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西尔维娅放在网络时代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guo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白惠元的采访约在了《寻找西尔维娅》的排练地点——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的瑜伽场地。“这儿有点简陋,下周我们联排就去东宫影剧院了。”白惠元解释道。
  《寻找西尔维娅》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早期喜剧作品《维洛那二绅士》,讲述了一段三角恋的故事。这部戏的团队由不到十个人组成,成员都是北大在读的学生或者已经毕业的校友。
  “戏剧很有意思,”白惠元说,“它是一群人一起做一件事,这对于独生子女一代来说是很特殊的一件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很好的关系,一直延续到现在。
  如今白惠元白天从事他的学术研究工作,晚上搞搞创作。他说:“我真是没想过会和戏剧发生关系,但恍然之间已经来到青戏节了。在北京地区青戏节应该算是最有活力的戏剧节了,来到这里感觉自己像在做梦一样。虽然今年青戏节只给了我五十分钟,但也许明年就会有一个半小时。当我有更多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时候,我觉得连我的学术工作都变得可爱起来了。”
  Q&A
  Q:你是什么时候对戏剧感兴趣的?
  A:博士二年级的时候,我写了一个剧本叫《麻将》,是一个有点荒诞的现实主义戏剧。那次之后我觉得自己可能还有点天赋,可以做点这个方面的事情。真正开始做戏的时候,还真是要下些功夫。我现在也是双重身份,一方面在创作,另一方面也在做研究。从做研究的角度来说,其实我的心愿是以后能回到北大教戏剧,因为我觉得中文系不教戏剧是不应该的。北大现在有Joseph Graves,他是在外国语学院,但是中文系我觉得这块有所欠缺。



  Q:西尔维娅这个意象在你这儿有什么不一样的意义吗?
  A:在莎士比亚那里她是一个很圣洁的形象。原著中有一首诗《谁是西尔维娅》,里面就写道“神圣、娇美且聪明”,我觉得莎士比亚是把她想像成一个女神了。但我想把她换到一个网络时代,在这个时代,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的生存方式都是多元的、碎片化的。所以在我这里,西尔维娅像一个拼图,就好像“Sylvia”是由六个字母拼起来的一样。我想展现她内心更多欲望的东西。
  Q:这次直接把一个新戏放到青戏节上演,会不会有点紧张?
  A:我倒是不紧张。青戏节这个平台在我眼中一直是一个最新锐、最勇敢的戏剧节。我觉得既然他们选择了我们这个年轻的团队,我们展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就好了。所以我在这次的创作中也没有被莎士比亚这个主题束缚住手脚。既然我们是网络一代,那就应该传达一些我们这一代在思考的问题,比如剧中的女主角白天是一个宠物医生,晚上是一个做直播的。我觉得这就是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只要把它真实地表现出来就不会有问题。
  Q:你最喜欢的莎士比亚作品是什么?
  A:特别让我有感触的是《李尔王》。《李尔王》素来被认为是莎士比亚最复杂的作品之一,我是在西方文学史的课上读的。莎士比亚的剧本很具有经典性,莎士比亚很喜欢拷问自己的灵魂,有很多独白式的自我剖析,同时也有很圆滑的东西来消解这些严肃的东西。莎士比亚是在市井中成长起来的剧作家,他对世态人情的细腻体察是我选择改编他作品的初衷。
  Q:你有什么特别喜欢的戏吗?
  A:有这么几个我认真喜欢过的戏。一个是西班牙的默剧《安德鲁与多莉尼》,那是我第一次在剧场体验到情绪崩溃,所有人都跟着情绪崩溃。再有就是孟京辉导演的戏,新戏我基本上都会去看,我还写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评论。
  Q:青戏节之后有什么计划吗?
  A:之后我可能想要先空一段时间。我之前的作品基本都是五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可以算是短戏。我希望能把它们拉长,丰富、扩展成更饱满的样子。
其他文献
文化传承 颂扬艺术精神  庆典现场,镌满历届获奖者及评审团姓名与肖像的幕墙跃入眼帘,细数25年过往的同时,亦展示了2016年来自16个国家及地区的44位评委精心评选出的16位获奖者。 2016年的44位评委中,亦有三位来自中国,分别是王小慧女士、陆蓉之女士和黄豆豆先生,通过数月的工作,悉心评选全球每一位获奖者,令人不禁赞叹艺术家们为推广传播当代艺术文化所做的杰出贡献。  馆厅的路径被白色的柔和灯光
期刊
前几天在上海,在上海波特曼丽思卡尔顿的门外遇到了一个新年市集,好像是驻上海的领事馆组织的,一个一个的小档口,有卖苹果酒的、西班牙火腿的、装饰松树的小灯、毛毡的帽子、热狗、麦片……市集的上空用闪亮的小灯泡装饰成星空的模样,食物和美丽的装饰灼灼闪光又散发着氤氲的香气。  同样美好的回忆还有在北京的康莱德酒店,随便去喝一杯酒,忽然之间,酒店就被旋转门中间节日花环闪亮了眼睛,金色的花环花球蝴蝶结,又是一个
期刊
全民偶像、超夯阵容、炫酷魔音、爆表颜值、把秀场开进电音现场、用嘉年华引爆超级品牌力——随着首届“鸟人音乐节”在宁波热力开麦,这场由特立独行的“鸟人”一族们所掀起的时髦电音狂潮,迅速成为媒体关注、潮人刷屏的焦点,更以一场时尚指数爆棚、热血指数满分的视听盛宴嘉年华,在向太平鸟20周年生日献礼的同时,也向这个星球上每一位具有“鸟人精神”的时尚极客致敬。在领航万千鸟人尽情徜徉电音海洋的同时,把PEACEB
期刊
笔挺帅气的高定西服,精致带有民族风的晚礼,略略不修边幅的休闲西装,被中国影迷昵称为“卷福”(也叫“缺爷”)的英伦男星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以及苏格兰女星蒂尔达·斯文顿、导演斯科特·德瑞克森一行人站在外滩一幢建筑顶层,吹着十月间黄浦江畔尚且令人微醺的暖风,摆起了pose——在他们身后是光怪陆离的江对岸,兀立在夜色温柔中的陆家嘴“三大神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上海中心,以及一旁更为地标性的“东
期刊
“衣服折射时尚、解读社会思潮,还承载情感,带着敏锐和觉醒去感知社会和身边的事,并把这种感知‘印染’于衣服之上。穿着它的人可以通过服装表达思想、情感、审美寄托,并籍此体验与社会的连结。”  ——毛继鸿  “每个人都是‘例外’的。”这句话别人说来或许有点鸡汤,可若出自毛继鸿先生之口,则于他知识分子情怀襟抱之际,显得底气十足——1996年,例外(EXCEPTION de MIXMIND)正式创立,创始人
期刊
“被卷入现代化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就像阿来在《尘埃落定》里的描写——大时代就像滚滚的车轮一样,从铺满鲜花的草地上滚过去。关于我们能做什么,其实我也很迷茫,很多人觉得西藏已经变了,不再是以前的样子,很多人希望它留在一种很原始的状态。但这是不公平的,当地人也有权利享受现代化带来的便利。如何平衡,这很难。我在观察也在记录,我只是提出了这些问题这些现象,但是我没有给出一个答案。”  ——万玛才旦  201
期刊
何雨在否画廊窗前,墙上为杜蒙《退火》系列作品  2013年12月何雨和纽约大学的同学杨嘉茜开了一个共同账户,各存入六百美金,创立了否画廊,一间位于纽约布鲁克林的公寓画廊和创意实验室。  没有漂亮的空间,没有充足的积蓄,也没有成熟的藏家资源,两人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想要做一个小小的公寓画廊,它有别于切尔西大画廊里冷冰冰的白盒子空间,让人们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欣赏艺术。与其说是画廊,它更像是一个充满艺术
期刊
在迄今为止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女性在媒体和各种镜头前都只扮演了一种角色——完美和年轻的化身。然而我们都知道,再完美的女人也会衰老、变丑,不复青春。但这个社会总在引导我们掩耳盗铃,杂志、广告、电影、电视中的那些完美女人,总是用最美好的容颜和肉体告诉我们要成为怎样的人。  在摄影师彼得·林德伯格看来,这其实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他想要通过他的镜头来提醒大家,真正的美丽并不是这样的。一直以来,他都在
期刊
刚刚结束的2017春夏纽约女装周可谓近年来最受瞩目的一次:即看即买的实施、新旧创意总监的交替、时装层面的政治正确、新晋品牌的加入,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各式各样、不绝于耳的新闻在本次纽约时装周陆续爆发。而关于种族歧视的问题,似乎也被大家越来越广泛地关注起来了。  对于一向活泼年轻的纽约周,如果没有小马哥的惊艳亮相似乎就不会完整,有媒体说:如果你可以从纽约时装周叫一个大的外卖,那Marc Jacob
期刊
米其林在秋分前一天的饭点时间,正式发布了其首版2017年上海米其林指南,中国内地首批米其林餐馆名单随后色香味俱全地香喷喷问世。这家以生产轮胎著名的公司,就此成功挑起了在中国这个号称美食王国的国度美食论战,而其最重要的江湖码头——上海滩自此会无休无止地陷入一家餐厅到底好吃还是不好吃的战争!  “上海的唐阁,这两天不吃,可能再也订不到位了!”随着榜单的颁布,类似这样的论调瞬间刷屏。据说这家这次惟一被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