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香港制造》(1997年)/导演:陈果
香港回归,造就了导演陈果。他原是资深副导演,执导过鬼片《大闹广昌隆》,但是在1997年以超低成本拍了《香港制造》才一鸣惊人,成为最具草根色彩和国际声誉的香港独立电影主将,他凭本片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原著剧本奖。
本片描述李灿森饰演的边缘青年中秋,为了替患绝症的少女阿屏筹医药费而当上杀手,但任务失败,各种打击接踵而至,他在走投无路之余豁出去向黑帮报复。本片从片名到气氛都像是香港在九七大限前后的一个隐喻,洋溢出一种“港人不服输”的精神。陈果后来又从本片延伸出《去年烟花特别多》和《细路祥》的“香港三部曲”,以及南《细路祥》再延伸出的《香港有个荷里活》和《榴莲飘飘》的“妓女三部曲”,堪称是探讨香港回归后的社会状况(尤其是下层市民)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作品。
在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而由香港电台主办的“香港特区十周年电影评选”中,本片获选为“最富有香港本土色彩电影”。
2、《枪火》(1999年)/导演:杜琪峰
《枪火》的出现,确立了杜琪峰“香港黑帮电影大师”的江湖地位,也标志了由杜氏主导的“银河映像”成为香港回归后最能坚持香港电影精神的一家制片公司。这部描述五个萍水相逢的保镖因为合力保护老大文哥而齐聚一堂的电影,以冷而酷的运镜、场面调度与演员表演来表达黑道人物的情义,全片对白很少,戏剧动作也不多,但映像风格十分强烈,连人物造型和剪接、配乐都别出心裁,形成了鲜明的“杜氏黑帮电影”烙印。
杜琪峰凭本片囊括了港台两地的四个最佳导演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香港电影金像奖、金紫荆奖、金马奖),而《枪火》也同时获得了两个最佳影片荣誉(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金紫荆奖)。7年后面世的《放·逐》,可以算是《枪火》的非正式续篇。在“香港特区十周年电影评选”中,杜琪峰以本片获选为“最佳导演”。
3、《千言万语》(1999年)/导演:许鞍华
许鞍华是香港少数较具有社会意识和钟情于政治题材的导演,曾拍过《胡越的故事》、《投奔怒海》、《今夜星光灿烂》等片,在20世纪结束前推出的《千言万语》,原来的片名叫《革命十年》。本片以真人真事的“吴仲贤事件”为蓝本,以爱情故事包装整个80年代香港中下层社会运动的多个阶段,政治意识鲜明,承载了多少港人的集体记忆,是给人带来思考而非娱乐的一部剧情片。
它当年同时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和金马奖的最佳影片奖,曾经走艳星路线的李丽珍也洗净铅华获选金马影后。在片中饰演同情革命的外国神父的黄秋生演出十分精彩,但当年没有夺得任何奖项,却于今年的“香港特区十周年电影评选”中,以本片获选为“最佳男演员”,反映出本片在港人心中的价值是越陈越香。
4、《花样年华》(2000年)/导演:王家卫
王家卫一直都不是香港的“主流”导演,因为他的文化渊源是出生地上海,他最擅长刻划的也是南下香港的老派上海人。他和同是“上海帮”的美术指导张叔平,用他们跟九成以上香港居民不一样的另类生活和情怀,在银幕上经营出一个荡气回肠的旧日香港(主要是60年代),而本片就是这个旧日香港的最佳代表。穿着旗袍的张曼玉,对香港本地观众而言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却成为王家卫电影征服欧美和大陆观众的魅力大使,他是从《花样年华》开始正式被推举成为国际时尚电影名牌的。梁朝伟凭片中忧郁得迷死人的眼神登上了法国戛纳影展的影帝宝座,而2007年的戛纳影展海报则以本片的张曼玉侧影作为主要造型,这都说明了他们是外国人眼中的“香港形像代言人”。在今年的“香港特区十周年电影评选”中,张曼玉以本片获选为“最佳女演员”,可以说全无争议。
5、《少林足球》(2001年)/导演:周星驰
在90年代,周星驰是香港影坛的首席无厘头喜剧巨星;但是踏入21世纪之后,他却摇身变成集创意活力与拍片能力于一身的全方位电影作者。在香港回归初期失去自信心的关键时刻,周星驰适时端出了少林师兄弟们咬牙奋斗、顽强不屈,终于在球场上打出一片江山的《少林足球》来激励港人,果然引发了十分热烈的反应,上映84日创下6074万港元的华语片最高票房纪录,而且获得了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多项大奖。周星驰放弃了一人独大的所谓巨星架势,改为打团体战,而且大量运用电脑特效,结果比以往的成就更辉煌。本片在日本、欧洲等地上映时都相当轰动,周星驰终于从区域性巨星变成了国际巨星。在“香港特区十周年电影评选”中,本片获选为“最具创意电影”。
6、《麦兜故事》(2001年)/导演:袁建滔
《麦兜》原是由谢立文撰写、麦家碧绘画的系列漫画故事,主要围绕一头爱做梦的卡通猪麦兜发生。此漫画自1988年起出现,即以成人世界为对象,题材多为香港的时事与琐事,场景别具香港本土特色,因此大受港人欢迎。首次搬上大银幕的动画改以麦兜为主角,剧情则配合香港滑浪风帆选手李丽珊勇夺奥运金牌的热潮,描写麦兜误打误撞学习成为一个抢包山高手。这部堪称奇葩的动画风格简单得十分讨喜,令中青年港人深为感动的儿时场景及童年记忆充斥在每一格画面中,令人在笑开怀之余又心有戚戚焉。黄秋生和吴君如的地道粤语配音也是一绝,幽默的口语演出简直叫人喷饭。因此本片在香港上映时大受欢迎,票房超过同档放映的宫崎骏作品《千与千寻》。本片在2002年获得金马奖的“最佳动画奖”,2003年先后获法国锡安国际动画电影节和汉城国际动画节的最佳电影奖等,是香港动画在国际上享誉最高的一部。2004年推出续集《麦兜菠萝油王子》,水准依旧出众;但2006年推出真人与动画结合的第三集《春田花花同学会》,成绩可差多了。
7、《金鸡》(2002年)/导演:赵良骏
什么是“香港人精神”?看了《金鸡》,大概能心领神会。吴君如在片中饰演妓女阿金,从70年代当“鱼蛋妹”开始,历经80年代的“大富豪”和“北姑”袭港,到90年代的金融风暴和“一楼一凤”,无论是高潮或低潮,金鸡始终坚守岗位,乐观以对,与时俱进。这种“金鸡精神”,也许就是地道的香港人精神吧。
本片的构想有趣,以“淫业大历史”从侧面反映香港几十年来的社会变迁,又能拍出乐而不淫、笑中有泪的小人物拼搏史,虽然在制作上仍有粗糙夸张之处,却深具时代价值。吴君如以众星拱月之态独挑大梁,表演十分精彩,获得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原班人马在2003年推出续集《金鸡2》,继续发挥“金鸡精神”激励港人,但水准略逊上集。
8、《无间道》(2002年)/导演:刘伟强、麦兆辉
以“卧底”为题材的警匪斗智电影,自1981年的《边缘人》首开其端之后,已成为香港影坛的 滥殇,直至本片以“黑白两道互相卧底”为剧情焦点才终于取得突破,而以佛教传说中的无间地狱为喻,取名“无间道”,更使全片的格局和内涵整个提升了。
本片的剧本布局巧妙、情节紧凑,而正反两组人物均鲜明生动,香港四大影帝(梁朝伟、刘德华、黄秋生、曾志伟)同片较劲演出亦擦出火花,加上出色的摄影和音乐,使本片呈现出香港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随着此片赢得多项大奖和超过5000万港元票房之后,前传《无间道2》和后传《无间道3终极无间》也在2003年打铁趁热推出了,形成了堪称港产片骄傲的“无间道三部曲”。于今年的“香港特区十周年电影评选”中,《无间道》获选“最佳电影”和“最佳编剧”,堪称实至名归。至于此片后来由好莱坞买下重制权,并由大导演马汀·斯科西斯翻拍成《无问道风云》,并夺得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导演等四项金像奖,更重新唤起了香港影人的自信心。
9、《功夫》(2004年)/导演:周星驰
周星驰费时三年打造的动作喜剧片《功夫》,在吸引了美国哥伦比亚公司的投资后,成为他进军好莱坞的首部国际级大制作。他身兼监制、导演、编剧、主演四职,全力冲刺,竟然在《少林足球》非凡的基础上还能更上一层楼,不但以6128万港元再度打破《少》片所创下的香港华语片最高票房纪录,又同时囊括了港台两地的最佳电影、最佳导演等大奖。在大陆拍摄的本片虽故意模糊了时空背景,场景虽像30年代的上海滩,但在精神上却明显继承了香港粤语武侠片和街坊喜剧的传统,再巧妙融合他最擅长的无厘头笑料,以圆热流畅的技巧和天马行空的创意,拍出了一部令人击节赞赏的“功夫史诗”。在武术指导袁和平的设计和先涛数码的国际水准特技配合下,《功夫》的好几个武打场面简直已成为银幕奇观,令人兴奋得不能自己。而片中数十多名配角个个光彩耀目,几乎盖过了星爷自己的表演,真是难为了他。
10、《黑社会》(2005年)/导演:杜琪峰
如果说《功夫》是周星驰的“功夫史诗”,那么两集《黑社会》就是杜琪峰的“黑社会史诗”。在香港影坛已难逢对手的杜琪峰,一心冲出香港,以个人风格鲜明的“杜氏黑帮电影”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黑社会》成为法国戛纳影展正式的竞赛片后,杜琪峰继王家卫之后成了国际影展的宠儿。
《黑社会》以《龙城岁月》之名引进中国内地放映,一年后推出续集《黑社会以和为贵》。片中梁家辉、任达华、古天乐、王天林、张家辉等一群老中青“型男”在两片中大斗演技,十分精彩。
(摘自《世界电影》)(责任编辑 胡文婕)
香港回归,造就了导演陈果。他原是资深副导演,执导过鬼片《大闹广昌隆》,但是在1997年以超低成本拍了《香港制造》才一鸣惊人,成为最具草根色彩和国际声誉的香港独立电影主将,他凭本片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原著剧本奖。
本片描述李灿森饰演的边缘青年中秋,为了替患绝症的少女阿屏筹医药费而当上杀手,但任务失败,各种打击接踵而至,他在走投无路之余豁出去向黑帮报复。本片从片名到气氛都像是香港在九七大限前后的一个隐喻,洋溢出一种“港人不服输”的精神。陈果后来又从本片延伸出《去年烟花特别多》和《细路祥》的“香港三部曲”,以及南《细路祥》再延伸出的《香港有个荷里活》和《榴莲飘飘》的“妓女三部曲”,堪称是探讨香港回归后的社会状况(尤其是下层市民)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作品。
在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而由香港电台主办的“香港特区十周年电影评选”中,本片获选为“最富有香港本土色彩电影”。
2、《枪火》(1999年)/导演:杜琪峰
《枪火》的出现,确立了杜琪峰“香港黑帮电影大师”的江湖地位,也标志了由杜氏主导的“银河映像”成为香港回归后最能坚持香港电影精神的一家制片公司。这部描述五个萍水相逢的保镖因为合力保护老大文哥而齐聚一堂的电影,以冷而酷的运镜、场面调度与演员表演来表达黑道人物的情义,全片对白很少,戏剧动作也不多,但映像风格十分强烈,连人物造型和剪接、配乐都别出心裁,形成了鲜明的“杜氏黑帮电影”烙印。
杜琪峰凭本片囊括了港台两地的四个最佳导演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香港电影金像奖、金紫荆奖、金马奖),而《枪火》也同时获得了两个最佳影片荣誉(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金紫荆奖)。7年后面世的《放·逐》,可以算是《枪火》的非正式续篇。在“香港特区十周年电影评选”中,杜琪峰以本片获选为“最佳导演”。
3、《千言万语》(1999年)/导演:许鞍华
许鞍华是香港少数较具有社会意识和钟情于政治题材的导演,曾拍过《胡越的故事》、《投奔怒海》、《今夜星光灿烂》等片,在20世纪结束前推出的《千言万语》,原来的片名叫《革命十年》。本片以真人真事的“吴仲贤事件”为蓝本,以爱情故事包装整个80年代香港中下层社会运动的多个阶段,政治意识鲜明,承载了多少港人的集体记忆,是给人带来思考而非娱乐的一部剧情片。
它当年同时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和金马奖的最佳影片奖,曾经走艳星路线的李丽珍也洗净铅华获选金马影后。在片中饰演同情革命的外国神父的黄秋生演出十分精彩,但当年没有夺得任何奖项,却于今年的“香港特区十周年电影评选”中,以本片获选为“最佳男演员”,反映出本片在港人心中的价值是越陈越香。
4、《花样年华》(2000年)/导演:王家卫
王家卫一直都不是香港的“主流”导演,因为他的文化渊源是出生地上海,他最擅长刻划的也是南下香港的老派上海人。他和同是“上海帮”的美术指导张叔平,用他们跟九成以上香港居民不一样的另类生活和情怀,在银幕上经营出一个荡气回肠的旧日香港(主要是60年代),而本片就是这个旧日香港的最佳代表。穿着旗袍的张曼玉,对香港本地观众而言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却成为王家卫电影征服欧美和大陆观众的魅力大使,他是从《花样年华》开始正式被推举成为国际时尚电影名牌的。梁朝伟凭片中忧郁得迷死人的眼神登上了法国戛纳影展的影帝宝座,而2007年的戛纳影展海报则以本片的张曼玉侧影作为主要造型,这都说明了他们是外国人眼中的“香港形像代言人”。在今年的“香港特区十周年电影评选”中,张曼玉以本片获选为“最佳女演员”,可以说全无争议。
5、《少林足球》(2001年)/导演:周星驰
在90年代,周星驰是香港影坛的首席无厘头喜剧巨星;但是踏入21世纪之后,他却摇身变成集创意活力与拍片能力于一身的全方位电影作者。在香港回归初期失去自信心的关键时刻,周星驰适时端出了少林师兄弟们咬牙奋斗、顽强不屈,终于在球场上打出一片江山的《少林足球》来激励港人,果然引发了十分热烈的反应,上映84日创下6074万港元的华语片最高票房纪录,而且获得了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多项大奖。周星驰放弃了一人独大的所谓巨星架势,改为打团体战,而且大量运用电脑特效,结果比以往的成就更辉煌。本片在日本、欧洲等地上映时都相当轰动,周星驰终于从区域性巨星变成了国际巨星。在“香港特区十周年电影评选”中,本片获选为“最具创意电影”。
6、《麦兜故事》(2001年)/导演:袁建滔
《麦兜》原是由谢立文撰写、麦家碧绘画的系列漫画故事,主要围绕一头爱做梦的卡通猪麦兜发生。此漫画自1988年起出现,即以成人世界为对象,题材多为香港的时事与琐事,场景别具香港本土特色,因此大受港人欢迎。首次搬上大银幕的动画改以麦兜为主角,剧情则配合香港滑浪风帆选手李丽珊勇夺奥运金牌的热潮,描写麦兜误打误撞学习成为一个抢包山高手。这部堪称奇葩的动画风格简单得十分讨喜,令中青年港人深为感动的儿时场景及童年记忆充斥在每一格画面中,令人在笑开怀之余又心有戚戚焉。黄秋生和吴君如的地道粤语配音也是一绝,幽默的口语演出简直叫人喷饭。因此本片在香港上映时大受欢迎,票房超过同档放映的宫崎骏作品《千与千寻》。本片在2002年获得金马奖的“最佳动画奖”,2003年先后获法国锡安国际动画电影节和汉城国际动画节的最佳电影奖等,是香港动画在国际上享誉最高的一部。2004年推出续集《麦兜菠萝油王子》,水准依旧出众;但2006年推出真人与动画结合的第三集《春田花花同学会》,成绩可差多了。
7、《金鸡》(2002年)/导演:赵良骏
什么是“香港人精神”?看了《金鸡》,大概能心领神会。吴君如在片中饰演妓女阿金,从70年代当“鱼蛋妹”开始,历经80年代的“大富豪”和“北姑”袭港,到90年代的金融风暴和“一楼一凤”,无论是高潮或低潮,金鸡始终坚守岗位,乐观以对,与时俱进。这种“金鸡精神”,也许就是地道的香港人精神吧。
本片的构想有趣,以“淫业大历史”从侧面反映香港几十年来的社会变迁,又能拍出乐而不淫、笑中有泪的小人物拼搏史,虽然在制作上仍有粗糙夸张之处,却深具时代价值。吴君如以众星拱月之态独挑大梁,表演十分精彩,获得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原班人马在2003年推出续集《金鸡2》,继续发挥“金鸡精神”激励港人,但水准略逊上集。
8、《无间道》(2002年)/导演:刘伟强、麦兆辉
以“卧底”为题材的警匪斗智电影,自1981年的《边缘人》首开其端之后,已成为香港影坛的 滥殇,直至本片以“黑白两道互相卧底”为剧情焦点才终于取得突破,而以佛教传说中的无间地狱为喻,取名“无间道”,更使全片的格局和内涵整个提升了。
本片的剧本布局巧妙、情节紧凑,而正反两组人物均鲜明生动,香港四大影帝(梁朝伟、刘德华、黄秋生、曾志伟)同片较劲演出亦擦出火花,加上出色的摄影和音乐,使本片呈现出香港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随着此片赢得多项大奖和超过5000万港元票房之后,前传《无间道2》和后传《无间道3终极无间》也在2003年打铁趁热推出了,形成了堪称港产片骄傲的“无间道三部曲”。于今年的“香港特区十周年电影评选”中,《无间道》获选“最佳电影”和“最佳编剧”,堪称实至名归。至于此片后来由好莱坞买下重制权,并由大导演马汀·斯科西斯翻拍成《无问道风云》,并夺得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导演等四项金像奖,更重新唤起了香港影人的自信心。
9、《功夫》(2004年)/导演:周星驰
周星驰费时三年打造的动作喜剧片《功夫》,在吸引了美国哥伦比亚公司的投资后,成为他进军好莱坞的首部国际级大制作。他身兼监制、导演、编剧、主演四职,全力冲刺,竟然在《少林足球》非凡的基础上还能更上一层楼,不但以6128万港元再度打破《少》片所创下的香港华语片最高票房纪录,又同时囊括了港台两地的最佳电影、最佳导演等大奖。在大陆拍摄的本片虽故意模糊了时空背景,场景虽像30年代的上海滩,但在精神上却明显继承了香港粤语武侠片和街坊喜剧的传统,再巧妙融合他最擅长的无厘头笑料,以圆热流畅的技巧和天马行空的创意,拍出了一部令人击节赞赏的“功夫史诗”。在武术指导袁和平的设计和先涛数码的国际水准特技配合下,《功夫》的好几个武打场面简直已成为银幕奇观,令人兴奋得不能自己。而片中数十多名配角个个光彩耀目,几乎盖过了星爷自己的表演,真是难为了他。
10、《黑社会》(2005年)/导演:杜琪峰
如果说《功夫》是周星驰的“功夫史诗”,那么两集《黑社会》就是杜琪峰的“黑社会史诗”。在香港影坛已难逢对手的杜琪峰,一心冲出香港,以个人风格鲜明的“杜氏黑帮电影”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黑社会》成为法国戛纳影展正式的竞赛片后,杜琪峰继王家卫之后成了国际影展的宠儿。
《黑社会》以《龙城岁月》之名引进中国内地放映,一年后推出续集《黑社会以和为贵》。片中梁家辉、任达华、古天乐、王天林、张家辉等一群老中青“型男”在两片中大斗演技,十分精彩。
(摘自《世界电影》)(责任编辑 胡文婕)