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见到傅丹是在华大培训新教授讲师的会上,他个子不高,戴着眼镜,眼里透着聪明的光芒。和他多聊了几句以后发现他是学化学的,从中国来,凭借自己的努力在美国创出了一条学术的道路。我觉得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后来约着深聊,我发现原来他当年从湖北黄冈中学凭借化学竞赛一等奖成绩保送北大,被普林斯顿的化学系博士项目全额奖学金相中读了5年博士,之后在MIT和哈佛当了6年的博士后,然后最近来华大担任副教授。我想知道,那么多的世界顶尖名校都给他橄榄枝的原因是什么呢?他在中美教育的不同体制下又有什么不同的收获和心得呢?
坐下来跟他静静地聊天,我能感到他身上那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淡定。他说“you are only asgood as your next paper”,过去的都已经过去,关键是把握好自己,做好当下,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拼搏的精神:从农村里走出去
傅丹说自己其实很早熟——他的家在农村,父亲是一名体育教师,母亲是一名普通农民,他充满感激地说“其实父母亲的付出很大,毕竟家里的条件摆在那里。”他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读书是农村孩子走出去,将来有出息的唯一出路”。他5岁便开始读书,虽然个头小,年纪小,但他一鼓作气从当地的湖北磙子河乡读到了当时当地最有名、做竞赛很厉害的黄冈中学,过上了早上6点半起床跑步做操、早自习、吃早饭、上一天课、晚自习到8、9点的三年如一日的生活。
他也没有觉得有多苦——一来可能是习惯成了自然,二来可能是学习很有乐趣,做题很有感觉。哪怕家里离学校也就是一小时公共汽车的距离,他平时周末从来不回家,只有寒暑假才回去。傅丹还记得高中第一天他的爸爸送完他去学校以后,当天就离开了。他—个人拿着包跑上跑下、搞来搞去,很快就把房间布置、注册签到都弄好了,而其他同学有爸爸妈妈帮着,事情还没有办完。别的家长开玩笑,这个小个子怎么这么能干?这种独立的精神可能是小的时候生根发芽,让他哪怕去到了更多更远的地方,也能够一个人闯出一番天地。
高三他参加全国化学竞赛得到了一等奖,便知道了自己获得了北大化学系的保送通知单——他说虽然没有经历真正的高考。但是为了化学竞赛付出的努力也不会比高考要少。傅丹没有要爸爸妈妈送自己去北京,因为他觉得能够自己搞定的事情,不需要麻烦爸妈,而且他的父母亲也没有在外面闯过,可能对大城市感觉更加陌生,“没有必要让他们折腾”。
傅丹说做什么事情都要循序渐进——就像他从家乡磙子河到了黄冈市,又从黄冈到了北京,每一次的天地都大一点,锻炼都多一点,而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他那种“读书改变命运,读书走出农村”的朴实想法,他的刻苦努力、勤奋好学、成熟懂事,帮助他叩开了北大的校门。
努力地进取:北大生活
刚到北大,傅丹其实是有落差感和自卑感的——一个寝室的6个人,两个北京人,一个天津人,一个成都人,一个长沙人——除了他,大家都是大城市来的。交谈中他发现了别人去过的地方他没有去过,别人看过的书他没有读过,别人经历过的东西他不知道。室友很好,关系融洽,但有时候也开玩笑说他的普通话不标准。他于是加油把错过的东西补起来。
北大理科班有繁重的课程,他骑着一辆自行车,从一个教学楼奔跑到另一个教学楼。而繁重严谨的学习之余,傅丹喜欢周末在安静的未名湖畔读书,如同一个刚开始认识世界的孩子一般饥渴地读着各种理工科、世界名著、大学必读书目,把别人读过的书补起来;他有空的时候就跑到北京郊外玩,去找高中同学玩,增长见识;他们宿舍合买了一台电脑,开始了有网络可以看美国大片的时光,他个人非常能够喜欢Friends,觉得片中的生活方式很好玩。
他总结说自己在北大的生活比在高中精彩,因为接触到的事情更多,玩得更多了,学的东西也更多。北大的四年为他的独立精神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开始学会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同时想要的东西要自己争取。大二开始他便决定出国,一方面随大流,一方面也想去外面看看,在911过后赴美国签证很困难的情况下,他还是很顺利地通过了签证,踏上了赴美普林斯顿,攻读全额奖学金化学博士的征途。
北大四年,在逆境之中,也许短暂的自卑,但不会长久的消沉。傅丹调整心态、努力追赶、确立目标、脚踏实地,将自己的天地从北京拉到了美国。
克服孤独、学会和自己比:普林,MIT,哈佛
到了一个新的语言环境,多多少少会有culturalshock(文化冲击)。比如说英语仍有口音,听、写没有问题,而说的话虽然有待提高,但是他还是鼓足勇气敢大胆说——心里想着反正外国人有口音也正常,一次听不懂,说两遍就能被听懂了。
他用五年的时间顺利博士毕业,因为“自己比较幸运的一点,对于所学的专业不反感,没有特别不喜欢的部分,而对于动手实验。是自己非常喜欢的部分。”
而从普林斯顿到了MIT做博士后这份工作,在傅丹看来也还是一个比较容易的过程——是一种担任教授之前的几年的培训。而在MIT和哈佛,他感受到了世界最高学府聚集的“人”的区别,那里聚集的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神一样的人物”,学生和教授的平均水平都很高,“比如从哈佛化学系出来的每一个教授到了其他学校的化学系都可以当顶梁柱。”
这6年的博士后生活其实是孤立的、相对枯燥的过程。傅丹说学问的路是一条很苦的路,做研究本身就是一种辛苦,两点一线的生活,每星期至少工作60小时——不是导师的要求,而是为了自己的将来给自己的要求。幸好自己对研究的课题很有兴趣,这是支撑自己走过枯燥的强大动力;而学术的惯性也让他继续前行,钻研问题。
他在这两所学府里学会了做更有耐心的自己,哪怕看到成绩很好、远远超越的牛人时,也能够说,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将来,要和自己比!总关注别人没有多大意义——人不应该看到不如你的就嘲笑,看到比你强的就自卑。还不如静下心来找到自己的位置,努力尽力。 在聪明人扎堆的地方不抛弃不放弃,而是找准自我定位做更好的自己。他克服学术道路上的挫折和孤独,仍旧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前移。
心态篇:保持积极,适应社会
在名校,见到的牛人自然很多,但是他坦言自己不是一个很有名校情结的人,他更喜欢这句话——“英雄不问出处”。学校能赋予的光环是有限,而自己和自己比,超越自己以及设定的目标才能够带来更多成就感。
能够感觉到,现在的傅丹心态很好。
我问“你觉得美国有歧视么?”他笑了笑,“多多少少有点吧,有时候也要看你的神经大不大。我是个神经比较大条的人,但我还是有自己的观察能力——比如排队的时候,服务员对前一个顾客的态度可能和对你的态度有差别,能感受得到。但是作为一个外国人在异乡打拼,你会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同样的教职,如果你是外国人,那么你需要比别人优秀很多才能够获得。这不是社会的正常现象,但这是现实,而且你是没有办法的。如果有能力的话你可以改变社会,如果能力小点的话你可以适应,只是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社会的公平总是相对的,也许付出不一定就会有收获,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努力。
而他一直认为:心态很重要,一定要有积极的态度,因为人消极的话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其实在成长的过程中,哪怕走了弯路其实也不一定是坏事,甚至说越早遇到挫折越好,能够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制范围在哪里。心态除了积极以外,也应该学会“放下”,比如慢慢放下自己的功利之心、攀比之心——“人生能不能就不这么赶呢?早两年晚两年又怎样呢?”
面对不公平的现实,不是埋怨愤慨,而是身体力行,努力去适合社会、然后再试图改变社会,这种心态让傅丹走得更稳更远。
建议篇:确立目标,尽力尝试
傅丹建议同学们尽早确定自己的目标,尤其是现在有那么多可用的网络资源、那么多可以打听询问的人际资源,不像以前他们的社会那么闭塞,大家完全有可能去了解自己想要的信息,想要做什么都尽早确定自己的目标。尤其是不要选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那样会很痛苦。
而同时,人不能太内向,要积极寻求帮助,找合适的人敞开心扉进行交流。年龄越小可能越会需要这些帮助。而尝试不同的事情也是有好处的:不要拘泥于自己的一点点空间,多和室友接触,参加一些社团活动,甚至必要的时候强迫自己、为自己创造机会。
关于如何学英语,他笑言有个英语博士在旁边,自己还真没什么好说的——但是学英语不能不敢说。如果你的读写不好可以看报纸新闻赶上,而中国学生普遍存在问题更多的口语会需要大胆创造机会和人交流才能做到——生活之中这些方式非常普遍,申请信用卡、交账单、买东西、退东西,都是可以练英语口语的机会。而如果说某个人真的非常紧张和人当面交流,还可以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跟那些专业的服务人员在电话里面练习,也是积极创造机会的一个方面。
摘自灼见
后来约着深聊,我发现原来他当年从湖北黄冈中学凭借化学竞赛一等奖成绩保送北大,被普林斯顿的化学系博士项目全额奖学金相中读了5年博士,之后在MIT和哈佛当了6年的博士后,然后最近来华大担任副教授。我想知道,那么多的世界顶尖名校都给他橄榄枝的原因是什么呢?他在中美教育的不同体制下又有什么不同的收获和心得呢?
坐下来跟他静静地聊天,我能感到他身上那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淡定。他说“you are only asgood as your next paper”,过去的都已经过去,关键是把握好自己,做好当下,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拼搏的精神:从农村里走出去
傅丹说自己其实很早熟——他的家在农村,父亲是一名体育教师,母亲是一名普通农民,他充满感激地说“其实父母亲的付出很大,毕竟家里的条件摆在那里。”他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读书是农村孩子走出去,将来有出息的唯一出路”。他5岁便开始读书,虽然个头小,年纪小,但他一鼓作气从当地的湖北磙子河乡读到了当时当地最有名、做竞赛很厉害的黄冈中学,过上了早上6点半起床跑步做操、早自习、吃早饭、上一天课、晚自习到8、9点的三年如一日的生活。
他也没有觉得有多苦——一来可能是习惯成了自然,二来可能是学习很有乐趣,做题很有感觉。哪怕家里离学校也就是一小时公共汽车的距离,他平时周末从来不回家,只有寒暑假才回去。傅丹还记得高中第一天他的爸爸送完他去学校以后,当天就离开了。他—个人拿着包跑上跑下、搞来搞去,很快就把房间布置、注册签到都弄好了,而其他同学有爸爸妈妈帮着,事情还没有办完。别的家长开玩笑,这个小个子怎么这么能干?这种独立的精神可能是小的时候生根发芽,让他哪怕去到了更多更远的地方,也能够一个人闯出一番天地。
高三他参加全国化学竞赛得到了一等奖,便知道了自己获得了北大化学系的保送通知单——他说虽然没有经历真正的高考。但是为了化学竞赛付出的努力也不会比高考要少。傅丹没有要爸爸妈妈送自己去北京,因为他觉得能够自己搞定的事情,不需要麻烦爸妈,而且他的父母亲也没有在外面闯过,可能对大城市感觉更加陌生,“没有必要让他们折腾”。
傅丹说做什么事情都要循序渐进——就像他从家乡磙子河到了黄冈市,又从黄冈到了北京,每一次的天地都大一点,锻炼都多一点,而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他那种“读书改变命运,读书走出农村”的朴实想法,他的刻苦努力、勤奋好学、成熟懂事,帮助他叩开了北大的校门。
努力地进取:北大生活
刚到北大,傅丹其实是有落差感和自卑感的——一个寝室的6个人,两个北京人,一个天津人,一个成都人,一个长沙人——除了他,大家都是大城市来的。交谈中他发现了别人去过的地方他没有去过,别人看过的书他没有读过,别人经历过的东西他不知道。室友很好,关系融洽,但有时候也开玩笑说他的普通话不标准。他于是加油把错过的东西补起来。
北大理科班有繁重的课程,他骑着一辆自行车,从一个教学楼奔跑到另一个教学楼。而繁重严谨的学习之余,傅丹喜欢周末在安静的未名湖畔读书,如同一个刚开始认识世界的孩子一般饥渴地读着各种理工科、世界名著、大学必读书目,把别人读过的书补起来;他有空的时候就跑到北京郊外玩,去找高中同学玩,增长见识;他们宿舍合买了一台电脑,开始了有网络可以看美国大片的时光,他个人非常能够喜欢Friends,觉得片中的生活方式很好玩。
他总结说自己在北大的生活比在高中精彩,因为接触到的事情更多,玩得更多了,学的东西也更多。北大的四年为他的独立精神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开始学会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同时想要的东西要自己争取。大二开始他便决定出国,一方面随大流,一方面也想去外面看看,在911过后赴美国签证很困难的情况下,他还是很顺利地通过了签证,踏上了赴美普林斯顿,攻读全额奖学金化学博士的征途。
北大四年,在逆境之中,也许短暂的自卑,但不会长久的消沉。傅丹调整心态、努力追赶、确立目标、脚踏实地,将自己的天地从北京拉到了美国。
克服孤独、学会和自己比:普林,MIT,哈佛
到了一个新的语言环境,多多少少会有culturalshock(文化冲击)。比如说英语仍有口音,听、写没有问题,而说的话虽然有待提高,但是他还是鼓足勇气敢大胆说——心里想着反正外国人有口音也正常,一次听不懂,说两遍就能被听懂了。
他用五年的时间顺利博士毕业,因为“自己比较幸运的一点,对于所学的专业不反感,没有特别不喜欢的部分,而对于动手实验。是自己非常喜欢的部分。”
而从普林斯顿到了MIT做博士后这份工作,在傅丹看来也还是一个比较容易的过程——是一种担任教授之前的几年的培训。而在MIT和哈佛,他感受到了世界最高学府聚集的“人”的区别,那里聚集的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神一样的人物”,学生和教授的平均水平都很高,“比如从哈佛化学系出来的每一个教授到了其他学校的化学系都可以当顶梁柱。”
这6年的博士后生活其实是孤立的、相对枯燥的过程。傅丹说学问的路是一条很苦的路,做研究本身就是一种辛苦,两点一线的生活,每星期至少工作60小时——不是导师的要求,而是为了自己的将来给自己的要求。幸好自己对研究的课题很有兴趣,这是支撑自己走过枯燥的强大动力;而学术的惯性也让他继续前行,钻研问题。
他在这两所学府里学会了做更有耐心的自己,哪怕看到成绩很好、远远超越的牛人时,也能够说,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将来,要和自己比!总关注别人没有多大意义——人不应该看到不如你的就嘲笑,看到比你强的就自卑。还不如静下心来找到自己的位置,努力尽力。 在聪明人扎堆的地方不抛弃不放弃,而是找准自我定位做更好的自己。他克服学术道路上的挫折和孤独,仍旧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前移。
心态篇:保持积极,适应社会
在名校,见到的牛人自然很多,但是他坦言自己不是一个很有名校情结的人,他更喜欢这句话——“英雄不问出处”。学校能赋予的光环是有限,而自己和自己比,超越自己以及设定的目标才能够带来更多成就感。
能够感觉到,现在的傅丹心态很好。
我问“你觉得美国有歧视么?”他笑了笑,“多多少少有点吧,有时候也要看你的神经大不大。我是个神经比较大条的人,但我还是有自己的观察能力——比如排队的时候,服务员对前一个顾客的态度可能和对你的态度有差别,能感受得到。但是作为一个外国人在异乡打拼,你会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同样的教职,如果你是外国人,那么你需要比别人优秀很多才能够获得。这不是社会的正常现象,但这是现实,而且你是没有办法的。如果有能力的话你可以改变社会,如果能力小点的话你可以适应,只是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社会的公平总是相对的,也许付出不一定就会有收获,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努力。
而他一直认为:心态很重要,一定要有积极的态度,因为人消极的话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其实在成长的过程中,哪怕走了弯路其实也不一定是坏事,甚至说越早遇到挫折越好,能够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制范围在哪里。心态除了积极以外,也应该学会“放下”,比如慢慢放下自己的功利之心、攀比之心——“人生能不能就不这么赶呢?早两年晚两年又怎样呢?”
面对不公平的现实,不是埋怨愤慨,而是身体力行,努力去适合社会、然后再试图改变社会,这种心态让傅丹走得更稳更远。
建议篇:确立目标,尽力尝试
傅丹建议同学们尽早确定自己的目标,尤其是现在有那么多可用的网络资源、那么多可以打听询问的人际资源,不像以前他们的社会那么闭塞,大家完全有可能去了解自己想要的信息,想要做什么都尽早确定自己的目标。尤其是不要选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那样会很痛苦。
而同时,人不能太内向,要积极寻求帮助,找合适的人敞开心扉进行交流。年龄越小可能越会需要这些帮助。而尝试不同的事情也是有好处的:不要拘泥于自己的一点点空间,多和室友接触,参加一些社团活动,甚至必要的时候强迫自己、为自己创造机会。
关于如何学英语,他笑言有个英语博士在旁边,自己还真没什么好说的——但是学英语不能不敢说。如果你的读写不好可以看报纸新闻赶上,而中国学生普遍存在问题更多的口语会需要大胆创造机会和人交流才能做到——生活之中这些方式非常普遍,申请信用卡、交账单、买东西、退东西,都是可以练英语口语的机会。而如果说某个人真的非常紧张和人当面交流,还可以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跟那些专业的服务人员在电话里面练习,也是积极创造机会的一个方面。
摘自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