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很多浅部矿及地表矿都已勘查出来,导致目前找矿难度进一步提升,地质市场也已经呈现下行趋势,虽然一些工作区域在重复,然而找矿的效果却不佳。怎样发现新矿,已经成为地质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及相关地质资料,运用物化探仪器的方法,来对矽卡岩型铁矿进行勘查,并对找矿效果进行剖析。
关键词:矽卡岩型铁矿;物化探仪器;找矿效果
中图分类号: P61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3-173-2
1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1.1 地层概况
该区域地层大多数为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构成,其中马家沟组、下伏三山子组、上覆石炭系底部太原组湖田段都是呈现出平行不整合接触。从上到下,一共可以分为六个岩性段构成。一段(O2m1),该段岩性主要是以灰黄色、灰褐色泥灰岩、白云质灰岩、薄层泥质白云岩等岩层构成,在地貌上存在一处缓坡,在底部位置上,可以看出透镜状的砂砾岩,其厚度大约在10-40m之间。二段(O2m2):该段岩性主要是以晶灰岩、白云岩构成,其厚度大约在75-100m之间。三段(O2m3):该段主要是以灰黄色薄层泥质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岩等岩层构成,厚度在40-160m。四段(O2m4):该段岩性主要为深灰色、灰黄色中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等岩层构成,其厚度在40-160m。五段(O3m5):该段岩性主要为灰白色云质泥灰岩、角砾状泥灰岩等岩层构成,其厚度在40-60m。六段(O3m6):该段岩性主要为深灰色厚层状泥晶灰岩构成,其厚度大约在20m上下。
1.2 岩浆岩
该区域岩浆岩因为受到区域构造的控制,因此呈现出南北向带状的趋势分布。岩带大多数宽度约为1km,最宽的地方可以达到5-6km宽。
1.2.1 西沟到东郊岩体
该处岩体是向南北方向延伸,岩体的长度约为11km,宽度约为0.8km,受到地形因素影响,岩体只能在沟谷切割位置放可见,同时出露不间断。岩体是沿着南北往张性断裂而侵入,同时使得围岩呈现拱起并呈现背斜构造,在背斜两边,还存在一些与背斜轴相平行的正断层。岩体大部分处于马家沟组灰岩当中,岩体的顶面为顺层,接触面呈现平整状态,一些地段呈现交角斜切层理。岩体主要是由含石英正长闪长岩构成,同时在边角处,正长石含量降低。
1.2.2 尚掌沟到龙降沟岩体
该处岩体是靠近南北方向延伸,岩体的长度约为8km,宽度为1.5-5km,呈现出南宽北窄的形状,岩体主要处于地表下面,形状为蘑菇状,岩体一部分处于马家沟组当中,还有一小部分存在于马家沟组上层部位,因为岩体规模比较大,同时热能较高,除了一部分上拱,使得围岩呈现出背斜状态外,部分地段则是侵吞围岩上侵,岩体的两边和围岩,呈现出交错的状态,使得一些地段在山顶上漏出。该部分岩体也是由含石英正长闪长岩组成,但是边缘区域遭受侵蚀比较严重。
1.3 构造
矽卡岩型铁矿与构造活动之间,联系较为紧密,对于被勘测的部位,会严重受到中生代结构的驱使。同时构造线的方向,也是由北向东来进行延伸,构造形迹为燕山期,开阔褶皱和断裂结构为主要特征。同时,在南北向构造带的部分,有碱性岩浆活动的痕迹。在喜马拉雅时期,由于地壳间隙性抬升,使得山麓、盆地、阶地得以出现。在燕山期,勘测区域当中,其构造为区内主体构造模式。因为在区域性南北反向扭应力的作用之下,便出现了北北东—北东向压性、压扭性断裂与现状褶皱组合的形成。在区域内,还包含了西沟—龙镇南北向构造岩浆岩带。
2 综合物化探异常特征与工区矿化点特征分析
2.1 综合物化探异常特征分析
赵掌尖垴Cu异常区存在的异常情况主要为金属量异常,主要是处于赵掌尖垴的区域位置上,在古罗—申家岩褶断带当中,其地层包含泥灰岩、豹皮状灰岩与奥陶系灰岩等,其中在燕山期,奥陶系马家沟组当中受到闪长岩顺层的侵入影响,进而使得矽卡岩型铁矿存在的异常区域面积达到9km2,共计有10个异常点存在,同时都是Ⅰ级,预估含量在0.005%-0.007%之间。同时,在周边区域的双井村,存在一个Ⅲ级铜异常点与Pb异常点,异常出现是由接触交代型铁矿所造成的,这种异常分布的情况,不单单与构造类型存在着密切联系,同时是构造期次与方向的反映。
2.2 工区矿化点特征分析
在该区域内,主要的矿产还是铁矿,从图1可以看出,铁矿的矿床与矿点比较多,该矿床的成因类型多是为山西式铁矿与接触交代型。下面,主要对20、21、22、23矿点(床)分别作出分析。
其中对于20矿点来说,其为矽卡岩型,该矿点的矿体主要存在于奥陶系马家沟组大理岩包体当中,其中北矿的体长为23m,厚度为2.5m;南矿的体长为90m,厚度为3m。根据磁测结果可以看出,矿体大概延伸到300m上下,矿石主要为致密块状的磁铁矿所构成。
对于21小型矿床来说,该矿床也是矽卡岩型,矿体主要位于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和燕山期闪长岩体接触带当中,矿体形状呈现为扁豆状,其中矿体长度达到120m。厚度在8-12m,矿石主要包含块状、条带状与侵染状等形状,其中矿石主要包含石榴石、赤铁矿、磁铁矿等类型,矿体中含有TFe占到25%-47%;含有S、P占到0.02%-0.03%。
对于22小型矿床来说,该矿床为沉积淋滤型,矿体主要位于石炭系太原组底部当中,奥陶系中统顶部侵蚀面上,矿体主要呈现出层状与透镜状,矿体的厚度为0.2-4m,最厚的部分为7m。还有一层主要分布在铝土岩当中,呈现出透镜体形状。该矿体的矿石呈现出结核状语快长,主要是由粘土岩、赤铁矿、褐铁矿所构成,其中含有TFe达到25%-38%。 对于23矿点来说,该矿点也是矽卡岩型,矿体主要存在于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与燕山期蚀变闪长岩体接触带,及其周边的蚀变闪长岩内,岩体为透镜状态,一共包含三个矿体,其中长度在70-122m之间,厚度约为19.5m,矿石的形状包含侵染与密快状两种类型,矿石是由赤铁矿、透闪石、绿泥石等组分构成,在围岩部分,还存在着透闪石化与透辉石。
<E:\123\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11\1-197\56-1.jpg>
图1 铁矿点分布示意图
3 中生代闪长岩体及接触代已知矿点成矿分析
在勘测区域当中,已经知晓西沟乡的沙地栈、尚掌沟村、东郊村与龙降沟村,均存在铁矿化点或是小型的矿床。这些矿点(床)几乎都是接触交代矽卡岩型,主要是在磁异常平稳区或者梯度带边缘负异常区中存在,矿体位于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和燕山期闪长岩体接触蚀变带位置中,也可能是存在于奥陶系马家沟组大理岩包体或是附近蚀变闪长岩内。在平顺县西沟乡的白家庄上,有山西式小型矿床存在,这个矿床处于磁异常区域当中,矿体位于石炭系太原组的底部位置上,也分布在奥陶系中统的顶部侵蚀面上面,矿体呈现出透镜与层状。对已经知晓的铁矿化点部位进行分析可以知道,在燕山期长岩体的边缘区域,对于顺断层与次级断层来说,其周边成矿位置较好。
4 总结
本文所研究的矿区,之前已经有过地质研究基础,并对西安里矿区实施了较大比例尺的地质调查。由于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及区域地球物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使其获取的地质与矿产结果,为今后勘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矿区区域地质背景的研究与分析,提供了资料支持。通过地球物理与化学测量的开展,得到的数据,为本次研究找矿工作,指明了目标与方向。然而,因为受到工作范围、精度、阶段与性质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地质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技术方法的不断优化与改进,使得在不同阶段、不同研究人员、运用不同的找矿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均存在一些偏差,很多基础地质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解决。在该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工作仍需要做到不断开展,关于一些地质体的属性认定问题,还需要不断做出研究,对于成矿关系,也需要积极探索。
参 考 文 献
[1] 江秀敏,罗照华,陈必河,王章棋,张倩.致矿侵入体的识别标志——以新疆阿尔夏提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为例[J].岩石学报,2014(11).
[2] 郭媛,提云生,宾金来,张丽.河北省涞源县南赵庄矽卡岩型铅锌矿床成矿模式[J].科技视界,2014(29).
[3] 陈艳,张招崇,朱江.河南省安林矽卡岩型铁矿的成岩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探讨[J].岩石学报,2014(05).
关键词:矽卡岩型铁矿;物化探仪器;找矿效果
中图分类号: P61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3-173-2
1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1.1 地层概况
该区域地层大多数为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构成,其中马家沟组、下伏三山子组、上覆石炭系底部太原组湖田段都是呈现出平行不整合接触。从上到下,一共可以分为六个岩性段构成。一段(O2m1),该段岩性主要是以灰黄色、灰褐色泥灰岩、白云质灰岩、薄层泥质白云岩等岩层构成,在地貌上存在一处缓坡,在底部位置上,可以看出透镜状的砂砾岩,其厚度大约在10-40m之间。二段(O2m2):该段岩性主要是以晶灰岩、白云岩构成,其厚度大约在75-100m之间。三段(O2m3):该段主要是以灰黄色薄层泥质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岩等岩层构成,厚度在40-160m。四段(O2m4):该段岩性主要为深灰色、灰黄色中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等岩层构成,其厚度在40-160m。五段(O3m5):该段岩性主要为灰白色云质泥灰岩、角砾状泥灰岩等岩层构成,其厚度在40-60m。六段(O3m6):该段岩性主要为深灰色厚层状泥晶灰岩构成,其厚度大约在20m上下。
1.2 岩浆岩
该区域岩浆岩因为受到区域构造的控制,因此呈现出南北向带状的趋势分布。岩带大多数宽度约为1km,最宽的地方可以达到5-6km宽。
1.2.1 西沟到东郊岩体
该处岩体是向南北方向延伸,岩体的长度约为11km,宽度约为0.8km,受到地形因素影响,岩体只能在沟谷切割位置放可见,同时出露不间断。岩体是沿着南北往张性断裂而侵入,同时使得围岩呈现拱起并呈现背斜构造,在背斜两边,还存在一些与背斜轴相平行的正断层。岩体大部分处于马家沟组灰岩当中,岩体的顶面为顺层,接触面呈现平整状态,一些地段呈现交角斜切层理。岩体主要是由含石英正长闪长岩构成,同时在边角处,正长石含量降低。
1.2.2 尚掌沟到龙降沟岩体
该处岩体是靠近南北方向延伸,岩体的长度约为8km,宽度为1.5-5km,呈现出南宽北窄的形状,岩体主要处于地表下面,形状为蘑菇状,岩体一部分处于马家沟组当中,还有一小部分存在于马家沟组上层部位,因为岩体规模比较大,同时热能较高,除了一部分上拱,使得围岩呈现出背斜状态外,部分地段则是侵吞围岩上侵,岩体的两边和围岩,呈现出交错的状态,使得一些地段在山顶上漏出。该部分岩体也是由含石英正长闪长岩组成,但是边缘区域遭受侵蚀比较严重。
1.3 构造
矽卡岩型铁矿与构造活动之间,联系较为紧密,对于被勘测的部位,会严重受到中生代结构的驱使。同时构造线的方向,也是由北向东来进行延伸,构造形迹为燕山期,开阔褶皱和断裂结构为主要特征。同时,在南北向构造带的部分,有碱性岩浆活动的痕迹。在喜马拉雅时期,由于地壳间隙性抬升,使得山麓、盆地、阶地得以出现。在燕山期,勘测区域当中,其构造为区内主体构造模式。因为在区域性南北反向扭应力的作用之下,便出现了北北东—北东向压性、压扭性断裂与现状褶皱组合的形成。在区域内,还包含了西沟—龙镇南北向构造岩浆岩带。
2 综合物化探异常特征与工区矿化点特征分析
2.1 综合物化探异常特征分析
赵掌尖垴Cu异常区存在的异常情况主要为金属量异常,主要是处于赵掌尖垴的区域位置上,在古罗—申家岩褶断带当中,其地层包含泥灰岩、豹皮状灰岩与奥陶系灰岩等,其中在燕山期,奥陶系马家沟组当中受到闪长岩顺层的侵入影响,进而使得矽卡岩型铁矿存在的异常区域面积达到9km2,共计有10个异常点存在,同时都是Ⅰ级,预估含量在0.005%-0.007%之间。同时,在周边区域的双井村,存在一个Ⅲ级铜异常点与Pb异常点,异常出现是由接触交代型铁矿所造成的,这种异常分布的情况,不单单与构造类型存在着密切联系,同时是构造期次与方向的反映。
2.2 工区矿化点特征分析
在该区域内,主要的矿产还是铁矿,从图1可以看出,铁矿的矿床与矿点比较多,该矿床的成因类型多是为山西式铁矿与接触交代型。下面,主要对20、21、22、23矿点(床)分别作出分析。
其中对于20矿点来说,其为矽卡岩型,该矿点的矿体主要存在于奥陶系马家沟组大理岩包体当中,其中北矿的体长为23m,厚度为2.5m;南矿的体长为90m,厚度为3m。根据磁测结果可以看出,矿体大概延伸到300m上下,矿石主要为致密块状的磁铁矿所构成。
对于21小型矿床来说,该矿床也是矽卡岩型,矿体主要位于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和燕山期闪长岩体接触带当中,矿体形状呈现为扁豆状,其中矿体长度达到120m。厚度在8-12m,矿石主要包含块状、条带状与侵染状等形状,其中矿石主要包含石榴石、赤铁矿、磁铁矿等类型,矿体中含有TFe占到25%-47%;含有S、P占到0.02%-0.03%。
对于22小型矿床来说,该矿床为沉积淋滤型,矿体主要位于石炭系太原组底部当中,奥陶系中统顶部侵蚀面上,矿体主要呈现出层状与透镜状,矿体的厚度为0.2-4m,最厚的部分为7m。还有一层主要分布在铝土岩当中,呈现出透镜体形状。该矿体的矿石呈现出结核状语快长,主要是由粘土岩、赤铁矿、褐铁矿所构成,其中含有TFe达到25%-38%。 对于23矿点来说,该矿点也是矽卡岩型,矿体主要存在于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与燕山期蚀变闪长岩体接触带,及其周边的蚀变闪长岩内,岩体为透镜状态,一共包含三个矿体,其中长度在70-122m之间,厚度约为19.5m,矿石的形状包含侵染与密快状两种类型,矿石是由赤铁矿、透闪石、绿泥石等组分构成,在围岩部分,还存在着透闪石化与透辉石。
<E:\123\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11\1-197\56-1.jpg>
图1 铁矿点分布示意图
3 中生代闪长岩体及接触代已知矿点成矿分析
在勘测区域当中,已经知晓西沟乡的沙地栈、尚掌沟村、东郊村与龙降沟村,均存在铁矿化点或是小型的矿床。这些矿点(床)几乎都是接触交代矽卡岩型,主要是在磁异常平稳区或者梯度带边缘负异常区中存在,矿体位于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和燕山期闪长岩体接触蚀变带位置中,也可能是存在于奥陶系马家沟组大理岩包体或是附近蚀变闪长岩内。在平顺县西沟乡的白家庄上,有山西式小型矿床存在,这个矿床处于磁异常区域当中,矿体位于石炭系太原组的底部位置上,也分布在奥陶系中统的顶部侵蚀面上面,矿体呈现出透镜与层状。对已经知晓的铁矿化点部位进行分析可以知道,在燕山期长岩体的边缘区域,对于顺断层与次级断层来说,其周边成矿位置较好。
4 总结
本文所研究的矿区,之前已经有过地质研究基础,并对西安里矿区实施了较大比例尺的地质调查。由于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及区域地球物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使其获取的地质与矿产结果,为今后勘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矿区区域地质背景的研究与分析,提供了资料支持。通过地球物理与化学测量的开展,得到的数据,为本次研究找矿工作,指明了目标与方向。然而,因为受到工作范围、精度、阶段与性质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地质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技术方法的不断优化与改进,使得在不同阶段、不同研究人员、运用不同的找矿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均存在一些偏差,很多基础地质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解决。在该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工作仍需要做到不断开展,关于一些地质体的属性认定问题,还需要不断做出研究,对于成矿关系,也需要积极探索。
参 考 文 献
[1] 江秀敏,罗照华,陈必河,王章棋,张倩.致矿侵入体的识别标志——以新疆阿尔夏提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为例[J].岩石学报,2014(11).
[2] 郭媛,提云生,宾金来,张丽.河北省涞源县南赵庄矽卡岩型铅锌矿床成矿模式[J].科技视界,2014(29).
[3] 陈艳,张招崇,朱江.河南省安林矽卡岩型铁矿的成岩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探讨[J].岩石学报,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