来的认识也越来越有深度,这种思想上的需求为《评论周刊》的诞生提供了基础。
综上所述,《评论周刊》所秉持的优秀的创刊理念以及自身所具备的品牌优势和地缘优势为它日后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评论周刊》形式和内容的逐渐完备
一家报刊安身立命的根本还是在于其内在品质,即其内容及表达形式。《评论周刊》之所以能够在网络评论大行其道、电视广播评论都占据一定份额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周刊的形式和内容逐渐臻于完备,建立了自己的特色。
1、细分周刊版面,扩展评论空间
2008年5月创刊后的《评论周刊》每期设置八个版面,每周六出版。设置的主要版块有:观察、访谈、京报讲堂、网评、一周、民间、专栏、对话;从2009年3月21日起,添置新版PK台;自2009年4月25日起,增设新版京报调查,设置的特色小栏目有:一周观察、声音、上周评论排行榜、看中国、看世界、全民开博、板砖横飞,等。这些版面的设置与划分,尽可能的扩大了纸媒评论的版面空间,发挥出了报纸评论的实用功能。不同的版面关注不同的点,收集不同的声音,更好地保证了多方意见的表达和深入调查研究的分享和传播。
2、采集多方声音,建立声音市场
我们可以看到《评论周刊》不同版面有着不同的分工和设置,其中《民间》、《网评》和《一周》这三个版面的设置体现出了《评论周刊》的原创性与草根特色。 《民间》设有“公民声音”、“记者手记”和“异议”三个栏目,这个版面的亮点在于“公民声音”栏目,其稿件大都来自于普通市民,目的就是打破纸媒专业记者主导话语权的传统,吸收多方观点,倾听百姓声音。《网评》版则体现了网媒与纸媒的融合——即从微博、博客、门户网站等网络媒体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评论内容然后进行“二次加工”,剔除评论当中情绪化的发泄和极端化的偏见,而保留下比较成熟理性的观点。如此,网评版面既融合了网络评论语言的特点,吸引读者眼球,又发挥了纸媒引导舆论、传播主流价值观的作用。《一周》版设有的栏目有:看中国、看世界、评论排行榜、声音。这一版主要是通过摘登其他媒体的评论,来给受众提供一个事实的多方位立体化展现,形成一种“评中评”的局面。
3、支持观点交锋,彰显理性开放
自2009年3月21日起,《评论周刊》开设“PK台”版面。每期都会由编辑提出一个辩题,然后在版面当中设置“正方观点”和“反方观点”两个栏目分别刊登代表正反两方面针锋相对的观点,而不表达带有倾向性的第三方观点。如此一来,读者将不受报纸本身观点的牵制,而是完全凭借自己对事实的判断来吸收评论,接纳观点。可以说,《新京报》借助让观点自由发声的“PK台”树立了自己理性、公开又极具开放性的传播者的形象。
4、广泛采集民意,注重权威解读
“京报调查”是《评论周刊》于2009年4月25日新开辟的版面,《评论周刊》宣称:“本版宗旨是‘采集民意,权威解读’——就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网络调查,发布调查结果,刊登有代表性的网民观点,并约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考调查结果对有关话题进行分析点评。”比如在2013年5月4日,五一假期刚刚过去,可当时为了五一的三天假期,人们在五一前连续工作了7天,这样的假期安排引起了公众很多抱怨。京报调查就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热点话题,然后对此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问卷和搜集的数据反映在了报纸上,其中显示78.4%受访者支持将小长假改为长周末。紧接着在调查结果旁边亮出了人大代表蔡继明的观点——调整假期应征求民意。像这样将受众观点,专家评论相结合的处理手法最大的亮点在于有理有据,不说空话。首先先摆出实实在在的统计数据,然后相关专家根据调查结果给出相应的建议或者评论,从而保证了评论应有的客观性和专业性,同时在专家与编辑的互动过程中又避免了报纸评论的纯粹的说理性和长篇大论的说教气味,使得报纸评论更加人性化,能够引起读者的参与度和兴趣。
网络媒体的兴起使得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迫使各种媒体重新洗牌,参与竞争,“每一种旧媒体都被迫同新崛起的媒体共存。”①面对新媒体评论的冲击和纸媒的发展瓶颈,《新京报》勇于推陈出新,在资讯泛滥和评论竞争激烈的时代,推出一份重在引导或提供评论资讯的周刊,深入分析和广泛调查事实,给其他纸媒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①胡泳,《共有媒体初探》[J].《新闻与传播》,2008(2)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责编:周蕾
【关键词】《评论周刊》 优势 特色
《评论周刊》创办于2008年5月10日,每逢周六与读者见面,是《新京报》在2008年的改版中推出的一项新举措。在其改版启事中,《新京报》宣称:“评论周刊的形式将更加多元,视野将更加开阔。读者将看到一个优秀言论的集成读本,一个面向大众的‘声音广场’。真正实现‘立于北京而怀远’的视野,‘追求法治和人文’的价值观,以及‘积极稳健有见地’的方法论。”开同城同类媒体的先河。
一、《评论周刊》的创办背景
1、网络评论的冲击
网络评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商业网站的评论,一种是大众在不同网络平台上发表的评论。对于第一种来说,因为国家规定商业网站没有独立采访权,所以在新闻事实的报道上,他们与传统媒体及其网站相比并没有竞争优势,但是他们可以转载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然后组织自己的资源,对时事进行策划评论。凭借大众对网络接触的便捷性以及依赖性,吸引了不少受众。
另一种是大众自己发表对新闻时事的见解,比如各大门户网站新闻报道的页面中一般都会有分享到各个社交网站(如新浪微博、腾讯空间、豆瓣)的链接,分享时可附有自己的观点;还有观点碰撞的聚集地:论坛,影响较大的有强国论坛、天涯论坛等,这里不乏见解独到的评论文章;近年来兴起的微博,更是以其短小精悍的评论文字受到人们的欢迎,名人可以发表自己对时事的看法,草根们也可以,而且往往会在热门微博里发现草根名博的身影,这些人形成了新的舆论场。此种评论最大的特点就是相对比较自由,门槛也比较低,更贴近大众的生活。
网络评论以其多元化、贴近性和参与性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受众,同时抢占了报纸评论一定的生存空间。
2、报纸评论的趋同化
报纸评论的选题,一般是当前社会上的热点。也就是说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存在共生性,新闻话题日渐集中,使得新闻评论的论点相对集中。如果报纸不能推陈出新,提出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就很容易出现“千报一面”的报纸评论现象。
除了评论的内容趋同外,评论的形式也逐渐趋同。报纸评论长于论辩,条剥缕析,逻辑性很强,从而使文字传播的优势凸显出来。但是报纸评论的说理手段单一,而且评论的文本写作模式相对固定,容易使读者对评论产生阅读厌倦感。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受众逐渐开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媒介阅读评论,除去网络这个庞大的系统外,电视、广播也占据了不少比例,报纸评论的份额有所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新京报》凭借自己自创刊以来的创新精神和一年一改版的传统,创立了《评论周刊》,强化和突出言论特色。
二、《评论周刊》的理念和优势
1、“高端评论”“专业评论”的创办理念
《新京报》嫡出于《南方都市报》,继承与发扬了《南方都市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理念。从创业一开始,对受众的定位就比较高,报纸定位为“高端都市类时政报”。在其后每年的改版中,其创刊理念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评论周刊》的定位依旧是“高端评论”和“专业评论”,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约束了一部分受众的加入,但是却实现了在北京报业市场中差异化竞争,明确目标,清晰定位,为自己赢得了很大一部分的目标受众。
2、《新京报》的品牌优势
《评论周刊》依托《新京报》创刊,为自己赢得了先天的品牌优势。纸媒本来就有较高的公信力、权威性和影响力,《新京报》就更是如此。当时的《新京报》经过将近六年的建设,在北京的报业市场上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也获得了多项媒介类奖项,产生了一定的品牌号召力。良好的品牌效应可以为《评论周刊》在创立之初打下扎实的读者基础,便于迅捷的占领北京报业的评论市场,并成为领军者。
3、位于北京的地缘优势
这份周刊有两种资源可以依托:一是北京的新闻环境;二是北京的文化氛围。北京是媒体扎堆最多的城市,媒体之间的竞争很“热”很“火”,这种氛围必然会催生一份上进的报纸在办报思想和业务上的突破。而且由于北京是一个越来越国际化的大都市,北京人的眼界必将越来越宽,对事物现在和未来的认识也越来越有深度,这种思想上的需求为《评论周刊》的诞生提供了基础。
综上所述,《评论周刊》所秉持的优秀的创刊理念以及自身所具备的品牌优势和地缘优势为它日后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评论周刊》形式和内容的逐渐完备
一家报刊安身立命的根本还是在于其内在品质,即其内容及表达形式。《评论周刊》之所以能够在网络评论大行其道、电视广播评论都占据一定份额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周刊的形式和内容逐渐臻于完备,建立了自己的特色。
1、细分周刊版面,扩展评论空间
2008年5月创刊后的《评论周刊》每期设置八个版面,每周六出版。设置的主要版块有:观察、访谈、京报讲堂、网评、一周、民间、专栏、对话;从2009年3月21日起,添置新版PK台;自2009年4月25日起,增设新版京报调查,设置的特色小栏目有:一周观察、声音、上周评论排行榜、看中国、看世界、全民开博、板砖横飞,等。这些版面的设置与划分,尽可能的扩大了纸媒评论的版面空间,发挥出了报纸评论的实用功能。不同的版面关注不同的点,收集不同的声音,更好地保证了多方意见的表达和深入调查研究的分享和传播。
2、采集多方声音,建立声音市场
我们可以看到《评论周刊》不同版面有着不同的分工和设置,其中《民间》、《网评》和《一周》这三个版面的设置体现出了《评论周刊》的原创性与草根特色。 《民间》设有“公民声音”、“记者手记”和“异议”三个栏目,这个版面的亮点在于“公民声音”栏目,其稿件大都来自于普通市民,目的就是打破纸媒专业记者主导话语权的传统,吸收多方观点,倾听百姓声音。《网评》版则体现了网媒与纸媒的融合——即从微博、博客、门户网站等网络媒体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评论内容然后进行“二次加工”,剔除评论当中情绪化的发泄和极端化的偏见,而保留下比较成熟理性的观点。如此,网评版面既融合了网络评论语言的特点,吸引读者眼球,又发挥了纸媒引导舆论、传播主流价值观的作用。《一周》版设有的栏目有:看中国、看世界、评论排行榜、声音。这一版主要是通过摘登其他媒体的评论,来给受众提供一个事实的多方位立体化展现,形成一种“评中评”的局面。
3、支持观点交锋,彰显理性开放
自2009年3月21日起,《评论周刊》开设“PK台”版面。每期都会由编辑提出一个辩题,然后在版面当中设置“正方观点”和“反方观点”两个栏目分别刊登代表正反两方面针锋相对的观点,而不表达带有倾向性的第三方观点。如此一来,读者将不受报纸本身观点的牵制,而是完全凭借自己对事实的判断来吸收评论,接纳观点。可以说,《新京报》借助让观点自由发声的“PK台”树立了自己理性、公开又极具开放性的传播者的形象。
4、广泛采集民意,注重权威解读
“京报调查”是《评论周刊》于2009年4月25日新开辟的版面,《评论周刊》宣称:“本版宗旨是‘采集民意,权威解读’——就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网络调查,发布调查结果,刊登有代表性的网民观点,并约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考调查结果对有关话题进行分析点评。”比如在2013年5月4日,五一假期刚刚过去,可当时为了五一的三天假期,人们在五一前连续工作了7天,这样的假期安排引起了公众很多抱怨。京报调查就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热点话题,然后对此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问卷和搜集的数据反映在了报纸上,其中显示78.4%受访者支持将小长假改为长周末。紧接着在调查结果旁边亮出了人大代表蔡继明的观点——调整假期应征求民意。像这样将受众观点,专家评论相结合的处理手法最大的亮点在于有理有据,不说空话。首先先摆出实实在在的统计数据,然后相关专家根据调查结果给出相应的建议或者评论,从而保证了评论应有的客观性和专业性,同时在专家与编辑的互动过程中又避免了报纸评论的纯粹的说理性和长篇大论的说教气味,使得报纸评论更加人性化,能够引起读者的参与度和兴趣。
网络媒体的兴起使得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迫使各种媒体重新洗牌,参与竞争,“每一种旧媒体都被迫同新崛起的媒体共存。”①面对新媒体评论的冲击和纸媒的发展瓶颈,《新京报》勇于推陈出新,在资讯泛滥和评论竞争激烈的时代,推出一份重在引导或提供评论资讯的周刊,深入分析和广泛调查事实,给其他纸媒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①胡泳,《共有媒体初探》[J].《新闻与传播》,2008(2)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