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往往有它的多维性,人们对材料的认识和理解也往往有不同的角度,即便是同一角度,也还有层次深浅的不同。
所给材料的这种多维性给学生提炼观点、写作立意,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余地,也往往使学生产生难以把握的困惑。
审题时,如何吃透材料的丰富内涵和广阔外延,选择最佳的角度立意呢?笔者认为在指导学生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准确性
所谓准确性,就是指选择最切合材料内涵的本质方面立意。就像射箭要射靶心,而且要入木三分一样。排除太实、太泛、偏离等不恰切的立意角度。
例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在美国阿拉斯加国家动物园的鹿苑中有6000多只鹿在天然环境中生活。由于鹿苑出现了狼,每年有400多只鹿死于狼口。于是动物园的主人组织猎手消灭了其中的狼,鹿群很快发展到一万多头。但由于少了狼的追逐驱赶,鹿不再运动,体质下降,一场疫病,使鹿下降到4000头左右。运动园的专家再三权衡之后,决定“引进”一定数量的恶狼。此后,鹿又恢复了灵秀,奔跑起来,体质增强了,鹿的数量也多起来了。对于这样一则材料,显然可以多方面立意。比如:立意为“人类不要破坏生态平衡,人类要保护生态平衡”,这是很容易看出来的。但这谈的仅是表面现象,就事论事。太实了,也太浅了。还可以立意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坏事可以变为好事”,即从狼的作用这个角度立意。但论题范围太大,不容易进行深入的议论,不好把握。还可以立意为“美国专家养鹿有方”,这个立意完全没有扣紧材料的主要方面,在审题上偏离了材料的实质。
只有紧紧抓住“逆境能成长”“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材料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才算是射中靶心。才是最准确而又深刻的立意。
二、注意时代性
写文章只有与时代精神同步,体现时代感,才会有生命力。因此,在选择立意的角度时,应当把握时代的脉搏,从所给材料中去选取符合时代精神的本质方面。
例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滔滔的河水在自由自在地日夜奔流,仿佛在歌唱着生命的美好和自由的欢乐。与之相比,默默挺立着的河堤就不那么引人注目了。其实,如果有朝一日,河堤被炸毁或者被除掉,那河水将会怎样呢?
对于这样一则材料,虽然可以从不同角度立意,比方说:民主和法制的关系;自由和纪律的关系;个人和集体的关系等等。但是如果联系当前我县教育系统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学习优秀教师的活动,学习他们默默地为教育事业服务,为全县的子孩后代做着平凡的工作,学习他们不显山露水的无私奉献精神,则无疑比一般的立意要高出一筹。因为这有很强的时代气息。
三、注意可行性
立意,只是确立了一篇文章的论点而已。这个论点能否成立,还有赖于事实和道理来支撑。如果仅有正确的立意,而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展开充分论证,那文章就失去了说服力。
仍以前面那段“河水”与“河堤”的材料为例:对于这段材料,可以立意为:国家要控制人口,不能让人口无节制地增长,否则就会泛滥成灾,后果不堪设想。具体地说,就是计划生育问题。
又以前面的“鹿”和“狼”的材料为例:对于这段材料,可以立意为:人口老龄加速,人口比例不能均衡发展。具体地说,就是放开二胎。
这些立意对这些材料来说是很新颖的,也有很强的时代感。但是如果手头上没有掌握足够的论据资料,比如:中国的人口现状及资源消耗情况;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状况及资源消耗情况;以及发达国家是如何控制人口的,它们有些什么先进的方法和措施,以及老龄加速数据,人口比例数据等依据。如果手头上没有掌握这些资料,就不要选择这些立意。因为不能言之成理,很难完篇。
这时,宁可选择一般性的立意。比如:学生只有遵守课堂纪律,老师才有讲课的自由;学生只有遵守课堂纪律,其他学生才有听课的自由。尽管这个立意在时代性和新颖性方面不如前面那些。但这个论点容易展开议论,容易言之成理,容易完篇。而能够完篇的文章当然比不能够完篇的文章要好得多。
因此,文章的立意取决于审题,审题不清,那么立意就不准,立意不准,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所给材料的这种多维性给学生提炼观点、写作立意,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余地,也往往使学生产生难以把握的困惑。
审题时,如何吃透材料的丰富内涵和广阔外延,选择最佳的角度立意呢?笔者认为在指导学生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准确性
所谓准确性,就是指选择最切合材料内涵的本质方面立意。就像射箭要射靶心,而且要入木三分一样。排除太实、太泛、偏离等不恰切的立意角度。
例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在美国阿拉斯加国家动物园的鹿苑中有6000多只鹿在天然环境中生活。由于鹿苑出现了狼,每年有400多只鹿死于狼口。于是动物园的主人组织猎手消灭了其中的狼,鹿群很快发展到一万多头。但由于少了狼的追逐驱赶,鹿不再运动,体质下降,一场疫病,使鹿下降到4000头左右。运动园的专家再三权衡之后,决定“引进”一定数量的恶狼。此后,鹿又恢复了灵秀,奔跑起来,体质增强了,鹿的数量也多起来了。对于这样一则材料,显然可以多方面立意。比如:立意为“人类不要破坏生态平衡,人类要保护生态平衡”,这是很容易看出来的。但这谈的仅是表面现象,就事论事。太实了,也太浅了。还可以立意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坏事可以变为好事”,即从狼的作用这个角度立意。但论题范围太大,不容易进行深入的议论,不好把握。还可以立意为“美国专家养鹿有方”,这个立意完全没有扣紧材料的主要方面,在审题上偏离了材料的实质。
只有紧紧抓住“逆境能成长”“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材料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才算是射中靶心。才是最准确而又深刻的立意。
二、注意时代性
写文章只有与时代精神同步,体现时代感,才会有生命力。因此,在选择立意的角度时,应当把握时代的脉搏,从所给材料中去选取符合时代精神的本质方面。
例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滔滔的河水在自由自在地日夜奔流,仿佛在歌唱着生命的美好和自由的欢乐。与之相比,默默挺立着的河堤就不那么引人注目了。其实,如果有朝一日,河堤被炸毁或者被除掉,那河水将会怎样呢?
对于这样一则材料,虽然可以从不同角度立意,比方说:民主和法制的关系;自由和纪律的关系;个人和集体的关系等等。但是如果联系当前我县教育系统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学习优秀教师的活动,学习他们默默地为教育事业服务,为全县的子孩后代做着平凡的工作,学习他们不显山露水的无私奉献精神,则无疑比一般的立意要高出一筹。因为这有很强的时代气息。
三、注意可行性
立意,只是确立了一篇文章的论点而已。这个论点能否成立,还有赖于事实和道理来支撑。如果仅有正确的立意,而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展开充分论证,那文章就失去了说服力。
仍以前面那段“河水”与“河堤”的材料为例:对于这段材料,可以立意为:国家要控制人口,不能让人口无节制地增长,否则就会泛滥成灾,后果不堪设想。具体地说,就是计划生育问题。
又以前面的“鹿”和“狼”的材料为例:对于这段材料,可以立意为:人口老龄加速,人口比例不能均衡发展。具体地说,就是放开二胎。
这些立意对这些材料来说是很新颖的,也有很强的时代感。但是如果手头上没有掌握足够的论据资料,比如:中国的人口现状及资源消耗情况;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状况及资源消耗情况;以及发达国家是如何控制人口的,它们有些什么先进的方法和措施,以及老龄加速数据,人口比例数据等依据。如果手头上没有掌握这些资料,就不要选择这些立意。因为不能言之成理,很难完篇。
这时,宁可选择一般性的立意。比如:学生只有遵守课堂纪律,老师才有讲课的自由;学生只有遵守课堂纪律,其他学生才有听课的自由。尽管这个立意在时代性和新颖性方面不如前面那些。但这个论点容易展开议论,容易言之成理,容易完篇。而能够完篇的文章当然比不能够完篇的文章要好得多。
因此,文章的立意取决于审题,审题不清,那么立意就不准,立意不准,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