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简易鼻腔压迫止血气囊的设计与应用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sun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院采取自制气囊做前后鼻孔填塞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每例病人填塞均一次性成功,现介绍如下.   材料与制作用一次性乳胶手套,剪1个手指套,再用1根小儿导尿管剪取6 cm长左右,距一端2 cm处剪一小口,1号丝线把手指套开口处结扎于导尿管上,大约结扎于导尿管中段,不要扎"死",要达到导尿管通气,气囊打气后不漏气(见图1).再于手指套中部用布胶布环绕2圈,使之成为2部分气囊(见图2).   

其他文献
气管切开术后给氧,因鼻腔通路中断,氧气经气管内套管径路吸入.普通氧气管用于气管内套管给氧,对呼吸道易产生刺激,并且随呼吸气流而上下活动,还易堵塞气管内套管,影响通气效果,因此不适宜使用.临床上多使用漏斗法给氧.漏斗法是以漏斗代替鼻导管,连接橡胶管,调节好流量,将漏斗置入病人气管切口处,其距离约1~3 cm,用绷带适当固定,以防移动.此法固定较复杂,耗氧量较大.为此,笔者自制"7"字针头氧气管(见图
目的 提高急诊护理管理的科学水平和护理体系的应急能力.方法以ISO9001八大原则为导向,建立文件化质量管理平台;加强人员培训,采用过程方法、系统管理模式,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持续改进服务流程.结果达到急救流程规范性;管理接口通畅性;护理应急程序性;服务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提高急诊护理管理水平.结论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能提高急诊护理管理的科学性,提高抢救成功率和医疗护理的安全性。
临床实习是护生由学生转向护士的过度阶段.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专科性强,意外情况多,风险性高,对实习生除做好日常手术室护理知识的带教外,还应注重培养防范护理纠纷的能力 。
注射配药中持安瓿和持注射器方法直接影响配药速度和配药安全.护理人员能否按<基础护理学>(下称<基护>)提供的操作方法[1,2]进行配药是临床护理管理者应重视的问题.本文对本省省会3个级别6所医院的12 个配药现场和 120名护理人员进行了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现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