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对推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战略任务,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的部署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创先争优为统揽,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新一轮“强基工程”,努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1.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村党组织负责人着重从“双强”型党员中选拔产生,积极探索通过机关下派、异村交流、跨村兼职、业主兼职等方式进行选配,扎实推进市县两级机关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社区党组织负责人着重从政治素质强、服务意识强、协调能力强的社会工作骨干中选拔产生;机关党组织负责人着重从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强、工作活力强的干部中选拔产生;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着重从熟悉党务工作、具有生产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中选拔产生;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着重从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强、社会形象好的党员中选拔产生。建立基层干部初任培训、集中培训和专题培训制度,完善岗位、学历和基地“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深化“江海田园大讲坛”活动,积极开展基层干部上派学习锻炼“三五”行动,即每年选派500名大学生村官到乡镇(街道)机关挂职锻炼,选派500名村(社区)干部到新型村干部实践基地学习锻炼,选派500名相对薄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到市内外先进村(社区)结对锻炼,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新型村(社区)干部队伍。全面落实农村党组织书记“一定三有”政策,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待遇保障制度,研究制定基层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度、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及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制度,探索基层党员或党员代表罢免不称职干部的办法。
2.拓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渠道。以“党员成为群众的楷模,党组织成为各项工作的主心骨,党的先进性成为全市的灵魂”为主题,积极开展“共产党员示范城”创建活动,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在农村,深化村级“四有一责”建设,积极推行党员“双带”、设岗定责、群众事务党员代理制等活动,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街道社区,深化“共建共享”和“党员志愿服务零距离”等活动,全力打造“三强一化”型社区党组织,推动文明和谐社区建设;在非公企业,着力完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科学评估体系,组织实施党员职工成才计划、党员立足岗位比奉献等活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科学发展;在新社会组织,开展“四讲四树”活动,着力加强行业自律、提升社会公信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机关,深化实施机关党组织“创先工作法”,深入开展“三走进三服务”、“三解三促”主题活动,促进机关改进作风、提升效能;在国有企业、高校、科研、文化、卫生、体育和中小学等事业单位,结合各自特点,创新活动载体,为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发挥作用提供舞台。组织引导县乡涉农部门在村(社区)服务中心挂牌设点提供服务,着力建设集党员服务、便民服务、科技培训、文体活动、党群议事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服务中心。
3.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研究制定发展党员质量评估体系,全程量化考评党员发展质量,把端正入党动机作为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的关键,探索建立流出地、流入地两地“选苗”、两地培养、两地考察、两地公示的办法,积极做好在农民工中发展党员工作。制订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基层党员轮训制度。探索建立老党员关怀、困难党员救助、普通党员激励“三位一体”党员关爱机制,对有50年以上党龄或年满75周岁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党员定期发放补贴,对因病和天灾人祸造成生活困难的党员家庭发放“困难党员帮扶救助基金”,深化党员政治日谈话活动等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推动远程教育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领域延伸,探索推行数字化党建模式,建设“网上基层社会管理平台”,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手机等大众传媒和通信工具为基层党建工作服务。探索畅通党员队伍出口的有效办法。
4.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突破行政和地域界限,采取村村联建、村企(产)联建、村居联建、村站(所)联建等方式,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力争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保持在90%以上,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达到80%,“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覆盖率保持100%。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开展“城乡支部手拉手”活动,组织机关企事业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互帮互助,组织机关企事业党员与农村党员结对“攀亲”、共谋发展之路,积极推进高校与企业、国企与民企之间党组织“统筹共建”活动。完善流动党员信息库,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5.坚决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任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原则。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一是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为核心管党治党。加大党建工作投入,财政用于党建工作的投入增幅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水平。健全市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市委常委会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党建工作研究会议。强化党建工作责任考核,将党建工作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年终述职的重要内容,接受党员群众评议,实行一票否决,努力形成党员领导干部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共识。二是以加强党内制度建设为重点管党治党。以党章为根本,严格按党的规章制度办事。重视党内制度建设,使之成为贯穿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主线。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具有南通特色、符合地方实际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广开党内纳谏之路,开展“党员评党议党”活动,树立党内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进一步深化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活动。三是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为目标管党治党。深化拓展创先争优活动,统筹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工程各项工作,做到项目化管理、制度化推进。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宣传在平凡岗位上、群众身边的优秀干部、优秀党员、优秀基层党组织,以党内创先争优带动全社会创先争优。加强对党建工作创新工程的指导,促进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增强执政意识,履行执政责任,提高执政本领,使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机遇,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由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当好人民群众的主心骨,不断开创我市党建工作新局面。
1.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村党组织负责人着重从“双强”型党员中选拔产生,积极探索通过机关下派、异村交流、跨村兼职、业主兼职等方式进行选配,扎实推进市县两级机关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社区党组织负责人着重从政治素质强、服务意识强、协调能力强的社会工作骨干中选拔产生;机关党组织负责人着重从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强、工作活力强的干部中选拔产生;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着重从熟悉党务工作、具有生产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中选拔产生;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着重从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强、社会形象好的党员中选拔产生。建立基层干部初任培训、集中培训和专题培训制度,完善岗位、学历和基地“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深化“江海田园大讲坛”活动,积极开展基层干部上派学习锻炼“三五”行动,即每年选派500名大学生村官到乡镇(街道)机关挂职锻炼,选派500名村(社区)干部到新型村干部实践基地学习锻炼,选派500名相对薄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到市内外先进村(社区)结对锻炼,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新型村(社区)干部队伍。全面落实农村党组织书记“一定三有”政策,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待遇保障制度,研究制定基层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度、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及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制度,探索基层党员或党员代表罢免不称职干部的办法。
2.拓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渠道。以“党员成为群众的楷模,党组织成为各项工作的主心骨,党的先进性成为全市的灵魂”为主题,积极开展“共产党员示范城”创建活动,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在农村,深化村级“四有一责”建设,积极推行党员“双带”、设岗定责、群众事务党员代理制等活动,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街道社区,深化“共建共享”和“党员志愿服务零距离”等活动,全力打造“三强一化”型社区党组织,推动文明和谐社区建设;在非公企业,着力完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科学评估体系,组织实施党员职工成才计划、党员立足岗位比奉献等活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科学发展;在新社会组织,开展“四讲四树”活动,着力加强行业自律、提升社会公信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机关,深化实施机关党组织“创先工作法”,深入开展“三走进三服务”、“三解三促”主题活动,促进机关改进作风、提升效能;在国有企业、高校、科研、文化、卫生、体育和中小学等事业单位,结合各自特点,创新活动载体,为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发挥作用提供舞台。组织引导县乡涉农部门在村(社区)服务中心挂牌设点提供服务,着力建设集党员服务、便民服务、科技培训、文体活动、党群议事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服务中心。
3.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研究制定发展党员质量评估体系,全程量化考评党员发展质量,把端正入党动机作为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的关键,探索建立流出地、流入地两地“选苗”、两地培养、两地考察、两地公示的办法,积极做好在农民工中发展党员工作。制订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基层党员轮训制度。探索建立老党员关怀、困难党员救助、普通党员激励“三位一体”党员关爱机制,对有50年以上党龄或年满75周岁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党员定期发放补贴,对因病和天灾人祸造成生活困难的党员家庭发放“困难党员帮扶救助基金”,深化党员政治日谈话活动等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推动远程教育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领域延伸,探索推行数字化党建模式,建设“网上基层社会管理平台”,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手机等大众传媒和通信工具为基层党建工作服务。探索畅通党员队伍出口的有效办法。
4.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突破行政和地域界限,采取村村联建、村企(产)联建、村居联建、村站(所)联建等方式,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力争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保持在90%以上,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达到80%,“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覆盖率保持100%。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开展“城乡支部手拉手”活动,组织机关企事业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互帮互助,组织机关企事业党员与农村党员结对“攀亲”、共谋发展之路,积极推进高校与企业、国企与民企之间党组织“统筹共建”活动。完善流动党员信息库,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5.坚决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任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原则。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一是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为核心管党治党。加大党建工作投入,财政用于党建工作的投入增幅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水平。健全市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市委常委会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党建工作研究会议。强化党建工作责任考核,将党建工作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年终述职的重要内容,接受党员群众评议,实行一票否决,努力形成党员领导干部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共识。二是以加强党内制度建设为重点管党治党。以党章为根本,严格按党的规章制度办事。重视党内制度建设,使之成为贯穿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主线。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具有南通特色、符合地方实际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广开党内纳谏之路,开展“党员评党议党”活动,树立党内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进一步深化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活动。三是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为目标管党治党。深化拓展创先争优活动,统筹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工程各项工作,做到项目化管理、制度化推进。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宣传在平凡岗位上、群众身边的优秀干部、优秀党员、优秀基层党组织,以党内创先争优带动全社会创先争优。加强对党建工作创新工程的指导,促进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增强执政意识,履行执政责任,提高执政本领,使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机遇,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由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当好人民群众的主心骨,不断开创我市党建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