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那些有名的高山上,在那人头攒动的游道间,经常可以看见一群特殊的“工人”在穿梭:他们高矮胖瘦各不相同,唯一的共同点是肩上一根毛竹扁担。他们,就是负责货物往来的“挑山人”。
前年4月,我和父母去黄山游玩。虽然已是春季,可山上的气温依然没有回升的意思,湿冷浓白的雾把高耸的松林遮得只剩尖儿,我冻得满脸通红,裹着厚厚的衣服埋头走路。不知多久,脚下的台阶依然走不尽,身后的声音却越来越近,粗犷有力:“让一让,让一让!”
我回头张望,只见一个挑山人负着两箱东西,向山上奔来。他不高也不胖,可一身的筋肉实打实地摆着,一看就知道强壮。他穿着明显单薄,那根扁担在货物压力下弯成了一轮月牙儿,他却仿佛挑着两捆棉花般轻松。他步履如飞地往山上而来,正追平我们的差距。
行人纷纷让道,我们也在路旁休息。挑山人走到我们身边时,也放下担子歇息。妈妈与他攀谈:“您挑的是什么呀?做几年了?”
“礦泉水,要送到宾馆去的。五六年啦!”原来是水,我十削、肖推了下箱子,竞推不动它一分一毫。
“不用缆车吗?多辛苦!”“缆车成本高呀,全凭我们!山顶的被子床单,也都是挑下山洗的!”挑山人的声音一点不拘束。
我忍不住问:“伯伯,山顶建这么多房子和道路,材料也是挑上去的吗?”他注视着我,黑红的大脸庞上浮现出和蔼真挚的笑容:“是的。做这份工作要力气——可是开心。”他的灰眼睛里,有劳动人的自豪。
冯骥才先生写过泰山上的挑山人,那种坚毅、朴实和乐观的心态在文字间流淌,鲜活得叫人不敢相信。我每每读到这里,总想起黄山上的身影。
那奇峰啊,多么险峻陡峭、变化多端,他们怎能乌儿一般来去自如?可以,他们可以,因为挑山人的力量挑得起整座山,承得下我满心的佩服。
前年4月,我和父母去黄山游玩。虽然已是春季,可山上的气温依然没有回升的意思,湿冷浓白的雾把高耸的松林遮得只剩尖儿,我冻得满脸通红,裹着厚厚的衣服埋头走路。不知多久,脚下的台阶依然走不尽,身后的声音却越来越近,粗犷有力:“让一让,让一让!”
我回头张望,只见一个挑山人负着两箱东西,向山上奔来。他不高也不胖,可一身的筋肉实打实地摆着,一看就知道强壮。他穿着明显单薄,那根扁担在货物压力下弯成了一轮月牙儿,他却仿佛挑着两捆棉花般轻松。他步履如飞地往山上而来,正追平我们的差距。
行人纷纷让道,我们也在路旁休息。挑山人走到我们身边时,也放下担子歇息。妈妈与他攀谈:“您挑的是什么呀?做几年了?”
“礦泉水,要送到宾馆去的。五六年啦!”原来是水,我十削、肖推了下箱子,竞推不动它一分一毫。
“不用缆车吗?多辛苦!”“缆车成本高呀,全凭我们!山顶的被子床单,也都是挑下山洗的!”挑山人的声音一点不拘束。
我忍不住问:“伯伯,山顶建这么多房子和道路,材料也是挑上去的吗?”他注视着我,黑红的大脸庞上浮现出和蔼真挚的笑容:“是的。做这份工作要力气——可是开心。”他的灰眼睛里,有劳动人的自豪。
冯骥才先生写过泰山上的挑山人,那种坚毅、朴实和乐观的心态在文字间流淌,鲜活得叫人不敢相信。我每每读到这里,总想起黄山上的身影。
那奇峰啊,多么险峻陡峭、变化多端,他们怎能乌儿一般来去自如?可以,他们可以,因为挑山人的力量挑得起整座山,承得下我满心的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